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钻井作业施工及后期井下事故的处理工艺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0021998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7.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侧钻井作业施工及后期井下事故的处理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侧钻井作业施工及后期井下事故的处理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侧钻井作业施工及后期井下事故的处理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侧钻井作业施工及后期 井下事故的处理工艺 目 录 一、侧钻井常规施工及注意要点 二、侧钻井井下事故的处理工艺 三、结论 随着侧钻井(定向、非定向侧钻,侧钻水平井、 分支井)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这一新的技术手段 正在油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侧钻井是指在原地质、工程报废油 水井某个预定井段的套管锻铣开窗,钻 出新的井眼,然后在这个新的井眼中下 入小套管固井完井。 侧钻井定义 侧钻井不同于普通斜 、 直井 , 它具备自身的特殊性 , 存在大套变小套过程 。 因此在新井投产施工及后期作 业维护过程中也应遵循相应的施工规范 。 为了更好的 提高侧钻井施工质量 、 优化作业措施 , 使侧钻井能发 挥最佳效能 。 从投产作业及后期事故处理出发 , 应做 好两方面的工作 。 作业队在接到每一口侧钻井设计后 , 除审核设计程 序外 , 应遵循下列施工规范: 一、侧钻井常规施工及注意要点 2、 通井管柱的配接 3、 通过悬挂器 4、 替浆过程 5、 全井试压 1、通井规的选择 6 、射孔 7、生产方式 侧钻井常规施工过程 通井规 102mm 的套管应选 84mm*1200mm; 95mm 套管应选 76mm*1100mm; 89mm 套管应选 70mm*1000mm 1、通井规的选择 2、通井管柱的配接:下入小油管长度 =人工井底 尾管顶 深度 +50m 3、通过悬挂器:通井管柱距小套管悬挂器 50m,应缓慢下 放。 4、替浆过程:油管下至人工井底试探井底数据,替浆时应 尽可能选择反替方式,要求进出口水质一致。 5、全井试压:试套压力应为 15Mpa, 10min不降为合格, 若原井直径段有裸露油层,应下入封隔器卡封或进行水 泥封堵后对小套头以下试压。 一、侧钻井常规施工及注意要点 射孔原则:先射开底部油层,再采 用上返补孔的方式完成; 射孔枪型选择:根据不同侧钻套管 内径采用不同的枪弹射孔; 射孔方式:应根据通井情况及地层 压力油气比数据选择采用电缆传输 或油管传输方式; 6、 射 孔 7 、 生产方式: 应尽可能的选择有杆泵机采方式 , 若确需下电泵时 , 应在大套 管中打丢手 , 底部配接专用悬挂丝堵 , 以防止电泵卡子 、 护皮等 小件落物落入下部小套管 。 生产过程中尽量采用小参数生产 , 并定期对产出液及含砂量进 行化验分析 。 对于每一口侧钻井在投产时应根据邻井同层位生产 情况确定是否可能出砂 , 有可能出砂的井应在投产初期即采取必 要的先期防砂措施 , 生产中避免使用大的工作制度 。 一、侧钻井常规施工及注意要点 二、侧钻井井下事故处理工艺 打捞工艺技术本身即是一项综合性技术,而侧钻井 内的打捞工艺又具备了自身的特殊性: ( 1)侧钻井井眼小,增加了操作难度 ; ( 2)使用的工具选择性范围较窄,增加了操作难度。 ( 3)侧钻井打捞工艺管柱下部需配接小直径油管以满足 施工要求,其抗载荷及抗扭矩性能等技术方面的要求, 也低于一般打捞工艺管柱; 这点在侧钻井的事故处理 中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忽略了这一点势必造成更为复 杂的工程事故。 2.1 目前侧钻井落物及卡阻类型 根据对所辖采油厂 所投产的 200 余口不同 侧钻井所出现的部分工 程事故井的统计分析, 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 (1)管柱落井 (2)卡阻类型 (3)其他类型的卡阻 2.1 目前侧钻井落物及卡阻类型 (1)管柱落井 原井生产管柱在生产过程中受 到腐蚀、磨损或其他原因的影 响发生断脱; 因施工需要配接在管柱下部的 小直径油管,因某种原因断脱 后落入小套管内。 例:王 102-侧 74井、通 61-侧 58井、 王 6-侧 10井,因小直径油管断 脱后落入小套管中造成工程事 故,后经措施处理,恢复生产。 (2)卡阻类型 多指井内落入小物件,如钳 牙、螺帽、碎胶皮、下井工具构 件等造成通井或下钻过程中管柱 受阻、射孔时枪身遇阻、或者造 成管柱遇卡等等 ; 例:河 68-侧 8 井井下工具构件 落入小套管中,造成卡阻;王 102-侧 59井自封胶皮落井造成强 身遇阻,后实施套铣,恢复井筒。 (3)其他类型的卡阻 一般指以上各种事故 类型之外的卡阻:如砂卡、 小套头遇阻、枪身卡等造 成井下卡阻事故。 2.2 打捞工艺选择 二、侧钻井井下事故处理工艺 从技术角度出发,应遵循下列几项原则开展工作: 井内管柱无小油管发生管柱卡阻,或者落鱼处在大 套管内时,可按常规井打捞进行处理和工作,但应慎重 操作,充分考虑井下落鱼管柱的抗载荷性能 ; 下部小套管出现落鱼 管柱时,应充分考虑侧钻 井井斜大、井眼小、大套 变小套的井身结构,及时 核实落鱼形态、深度、卡 阻类型、管柱结构等。 2.2 打捞工艺选择 无法判明下部落鱼时: 应选择性下入 70mm 或 76mm 铅模进行打印检测。 公称直径 mm 外径( mm) 壁厚( mm) 每千米容 积( m3/km) 每米重量 ( kg) 节箍外径 ( mm) 抗滑扣强 度( KN) 48.3(平式 ) 48.3 4.0 1.27 4.39 54 110 48(空心 杆) 48 6.0 1.02 4.5 55 160 60.3 60.3 5 1.97 6.84 73 274 施工管材技术性能 在处理该类型井任何形式的工程事故时,应充分 掌握打捞管柱的结构和抗载荷极限 ,禁止大载荷强力提 拉,以免管柱脱扣,造成复杂打捞。 井口操作必须安装自封,严禁任何物件落井,以免造成 复杂打捞,使一般事故恶性化。 遇有管柱卡阻时,建议优先选用活动管柱法,实施解卡 作业 ,在管柱允许提拉负荷下,上下反复活动管柱,使卡点 处产生疲劳破坏,以达到解除卡阻。 例:通 61-侧 53电泵卡子落井造成小油管卡钻,反复活动 16 小时解除。 2.3 侧钻井配套工具的使用 根据落鱼情况及管柱卡阻情况适当选择相应打捞工 具进行打捞是非常重要的。 1、套头遇阻时 2、 管类落鱼鱼顶为公扣螺纹及管体时 3、 管类落物鱼顶为母螺纹及节箍时 4、小件落物的处理 5、 其他原则的要求 套磨铣工具 2.3 侧钻井配套工具的使用 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 使用 76mm 或 70mm 梨形铣锥,对遇阻位置进行磨铣; 在通井规前端加 辅硬质合金形成复合 工具,对遇阻位置进 行磨铣。 1、小套头遇阻时 2、 管类落鱼鱼顶为公扣螺纹及管体 时 可退卡瓦捞筒 2.3 侧钻井配套工具的使用 母锥 其次考虑选用 30*70mm 母锥进行打捞作业。 在明确鱼顶没有变形时,应优 先选用筒式卡瓦类打捞工具 ; 3、 管类落物鱼顶为母螺纹 及节箍时 组 合 双 滑 块 捞 矛 片 公 锥 2.3 侧钻井配套工具的使用 可综合性选用矛类、筒类等打 捞工具。 当井内遇有枪身、定位器、测 试仪器等落物时,也可利用抽 油杆打捞筒作选择性打捞。 4、小件落物的处理 2.3 侧钻井配套工具的使用 这类情况多发生在井口未采取密封时 出现电缆传输射孔、测试仪器软阻情况时,可下入 76mm 、 70mm 一把抓工具将落物推至井底,加压 后上提油管完成处理工作 ; 小件落物在小井眼内造成硬阻时,可选用 76mm 、 70mm 套铣管在环空内对落物进行套铣作业。 5、 其他原则的要求 2.3 侧钻井配套工具的使用 任何情况下绝对禁止使用大负荷强力提拉和大扭矩 进行甩钻作业 ; 不得使用与入井管柱相反的打捞工具及其它配套工 具 ; 起下管柱时必须打好背钳,防止管柱脱落 ; 选用小井眼打捞工具时,应认真落实落鱼情况,核 准深度,以免造成鱼顶破坏 ; 应视具体情况,自己动手、制作有效的打捞工具。 由于侧钻井内所使用打捞工具尚未形成系列化, 应视具体情况自己动手、制作有效的打捞工具;但制 作时应本着抓得住、退得出,有退路不损害鱼顶,不 损坏套管,不增加新的落鱼的一般原则进行加工制作, 外径与套管内径的环空间隙应保持 4-6mm,以利于工 具起下和碎屑的上返排出。 2.3 侧钻井配套工具的使用 捞矛工具类 规格型号 外形尺寸(直 径 长度) mm 接头螺纹 使用及性能参数 打捞范围 ( mm) 使用状态 许用压力 ( KN) KLT-01 72 395 11/2 TBG 46-50 小油管本体 240 KLT-02 72 395 11/2 TBG 52-58 下油管节箍 240 MZ-70 72 530 11/2 TBG 36-62 本体及管状落物 120 GZ-50 50 600 11/2 TBG 25-45 节箍类及不规则落物 80 HLM-S34 34 1000 2A10 36-40 节箍类、鱼腔清楚 110 通井规 套管规范( mm) 89.0 (31/2 ) 102 (4 ) 外径: D mm 70 84 长度: L mm 1200 1200 连接螺纹 11/2 TBG 2 TBG 钻、铣类 钻 头 刮 刀 套管规范 mm( in) 89.0(31/2 ) 102 适用状态 外径: mm 68-70 80-84 软阻、冲砂、钻塞 等 长度: mm 200 200 接头螺纹 11/2 TBG 2 TBG 铣 锥 外径 30-70 30-84 硬阻、磨洗套管及 处理小套头遇阻 长度 160 350 接头螺纹 11/2 TBG 2 TBG 从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中、后期的地下地质情况以 及严重的套损、套断、复杂的井下落物,采取恢复 井点、井层、井网比钻新井相对容易、且经济可行 同时也能真正起到代替更新井、调整生产井产能的 作用。 三、结 论 目前我国各大陆地油田在侧钻井工艺技术的应用、 发展、配套完善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形成了 具有专业水准的侧钻队伍。 JINGXIAZUOYEERGONGSI 随着侧钻井的不断投产,数量也将越来越多,因此 侧钻井的投产、维护、直至后期的工艺开采、措施 上产也都将列入我们作业系统的工作范畴,伴随着 多元化工作制式的开采这样或那样的井下工程事故 甚至较为复杂的井下事故势必也会显现出来。 做为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应更新、更宽的拓展思 路,加快小井眼工具的完善,做到规范化、系列 化,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生产。 JINGXIAZUOYEERGONGSI 谢谢大家 ! 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