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电气: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20026071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8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电气: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变电电气: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变电电气: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目 录1适用范围12编写依据13作业流程1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35作业准备45.1人员配备4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56作业方法66.8.1电气接线136.8.2试验13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147.1质量控制措施147.2质量控制表147.3检验标准15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110500kV电压等级、频率为50Hz的垂直断口隔离开关、水平断口隔离开关安装作业。2编写依据表2-1编写依据序号引用资料名称1GBJ 1471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2DL 408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3DL 5009.3199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4Q/CSG 100012004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5Q/CSG 10007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6Q/CSG10017.2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第2部分:变电电气安装工程7Q/CSG 11105.2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8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十项重点反事故措施3作业流程作业(工序)流程见图3-1。图3-1作业(工序)流程图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表4-1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预控措施表序号安全风险预控措施检查结果1施工前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施工人员违规操作岗前培训,现场悬挂操作规范,施工人员按章操作3特种人员未持证上岗作业前检查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件4高空作业高处作业人员系好安全带,佩戴工具袋,衣着灵便、穿软底鞋。安全带高挂低用5高空坠物伤人所有施工工具必须用布条绑扎,不得随意乱扔、乱放。传递物品时,严禁抛掷6物体打击使用合格的吊具,吊装下方不得站人,作业人员应听从统一指挥7机械伤人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使用过程防护用品使用正确8起重吊装不得超负荷起吊,不得偏拉斜吊,吊件下方不得有人。指挥、操作规范,机械设备性能良好。使用合格吊具,不得以小代大。作业过程有人监护(注明负责人姓名)9触电焊机外壳必须可靠接地。电焊机裸露的导电部位和转动部分必须装设防护罩。焊钳及电焊导线的绝缘必须良好;雨天焊接作业应有防雨措施。定期做好焊机维护检修,保持设备性能良好10火灾严格执行动火作业票制度,现场配备足量合适灭火器材。动火作业旁清除易燃物质,如不能清离现场的,应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11机械、电气闭锁未安装好,调试人员或二次人员进行电动操作,损坏传动杆机械、电气闭锁安装好才允许进行电动操作,操作时需确认安装情况。调试人员、二次工作人员、一次工作人员相互提醒、相互配合请您认真检查并签名确认,您的签名意味着将承担相应的安全质量责任。施工单位检查人:监理单位检查人:日期:日期:注:对存在风险且控制措施完善填写“”,存在风险而控制措施未完善填写“”,不存在风险则填写“”,未检查项空白。5作业准备5.1人员配备表5-1作业人员配备表工序名称建议工作人数负责人数监护人数施工准备51设备开箱检查31表5-1(续)工序名称建议工作人数负责人数监护人数单相安装511操动机构箱安装211连杆及组件安装211隔离开关调整211静触头安装211接线及试验211隔离开关再次调整311注:作业人数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序号名称规格/编号单位数量备注1力矩扳手8300Nm套12套筒扳手846mm套13梅花扳手1032mm套14水平尺400mm把25活动扳手450mm把26活动扳手450mm把17葫芦2T个18线坠个19交流焊机380V台110金属切割机220V台111角尺把112钢卷尺5m把113吊带条214吊车16T/25T台1注: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6作业方法6.1施工准备6.1.1技术准备:按规程、生产厂家安装说明书、图纸、设计要求及施工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要有针对性。6.1.2人员组织:技术负责人、安装负责人、安全质量负责人和技术工人。6.1.3机具的准备:按施工要求准备机具,并对其性能及状态进行检查和维护。6.1.4施工材料准备:槽钢、钢板、螺栓等。6.2设备开箱及附件清点设备开箱应会同监理、业主及厂家代表根据装箱清单清点设备的各组件、附件、备件及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检查设备外观是否有缺损,发现的缺件及缺陷应做好记录并通知厂家处理。6.3单相安装6.3.1垂直断口隔离开关安装,先将底座装配用螺栓固定在基础上,固定时应注意放置好斜垫圈,且将带铭牌的底座装配放在中间相,将主闸刀用吊机吊起,然后用人工扶起上节支柱瓷绝缘子和旋转瓷绝缘子,用螺栓固定,组装完上节瓷绝缘子后再将下节瓷绝缘子扶起组装,全部组装完毕后吊装在底座装配平面上,用螺栓紧固。6.3.2双柱式水平断口隔离开关则分相吊装至安装位置。6.3.3六柱式水平断口隔离开关瓷绝缘子分别吊装到各相底座的两端,并用螺栓固定;将三柱导电杆装配的瓷绝缘子分别吊装到各相底座的中间位置,并用螺栓固定。吊装时注意底座下方三极联动拐臂中心线应与底座中心线成大约35夹角,当开始分闸时,拐臂中心线应向底座中心线靠拢。6.4操动机构箱安装6.4.1按设计图纸将操动机构安装在固定高度、固定位置上。6.4.2将操动机构放在一个适当高度的架子上,从主极隔离开关旋转瓷绝缘子下方的主轴,使得主轴中心与操动机构输出轴中心对中;同时用水平尺测量并调整操动机构各个面的水平度或垂直度,然后用适当长的槽钢将机构箱与抱箍焊接(或用螺丝钉固定)。6.5连杆等附件安装6.5.1将三相联动隔离开关拐臂用圆头键装在中极,并用螺栓顶紧;将拐臂用月形键装在两边极,并用卡板挡住。将调角联轴器插入机构输出轴上,并使调角联轴器的中心与拐臂的中心对中;将接头用圆头键连接到拐臂中,将主隔离开关放到合闸位置,用手柄将机构顺时针摇到终点位置,再反方向摇4圈,将镀锌钢管一端插入到接头中焊牢,另一端插入调角联轴器装配上端垂直焊牢。6.5.2横连杆安装时将主隔离开关置于分闸或合闸位置,并将拐臂调到正确位置,然后截取适当长的钢管焊接到拐臂装配上。在焊接横连杆时须注意两条横连杆在同一直线上,如不在同一直线上时调整接头装配在拐臂长孔中的位置。6.5.3分相操作隔离开关则不需要安装连杆。6.6隔离开关调整(以GW型隔离开关为例说明)6.6.1垂直断口(母线型)隔离开关调整两部分运动复合而成的,即折叠运动、夹紧运动及分合闸调整(主闸刀结构原理如图6-1所示)。(1)折叠运动。由CJ型电动机构驱动旋转瓷绝缘子1作水平运动,与旋转瓷绝缘子相连的一对伞齿轮2带动平面双四连杆3运动,从而使下导电管6顺时针转动合闸,逆时针转动分闸;由于连板4与下导电管6的铰接点不同,从而使与连板4上端铰接的操作杆5相对于下导电管作轴向位移,而操作杆5的上端与齿条8的移动便推动齿轮9转动,从而使与齿轮9固连的上导电管13相对于下导电管6作伸直(合闸)或折叠(分闸)运动;另外,在操作杆5轴向位移的同时,平衡弹簧7按预定的要求储能或释能,最大限度地平衡隔离开关的重力矩,以利于隔离开关的运动。(2)夹紧运动。隔离开关由分闸位置向合闸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并在接近合闸位置(快要伸直)时,滚轮11开始与齿轮箱10上的斜面接触,并沿着斜面继续运动。于是,与滚轮11相连的顶杆14便克服复位弹簧15的反作用力向前推移,同时动触头座19内的对称式滑块增力机构把顶杆14的推移运动转换成触指18的相对钳夹运动。当静触杆16被夹住后,滚轮11继续沿斜面上移,直至完全合闸,此时夹紧弹簧12的力已作用在顶杆14上。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顶杆14获得一个稳定的推力,从而使触指18对静触杆16保持一个可靠不变的夹紧力。当隔离开关开始分闸时,滚轮11沿斜面向外运动,直到脱离斜面。此时,在复位弹簧15的作用下,顶杆14带动触指张开呈“V”形。图6-1GW型主闸刀结构原理1旋转瓷绝缘子;2相啮合的伞齿轮;3平面双四连杆;4连板;5操作杆;6下导电管;7平衡弹簧;8齿条;9齿轮;10齿轮箱;11滚轮;12夹紧弹簧;13上导电管;14顶杆;15复位弹簧;16静触杆;17支持瓷绝缘子;18触指;19动触头座(3)分合闸调整。隔离开关要求主闸刀在合闸位置时,主闸刀装配上的双连杆“死点位置”距限位螺钉2mm(见图6-2),上、下导电管应基本处于铅垂位置,允许CA操动机构分、合闸时下杠(也叫脱扣),隔离开关三相同期、接地开关合闸后插入深度、合后最小断口距离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值。图6-2隔离开关调节杆1)隔离开关合闸时不能压单边,走“之”字(压单边:隔离开关合闸即将到位时静触头的静触杆不在触指的中心位置;走“之”字:隔离开关合闸即将到位时静触头的静触杆先向一边触指靠近,继续合闸,静触杆又向另一边触指靠近,如此反复一次以上就为走“之”字)。2)用手柄摇CA操动机构进行分、合闸操作,并观察主闸刀的动作情况,当出现下面情况时,调整方法如下:机构已运动到位,而主闸刀却不到位,说明机构的输出角度不够,应调整CA机构内行程开关,以增大输出角度。6.6.2如GW4、GW5、GW14、GW34双柱式水平回转单端口,GW11、GW12、GW21双柱水平伸缩式(见图6-2),GW7、GW26、GW33三柱式水平回转双端口,GW25双柱水平中央开断式,GW28单臂折叠插入式,GW27水平与轴向旋转复合,GW36梅花触指插入式隔离开关的调整方式多样,但都大同小异,大体分单极调整、分合闸调整。(1)隔离开关各极独立分装,每极主要由底座、绝缘支柱闸刀、接地开关等组成。各极之间用拉杆进行传动,三极隔离开关共用一台交流电动操动机构。三极联动时底座分为主极底座和边极底座两种,主极底座除四连杆机构和联锁装置外,其余与边极相同。主闸刀与旋转瓷绝缘子成“T”形固定,放置瓷绝缘子安装在轴承座上。主极(中间极)通过连杆机构与交流操动机构的主轴连接;边极是通过连杆在各自底座的下方与主极相连接。当操动机构主轴顺时针旋转90时,主闸刀便在水平方向顺时针旋转703,使动触头插入触指中从而实现合闸,当主轴逆时针旋转90时,主闸刀逆时针旋转703,从而实现分闸。(2)单极调整。1)用手旋转中间瓷绝缘子合闸,检查动触头的波凸是否对应触指的凹槽中间位置,如不是通过调节导电杆支架上的螺母来调整导电杆的整体高度,使动触头的波凸在对应触指的凹槽中间位置。2)使之合闸到底,测量动触头的插入深度应符合要求,否则调节导电杆在托板中的插入深度或调整瓷绝缘子的铅垂度。3)检查这一相两端触头合闸的同期性(检查方法:用手旋转中间瓷绝缘子,当一端的动触头刚与触指接触时,测量另一端动触头与欲接触触指面的距离应符合要求),否则调整每一瓷绝缘子的铅垂度。4)旋转导电杆以调节动触头与触指面的平行度,使每根触指的前后共四点与动触头都能够保持良好的接触。5)全部调好后,合闸到底,调节定位螺栓的长度,使其靠近防雨罩。6)瓷绝缘子调整时不一定要将其调成垂直,可适当结合插入深度及合闸的同期性等技术要求而定。7)检查合闸后触头的备用行程,如不符合要求且触头的插入深度满足要求,则通知生产厂家调整。(3)分合闸调整。1)用手柄操动隔离开关并观察,若机构摇到分闸位置时,每个断口的有效距离不符合要求;到合闸位置时,两静触头与导电杆没成一直线,则调整调角联轴器以调整起始角度。2)调整时须注意调到分、合闸位时机构内丝母在丝杠上位置相对称(即分闸到位时摇n圈就下杠,合闸到位时亦要摇n圈就下杠)。3)若此时机构的脱扣问题仍未解决,则须打开机构箱将丝母在叉杆焊装的位置往里面进一点以增大机构的输出角度。减速箱装配如图6-3所示。4)用手柄进行隔离开关的分合闸操作,观察其三极分、合闸情况,如果三极合闸都没到位,则可适当延长主极底座上方的连杆长度;如果主极到位,而边极滞后,则可调节极间连杆长度,使之也合闸到位。三极都能合闸位后,再通过调节分闸限位螺栓的长度,来调整三极合闸的同期性,使之符合要求。(4)调整完成后,再次全面检查一次开关的各项参数:触头的插入深度,备用行程,三极合闸同期性,触头与触指的接触情况,分闸角度及分闸时断口距离。如均达到生产厂家技术说明书要求后将限位装置调好,并把螺丝打紧。图6-3减速箱装配图1上减速箱;2下减速箱;3安装孔;4连接螺栓;5轴承;6蝶形弹簧;7行程开关;8丝母;9限位螺栓;10叉杆焊装;11丝杠;12大齿轮6.7静触头安装以GW垂直断口(母线型)隔离开关为例说明,见图6-4图6-4隔离开关静触头安装示意图1母线夹板装配;2上夹头装配;3加强型钢芯铝导线;4导电杆装配;5主闸刀装配;6橡皮垫;7上支持瓷绝缘子;8下支持瓷绝缘子;9上旋转瓷绝缘子;10下旋转瓷绝缘子;11底座装配;12接地静触头装配;13接地开关杆装配6.7.1隔离开关静触头示意图见图6-5。将隔离开关置于合闸位置,静触头的高度H管母中心到隔离开关防雨罩的距离-210mm;该尺寸的确定可在任意一极隔离开关上测量,余下的所有隔离开关按此数值计算。图6-5隔离开关静触头示意图1导电杆装配;2钢芯铝绞线;3上夹头装配;4母线夹板装配6.7.2测得尺寸H后,根据表6-1算出铝绞线的展开长度L。尺寸H与L的关系参考表6-1。表6-1尺寸H与L的关系H(mm)6007008009001000L(mm)412047805360604065806.8接线及试验6.8.1电气接线详见屏柜安装及二次接线安装作业指导书(编号:BDDQ-ZW-13)。6.8.2试验隔离开关试验包括测量绝缘电阻、回路电阻、耐压试验及操动机构试验等。6.9隔离开关再次调整6.9.1将组装好的静触头装在管母上,再将主闸刀合闸,调整静触头与主闸刀的相对位置,使静触头的静触杆与防雨罩的距离符合要求,动触片的八个触点均应与静触杆可靠接触,且隔离开关在合闸的过程中不出现走“之”字的现象即可。6.9.2垂直断口(母线型)隔离开关压单边情况出现的随机性较大。当出现走“之”字的情况时,应放松下导电管与上导电管连接的螺栓,用手锤轻敲以旋转一下上导电管,使触指夹紧运动的方向与静触杆垂直。6.9.3接上临时电源进行垂直断口(母线型)隔离开关电动调整。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7.1质量控制措施7.1.1电压等级110kV时,隔离开关相间距离误差小于20mm;电压等级110kV时,隔离开关相间距离误差小于10mm;相间连杆应在同一水平线上。7.1.2接线端子及载流部分清洁,且接触良好,触头镀银层无脱落。7.1.3隔离开关所有转动部分应涂以适合当地气候的润滑脂,设备接线端子应涂以薄层电力复合脂。7.1.4均压环和屏蔽环应安装牢固、平正(如果有)。7.1.5安装时所有螺栓必须按要求达到力矩紧固值。7.1.6操动机构、传动装置、辅助开关及闭锁装置应安装牢固,动作灵活可靠;位置指示正确,无渗漏;合闸时三相不同期值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7.1.7隔离开关绝缘电阻、回路电阻等常规实验必须合格。7.1.8油漆应完整,相色标志正确,接地良好。7.2质量控制表表7-1质 量 控 制 表序号控 制 点控 制 方 式WHS1基础检查及设备支架安装2隔离开关本体检查安装3隔离开关附件安装及调整4引下线及设备连线安装5控制柜及端子箱安装6二次回路检查及接线注:H:停工待检点;W:见证点;S:旁站点。7.3检验标准质量检验按Q/CSG 10017.2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2部分:变电电气安装工程中Q/CSG表3.3.1的规定执行。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