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ppt公开课(教科版八上)课件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20181437 上传时间:2021-0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化和液化》ppt公开课(教科版八上)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汽化和液化》ppt公开课(教科版八上)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汽化和液化》ppt公开课(教科版八上)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化和液化ppt公开课(教科版八上)课件篇一:汽化和液化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稿思维图上什么、怎么上、为什么这么上 万年二中 本节内容于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引导、演示等方法 二、教法与学法探究、合作等方法 小组讨论,综合观察 三、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探索,新课学习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创新知识 四、板书设计:如下图 生活物理生活 “先行组织者”策略 五、设计理念及创新之处 创新之处:过程性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板书的设计,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流程图 汽化和液化 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再结合实际教学,我们一般将本节课分为三个课时讲解,即两节 新授课,一节巩固课。而我说课的内容是汽化和液化的第一课时,汽化和液化之水的沸腾。 本课时的设计对象主要针对普通初级中学,即教学条件一般的学校,能基本易于实现此堂课的教 学。以下是我的说课流程和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于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热现象中的第三、四种物态变化,在初中物 理的专题科学探究实验中举足轻重,而“水的沸腾”是物态变化中最基本的探究之一。 (2)作用:它与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普遍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物理的乐趣; 以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发现水的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应用 物理的一般规律解释现象;在学生探究发现的基础上,引出沸点知识,给出几种液体的沸点表,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材安排了“想想做做”,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挖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和汽化是两个互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2)过程和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善于独立观察 和思考生活,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 (2)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现象或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培养学 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法与学法 1.教法:以引导探究法为主,并结合讨论法、演示法、归纳及评价,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探究。适当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如PPT课件及相关视频,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课堂的有效信息容量。 2.学法: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及竞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 进行知识建构。 教法、学法的应用将在以下内容中具体提到。 三、教学过程设计 1.3分钟) 问题情境1:用酒精棉在黑板上写下“加油”两个大字,一段时间后“加油”不见了。引导同学 们思考:“加油”两个字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吗?问题情境2:(教师演示实验)向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放入热水中。问同学们“塑料袋有什么变化?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这是为什么”。然后把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冷水中。问同学们“塑料袋有什么变化?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这是为什么?”。 此过程中以简单的生活物理实验举例,引发学生思考,应用了引导探究的教法。 2.提出假设(课堂中时间为9分钟) 教师:PPT课件呈现“问题表格1”,引导学生将假设填入表格中。(呈现表格时间:1分钟) 学生:分小组讨论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变瘪了,请学生代表发言。此过程中,同学们按座位成组,请各组同学的其中一个做代表,观看教师的演示实验(有利于课堂的控制和学生的安全)。然后小组将老师提出的上述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并把各自想到的答案(即假设)归纳,写在预先准备的纸上,由小组长代表回答。(4分钟)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汽化”和“液化”。请学生举出一些生活和自然现象中汽化现象的实例。学生初步了解出汽化现象可分为两类,蒸发和沸腾。(4分钟) 整个过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以及用于过程性评价。本环节采用了讨论和小组合作的学法。 3.师生探索,新课学习19分钟) (1)水的沸腾:此环节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经历,问“是否观察过水沸腾的过程?水沸腾前、沸腾时、沸腾后,水的内部和外部,有什么样的现象?”学生自然而然回忆自己的经历,并用自己话加以描述。此环节应用设疑激趣的方法。(3分钟) (2)在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和猜测的基础上,老师开始讲解,给同学们播放一段“水的沸腾”视频,让同学们加深印象,再次仔细地观察,为学习“水沸腾的实验和水沸腾的特点”做好铺垫。此环节应用演示法。(3分钟) (3)问学生“倘若我们要做一个严谨的、科学的水的沸腾实验,该怎么做呢?水沸腾前、沸腾时、沸腾后,水的内部和外部,有什么样的现象?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有什么特点?”。教师播放“水沸腾实验”和“水沸腾的特点”视频,在学生观察实验视频和设想的基础上,教师用PPT课件呈现“问题表格2”,学生将各自的答案(即假设)写在表格,小组讨论归纳,将在教师讲解结束后比较哪组的更全面准确。教师讲解,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水的沸腾过程和特点,共同完成刚才呈现的“问题表格2”。 此环节学生利用了“先行组织者”,小组合作讨论、竞争的的学法,教师应用了演示法、图表法等的教法。(10分钟) (4)在已有的“水的沸腾特点”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沸点”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学习其它液体的沸点。应用先行组织者法。(3分钟) 4.解决问题(课堂中的时间:4分钟) 学生总结本堂课学习的知识,小组再次将“问题表格1”和“问题表格2”完善整理,并与之前做的假设进行对比,看是否有收获,与其他组的假设、总结作比较,看看谁的更全面准确。(4分钟) 5.创新知识(课堂中的时间:8分钟) (1)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想想做做”纸锅烧水。(2分钟) (2)师生共同总结水的沸腾过程和水的沸腾特点,沸点及其应用。(2分钟) (3)PPT呈现课后思考:从冷水放入水壶,到水加热烧开,到水烧开后,水壶口冒“白气”整个过程,是不是只有汽化过程?那些“白气”是水蒸气吗?(为下节课“液化”的具体讲解做铺垫)。(思考题呈现时间:2分钟) (4)PPT呈现课后家庭实验的学习任务:向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使用醋,放入热水中。观察塑料袋有什么变化?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并解释这是为什么。然后把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冷水中。观察塑料袋有什么变化?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并解释这是为什么。将假设和答案填入“问题表格3”中。(呈现和解说时间:2分钟) 四、板书设计(板书在课堂中所用的时间:2分钟) (1)相对于传统的板书设计,本次我将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设计板书。如下: (2)呈现本堂课的教学流程图,让学生回忆课堂教学。如第三页: 五、设计理念及创新之处 1.设计理念:“生活物理生活”的探索学习设计;应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教学媒体的选择应用了“媒体选择率”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及方法,即“提出(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创新之处: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利用小组讨论表和自我填写表的对比,教学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每一阶段对问题的认识和解答记录下来,有利于比较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合作与竞争学习,培养综合的学习能力;板书的设计,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系统、直观,网状结构,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运用教学流程图,有利于系统地掌握知识。篇二:5.3 汽化和液化 学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和液化的两种方法。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二、重点: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难点:能分析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汽化和液化所引起的现象。 三.预习 1、水开了得知沸腾是液体_.2.沸腾与蒸发的区别 _3.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需要热。4.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沸腾,且液体沸腾时温度 ,液体沸腾的温度叫 5.液体的沸点不同;在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酒精的沸点是。6.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也就越。4.蒸发和沸腾的区别:5.液化:(1)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举例:(2)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举例:(3)降低温度与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4)液化要 热。 四.展示 实验探究沸腾的规律.想想水沸腾时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线有什么特点?和晶体熔化有什么相似之处? 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 “水开了吗?”这是在每家庭几乎天天都会听到的一句问话。“开水不响,响水不开”也许是 学生很小就学来的判断水是否“开”了的依据。探入思考过与水沸腾相伴随的气泡、声音、水 量、温度等相关特征的变化规律: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引发并确认实验探究问题。 1.水沸腾与温度的关系, (烧水过程中直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从而探究发现沸腾的特征和规律, 水的温度随中热时间变化的记录、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相关记录), 2.水沸腾时温度与气压有什么关系呢从书上实验得知总结如下: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气压减小,沸腾时的温度降低,气压增大,沸腾时的温度升高. 五反馈 衣服干了是否沸腾现象? ,汽化还有一种方式叫做 (1)蒸发是在 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2)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3)沸腾与蒸发是汽化的两种方式,都需要要 热;蒸发可以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 ,具有制冷作用。 1关于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温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 B.压缩体积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 C.液化过程是个吸热过程 D.液化过程是个放热过程2水烧开时,壶嘴冒出许多“白气”,这些“白气”是 A. 水蒸气 B.小水珠 C.热空气D.白烟3夏天扇扇子能使人感觉凉爽,这是因为扇子所产生的风A.使空气的温度降低 B.在人体表面吸热C.加快了人体表面汗水的蒸发D.减慢了人体表面汗水的蒸发4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60 的水,正在沸腾中B.用纸盒装水,放在火上加热,可将盒中的水烧开 C.液体吸热后,温度却不升高 D.用水银温度计测得南极考查站的温度是-60 5物质从液态变为_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_和_两种形式。图1中甲、乙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图_是沸腾时的情况。篇三:5.3 汽化和液化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2)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 ?知道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 ?会用汽化和液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 ?经历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沸点联系起来,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 ?了解电冰箱的基本原理及生产“无氟冰箱”的意义,有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 本节的难点是水沸腾的温度(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1.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 (1)“水开了吗?”这是在每家庭几乎天天都会听到的一句问话。“开水不响,响水不开”也许是学生很小就学来的判断水是否“开”了的依据。基本学生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但并未认真观察过水沸腾的全过程,并未探入思考过与水沸腾相伴随的气泡、声音、水量、温度等相关特征的变化规律的教学背景,教师宜按照教科书的提示,利用透明容器构造水沸腾过程的真实情境,激励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引发并确认实验探究问题。 学生探究的问题,应达成某种共识,例如,探究水沸腾与温度的关系,但也应鼓励附带探究其他问题,诸如沸腾前后的声音变化、气泡变化、沸腾时水量的变化等。这些附带探究的问题,对学生进一步深化认识沸腾现象和汽化现象、形成对多种现象联系与思考的意识,十分必要。 (2)迁移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学习经验,在烧水过程中直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从而探究发现沸腾的特征和规律,应成为课堂教学中的“转知成识”、“转识成智”的良好契机,同时成为教师引领学生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的指南。 教师还应提醒学生:在实验中,要分工合作,做好观察记录(包括水的温度随中热时间变化的记录、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相关记录),更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3)在学生得出水沸腾的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关系曲线后,应及时组织分析论证和交流讨论: 该图像与晶体熔化图像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沸点概念得以生成)? 沸腾前、沸腾时用酒精灯加热水的作用有什么不同?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水还沸腾吗? 水的沸点是100吗?如果不是100,究竟是实验误差,还是另有原因? 沸腾前后,水中气泡变化、声音变化有什么特征?沸腾中减少的水跑到哪去了? 水沸腾需要什么条件?这个结论是否可推广到所有液体?为了检验你的判断,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换用其他液体再做实验? (4)由水沸腾时的实验数据和水沸腾曲线学生可以认识到水有确定的沸点。鉴于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在生产技术和日常生活上的重要应用(压力锅就是一个典型),引导学生探究水的沸点温度与气压的关系,十分必要。 移开热源,停止对水加热,沸腾则停止。这是学生已经亲历的事实。要探究水沸腾的温度与气压的关系,需在改变气压(增大或减小气压)的前提下,使水重新沸腾,同时测量对应温度。 如何改变液面上方的气压,这是设计实验中的难点和关键。以往利用封闭的烧瓶或烧杯,采用冷水淋浴或用抽气机抽气减压的方法实现“复沸”,要么安全性差,要么设备复杂,而且推理解释复杂,因而不适于学生探究。改用封闭大试管、用注射器缓慢抽气减压的方法实现“复沸”,不仅效果明显、设备简单、便于解释,而且还可利用来进行增压(推进柱塞)“止沸”,为学生完善探究设计提供了可行的选择。的确,要证实水沸腾的温度与气压有关,不仅需要考察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怎样变化,而且需要考察气压升高时水的沸点怎样变化。 (5)将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对比分析显然是必要的。而且,蒸发在物态变化中,尤其在水的循环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赋予它应有的地位。 除了在表现特征上对两种汽化方式予以辨析外,还可利用分子动理论的分子运动模型给出初步解释。 影响蒸发快慢的诸种因素:液面面积,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周围空气流动快慢等,都应纳入教学视界。或回顾小学科学,或组织学生讨论(餐厅卫生间装的热风干手器就是一个好例子),甚至组织相应实验探究,应视学生知识和经验基础决定。 本段教学设计应围绕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汽化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展开。“为了使洗过的衣服干得快些,可以采用哪些措施?”就是一个适当的导入话题。 2.气体的液化 与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一样,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具体教学操作可以着手于以下两个方面。 (1)水蒸气液化成水的现象,学生十分熟悉。冷玻璃窗上的水滴,眼镜片上的“雾汽”,烧水时壶嘴喷出的“白雾”,从冰箱中取出的冰镇汽水瓶外壁上的“泪珠”?要注意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引导他们关注水蒸汽液化的细节。例如,冷玻璃窗上的水滴和眼镜片上的雾气出现在哪一面上?水壶嘴喷出的“白雾”紧挨壶嘴吗??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液化和汽化规律大有帮助。 (2)气体液化的历史,尤其是空气液化的历史,是物理学发展的缩影,也是科学技术社会协调发展的典型。极低温度的获得,真空技术的提高,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发现,超导、超流和完全抗磁性的发现,超导电性的唯象和微观理论,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都与气体的液化直接或间接有关。教师应利用各种文本资料,展现人类探索气体液化的艰难历程和美好的前景,概述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5.1中的人工造“雨”就是通过降低温度使水蒸气液化成“雨”的。教学中还可增加用注射器压缩乙醚蒸气的体积使之液化(反之则汽化)的学生小实验。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不存在“永久气体”。1908年,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H.K.Onnes,18531962)领导的低温实验室使最后一种“永久气体”氦实现了液化,同时获得了4.2K的低温。 在一定温度(临界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事实上,到了1854年,通过包括法拉第在内等人的工作,除了氢、氧、氮等几种气体外,当时已知的其他气体都能被液化了。早期气体液化大多是通过压缩气体的体积实现的。 3.汽化、液化过程中的吸放热 伴随气体和液体过程的能量变化的表现形式是吸放热。本板块的教学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沸腾过程中吸热而温度保持不变;停止加热,沸腾随即停止。对此,学生已有实验经历。 蒸发过程吸热的例子也很普遍。在温度计测温泡上裹上用水或酒精浸湿的棉球,温度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在手背上涂些酒精,感受如何?对此,学生更有足够的经验基础。 气体液化放热的现象,学生虽有感悟,但体会欠真切。因此有必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教科书第103页图5-3-8是一个很好的对比实验。教师应认真组织好学生的分组实验和观察讨论。左右试管初始状态相同,左管加热沸腾、水量减少(温度维持在沸点);右管通入从左管中导入的水蒸气,温度升高,水量增加。典型地展示了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化这一物理现象。倘若使两管中的水循环流动,它就是蒸气传热的模拟装置。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结合“发展空间”栏中有关电冰箱的阅读材料,提醒学生注意循环工作物质(R134a等)物态变化过程典型地伴随着工作物质能量的变化:在冷冻室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在冷凝器液化放热(使冰箱外的空气变热)。这里的压缩机相当于教科书图5-3-8中的酒精灯,没有它,不可能完成R134a的循环流动;这里的R134a相当于图5-3-8中的水,不同的是,图5-3-8中的水未能循环流动,而R134a比水更容易汽化、比水蒸气更容易液化。 (2)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含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事实上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不仅仅限于水的三态变化。教师应在本节之末、5.4和复习课中予以强化。 三、发展空间 (一)“自我评价”参考答案 1.采用“分馏法”,利用水和酒精的沸点不同,使混合液(即甘蔗酒)沸腾,可以从甘蔗酒中分离出酒精。事实上,由于水的蒸发,这样分离出的酒精纯度较低,倘若利用生石灰的极强的%汽化和液化ppt公开课(教科版八上)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