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20310088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由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由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由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由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不可换算得到的相关结论王晨熹摘要:本文通过对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换算的探究,从“实际 作用效果”和生理学等一系列自然科学领域证明现阶段简单劳动 与复杂劳动的换算具有不可行性,由此得出价值等一系列入为定 义的概念在描述社会财富这一点上不如使用价值等才目对客观的 概念,并由此推导出一系列与现实粕关的结论。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价值;使用价值;物质平衡表;乘薮效应”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首次提出了劳动价值论,首创性地提出劳动具 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形成商品的 价值。使用价值具有异质性,而价值只有量的差别,没有异质性,是因为价值是 由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的。既然价值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 别的人类劳动决定的,那么价值间的交换,实质上就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交换, 是一种量上的兑换,而没有质的区别。那么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之间是如何交换的呢?马克思在分析当时的资产阶 级社会现实之后,把这种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分为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复杂劳 动只被看作强化的或倍加的单纯劳动” 1而对简单劳动则是依靠劳动时间的长 短来度量其量的多少的,所以当复杂劳动都转化为一定量的简单劳动以后,各种 劳动之间就可以依照各自所转化的简单劳动的量以及简单劳动的时间来比较了。 比方说我把修理汽车引擎这样一种相对复杂的劳动转化为A单位的某简单劳动, 然后又把写修理电表这样的复杂劳动也转化为这同种简单劳动,只不过转化为B 单位,这样我们比较A和B就可以知道修理汽车引擎与修理电表这两种相对比较 复杂的劳动之间以何种比例换算。然而这里需要在下段中罗列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原话来说明我个人理解 的马克思在推导这个问题时的逻辑。“裁缝劳动与织物劳动,虽然是性质不同的生产活动,但都是人类劳动力的 两种不同的支出形态。当然,人类劳动力,在能以某种形态支出以前,必已有某 程度的发展。但商品价值所表示的,是单纯的人类劳动,是人类劳动一般的支出。 在将军或银行家演着重要节目的资产阶级社会中,单纯的人,演不重要的节目, 单纯的人类劳动,也是这样。那是单纯劳动力的支出,平均的说,普通人虽不会 特别的发展他的能力,在他生理的有机体中,也是存在有这种劳动力的。这是不 错的,单纯的平均劳动是国与国不同的,是这文化时期与那文化时期不同的。但 在一定的社会内,它却是一定的。复杂劳动只被看作是强化或倍加的单纯劳动。 所以,小量的复杂劳动,会与大量的单纯劳动相等。依经验所昭示,这种换算也 是常常发生的。一种商品,尽管是最复杂的劳动的生产物,但其价值,却使它和 单纯劳动的生产物相等,使它只表示一定量的单纯劳动。以单纯劳动为尺度单位, 则各种劳动换算为单纯劳动的比例,是由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确定的,所以, 好像是由习惯确定的。以下,为简单计,我们就把各种劳动力看作是单纯劳动力, 以省换算之劳。”以下分几块来表述我对马克思的逻辑的看法。一、“复杂劳动只被看作是强化或倍加的单纯劳动。以单纯劳动为尺 度,确定的。”这里可以看到,马克思抽象出了某种绝对的“单纯劳动”(即“简单劳动”),任何劳动相对于这种绝对的简单劳动都是复杂的,都有相对复杂 性,这样就可以通过把其他一切具体的劳动都换算成以这种绝对的简单劳动为基 本单位的一个量值,这个换算过程,就是“复杂劳动只被看作强化的或倍加的单 纯劳动”这句话所描述的内容,然后,再比较换算以后的绝对简单劳动的多少来 确定换算前的具体的劳动(这里的“具体的劳动”不是指形成“使用价值”的“具 体劳动”,而是相对于马克思抽象出来的绝对的简单劳动说的)应该以何种比例 交换,由此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这里要从辩证法的角度理解马克思说的简单劳动 与复杂劳动,这两个概念应该是相对的,A劳动相对于B劳动是复杂的,但相对 于C也许就是简单的,因此应该辩证地认为劳动没有绝对的简单与复杂,只有相 对的简单与复杂,也就是说,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换算问题亦即一切劳动的换 算问题。二、“以下,为简单计,以省换算之劳。”这里是很多读资本论的人包括 我有疑惑并想要细究的地方。这里马克思没人为地进行了一些假设,“抹平”了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间的差别,从此一下进行的讨论都建立在简单劳动的基础 上了。由此引发了我们对前面一句话的疑问:“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到底是 怎样的一个过程?为什么“好像是由习惯确定的”?这个马克思没有作详细表述 的问题,我们也难以揣测。三、在抽象出一个绝对的简单劳动以便换算之后,马克思还对映地抽象出了 “没有发展过特殊能力的普特人所拥有的单纯劳动力”,也就是不经过任何培训 的人所拥有的“简单劳动力”。这里马克思没有详细阐述“培训”这个看似简单 在我看来却难以实际定义的概念。什么是“培训”,我们一出生,的确从任何角 度讲都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然而那时候我们也不能完成任何的简单劳动,可 以说是不具有劳动能力的。那么是从什么时候,经历过什么具体的“培训”以后 我们开始具有劳动能力了呢?客观上是找不到这样的一种“培训”的。像种地这 样一种看似简单的劳动需不需要“培训”呢?如果不需要,那么为什么像我这样 的大学生完全不会种地呢?种地这样一种农业活动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 践中学习,那么一个青年农民从不会种地到成为经验丰富的老农的实践过程是不 是一种“培训”的过程呢?通过实例我们发现“培训”是难以给出一个普适的定 义的,至少起码是难以给出一个适合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定义的。由于难以在现实中找到马克思抽象出来的绝对的简单劳动,而这种绝对的简 单劳动除了劳动复杂程度上的绝对最简单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可琢磨的特质。 劳动,从定义上说,可以定义为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那么,从这个定义出发, 我们看到有两种解决劳动之间交换的可能,一是从生理学意义上通过比较两个劳 动消耗的人的能量来比较劳动量的多少,二是从人类改造自然这个角度通过比较 改造前与改造后改造自然的程度来比较两个劳动的量的多少。前者是从改造的 “因”出发,只有有人类生理上能量的消耗才能改造自然,而后者是从改造的“果” 即改造成果的角度出发。这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从“改造程度”这个角度很难 像从“能量损耗”这个角度一样来定量地分析劳动,所以后者对我们解决劳动换 算问题没有实际意义,这里不予讨论。下面探讨从生理学意义上解决不同劳动换 算的可能性。要从生理学角度来根据分析这个问题,需要把劳动分成生理学上很不相同的 两类:纯体力劳动(事实上绝对的纯体力劳动是不存在的)和有脑力参与的劳动, 尤其是要把具有独特性的有脑力参与的劳动从整体中分割出来单独讨论,这个分 割的重要性将在下面脑力劳动(这里作为“含有脑力参与的劳动”的简化,下均 简化为“脑力劳动”)的部分说明。首先阐述纯体力劳动的部分。从纯体力劳动 角度,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纯体力劳动的特点,即体力劳动主要是以人摄取转化 的生物质能转化为人的肢体运动需要的机械能这一能量转化过程为基础的,在有 效劳动的前提下,单位能量转化成的机械能是基本恒定的,或者说是平均上恒定 的,外化在人的肢体的机械运动的强度与数量的乘积也是恒定,因此从纯粹体力 劳动的角度来看用生理学意义的能量耗损来衡量劳动的量是可行的。现在再从脑力劳动的角度来分析。首先人的大脑结构具有现在还没有完全弄 清楚的复杂性,其机能还未完全为我们所知,然而从我们已知的机能出发我们依 然可以讨论这个方法的可行性。人类从出生到四岁左右的这段时间是大脑发育最 快的时期,大脑结构体系中的各成分都日复一日地飞速生长和发育,灰质、白质、 各种神经元、突触结构都由于基因和早期教育的差别,以与任何其他人迥然不同 的方式在大脑内部构建起仅属于个体本人的脑活动的生理结构,通俗的说,这个 时期每个人大脑发展出专属的生理结构以适应以后的各种脑活动(如思考,推断 等)。而从生理学意义上说,早期教育以后的后天“培训”(这里从生理学角度给 予了“培训”新的定义)或者说“训练”主要是在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神经结构 的基础上去“走”各条神经通路,通过一次一次的磨合使大脑适应这种神经活动 方式,形成熟练性和思维模式等多次高级脑活动的产物。举例说,成熟的爱因斯 坦的大脑之所以与你我的大脑不同主要是因为他的脑结构,如各种神经元的排布 与突触的种类、数量和位置等与我们不同,还因为他后天对自身脑生理结构的开 发程度与我们不同,即后天“培训”的不同。而脑生理活动的能量转换形式主要 是人类摄取转化的生物质能转化为大脑活动需要的化学能(如脑细胞自身维持生 命力需要的能量,化学递质传递等信息传递需要的能量)。那么为什么从脑力劳 动的角度看能量的消耗不能衡量劳动量呢?这里打个形象的比喻以说明:因为不 同状态下脑细胞要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相差不多的,差异主要体现 在脑活动过程中所“走”的神经通路的长短和耗能程度,在人与人间脑结构差异 很大的情况下,很可能发生一些“奇怪”的事:牛顿逻辑思考推导万有引力过程 消耗的能量恰好与我一下午发呆瞎想消耗的能量相等;再如两个不同的人,一个 数学家和一个粗通数学的人计算同一道数学题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思维方式的不 同(“走”的神经通路不同)耗费完全不对等的能量,前者轻松解决,后者绞尽 脑汁。因此,在这个角度,从更深刻意义上来说,导致交换困难的异质劳动之间 的对立矛盾是人与人之间大脑结构和对脑活动的后天训练这两者的异质性的在 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的反映。以上论证了在现实的社会科学经济条件下难以解决劳动之间科学换算的问 题,那么由此我们就发现“价值、“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等一系列相关联的概念 的提出难以实现提出它们的首要目的:使异种的使用价值或者说异质的劳动之间 实现合理的交换,“价值”是马克思提出并阐述的,它与“使用价值”的很大不 同在于“使用价值”具有客观性,一把椅子可以坐,而“坐”这一“使用价值” 不会因为社会形态不同而有所不同,也不会因为人们主观定义的改变,如对“价 值”定义的改变而改变,这一客观性是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的。相对于“使 用价值”,“价值”没有内禀的“铁律”存在,马经提出“价值”新古典提出“效 用”,纯粹是主观的衡量标准不同,这里是只有“好”与“坏”或者说更符合实 际、对实际指导意义更大与更不符合实际、对实际更缺乏指导意义的区分,而没 有绝对的“对”与“错”的区分。然而“价值”的提出还有由首要作用引出的其 它作用。“价值”作为商品交换或者说人类劳动交换的尺度,还应当具有调节劳 动与生产的作用,它体现的是人与人背后的社会关系而非表面上看到的物与物之 间的关系,是可以在社会范围下调节和分配劳动者劳动的特殊的概念。当价值的 首要作用不可论证性“失效”的时候,它的其他作用也随之失去根基,无法体现 其必然性了。于是我们这里有了第一个构想,即能不能暂时抛弃“价值”等人为 定义而尚未被证实的“名义量”,在经济学的范畴中使用“使用价值”这样的“客 观量”呢?首先,“使用价值”是可以并且应该是描述社会财富的标度的,马克思说“一 个使用价值或财货所以有价值” 3表明马克思把社会财富的单元一一一个个 “财货”看作与使用价值一样的东西,即他认同用“使用价值”来标度社会财富。 而用“使用价值”标度社会财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没有统一标度,无法算出具体的量值。我认为这既是用“使用价值”来 标度社会财富的最大缺点,却也是它的最大优点。由于上面论证的异质劳动的不 可交换性,已经没有必要再用货币等统一衡量标准来统一计算出一个并不科学的 社会财富值,在进行比较的时候可以采用使用价值的种类(相似种类)与数量比 较来完成。比方说去年生产了 5000台台式机,今年开始生产笔记本电脑了,但 也仍然生产台式机,今年共生产台式机2000台,笔记本电脑3000台,这样分门 别类地记录就优于把电脑的数目乘上价格,把原本异质的东西全都转化为一个货 币的尺度来衡量,因为从根源上后者没有科学依据,所有的东西都是建立在“价 值”、“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等规定的“名义量”之上。这样我们就得出一个结论: 一个真正科学的物质平衡表体系(MPS)可以比GDP更好地描述国家财富。在GDP 描述模式下,所有的一切看似都跟“利润”、“货币”等名义量挂钩,导致了现在 我国只注重经济的虚拟的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民实际得到的福祉,这是用GDP 难以科学衡量的,而物质平衡表可以通过产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加上进出口因素的 平衡等一系列平衡真实地反映国民从经济增长中获得的实际“效用”(这里的效 用可以解释为对“使用价值”的使用所带来的好处,以下同此处)。换句话说, 在我看来经济学至少应该是一门以使人幸福为目的的学科,其目的不能只是比较 各种“增长”,或是精确地衡量各种财富多寡,而更应注重实体性的“效用”在 这点上物质平衡表有其特有的优越性。二、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根据马克思的理论,这是一种资本深化, 生产力的发展会导致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同一种商品需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然而当仅仅考虑“使用价值”时,这个 分析也简化成了:生产力的发展会导致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平均地 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于原来的商品,这一部分多出来的商品或者说“使用价 值”就是生产力发展的功效,是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社会财富的额外增加,由此我 们得到了“生产力发展具有增加社会财富的作用”的结论,并将在用“使用价值” 来标度社会财富的条件下,由这一结论推导出另一重要结论:某些劳动(尤其是 某些复杂的脑力劳动)带来“使用价值”或者说社会财富的过程具有“乘数效应”。三、“乘数效应”在这里被定义指某些人类改造自身或者改造“改造自然的 工具或手段”的劳动成果对此后的生产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可以使单位时间 生产的“使用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从这个角度说,“乘数效应”认可了人类 经济活动的持续性和历史积累的重要性。距离说明,现生产一个性能优良的高压 锅,这个高压锅的“使用价值”(这里撇弃“价值”的概念,直接用“使用价值”) 应该由几个部分的有机贡献构成:生产这个高压锅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体力和脑 力的),流水线上机器的“劳动”机器本身并不能真正地劳动,不能产生超出机 器本身被制造过程中具体劳动赋予它的“使用价值”的“效用”,而机器的生产 需要有生产工艺、工人劳动、原材料等条件。假设现在某人通过研究改进了生产 机器的工艺,即新工艺本身是该人的复杂的脑力劳动的成果,然后大大提升了生 产机器的生产力,使整个社会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生产出更多的机器这种“使用 价值”,进一步的,更多的机器又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生产出比原先更多得多的 高压锅这种“使用价值”,由此可以看到,某人改进生产机器工艺的复杂劳动在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如高压锅)这点上是具有逐级放大的“乘数效应”的。与 之前的“价值”标度社会财富的模型对比,可以看到,当生产工艺改进,生产力 提升的时候,单位时间可以生产更多的高压锅,但每个高压锅的价值也因为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而减小了,所以最终生产出来的价值总量并没有变化,但工 艺改进、生成力提升在单位时间所带来的能使国民获得更多“效用”的事实却是 可以用物质平衡表表现出来的,此对比再次充分体现了用“使用价值”标度社会 财富的实证意义。四、“乘数效应”论仍存在着几个问题。首先,“乘数效应”论会导致对具有 “乘数效应”的劳动给社会带来效益的衡量的不确定性。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 “乘数效应”中的“乘数”到底有多大是取决于之后人们对这一具有“乘数效应”劳动成果的开发利用的,如某个先进理论提出后人们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间逐渐发 现其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逐步地将其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生产中,产出 更多的社会财富,这样,不同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商品一旦完成,劳动的凝 结过程也完成”从而导致商品的“价值”也同时确定的情况,具有“乘数效应” 的劳动其真实的最终“效用”或者说给社会带来的福祉是多大在劳动过程完成的 时刻是不确定的,其实际作用因为要取决于之后社会上劳动者对其的开发利用程 度,于是甚至具有了被开发利用的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所决定的主观性,竟然成 为了一个非客观物!其次,“乘数效应”论由于具有主观性和计算的复杂性,就 不能解决具体劳动的交换问题。客观地说,“使用价值”标度社会财富情况下的 物质平衡表另外一个最致命的缺陷也就是不能解决“异质劳动”的交换问题,它 虽然承认劳动的异质性,但仍然解决不了异质劳动之间的对立,无法协调和统一 这种矛盾。因此物质平衡表对经济的核算与对经济发展的指导才会只能是“计划 经济”体制下的存在在剥离了 “价值”等被定义的“名义量”后,原本无法 科学论证的交换关系变成了失去遮罩而暴露在外的丧失了的交换关系,于是必需 一只计划的“大手”来安排社会财富的分配和使用,这里限于篇幅,不讨论“计 划经济”的利弊优劣了。结语:对劳动价值论核心观点劳动的二重性的探讨和理解,尤其是在尝试解 决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换算问题的过程中增进对“价值”、“使用价值”等一系列 概念的理解有利于形成对我国现实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改变我国经济“唯 增长论”而导致发展失衡的现状,对提高国民的福祉有非凡的意义。1、2、3马克思资本论(1938年版影印本):第1卷M.郭大力,王亚南,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0300680082王晨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