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纪律管理措施材料

上传人:可乐 文档编号:19978913 上传时间:2021-0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风纪律管理措施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作风纪律管理措施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作风纪律管理措施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风纪律管理措施材料 作风纪律管理措施材料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狠抓治理工作,强调对标对表、向中央看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讲政治、讲规矩,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紧紧跟随,确保党中央有关要求落到实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作风纪律管理措施材料资料,提供参考。材料一 条线交错、多头重复检查,想一出是一出,亟待加强统筹管控 名目繁多、过频过细,动辄则督。一家单位一年要迎接多少项检查东部某省一街道粗略统计,2019年共有工业、文教卫、城建等14条线79项。而西部一乡镇干部则反映,平均1周至少有1次上级督查检查,“甚至出现一项督查检查还未应付完,后面的督查检查已在工作计划中。”这里面有些督查检查内容重合,人员是一拨拨来,要求是大同小异,实质是重复验收。 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面对重大疫情冲击,一些地方仍在沿用惯有的多头检查方式,既干扰了疫情防控,更疏远了干群关系。有社区干部反映,在卡点值班12小时,接待了3批督查组,得罪不起不能不陪、不在哨位放心不下。这种想一出是一出的随意性检查督导,占用了基层大量时间和精力,实际效果可想而知,令人反感倍受诟病。 重复扎堆检查,背后暴露出许多问题。 首先是执行制度不严,中央对此三令五申,中办2020年4月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对此专门强调要求,而一些地方虽然也制定了相应制度规定,实际工作中却放在一边置若罔闻、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形同虚设。 其次是统筹规范不够,存在“临时动议、想到哪就到哪”的问题,比如某省住建厅在精准脱贫专项行动中部署工作草率,在2个多月时间内仅此项工作就先后4次发文更改工作要求、表格内容和上报时限,令基层无所适从、加重负担。 还有,就是管理执纪不紧,规章制度搞了不少,没有人监督执行情况,即使发现问题也熟视无睹或一掠而过,致使犯律者、破窗者迭出等等原因不一而足。 止住督查检查过频过滥问题,关键是一个“控”字,先得把数量规模控制住、压下来。 从思想认识抓起,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狠抓治理工作,强调对标对表、向中央看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讲政治、讲规矩,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紧紧跟随,确保党中央有关要求落到实处。 从滋生源头抓起,上收核准权限,发挥党委和一把手抓总统筹的作用,严明制度规定,在严控总量和频次的前提下制定年度量化目标,遇到计划之外的事项又确有必要开展的,严格执行一事一报,确保审批流程切实规范起来。 从“打包”合并抓起,由党委牵头强化事前统筹协同,同类事项合并进行,涉及多部门的联合组团,“将多条线整合进行,如文明城市创建与城乡环境整治放在一起督查考核,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监督检查与复工复产、三大攻坚战、基本民生保障同步推进”,不搞部门“单打独斗”,防止重复扎堆,确保“瘦身”真正实现。 从强化监督抓起,杜绝事前不抓、事中不问、事后不管的现象,严控规模数量、严格程序管理、严实查证考评,确保把全流程都监管起来。 纸上作业、过度留痕检查,沉湎老办法老路数,亟待在求实效更便捷上下功夫 一条宣传横幅上充斥着十几个关键词:防范新型电信诈骗、治安防范、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房屋结构安全整治等等。东部某省一乡镇干部解释说,这是他们应对过度留痕检查想出来的“妙招”,由于挂横幅的空间有限,只能将多种检查的关键词集中打在一条横幅上。 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是大家经常看到的检查督导问题表现。有的只看台账不去现场,到了下面听听汇报、看看表册、翻翻记录,就算完成任务、考评合格。华南某县干部反映,上面检查只是要求基层提供带红头盖公章的纸质会议通知、相应的配套文件,就认为工作作了部署抓了落实。有的走经典路线到现场,要求地方提前规划好督查检查考核的路线和看点,省心省力看盆景,到点先定位拍照,无异于让参加考试的考生自己出题目。有的到了现场走马观花,流程刷卡走到便大功告成、打道回府。这种盆景式展示、游玩式检查,对于推进工作毫无实际意义,结果甚至会背道而驰。 热衷看报表、材料、展板、模型,症结在于思想懒惰图省事,觉得基层报给自己任务成果,走个过场查一查看一看就行了,没必要费太多的心思和气力,只管“好做”、不管“做好”,这种做法还被美其名曰“相信一级组织”。还有就是办法路数不多,一些地方和单位一说下去指导工作,脑子第一个就蹦出来的是开会、发文、检查,要求基层悬挂标牌、上墙制度、准备台账,显得套路单一、古板守旧、缺乏创新、严重滞后,举措缺少针对性,效果也乏善可陈。 破解检查督导中的“唯报表论”“痕迹主义”,关键是突出一个“实”字,一切向实看、工作往实走。 一要改考评标准,破除惯性思维,纠正机械式做法,不得随意要求基层填表报数、层层报材料,不得简单将有没有领导批示、开会发文、台账记录、工作笔记等作为工作落实的标准,引导各级摒弃走秀式检查,实实在在去开展工作,减少对纸质档案材料等所谓“硬杠杠”的内容依赖。 二要改去向要求,安排多跑点少跑面、沉下去坐得住,特别要到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的关键地区去,到容易发生问题的部门去,督在关键、查在要害;强调多去现场少听汇报,亲自去看切身体验,“提倡静悄悄督查检查考核,不要求专门准备材料,不预设路线,多与承办同志面对面交流”,掌握实情、精准指导。 三要改方式方法,借力新技术,探索运用“互联网+督查”,让数据多“跑腿”,让干部少“跑路”,力求在更便捷上下功夫,既提高督查考核质效,又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急功近利、浅尝辄止检查,热衷刷存在感,亟待把责任压实谁的担子谁来扛 今年疫情期间,东部某省一用作隔离的酒店发生坍塌事故后,所属地区的职能部门纷纷杀到集中医学观察点看情况。一乡镇干部反映,“两天时间我全用来接待检查组了,有一部门在门口拍了照片就走了”。像这种一窝蜂刷存在感的督查检查考核同样令基层干部头疼反感。 有的爱扎堆,多套人马轮番登场,露个脸出个镜签个到,表示来过了出什么事与自己无关。 有的频加码,把上级文件改个头换张脸就“照发不误”,为了突出重视,还脱离实际盲目将标准层层加码。 “中央要下来督导检查前,省里先下来一趟,省里下来之前,市里先下来一趟,同样一套材料要复印好几份,抠字句、捋程序,不挑几个毛病不罢休,不如此似乎显示不出水平,实际上事还是那个事。” 有的催得急,西部某省一干部说,有些职能部门今天下发文件,明天就要报数据、要结果,只管出题点题,不管答题解题,项项都要落实,个个都要抓紧,使得基层应接不暇、不堪重负。 这种急于表现、争功于己,究其根源还是: 唯上不唯实,为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力求通过速度而不是质量赢得上级认可,还有的为了好向上交差,拿着基层现成的资料、加工过的成绩单说事,认为自己掌握了情况,让上级看到自己忙碌的身影,对上级有个好交代。 走秀图省事,下基层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窗口”,不看“后院”“角落”,怎么省劲怎么来,狂刷一波存在感,目的不纯、状态不佳,群众说是“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隔座山”,而一些下级单位也对上级的这种检查暗地里欢迎,认为可以多接近领导,借机表现,也容易检查过关,“各自小算盘拨得山响”。 “甩锅”不担当,有的职能部门扛着关口前置、重心下移的大旗,在工作任务下放到基层的同时,搞起了周汇报、月考核和季督查,把工作责任一并下移,以属地管理为由搞责任“甩锅”。 材料二 功利主义行为屡禁不止甚至大行其道,必须痛下决心予以整治,把各级应该承担的责任压紧压实。 明确责任主体,厘清上下级、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突出“谁主管、谁负责”“谁负责、谁来干”,把工作“责任状”压给该担责的单位部门。 完善考核指标,规定工作完成和考评时间节点,不能工作刚安排就督查检查、刚部署就进行考核,要求多见具体事,少一些走过场,不能只看表态,更要查验工作实效,给基层留出干事创业的必要时间、树立求真务实的政治氛围。 描准问题画像,制定并细化负面清单,通过“基层点题”等方式,提高急功近利检查问题辨识度,把发现难、定性难问题破解开,以利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惩戒害群之马。 坚持“终身负责”,对单位部门所出具的检查报告由其领导和具体办事人终身负责,出现问题不因时间、岗位和职务变化而免责,通过树立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导向,倒逼党员干部端正政绩观,履好职尽好责。 提要求多、解难题少检查,不愿较真碰硬,亟待向破题帮扶转变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上级到基层督导了解情况,基层如实反映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希望得到上级的支持和帮助,解决该问题。没曾想,上级在反馈报告中将基层反映的问题反转回来,要求我们在规定时间内解决。这样的操作让基层反感,也心寒。”西部某乡镇党委书记无奈地说。 实践中,我们看到这样一些检查组: 对问题没办法,下车颐指气使,这也说不行、那也看不惯,但一涉及具体解决问题就装聋作哑、大而化之,拿不出什么举措办法来。 见难题绕着走,揣着明白装糊涂,讲一通政策、提一些原则,点个到即可、拍屁股走人,就像有的基层干部抱怨的那样,抗疫初期督查组来了一拨又一拨,但是没有一个组给他们带来最急需的口罩。 出问题打基层,基层干部评价为“安排工作不考虑基层实际,出了问题就一棍子打死,不问青红皂白打出一套督查、通报和问责的组合拳”,如此导向下,逼得基层想方设法把问题藏起来。 上述现象追根溯源,一是老好人思想作祟,不愿较真碰硬得罪人,实在躲不过就避重就轻,“大问题不查,小问题来凑”。 二是素质能力缺失作梗,面对基层最急需指导的地方和最急需改进的问题无办法、没招数,只能视而不见或打马虎眼,盯住报告材料表述中有“逻辑错误”“格式不规范”等无关痛痒的小问题较劲。 三是揪小辫子心理作怪,中部某省一基层干部认为,“为了发现问题从而问责干部,认为这样才能体现督查组的作为,没有发现问题就是督查组工作不认真”,并非把促进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注重把形式走到位。 面对这些问题现象,要坚持问题导向,衡量检查督导工作,必须看看发现多少问题,是否一针见血、真实可信、见人见事,要把自己摆进去、从自身查起,手电筒先照向自己。 要坚持目标导向,紧紧围绕阶段性中心任务,看看是否针对基层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开展工作,对已经落实的要跟踪问效,对正在落实的要督促进度,对尚未落实的要查明原因。 要坚持效果导向,结合工作安排和行程,看看到过多少地方解决多少问题,所提意见建议是否找准病灶、切实可行,利于促进问题解决和推动决策落实。 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尽量以实地“回头看”代替整改报告,避免整改落实写在纸上、流于形式,切实做到中央要求的“从一味挑毛病、随意发号施令向既发现问题又帮助解决问题转变”。 改头换面、暗度陈仓检查,品味“领导”权力、衙门威严带来的快感,亟待破除当官做老爷的思想顽疾 借“调研、座谈、观摩”之名行检查之实,也让基层苦不堪言。有的换“马甲”,督查检查组改叫“调研组”,不发文改以电话通知进行;有的脱“外罩”,红头文件改“白头”,行事更方便、要求更随意;有的改“名字”,考核变排名、排名变通报,“排名有时比考核还过分,有的指标每月排名,还发给主要领导,这不要人命!”西部某乡镇干部对此抱怨说。 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地区接受“调研”任务依然很重,给基层发文提要求数量并无实质下降,只不过从明面转“地下”,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扭转。 为何不惜费劲玩概念搞包装,也要去督查检查主要是官本位和特权思想在作祟。 一些干部和部门带有明显“官老爷”做派、“衙门作风”,出门派头十足,“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不如此便觉得浑身不自在,到下面还要求主官出面陪同接待,让基层迎来送往疲于奔命。 再者,督查检查过程中自由裁量空间大,决断在己,可以彰显“自我价值”,背后折射出权力的任性。 此外,法不责众,风险成本不高,打着督查检查考核“大家都这么干”“我也是为了推动工作”的旗号,即使上级查了也比较容易蒙混过关,怀有较强的侥幸心理。 构筑起抵御官本位和特权思想堤坝,要立严规,按照中央的有关通知要求,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相应规章制度,上收审批权限,不能想下去就下去,先给督查检查的“脑袋”套上紧箍,让相关整治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要盯住人,紧盯本地区、本部门“关键少数”,谁没有十分必须事项擅自“下基层扰民”,就严厉查处谁,分管领导也要承担连带责任,让干部“安分守己”懂规矩,不敢随心所欲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要管住事,对于检查督查持审慎态度,大力压减数量规模,能不去的就不去,切实简化工作流程,能不陪的就不陪,少跑面多跑点,深入下去掌握实情、解决难题,坚决杜绝重复性检查督导,让基层腾出更多时间干事创业,与基层合拍同频共谋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