北京郊区农村垃圾管理情况的调查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204803574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郊区农村垃圾管理情况的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郊区农村垃圾管理情况的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郊区农村垃圾管理情况的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郊区农村垃圾管理状况的调查市市政管委研究室为了全面理解掌握郊区农村垃圾管理的基本状况,协调城乡发展、改善郊区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市政管委根据市政府有关支持“三农”工作的部署和岐山市长的批示精神,由陈文占等委领导带队,分别对远郊区县环境卫生工作状况进行了调研。调查内容重要涉及:郊区村镇自然分布、人口数量,垃圾设施、作业队伍、管理制度、经费渠道,典型经验和存在的重要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区县管理部门负责同志的状况简介,到村镇进行实地考察,我们对郊区农村垃圾管理的总体状况有了更全面、更进一步的理解。在此基本上,我们结合平时调研和检查工作掌握的状况,形成了对农村加大支持力度的思路,研究制定理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一、郊区农村开展垃圾密闭化管理的进程我市农业人口重要分布在10个远郊区县。全市403个行政村、3万农业人口,远郊区县361个行政村、农业户人口为276万,约占全市农业户人口的68。远郊区县83个乡镇辖区为山区、浅山区,总人口约为61万户、618万人。以来,市政管委按照市政府城乡统筹发展的管理思路,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开展了垃圾管理工作,并将工作思路由只管城区转移到城乡统筹管理,协调发展,逐渐将密闭化管理范畴扩展到六环路沿线地区。除近郊四区外,大兴、通州、顺义、昌平、房山、门头沟6个区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在六环路以内地区开展了垃圾密闭化管理工作。怀柔、密云、延庆、平谷等个区县,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和旅游景区建设了一批环卫设施。市、区两级政府对此项工作非常注重,在环卫设施建设方面下了相称大的力量。截止底,全市用于农村环卫设施建设的投资总额达到179.6万元,新建、改建垃圾楼54座,建成小型垃圾中转站7座;新建、改建垃圾房217座;建成地坑垃圾站3座,建成垃圾焚烧解决站3座;购买机动、人力垃圾车63辆(台);在垃圾投放点设立密闭式容器288只。延庆、大兴、通州等某些远郊区县运用市场机制加快农村垃圾管理都市化的步伐,区县环卫中心不断扩大作业范畴,逐渐形成了“属地打扫,统一清运,监管一体”的新模式。怀柔区环卫中心抓住推动农村都市化的有利时机,先后与雁栖、渤海、庙城和怀柔镇、桥梓镇合伙,对五个镇的30多种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实行集中管理,每天准时保质密闭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大兴黄村镇、旧宫镇成立镇保洁综合服务中心,负责镇内路面8小时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消纳,由受益村出人、出作业成本,保洁中心统一管理。采用这种管理方式,既实现了平常保洁规范化,减少了作业成本,又安排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通过几年的持续建设,六环路内垃圾密闭化管理工作获得了初步成果,除通州、房山有一部分地区还没有实现垃圾密闭化管理外,其她几种区县都基本达到了规定。一是垃圾密闭化收集、清运的专用设施建设基本到位。城乡地区和郊区间由垃圾楼、垃圾房、密闭垃圾容器构成的收集设施网络已逐渐建立。城区大部分采用垃圾楼配合封闭式车辆运送,郊区采用了垃圾房辅以密闭式容器与垃圾中转站相结合,配合封闭式车辆运送,多种方式有机结合运往垃圾解决场。二是垃圾管理专职队伍逐渐构成。目前,各区除了原有的环卫服务中心外,街、乡(镇)也都新建成立了专职保洁队伍。各行政村设立了保洁员,负责道路打扫和垃圾收集、运送以及环卫设施的平常维护。三是建立了专项经费渠道。各区建立了区、乡(镇)、村三级资金保障机制,村级承当垃圾解决费,乡(镇)保证专职队伍的运营费,区财政承当部分建设资金和解决费,为此后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水平,实现垃圾不落地工程奠定了基本。从整体看,由于我市开展垃圾密闭化管理着手较早,基本工作夯实,效果比较明显。近来两年,六环路以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来随处可见的成片垃圾已经基本消除,白色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六环路以外尚有多种村镇环卫设施建设落后、管理单薄、垃圾暴露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某些远离城乡的边远地区生活垃圾仍处在无人管理、无集中寄存地点、无解决设施的“三无”状态。垃圾乱扔乱倒、随意堆放、简易填埋问题,已成为破坏农村人居环境、影响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问题之一。二、郊区农村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正在变化广大农民的老式生活习惯。过去,农村垃圾以炉灰为主,和人畜粪便一起施于农田。目前许多农民也和城里人同样,上超市、逛商场、大包小包地购物,商品包装废弃物多了,由此产生的“白色污染”日趋严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生活垃圾由过去易自然腐烂的菜叶瓜皮发展到塑料袋、碎玻璃、破石棉瓦与腐败植物的混合体,其中许多东西不可降解。农村垃圾成分变化,使土地失去“自我消化”能力,又无人收集和科学解决,导致了对土壤和自然环境破坏。从目前郊区农村垃圾管理看,重要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1、农村环卫基本设施建设滞后,垃圾解决能力严重局限性一方面是农村的垃圾量在日益增多,而另一方面是垃圾解决设施和解决措施明显滞后,远郊区县普遍缺少垃圾终端解决设施,无害化解决能力严重局限性。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市远郊农村垃圾每年约15万吨左右,361个行政村中85%的村没有符合原则的垃圾消纳设施,仍以运用废旧坑塘简易填埋为主。延庆县1个乡镇373个村,就有2个简易垃圾填埋场。更值得注重的是有些村庄的生活垃圾主线不作解决,随意堆放在村外,形成了“垃圾围村”局面;有的村把垃圾堆放在公路边、河流旁,且不能及时覆盖,导致二次污染,影响下游卫生和环境。2、平常管理、执法不到位在现阶段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还比较淡漠,习惯于把生活中产生的多种垃圾随处堆放,而乡镇政府对此缺少有效的监管。一部分村镇虽然配备了垃圾容器,但没有专人管护,有的垃圾容器周边也全是垃圾,招致成群的苍蝇,影响周边群众生活。目前多数乡镇没有设立城管监察机构,城管执法还不能覆盖广大的农村地区,新增的乡镇城管分队的执法区域也仅限于小城乡。而恰恰是农村地区环境问题突出,群众举报多,但执法力量明显局限性,环境管理难以到位,导致垃圾渣土乱倒现象时有发生。、缺少综合协调管理机构和统一规划农村垃圾问题波及区县多种部门,管理既有交叉,又有“空白”,谁都管,谁都统不起来。此外,不少区县的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还没有把农村垃圾收集、解决纳入发展规划,专业环卫队伍重要负责城区和卫星城的垃圾清运等环卫保洁工作。各建制镇虽已组建了环卫队伍,但作业范畴仅仅限于集镇街道,而对广大农村的垃圾收集、中转、处置缺少规范和统一管理。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建立符合环境规定和农村实际的垃圾收集、运送、解决系统,已成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当务之急。4、缺少环境卫生经费一方面是远郊区县经济欠发达,区县财政困难,拿不出更多的钱来用于环境卫生,特别是延庆、密云、房山、平谷、门头沟等区县环境治理任务重,资金压力更大。另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后来,乡镇用于环境建设和整治的资金很少,某些纯农业村没有集体经济,因缺少自有资金,无法成立专业保洁队伍,维持村庄环境的平常保洁,导致垃圾不能及时清运和解决。远郊农村乡镇经济实力本来就不如城区,如果得不到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农村地区环境治理很难有大的动作、好的效果。三、改善郊区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措施与建议农村垃圾管理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及文明形象,日益成为人们的关注热点,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注重。科学规范农村垃圾的收集、运送和解决,变化农村垃圾随处乱扔的状况,纳入有序管理,不仅是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的现实需要,更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迫切规定。在进一步调研的基本上,针对郊区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措施与建议:1、制定郊区农村环境卫生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市市政管委将在进一步调查的基本上,抓紧研究制定北京郊区农村环境卫生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规范郊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同步要制定北京郊区农村生活垃圾设施建设规划、北京郊区农村垃圾收集、运送、解决实行方案和农村厕所建设原则及管理措施等配套文献。要像注重城乡环境卫生同样注重农村的环境卫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力求在完毕平原地区农村和水源保护地、旅游景区、交通干线两侧的垃圾密闭化任务,前基本实现全市农村垃圾密闭化管理。二是从起,用三年时间集中清理整治河道、路旁、坑塘、田间地头和村庄周边形成的垃圾堆。2、明确综合协调机构,贯彻管理责任各区县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与监督工作专业管理部门职责范畴,由政府部门统一协调,其她部门配合,明确分工,避免交叉。要贯彻责任,建立起村负责收集,乡、镇(街道)负责运送,区县负责解决的农村垃圾管理体系。按照这个原则,各郊区县都要建设至座符合卫生原则的生活垃圾集中解决设施,各乡镇在合适的位置建设垃圾中转站、配备运送车辆,各行政村设立垃圾收集站(房)。各村垃圾送达中转站经分类、减量后,对不也许资源化的再运至垃圾解决场进行解决。乡、镇(街道)一级要建立环卫专业队伍,并保障正常运营所需的经费。各村设立保洁员,垃圾收集、运送、解决有专人负责。3、因地制宜,分类指引,推广经济合用的垃圾解决方式和解决技术各区县政府要根据全市统一规划,结合辖区人口分布、地理条件、垃圾产量及地区特点,提出农村垃圾的最优化解决方式和技术方案,经市主管部门审定后组织实行。在加快区县垃圾解决设施建设的同步,统筹安排乡镇农村垃圾管理工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农村垃圾解决纳入城乡垃圾管理系统,统一收集、统一运送、集中解决,实现资源共享。原则上,人口相对集中、又远离垃圾解决场的地区,可以建立自成体系的垃圾分选、处置站点,推广使用小吨位的焚烧炉进行垃圾解决。垃圾量小的边远山村,可设立垃圾容器和密闭化设施,定期压缩运送;或配备滚筒筛,筛上物定期压缩运送,筛下物就地堆肥解决。、加大财政资金对村镇的投入力度,提高村镇环卫设施水平,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营市、区两级财政应加大对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资金的投入,其中涉及三部分:一是农村环卫基本设施建设资金补贴;二是平常运营和管理经费补贴;三是此前形成的垃圾堆治理经费。市发改委应在环卫设施规划、立项审批、资金补贴方面对远郊区县予以支持和政策倾斜,特别是对密云、延庆、房山、平谷、门头沟等经济欠发达、环境治理任务重的区县要重点扶持。各区县和乡镇政府发放环卫运营经费补贴,应对经济困难的纯农业村予以更优惠的政策。(执笔人:张思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