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土建:构支架安装工程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20026011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土建:构支架安装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变电土建:构支架安装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变电土建:构支架安装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支架安装工程作业指导书2020.05.27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110500kV电网工程钢筋混凝土(钢管)构支架安装。2编写依据表2-1编写依据序号引用资料名称1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规范2GB/T 412000六角螺栓C级3GB/T 57802000六角头螺栓C级4JGJ 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5DL/T 5201.1200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6Q/CSG 10017.2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3部分:变电土建工程7Q/CSG 11105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8工程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技术文件3作业流程作业(工序)流程图见图3-1。图3-1作业(工序)流程图4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表4-1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序号安全风险预控措施检查结果1高空坠落高空作业必须绑安全带,不能穿硬底鞋2起重机械起重机械、钢丝绳、葫芦的选择应满足起重的要求。起重工作应有专人统一指挥。施工人员不得在吊臂下停留和穿行3物体打击严禁抛扔工具,必须用绳索传递物品4触电施工用电应采用“三相五线”制,电焊机的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或接零;电焊机应有单独的电源控制装置并配有合适的漏电开关。焊工上岗时,必须穿焊工工作服;电焊时应戴防护面罩和脚护罩及焊工手套,电焊时应戴防护墨镜和焊工手套5倒杆构架就位后应打入木楔固定并系紧揽风绳,固定牢固请您认真检查并签名确认,您的签名意味着将承担相应的安全质量责任。施工单位检查人:监理单位检查人:日期:日期:注:对存在风险且控制措施完善填写“”,存在风险而控制措施未完善填写“”,不存在风险则填写“”,未检查项空白。5作业准备5.1人员配备表5-1人员配备表工序名称建议工作人数负责人数监护人数基础标高、轴线复测构件二次倒运、排杆构件(焊接)组装构支架吊装构支架调整、校正、固定二次灌浆养护注:作业人数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序号名称规格/编号单位数量备注1经纬仪台2水准仪台3起重机台4葫芦个5扭力扳手把6钢丝绳条注: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6作业方法6.1基础标高、轴线复测6.1.1标高复测:基础杯底标高用水准仪进行复测,依据设计标高进行量测找平,找平时在杯口四周做好基准点标识,采用水泥砂或细石混凝土抹平。直埋螺栓基础应对基础顶面及螺栓顶面标高进行复测,同时在螺栓上放出构支架柱脚板底高程,按高程调节柱脚板下的螺母。6.1.2轴线复测:基础轴线用经纬仪、拉线、钢尺进行复测,标出每个基础的中心线,根据构架支柱直径及A字柱根开尺寸在基础表面用红漆标注安装限位线。直埋螺栓基础应对地脚螺栓的轴线进复测。6.2构件二次倒运、排杆6.2.1排杆前应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制定运输车辆行走路线以及构件平面排杆图。6.2.2二次倒运应采用吊车装卸,用适当的运输工具和方法将构件准确运输到指定的位置;严禁采用直接滚动方法卸车;在地面采用人力滚动杆管时,应动作协调,滚动时前方不得站人,横向移动时,应随时用木楔掩牢。6.2.3排杆前应仔细检查构件编号及基础编号,确保构支架位置准确、方向一致,杆尾应尽量布置在基础附近;排杆时应将构件垫平、排直,每段杆管应保证不少于两个支点垫实。6.3构件(焊接)组装6.3.1钢筋混凝土杆焊接6.3.1.1距离钢圈端3050mm范围内的钢圈内壁混凝土应清除干净;将焊口及其附近1015mm范围内清理干净,焊口处要打磨出金属光泽;要求钢圈对口找正,遇到钢圈间隙大小不一时应转动杆段进行调整,不得重力敲击混凝土杆的钢圈,如还不能抿缝时可用气割处理,但应打出坡口,严禁填充焊接。6.3.1.2杆段全部校正后,要及时进行点焊固定。每个焊口宜对称点焊四点,先上下后左右,点焊长度约为杆材厚度的23倍;一根杆有两个以上焊口时,宜先点焊各焊口的上下两点,再点焊各焊口左右两点;点焊必须与正式焊接相同用料;点焊完后应检查混凝土杆是否被点焊拉弯,当天点焊的杆应当天焊完,否则第二天焊接前应检查混凝土杆是否弯曲、下沉,是否要采取措施纠正。6.3.1.3焊接采用V形坡口多层焊的施焊方法,多层焊缝的接头应错开,并要求前两层必须分8段焊接。为防止由于焊缝应力引起杆身弯曲,应采用对称焊,收口时应将熔池填满(应连续焊完最后一层焊缝)。一个焊口应连续焊成,原则上同一根杆柱,由同一焊工施焊。6.3.1.4对于型及带端撑杆的型构架,直杆和端撑杆杆体必须平直。各节杆组排时杆口应对齐,保持杆体中心线一致,尺寸复核准确后方可进行焊接作业。6.3.1.5焊接结束及局部变形校正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6.3.2构支架组装6.3.2.1构支架对口时,应保持构件外壁平齐,可用卡具夹牢,托管用的支架(或支撑物)应垫牢,不得移动,并应避免强力对口,局部错口量不得超过壁厚的20,且不大于3mm。钢管各段拼接后,轴线偏差不得大于2mm。6.3.2.2柱顶铁板平面与型柱的轴线相垂直,并使顶板侧面中心线与型柱两腿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6.3.2.3型及带端撑杆的型构架杆组装时,宜在根部加设临时支撑用以保证其根开距离及长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为吊装方便,A型柱地面组装时应沿构架(横梁)轴线方向排列,柱腿靠近各相应基础杯口。 6.3.2.4钢爬梯、地线柱等构件应按构架透视图位置正确安装于构架杆体上,注意位置朝向,不得装错。6.3.3钢梁组装6.3.3.1钢梁组装时宜遵循先下弦后上弦、先主材后腹材的组装程序。6.3.3.2钢梁组装时,应按设计和工艺要求支垫钢梁下弦,在指定位置留有适当的预拱量,以保证横梁的自垂挠度不超过设计规定。按顺序分23次拧紧全部螺栓,防止钢梁变形。6.3.4螺栓安装6.3.4.1螺栓安装方向一致:钢柱的法兰穿向由下至上;横梁下平面的节点板上螺栓应由下向上穿,侧面的节点板上螺栓由里向外穿。 6.3.4.2螺栓初拧用普通扳手拧紧,终拧用扭力扳手,终拧扭矩值符合规范要求。6.3.5地面验收:主要检查螺栓穿向及坚固,柱垂直度、钢柱的根开、柱长、柱的弯曲矢高及法兰顶紧面,钢梁起拱值、组装后的总长、支座处安装孔孔距、挂线板中心偏差等,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吊装。6.4构支架吊装6.4.1应根据构支架的尺寸、最大起重量、最大起重高度、地形条件(起吊工作半径)等并结合起重机性能参数确定起重机械。同时计算出吊装所用的吊带(或钢丝绳)、卡扣的型号及临时拉线长度和地锚的荷重,并选用检验合格的吊具。6.4.2吊装绑扎可使用钢丝绳或吊带,使用钢丝绳绑扎时,应在钢丝绳与柱头接触部位加上软质垫料(如麻布等),既可防止硬性接触造成钢丝绳折磨破断,又可防止构件防腐层磨损。钢丝绳或吊带绑扎要牢固,并设置地面辅助脱钩装置。6.4.3构件提升至0.1m离地高度时,应停留片刻,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发生,若无异常则继续提升。6.4.4构件吊起后应有人扶持将其缓慢放入基础杯口或基础上的直埋螺栓上,起落过程应缓慢,严禁速起速落。6.4.5构支架进入杯口后,对根部进行校正,并用木楔进行限位固定同时收紧缆风绳,使构支架基本垂直;直埋螺栓基础的构支架柱根就位后,调整构支架中心线及标高,及时拧紧连接螺栓并用缆风绳固定,缆风绳固定后方可松脱吊钩。6.4.6构架吊装后,应及时做可靠接地,特别是雷雨季节,带避雷针的构架,吊装后应立即接地。如接地网尚未敷设,应与临时接地装置连接,其接地电阻应满足规范要求。6.4.7两侧构架安装固定完好,进行横梁吊装。横梁吊装前,两端绑扎麻绳用以控制横梁摆动及引导就位,钢梁就位后,调整钢梁的位置及架构的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后,用螺栓紧固连接。如此交替进行,完成整列构架全部吊装。6.5构支架调整、校正、固定平面校正应根据基础杯口安装限位线进行根部校正,立体校正应用经纬仪同时从正、侧两个方向找正,以保证顶板中心与正面和侧面两个方向的中心线相吻合。校正后用木楔将柱脚固定,收紧揽风绳。6.6二次灌浆构支架校正结束后,清除杯口内掉进的泥土或积水后再进行混凝土灌浆,用细石混凝土灌缝、捣实,不要碰击木楔,以免木楔松动杆子倾斜。灌浆分二次进行,第一次灌至木楔底部,第二次灌浆在木楔取出后进行。在确保钢梁及节点上所有紧固件都复紧后,才能拆除揽风绳。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7.1质量控制措施7.1.1杯口基础应设计标高进行找平,确保构支架顶面标高准确。7.1.2吊装前应检查构支架表面镀锌层质量、变形,混凝土构支架应检查有无裂缝等现象。7.1.3吊装时应严格控制构支架轴线位置、垂直度,临时固定应牢固。7.1.4混凝土构架焊接质量应有保证,焊缝应饱满,表面应光滑,无明显气泡;钢构架螺栓连接应牢固。7.1.5填写吊装记录。7.2质量控制表表7-1质量控制表序号控制点控制方式WHS1钢筋混凝土电杆型号2电杆外观3电杆组吊装构件的型号和位置4电杆组吊装构件的螺栓连接、焊接质量5铁件、构件和连接防腐6钢构件质量7垫铁、地脚螺栓8铁件、构件和连接防腐7.3质量检验标准按照Q/CSG 1007.3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3部分:变电土建工程中表5.11.1、表5.11.3、表5.11.4、表5.11.7、表5.11.8、表5.11.9、表6.3.2、表6.3.7、表6.3.8、表6.3.10、表6.4.4的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