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时期对绿色贸易壁垒研讨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20141643 上传时间:2021-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碳经济时期对绿色贸易壁垒研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低碳经济时期对绿色贸易壁垒研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低碳经济时期对绿色贸易壁垒研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碳经济时期对绿色贸易壁垒研讨1绿色贸易壁垒的内涵 1.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绿色贸易壁垒,简称绿色壁垒,也叫环境壁垒,属于技术壁垒的一项,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于各国。从其本意上说,它是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的而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有关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其相应的行政措施,以避免这些贸易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从其实际应用上说,指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以保护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设置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外国商品进口采取的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2。以技术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卫生检疫标准等途径强制规定实施,涵盖产品研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再利用等整个过程。 1.2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1.2.1环境恶化使得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一次次的技术革命带来世界经济前所未有的发展,工业的进步以环境恶化为代价,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经济的发展赋予人类更高的生活水平,人们开始重视环保,对生活质量,消费产品的绿色健康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其居民环保意识更成熟,开启了人类对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产品渐强的偏好和旺盛的需求。绿色经济,绿色消费观念随之出现,从而促使世界绿色贸易兴起。这些都为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和机遇。 1.2.2自由贸易趋势渐强,以往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再适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势不可逆,主流的贸易理论极大的肯定自由贸易带来的积极影响,这使得很多贸易保护主义行为遭到谴责和反对。传统的贸易壁垒运用空间越来越小。 1.2.3各国环境保护的技术水平有差异,被贸易保护者利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水平不一致,进行环保和生产绿色产品的能力也不同。一些标准规定,有些国家能够轻易达到,但有些国家在其现有的技术层面上却难以达到。 1.2.4现行国际贸易规则不完善,多边谈判效果不显著现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协定不尽完善、约束力较弱,一些国家借此钻了空子。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中,关于“正当”、“不必要”等概念的界定不够明晰“,鼓励采用”的强制约束力不够。以上这些都是导致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其中有积极的消极的,有政治目的的,也有国家利益的。因而,绿色贸易壁垒已经超越了环境保护层面,而成为一种重要的贸易保护和政治手段。 1.3绿色贸易壁垒的类型 绿色贸易壁垒可分为政府引导型和非政府引导型两类。常见的形式很多,并在不断地升级发展,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程序等多个方面,主要包括:环保技术标准、绿色检验检疫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和认证制度、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环境补贴制度、绿色关税制度、环境配额或许可证制度、环境成本内在化制度等。 2低碳经济的兴起与新的绿色贸易壁垒 2.1低碳经济的兴起 每一次经济危机之后,都会产生一系列制造经济的运动。这是世界在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向,极力摆脱危机,帮助国内经济尽快走出低迷的举措。低碳经济便是在近一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物。2009年底,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大会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推向了新的高潮,低碳经济时代随之到来。但是,各国间利益不一致,尤其在金融危机、国内经济低迷的环境下,一些国家只能将经济利益至高于环保利益之上,气候大会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未能达成一个有法律效力的合约。但是似乎这给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再一次以启发,在商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及成品的排碳量上做文章,低碳经济的兴起使得新的绿色贸易壁垒萌生。 2.2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 2.2.1主要类别 我国出口贸易主要受制的“绿色壁垒”分为以下几类: (1)农产品及食品。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和食品中,农药和有毒物质残留量超标,或使用发达国家普遍已经禁止的某些农药、化学品种成为遭遇绿色壁垒的主要原因。 (2)纺织品与印染业。随着衣服布料的样式革新,色泽鲜亮,花色繁多,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印花、染色和后续工艺中,化学物质被广泛使用。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对纺织印染工艺中的化学物质的使用进行限定,并以此作为是否予以进口的标准之一。 (3)机电类产品。发达国家对进口机电产品的噪音污染控制、电磁污染的标准及节能要求有详细的要求。我国机电产品在进入海外市场前,被一些发达国家要求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并须出具相关检测部门的认可意见或证明。虽然我国电动机、家电产品、空气压缩机等出口产品价格优势明显,但是降噪技术落后,难以达到进口国要求,出口难度也增大。 (4)皮革制品。由于皮革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发达国家对其的环保要求也非常严格。例如,皮革生产中含有剧毒化学物质多氯联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极大危害,是发达国家首选的控制物质,并通过法规形式对其残留量规定严格的标准。德国、瑞典等甚至立法禁止生产、使用、进口含有多氯联苯的产品。目前,发达国家对类似的化学物质和有害元素日益扩大的控制范围和不断增多增高的标准限制,极有力地限制了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相关产品的出口。 2.2.2我国受其困扰的原因 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一直困扰我国的出口企业,其原因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类。 外部原因: (1)南北客观存在的差距。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层次、技术能力、居民环保意识等各个方面本身存在较大的差距。 (2)中国贸易“树大招风”,尤其在全球经济危机当下,不免成为主要目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行销全球。中国的贸易规模大、总量大,并且顺差居多“,树大招风”的效应可以想见。联合国报告指出,2010年一季度,全球贸易额同比下降40%,而同期中国贸易额降幅为24.7%,这表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并没有减少,这也是导致针对中国贸易限制措施陡增的重要原因。 (3)存在有意的有针对性的贸易壁垒。一些发达国家的行为有时往往严重脱离环境的意图,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绿色壁垒,这些壁垒有显著的歧视性、排他性。例如,金融危机以后,2010年发达国家大肆宣传中国“毒建材”问题,有意恶化中国建材产品的质量口碑,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内部原因: (1)我国企业不懂规则。遭遇绿色壁垒,很多时候是由于我们的企业和相关机构不懂国际贸易规则,不仅不能很好的规避,还在收到相关贸易投诉的时候不知如何应对。我们虽然已经“入世”,但是我国出口贸易企业少有真正掌握世贸组织的规则,更别说发达国家的游戏规则了。 (2)我国相关环保标准及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及发达国家“。中国制造”虽有很大的价格优势,但是在质量方面确实有很多不足。我国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对环保往往不够重视,例如儿童玩具铅含量超标等,退一步说,即使没有发达国家苛刻的环保标准,这样的产品也确实不适合儿童使用。由此可见,我国的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差距在逐年减小。截至2008年,中国国家标准的46.4%已经实现与国际对接,2010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85%。 3我国企业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 3.1政府角度 3.1.1反对贸易保护行径,在世贸组织框架内帮助企业应对绿色壁垒政府应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将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作为首要外贸政策目标。同时充分利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在掌握世贸组织救济措施规则的前提下,依法运用贸易救济措施,帮助国内企业应对各项贸易壁垒。 3.1.2尽快建立完善我国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现行的法律执行力度不够,地方行政保护和“以罚代法”、行业标准不完整、投资审批中项目污染源处理不配套、污染物的异地转移运输管理不协调等问题广泛存在;一些发达国家和不法厂商利用我国在环保法规上的漏洞,肆意向我国转移污染源,损害了国民和国内经济的健康。完善法律体系并坚持贯彻执行是根本措施也是当务之急。 3.1.3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与环境组织的环保标准制定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参加了世界大多数的经济贸易组织,参与了有关经济和环护的多边谈判以及相关规则的制定,也是借以维护我国环境保护与争取有利的经济贸易利益的有效途径。 3.2企业角度 3.2.1转变思想,适应低碳时代的要求,积极做好企业转型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也有其积极的影响,能够在经济效益方面刺激企业对产品和发展战略的转型,由以往的粗犷式的、只重利益不重环保的发展模式向低碳节能健康的绿色生产升级。从社会责任和消费者满意度上,企业都必须积极做出改变,走绿色发展之路。 3.2.2重视技术创新,提升质量,优先发展绿色产业和高技术、低耗能和无(低)污染产业,培植“绿色生产力”企业应该抓住低碳经济兴起的时机,借助绿色贸壁垒的严格标准,培植绿色生产力。目前市场处在消费观价值观转型之际,低碳生活的口号随处可见,几乎所有企业都在强调生产创新低碳产品,例如绿色通信,绿色消费等等。同时我国的消费者环保意识也明显增强,对产品的环保内涵,生产标准,成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正是创新产品,升级产品的好时机。中国企业目前的能耗强度和能源效率都明显偏低,有很大的潜在空间实现节能减排。因此企业有压力也有能力实现绿色生产。 4结语 严格的绿色贸易壁垒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组成,但是我们“避”的同时也可以学会“用”。正确认识绿色贸易壁垒,了解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产生原因和作用方式,有助于我国政府和企业有针对地做出回应,并同时推动我国经济走向健康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新的更加严格的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也为我国经济的节能减排,我国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注入了一剂催化剂。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上有很大的潜在优势,国际合作发展的前景也很广阔,如果能抓住这个时机,必将带来多赢的局面。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