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吉水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繁华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吉水县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方面做了某些积极的摸索,也获得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来看,发展不是不久,水平不是很高。近来,笔者进一步部分乡镇,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调研,并在此基本上形成了某些对策和建议,以供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参照。 一、基本状况吉水县既有18个乡镇,24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全县总人口4.9万。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进一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村文化事业得到较大发展,农民文化生活得到较大改观。(一)基本设施极大改善。以来,吉水县文广电局通过银行贷款、职工集资和招商引资等方式先后建起了县文广电大楼、县文化馆大楼、县博物馆大楼、县影视娱乐城等一大批县重点文化基本设施。特别是县博物馆大楼的兴建,将馆藏、展览、保护、教育、研究融为一体,开创了我省县级博物馆建设的先河。乡镇文化基本设施建设有力加强,有的乡镇通过捐资、入股、政府出资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解决了文化阵地建设难的问题。如文峰镇从开始由政府出资先后投入70余万元在县城建起了9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农村广播电视事业飞速发展,底,全县架通了17个乡镇的光缆网络信号,基本实现了县乡光缆联网。网络建设总投资80余万元,杆路建设里程22余公里,光缆联网自然村2个,光缆联网顾客16000余户。去年10月,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又与市广播电视局、江西新和有限公司签订了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合伙合同,微波数字电视信号已覆盖我县70%以上的自然村,传送数字电视节目36套,全县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目前,吉水县有县级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各一种,1个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8个乡镇文化中心,45个村级文化活动室,3户文化中心户,基本上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覆盖的文化网络。(二)农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发展。近年来,县文化馆、县文工团、县图书馆、县电影公司等文化下属单位,每年都会积极组织文艺人员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仅县文工团每年送戏下乡80余场,县电影公司每年送电影下乡120场以上。去年省委、省政府启动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后,农民文化生活极大改善。从去年至今,全县农村文艺表演16场,农村电影放映05场,开展较大规模的文体活动6次,基本解决了农民看戏、看电影难的问题。(三)老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吉水县对县境内的文物进行了一次重新整顿和登记,共发现古城墙1处,古窑址1处,古墓葬11座,古桥、古牌坊、古寺庙、古祠堂、古民宅等古建筑289处,革命遗迹10处。目前,县博物馆有馆藏文物16816件(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3个。,吉水县被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此后,吉水县又组织文化人员对全县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共整顿非物质文化遗产余处。为保护和传承盘谷“鳌鱼灯舞”,县文化馆多次与村民一道手把手学习和改善制作设计。为挖掘和保护吉水民间老式艺术,县文广电局多次组织人员进一步螺田、冠山等地指引农民业余剧团的发展。目前,有5个农民业余剧团已具雏形,并开始编排节目为农民表演。二、存在的问题(一)文化基本设施建设明显滞后。近年来,县城文化基本设施虽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某些公共文化活动场合仍满足不了农民群众的需求。如县文化宫由于建设时间长远,目前已成危房,场地基本闲置。县图书馆虽有四层,但顶层多处漏雨渗水,多次维修无效,严重影响了馆藏图书的保护。县文化馆由于大楼建设时欠下较多债务,大多楼层已出租或发售出去,只剩余两层供办公之用,活动场地非常有限。农村文化基本设施明显滞后,全县1个乡镇只有个乡镇建有乡镇文化活动中心,5个行政村建有村级文化活动室。从目前活动场地来看,大多是五、六十年代所建或是从居民家租用过来的,年久失修,存在隐患。乡镇电影院6座、图书馆、阅览室8座,且80以上建于六、七十年代,多数已老旧,有的甚至已成危房。由于农村文化活动场地甚少,且不断流失。目前,全县8个乡镇文化站能正常开展工作的寥寥无几,基本上无活动场合、无活动设施(按江西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每个乡镇文化站至少要有40平米的文化活动场合)。全省百强文化(中心)站的水南镇文化中心,因涨水洪水被淹后,无钱购买书籍等活动设施,难以恢复,虽有场地,仍关门吊琐。大多村级文化活动室,因无钱购买书籍、报刊等,有场地,没有设施,也无法为农民及时提供科技、文化等精神食粮。(二)文化工作人员年龄老化,专业人员匮乏。全县从事文化工作人员14人,其中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工作人员51人,这些人员大部分是0世纪708年代招聘进来的大集体人员,文化层次较低。在这45人中,年龄在50岁以上20人,占14%,年龄在5岁如下的有67人,占46%。乡镇文化人员是机构改革后合并过来的广播电视工作人员,文化业务不熟,组织能力较差。加上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人员较紧,一般乡镇站为2人,少数站只有个人,这些人员平常开展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业务都显得非常吃力,更无暇顾及农村文化工作。(三)经费投入局限性。一是人员经费紧缺。县文工团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至今已有无为职工交纳社保金,8年没有交纳医保金,仅社保金欠帐28万元。县电影公司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从7年开始没有交纳单位社保金,医疗体制改革后,单位也始终没有为职工交纳医保金,社保金欠帐达0万元。二是办公经费局限性。按县财政预算,文化办公经费按人头包干,每人每年0元。由于文化单位自我造血功能较差,单位创收较少,办公经费非常拮据,有的单位连平常开支都难以应付。三是专项经费少。近二年,省文化厅共下拨县博物馆文物维护专项经费0万,县财政每年安排图书购买经费1.5万元,,省委、省政府启动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工程后,农村文化虽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政府用于农村文化基本设施建设的专项经费仍偏少,特别是乡镇财政用于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经费更是微乎其微。(四)老式文化得不到有效开发,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目前我县文化产业重要集中在网吧、音乐茶座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某些优势老式文化如省级文化名村、古村落、革命遗迹、大东山、桃花岛等得不到有效开发。三、措施及建议(一)加强领导,提高结识,高度注重新农村文化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领导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新农村的角度充足结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急切性。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大力发展县、乡镇、村文化基本设施,构建农村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议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要把新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目的管理考核和乡镇年终目的管理考核,保证新农村文化建设目的得以实现。(二)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专业文化队伍建设。要立足实际,加大专业人才的聘任、聘任力度,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的选拔力度,切实解决县乡文化单位文艺人员紧缺的局面。同步要加大对既有文化人员的培训力度,真正把她们培养成懂业务、善组织文艺骨干。二是加强民间文化队伍建设。要制定有关的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支持民间文艺团队、文化中心户的发展,并协助引导她们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使之真正成为活跃在农村文艺舞台上的生力军。(三)加大投入,切实解决新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困难问题。一是要加大对新农村文化基本设施建设的投入。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即一种乡镇建有一种文化活动中心,一种行政村建有一种村级文化活动室的目的),重点加强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对于国家在新农村建设期间,用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具有线电视建设)的专用资金,应加强监管,保证专款专用。二是要加大对新农村文化活动专项经费的投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县乡财政每年应配备一定比例的文化活动专项经费用于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如图书报刊的征订、活动器材的购买、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安排等等。(四)立足优势老式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是要建立一批特色文化村。对于可以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地方风貌、民族风情、生活习俗、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成片的建筑遗产、文物古迹要大力挖掘,大力打造和包装,并将这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古建筑、古文物多的村庄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文化名村。二是要立足优势,发展旅游文化。吉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人文景观、自然风光遍及各地,要在创立文化特色村,整体保护各类文化生态资源的同步,整合多种文化资源,着力做好开发运用文章,努力打造具有吉水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 。要依托大东山、桃花岛、江南第一墓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设计各类文化活动载体,使之成为融民族展示、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文化品牌。要重点保护、整修、开发运用一批历史建筑、文物古迹、名人故居等文化资源,带动周边文化项目和产业的综合开发,形成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产业带。(吉水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夏军平、李柄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