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五章 固定化酶及固定化技术 酶: 在水溶液中不稳定 一次性使用 -难回收,难连续化生产 用于医药 /化学分析纯度要求高 产物的分离纯化困难 。 要求将酶变成不溶性 实际上将酶限制在一定空间 固定化 固定酶具有催化活性 1916年,美国科学家发现 , 酶和载体结合以后 ,在 水中呈不溶解状态时, 仍 然具有生物催化活性 。 固定化酶可重复使用 操作稳定性 酶在固定化后其活力可以缓慢释放 , 酶的稳定 性比天然状态高 , 可重复多次使用 . 结果如图所示 : 固定化酶的活力基本保持稳定活力损失 15% ,由此可见该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 操作稳定性 例 :将 0.5g DEAE 纤维素固定化壳聚糖酶 与 10mL 1%壳聚糖 溶 液在 60 下连续反应 10 次每次反应时间为 6h 每次反应后 分别测定酶活力 一、固定化酶( immobilized enzyme) 水溶性酶 水不溶性载体 固定化技术 水不溶性酶 (固定化酶) 什么是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是指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限制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可以反复使用而又能发 挥催化作用的酶制剂。 酶的固定化技术包括 吸附、交联、共价结合( 化学偶联)及包埋 等多种方法。 与固定化酶技术相配套的 是酶生物反应器 同一般的化工容器一样,需要对酶反应 器温度和 pH等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不 同的是,酶反应器必须进行无菌操作。 酶生物反应器 简 史 1916年, Nelson 载体的影响 : 在固定化酶的周围,形成了能对底物产生立体影响的 扩散层以及静电的相互作用等引起的变化。 载体与酶的相互作用: 载体与酶的直接作用可能表现为活力丧失、破坏酶结 构、封闭酶活性部位等。 改变之一:构象改变、立体屏蔽 构象改变: 酶分子构象发生某种扭曲,导致 酶与底物结合能力或催化能力下降 立体屏蔽: 固定化后,使得酶的活性中心或 调节部位造成某种空间障碍,使得效 应物或者底物与酶的临近或者接触受 到干扰 改变之二:分配效应、扩散限制 微环境: 微环境 是指在固定化酶附近 的局部环境,而把主体溶液 称为 宏观环境 。 分配效应: 由于载体性质,造成底物和 效应物等在微观体系和宏观 体系之间的不等性分配,从 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 扩散限制效应:底物、产物和效应物等,在环 境中的迁移运转速度收到限制 DEAE 纤维素固定化壳聚糖酶 :以 DEAE 纤维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 固定壳聚糖酶 改变之三:微扰 由于载体的亲水、疏水作用和介质的介电常数等性 质 , 直接影响酶的催化能力或酶对效应物作出反应 的能力 1.固定化后酶活力的变化 固定化酶的活力在 多数情况 下比天然酶小,其专一性也能发 生改变。 例如: 用羧甲基纤维素载体固定的胰蛋白酶消化不同底物: 酪蛋白( 高分子)原酶活力的 30% 苯酞精氨酸 -对硝基酰替苯胺 (低分子 )原酶活力的 80%。 一般认为高分子底物受到 空间位阻的影响 比低 分子底物大。 原因: 酶结构的变化 空间位阻 不过,也有个别情况,酶在固定化后反 而比原酶活力提高,原因可能是偶联过 程中酶得到化学修饰,或固定化过程提 高了酶的稳定性。 Merlose曾选择 50种固定化酶,就其稳定性与固定化前的酶 进行比较,发现: 30种酶稳定性提高, 12种酶无变化, 8种酶稳定性降低。 然而,由于目前尚未找到固定化方法与稳定性之间规律性, 因此要预测怎样才能提高稳定性还有一定困难,但 大多数情 况下酶经过固定化后稳定性提高了 。 2.固定化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固定化后酶稳定性提高的原因 可能有以下几点: 固定化后酶分子与载体多点连接,可防止酶 分子伸展变形。 酶活力的缓慢释放。 抑制酶的自降解。将酶与固态载体结合后, 由于酶失去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机会,从而抑 制了降解 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 将酶于 0.05 mol L的 PBS( pH 7.5)中分别在 不同温度下保温 6小时, 冷却后测定酶活力。 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优 于自然酶 。 固定化酶的稳定性变化 1.固定化酶; 2. 自然酶 a.热稳定性提高 测试结果 :5天后其活性仍可保留 96% . 例 :将 DEAE 纤维素固定化壳聚糖酶 浸泡在 95%的 乙醇 中, 连续 5天测其催化活性 b.对有机试剂及酶抑制剂的稳定性提高 提高固定化酶对各种有机溶剂的稳定性,使本来 不能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的酶反应成为可能。 提高酶对某些抑制剂的稳定性 可以预计,今后固定化酶在有机合成中应用会进 一步发展。 c.对 pH的稳定性提高 青霉素酰化酶在不同 pH 值的缓冲液中,于 37 保温 16 h测定酶活力。 固定化酶在 pH 5.5- 10.3活力稳定; 游离酶则仅在 pH 7.0-9.0稳定。 固定化酶的 pH稳定性明 显优于游离酶。 d.对蛋白质水解酶的抗性 固定化后载体与酶的紧密连接对其起一定保护作用 , 并在空间上阻碍酶与大分子物质接近 , 从而降低了酶与 大分子物质结合的几率 ,防止酶被其他蛋白酶水解 . 此外: 有些固定化酶经过贮藏,可以提高其活性。 大多数酶经固定化后提高了贮藏的稳定性,如 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琼脂)在 4 下, 120天酶活力 无变化。 对操作稳定性都有影响 如图:固定化酶的最适 温度为 60 C ,而游离酶 的最适温度为 50 C 而固 定化酶在 50- 65 C 范围 内都保持了较高的酶活力 ,这说明壳聚酶经固定化 后其在较高温度下的适应 范围有了明显提高 3.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的变化 固定化后,酶的热稳定性提高, 所以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提高 当然,也有报道最适温度不变或下降的。 4.最适 pH值的变化 酶的催化能力对外部环境特别是 pH非常敏感。 酶固定化后,对底物作用的最适 pH和 pH-活性曲 线常常发生偏移。 pH对固定化酶的影响 1) 载体带负电荷, pH向碱性方向移动。 载体带正电荷, pH向酸性方向移动。 ( 2)产物性质对体系 pH的影响 催化反应的产物为酸性时,固定化酶的最适 pH比游离酶的最适 pH值;反之则低 例 :取 0.2g DEAE 纤维素固定化壳聚糖酶与 5mL壳 聚糖酶液各 8份分别于不同 pH下测定固定化酶和游 离酶的活力 可见:固定化酶的最适 pH 向酸性偏移 例:取 0.15g固定化黄曲 霉毒素解毒酶 和 4ML黄曲 霉毒素解毒酶 液各 8份, 分别于不同 pH下测定固定 化酶和游离酶的活力 可见:固定化酶的最适 pH 向碱性偏移 影响固定化酶 Km的因素: 1.酶的空间立体障碍 载体为电中性时,由于 扩散限制 造成表观 Km上升。 2. 电荷效应 ( 1) 载体与底物带相同电荷, KmKm ( 2) 载体与底物电荷相反,静电作用, KmKm 3.溶液的离子强度 5.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 Km)变化 例:取 DEAE 纤维素固定化 壳聚糖酶 0.2g 与 1%壳聚糖 酶液 5mL 各 6 份分别加入 2mL 不同浓度的 壳聚糖溶 液 (0.4% 1.5%)于 50 C 水 浴中保温 60min 测定还原 糖浓度,用双倒数作图求 得米氏常数 如图 :经线性拟合可求得 Km(固 )=18.87g/L Km(游 ) =2.49g/L 五、评价固定化酶的指标 一般评价: 1 酶活定义( IU):在特定条件下,每一分钟 催化一个微摩尔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酶量定义为 1 个酶活单位。 2. 酶比活定义(游离):每毫克所具有的酶 活力单位 固定化酶 1. 固定化酶的比活:每(克)干固定化酶所具有 的酶活力单位。 或:单位面积( cm2)的酶活力单位表示(酶膜、 酶管、酶板)。 2. 操作半衰期:衡量稳定性的指标。 连续测活条件下固定化酶活力下降为最初活 力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t1/2) 3.偶联效率以载体结合酶量 (或酶活力 )的百分数表示: 由于在偶联反应中酶往往会有些失活,因此,测 定残留活力还不能正确反映与载体结合的酶活力, 所以,仍以测定蛋白量较为难确。 4. 活力回收 酶固定化 般比溶液酶的活力下降,固定化酶活 力占溶液酶活力的百分数称为活力回收率 。 5.相对酶活力:具有相同酶蛋白量的固定化酶活力与 游离酶活力的比值称为相对酶活力 六、固定化细胞 利用胞内酶制作固定化酶时,需要破碎细胞,然 后提取酶,这就增加了工序和成本。 科学家设想直接固定含所需胞内酶的细胞 固定化细胞与固定化酶比较,其 优越性 在于: 保持了胞内酶系的原始状态与天然环境 ,因而更稳定。 保持了胞内原有的多酶系统,而且无需辅酶再生 。 20世纪 70年代,科学家研制成固定化细胞,并且用于 生产。 例如,将酵母菌细胞吸附到多孔塑料的表面上或 包埋在琼脂中,制成的固定化酵母菌细胞,可以 用于酒类的发酵生产 固定化增殖细胞 发酵 更具有显著优越性 固定化细胞分类、形态特征和生理状态 : 分类方式 固定化细胞类型 细胞类型 微生物、植 物、动 物 生理状态 死细胞:完整细胞,细胞碎片,细胞器 活细胞:增殖细胞,静止细胞,饥饿细胞 形态特征: 固定化细胞由于其用途和制备方法的不同,可以是颗粒 状、块状、条状、薄膜状或不规则状(与吸附物形状相 同)等, 目前大多数制备成颗粒状珠体,这是因为: 不规则形状的固定化细胞易磨损,在反应器内尤其是 柱反应器内易受压变形,流速不好, 圆形珠体由于其表面积最大,与底物接触面较大,所 以生产效率相对较高。 细胞被固定在载体内在形态学上一般没有明显的变化 。但是,扫描电镜观察到固定化酵母细胞膜有内陷现 象。无论用海藻酸钙、聚乙烯醇或聚丙烯酰胺凝胶包 埋,都有类似情况。形成 “ 凹池 ” 的原因尚待进一步 研究。 固定化死细胞: 一般在固定化之前或之后细胞经 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的处理,如加热、匀浆、干燥 、冷冻、酸及表面活性剂等处理,目的在于增加 细胞膜的渗透性或抑制副反应,所以比较适于单 酶催化的反应。 固定化静止细胞 和 饥饿细胞 在固定化之后细胞是 活的,但是由于采用了控制措施,细胞并不生长 繁殖,而是处于休眠状态或饥饿状态。 固定化增殖细胞 又称固定化生长细胞,是将活细 胞固定在载体上并使其在连续反应过程中保持旺 盛的生长、繁殖能力的一种固定化方法。 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死细胞比较 固定化增殖细胞能够不断繁殖、更新,反应所需的酶也就可以 不断更新,而且反应酶处于天然的环境中,更加稳定,因此, 固定化增殖细胞更适宜于连续使用。从理论上讲,只要载体不 解体,不污染,就可以长期使用。固定化细胞保持了细胞原有 的全部酶活性,因此,更适合于进行多酶顺序连续反应,所以 说,固定化增殖细胞在发酵工业中最有发展前途。 固定化增殖细胞发酵的优越性 1、可增殖,细胞密度大,可获得高度密集而体积小的生 产菌集合体 2、发酵稳定性好,可以较长时间反复使用或连续使用 3、发酵液中含菌体较少,有利于产品分离纯化。 (膜的 选择通透性) 4、有利于需要辅酶和多酶系统才能进行的反应 5、抗污染能力强 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局限性: (1)必须保持菌体完整,防止菌体自溶,否则,将影响产品纯度。 (2)必须防止细胞内蛋白酶对所需酶的分解,同时,需抑制胞内其 他酶的活性止副产物的形成。 (3)细胞膜、细胞壁和载体都存在着扩散限制作用 ,载体形成的孔隙 大小影响高分子底物的通透性 . (4)如利用的仅是胞内酶,而细胞内多种酶的存在,会形成不需要 的副产物; 但这些缺点并不影响它的实用价值。 固定化酶与细胞的选择依据: 对一个特定的目的和过程来说,是采用细胞,还是采用 分离后的酶作催化剂。要 根据过程本身来决定。 一般说 :对于一步或两步的转化过程用固定化酶较合适 。对多步转换,采用整细胞显然有利。 缺点: 固定化后的细胞不易与反应物接近,可能导致反应效果下降 固定化微生物和动植物细胞的应用 固定化微生物细胞:用于生产酒类、氨基酸、有 机酸、抗生素以及酶和辅酶,也可以用于有机溶 剂生产,废水处理等 固定化植物细胞:主要用于生产人工种子、香精 、色素、药物、酶等 固定化动物细胞主要用于生产疫苗 七、固定化酶的应用 1、在工业上的应用 用固定化酶可以生产 L-氨基酸,葡萄糖及葡糖浆、核苷酸、 半合成的抗生素母核等 L氨基酸的生产:用固定化酶(氨基酰化酶)折分 DL氨 基酸可连续生产 L氨基酸。如固定化的细胞(大肠杆菌) 生产 L Asp:以 120L柱式反应器 60天可生产 5吨的 L Asp。 乙酰 -DL -Ala L -Ala +乙酸 乙酰 -D Ala ( A-D-Ala) Aminoacylase 氨 基 酰 化 酶 泵 储 罐 反应产物 离心机 消 旋 反 应 器 固定化酶 柱子 晶体 L-Ala L-Ala A-D-Ala A-L-Ala A-D-Ala 固定化酶用于 水解牛奶中的 乳糖 牛奶中含有 4 3 -4 5的乳糖,乳 糖酶缺乏症的人饮用牛奶后将导致不 良后果。用乳糖酶可以将乳糖分解为 组成乳糖的两个单糖:半乳糖和葡萄 糖。用固定化乳糖酶反应器可以连续 处理牛奶,将乳糖分解 乳糖在温度较低时易结晶,用固定化 乳糖酶处理后,可以防止其在冰激淋 类产品中结晶改善口感。 严重肾脏疾病,需血液透析。过滤尿素和尿酸等代谢废物 利用固定化脲酶透析液和活性碳构成的体外循环装臵 固定化脲酶:脲酶与离子交换树脂通过微囊法制备而成的 脲酶水解尿素为氨和 CO2,氨被树脂吸附, CO2由肺呼出, 其他代谢物由活性碳吸附 2.在医药治疗上的应用 人工肾: 治疗癌症 正常细胞: L-Asn合成酶, Asn被消耗的同时不断 合成维持细胞蛋白质合成需要 癌细胞:缺少活无 L-Asn合成酶, Asn被消耗, 影响蛋白质合成,细胞 “ 饿死 ” 用固定化的 天冬酰胺酶 治疗 白血病 利用尼龙或尿素聚合物半透膜制备成微囊型 L-天冬酰胺酶 , 用于白血病治疗。 改变了酶的最适 pH; 微囊型酶对蛋白酶稳定; 注射到大白鼠腹腔内,急性毒性很低、也不会产生抗体; 除制成微囊型外,还有人采用酶管或酶板形式进行体外循 环治疗,也达到了预期的疗效。 微囊型固定化酶 将酶包埋在半透膜性质的聚合物内,制成所谓的 微囊型固定化酶 。小分子底物或产物可自由地透过 胶囊的半透膜,而酶作为大分子则不能透过胶囊; 此外,胶囊外的一些蛋白质、酶、抗体等高分子物 质也不能进入胶囊内部,这就避免了发生过敏性反 应。 胶囊型固定化 酶的另一大 优点 是, 胶囊内的酶仍以 溶解状态作用于底物 。因此突破了狭义的固定化酶的 定义,也为固定化酶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可能性。 与此同时,人们采用人血清白蛋白替代尼龙、硝酸 纤维等作为制造胶囊的材料,使包装材料更具有安全、 稳定和体内易代谢等特点。 是一种与 x染色体连锁 的遗传代谢病 患者由于先天性缺 乏 HGPRT,导致体内次 黄嘌呤和鸟嘌呤补救途 径的障碍,并进而引起 肾结石、痛风。 Lesch-Nyhan综合症 Chang等人利用 微囊型 嘌呤氧化酶治疗 Lesch-Nyhan综合症,使次黄嘌呤的水平显 著下降,同时发现次黄嘌呤能很快地进 入 微 囊体 中并被代谢。 在以两岁半大的病孩所 做的临床试验中,他们也发现效果很好。 药物控释载体: 新的药物(包括化学合成药、天然药物及基因工程药物)不 断问世,但将它们应用于临床却并不很顺利: 很多药物尤其是蛋白质类药物,口服易被胃酸破坏或沉淀; 单纯注射后瞬时血药浓度升高,但马上被肝脏及血液中的酶 系统所清除,需要反复注射,不仅增加治疗费用,而且增加 了感染的机会; 肿瘤化疗用细胞毒性物质选择性较差,全身毒副作用严重; 有些药物如反义核酸亲水性强难于穿过细胞膜; 蛋白质类药物容易引起免疫反应; 很多药物稳定性差,不耐贮存。 以上问题往往不能用简单的药物改构来完成,因此, 为药剂学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任务。近 30年来,药物 的新剂型发展很快,已逐步建立了基于药物理化性质 及作用特点的合理给药体系, 其核心特点是从时间和 空间分布上控制药物的释放。 在肿瘤的化学治疗及重组蛋白质类药物制剂中比较 重要的几种控释体系有 聚合物修饰、凝胶包埋、微 球、脂质体及免疫导向等 。 这几种控释体系都涉及到将药物与聚合物载体偶联 或固定于某种聚合物载体上,因此也可称为 载体药 物 聚合物修饰 多用于 蛋白质类药物 。这类药物生物半衰期短、免疫 原性强,可用适当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加以修饰以 改善其性能。 羧甲基壳聚糖对天门冬酰胺酶的修饰 ,聚 乙二醇对原核表达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分子的修饰等,均可起到降低毒性、延 长半衰期的作用。 此外,小分子药物也可使用这一系统, 如将抗癌药,羟基硫胺素及氨甲蝶呤偶 联于羧甲基纤维素后注射,可使荷瘤小 鼠平均生存时间较对照组延长 2倍左右。 凝胶包埋 即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高分子聚合物与药物混合制 成含有药物的凝胶,植入体内特定部位,以达到 缓释给药的效果。 药物从凝胶中释出后,经周围组织吸收,然后进 入血液循环或直接局部作用, 避开了首过效应 , 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时间长。 微球制剂 用高聚物微球包埋或化学偶联药物可制成微球 制剂,它具有:靶向性、缓释性及减少抗药性 等特点。微球与靶细胞接触,可以通过胞饮进 入胞内发生作用,不影响细胞膜通透性,不会 产生抗药性。 早期使用的微球制剂为不被生物降解的,多为口 服制剂。现在用于注射的多为可生物降解小于 1 m的微球, 如以生物可降解微球包埋入生长激素肌注动物, 血药浓度稳定、不产生抗体,注射部位组织无病 变。微球还可用于基因治疗及基因疫苗的载体。 脂质体 -磷脂双分子层在水溶液中,自发形成的超微型中空小泡。 现查明是因缺乏氨基己糖酶 A,使神经节苷脂累积在组 织内,从而出现神经迟钝、肌肉无力、失聪、视网膜有樱 桃红点等症状 . 黑蒙性痴呆 (Tay-Sach病 ) Weisman等用被覆抗体的脂质体(内含 氨基己糖酶 A)引入到 4例黑蒙性痴呆患者 细胞中,此时细胞不会把含酶的 脂质体 当 作异物。故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在 细胞内发挥酶的作用 。 此外,还有人利用嵌入从胎盘中提 纯的葡萄糖脑苷酯酶的脂质体来治疗 Gaucher病,发现也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缺点 : 单纯脂质体也还是依靠被动靶向性,因而 限制了其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脂质体在胃肠道转运、分布不稳定,缺乏 对血管的通透性。 等等 导向药物 导向药物具有主动靶向性,将针对肿瘤细胞的单 克隆抗体与化疗药物化学交联,可以直接作用于 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并且降低全身毒性。 半透膜 酶胶层 感应电极 酶电极示意图 3.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在分析化学与临床诊断中 , 固定化酶被制成酶试纸 、 酶柱 与酶管 、 酶电极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 4.在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主要集中在酶本身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蛋白质 、 核 酸和遗传工程中的研究应用 。 此外,固定化酶及其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微生物的代谢机 理,研究生物发光机理等。 1)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如: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多亚基酶及多酶体 系组装方式的研究及凝血及血栓溶解的生化过程 研究等。利用固定化酶在相界面催化反应的特点 ,还可用它来复制酶膜的模型。将多酶系统包埋 于微囊内,可用于酶系统的组装、定位及代谢的 研究等 阐明酶反应机理 对于葡萄糖生成 3-磷酸甘油醛反应,中间要经过 已糖激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磷酸果糖激酶、 醛缩酶的作用。将这些酶固定化后装柱,让葡萄 糖依次过柱,果然可得 3-磷酸甘油醛,这既说明 了每一个酶的作用,也可证明了该反应的反应机 制。 酶亚基性质的研究 因为亚基不易分离,正常条件下无法比较 由于载体的空间限制,脱落的亚基不能再与载体上的亚基 重新结合,利于单亚基的研究 8 M 尿 素 透 析 醛缩酶有 4个亚基,控制条件使酶分子只有一个亚基通过共 价键与 CNBr活化的琼脂糖凝胶结合。当用 8 mol/L的尿素使 蛋白变性后,未被固定的亚基被透析除去,只有固定化的亚 基保留,这样就可对单亚基进行研究, 醛缩酶的亚基可有活性。 固定化衍生物 活力 蛋白质 比活 全酶 100 100 4.5 亚基 9.8 27.5 1.6 揭示酶原激活机理 有时酶原激活并不涉及蛋白水解。酪氨酸酶原固定 化后,不须肽链水解就可活化至天然酶的 2030%活 力。荧光技术证明,活化酶原在结构上与固定化酪 氨酸酶类似,证明了 结构重排在酶原激活中的重要 性 。 此外: 蛋白质在载体上的固定化可用于粗略阐明蛋白质 的结构。例如,蔗糖酶固定在带电载体上,蛋白 质三级结构中的许多盐桥被破坏,而酶在很大程 度上失去稳定性。这个事实说明,静电相互作用 (特别是盐桥)是蔗糖酶结构完整性所必须的 固定化酶在实际中的其他应用 医药 农业 环保 食品 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