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赤壁赋登泰山记-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导读与教学(必修上册)5374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937278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4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5赤壁赋登泰山记-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导读与教学(必修上册)5374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35赤壁赋登泰山记-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导读与教学(必修上册)5374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35赤壁赋登泰山记-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导读与教学(必修上册)5374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5:赤壁赋登泰山记【挖空练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望:十五。朔,月初一。晦,月末】,苏子与客泛舟 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起)。举酒属(劝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不一会儿),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任凭)一 苇之所如(往),凌(越过)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通“凭”,乘)虚御风,而不知其所 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离开人世超然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形似桨的划船工具)兮兰桨,击空明兮溯 流光。渺渺(悠远的样子)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唱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像一缕不断的丝线)【助记:断绝】。舞(使起舞)幽壑之潜蛟,泣(使哭泣)孤舟之麋妇。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襟危 坐(整衣端坐。危,端正。联系前文“正”)【助记: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正直】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为什么箫声这样悲凉呢)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 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向西)【助记:注意后文动词“望”】望夏口,东(向东)【助 记:注意后文动词“望”】望武昌。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郁乎苍苍,此非孟 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当)其破(夺取)荆州,下(攻占)江陵,顺流而东(向东进发)【助 记:注意后文无动词】也,触萨千里,旌旗蔽空,丽酒临江,横槊赋诗,固(本来)一世之雄 也,而今安在哉?(然而如今在哪里呢)况吾与子渔樵(打鱼砍柴)【助记:渔夫樵夫】于江 渚之上,侣(以为伴侣)鱼虾而友(以为朋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娜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像蜉蟾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间,渺小得就像大海里 的一粒粟)。哀吾生之须臾(片刻),羡长江之无穷。挟(偕同)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屡次多次)得,托(寄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那)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最终)莫消长也。盖将自(从)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连都)【助记: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假如)非吾之所有,虽(即使)一毫而莫取。惟(只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 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禁止),用之不竭(尽),是造物者之无尽藏(无穷 无尽的宝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客喜而(表修饰)笑,洗盏更(重新)【助记:更换】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相 互)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已经)白(发白,即天亮)。1 r 1 1 r r/9 11 13 15 17 19 21 间 3-1-3-5-7-9-11-13-15-17-19-21-23 【鼓】古时常夜间击鼓报更,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漏】古时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时】时是时辰,介绍见前古代纪时法。【点】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每点约等于现代的 24 分钟。【刻】古人把一昼夜分为 100 亥 IJ,实算 96 亥 IJ,每刻 15 分钟。漏刻指很短的时间。附:板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 语言构建与运用 掌握重要实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异义词,积累文言虚词、状语后 置、意动用法等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 感知文学作品,涵咏品味,领悟作品的内涵,把握作者情感态度,获得审美体验,体 会并评价作者的人生态度;审美鉴赏与创造 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赏析人物形象;通过反复吟咏,运用联想、想象感受泰山的山 水美、文化美。文化传承与理解 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品格,和对祖国河山的 热爱之情。教学难点 掌握重要实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异义词,积累文言虚词、状语后置.、意 动用法等知识;体会并评价作者的人生态度;“主客问答”的结构及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文章景、情、理结合的特点;体会并评价作者的人生态度。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诵读品味,教师点拨,交流讨论。课前预习 1.自主阅读文章,梳理生字词和重点实词的意思,勾画特殊句式和关键语段:2.搜集作家、作品资料,交流展示备用;3.初步感知文章大意,理清各段大意;4.勾画写景、抒情、说理的句子,小组交流,课堂讨论。教学课时 4 课时。第一、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赤壁赋。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读 苏轼在临终前写了一首题为自题金山画像的诗总结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僧州”。对于诗中提到的黄州,余秋雨如是评说:“黄州成就了苏轼,抑或苏轼成 就了黄州”。黄州赤壁不是赤壁之战的战场,却因念奴娇赤壁怀占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而闻名 于世,见证了苏轼的那段失落经历。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进入历史长河,走进前赤壁赋,共同探寻苏 轼的心路历程。1.苏轼(10371101 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才高八斗。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书法,列“苏黄米蔡”之首。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 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 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乂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 东坡肉(美食家)、荔枝(贪吃者)、竹子(心高洁)。杭州西湖有“苏堤春晓”,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肉”,曾自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但他更关注精神的需要,曾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2.写作背景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 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乌 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 乌鸦嘴。“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 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仕途坎坷。宋神宗熙宁年间,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哲宗亲政,常州病逝。豁达开朗。苏堤(工程师)、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3.文体知识 赋: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远源,后者是赋的近源。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 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 人民的愿望,讽喻政宁。赋的特点,刘勰说过:“赋,铺采摘文也。”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占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 于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律赋”。本文属于文赋。二、文本赏析 1.学习活动一:文本诵读 活动引领:分组分段派代表朗读,交流讨论,教师点拨指导,解决生字词,读准节奏,初步把握文意和 情感。学生活动:各小组选派代表各朗诵一段文言文,互相点评,老师总结。2.学习活动二:结合注释,梳理文言基础知识,理解重点句子。活动引领:让学生分类整理文中重点文言知识: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附:重点句例释 纵一半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译: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髅(13 妇。译: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译: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Go)樽以相属。译: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 互相劝饮。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以共适。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学习活动三:重点品读 活动引领:学生品读全文,领会文章景物描写特征和结构层次。1.学生品读第一、二、五自然段,找出作者在文中写了赤壁的哪些美景?揣摩语言,体会情感。学生交 流,教师归纳点拨。教师点拨:景有色、声两方面。第一、五自然段写夜色,主要写清风明月和江水;第二自然段摹声音。情感:”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客喜而笑,洗盏更酌”一一喜悦。“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蔑妇”一一悲。语言:多用整句,语言上下两句格式一致,内容相承,形式整齐,长短搭配,音韵和谐,有诗的韵味。如“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2.品读第三、四段内容,思考下面问题(小组交流,互相点评)两段的结构层次是怎样布局的?学生从作者的角度改写第三四段,对比原文与改写文字的差异,共同交 教师点拨:原文以主客问题的形式布局,构思巧妙。客人的观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与世界变化和历史变迁相比,个人显得渺小卑微。(悲观)针对客人的观点,主人提出反驳。可分为两个层次:一、变与不变;二、取与不取。(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变逝者如斯(水)盈虚者如彼(月)时刻在变(人)(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旷达之情)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客:无穷不变须臾 变化(片面)(悲)苏轼: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全面)(喜)(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取不取 清风明月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学习活动四:深入探究 活动引领:反复阅读原文,探究文章的情感变化和语言特点。探究一:全文的情感变化错落有致,请细读课文,仔细梳理。参考答案:从歌声中来一一政治失意一一功业难成 从箫声中来一一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一一人生变幻无常一一命运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一一人生苦短,生命短暂人生短暂 总结:全文的情感:乐悲乐。探究二:作者与客是两个人还是一个人呢?参考答案:赋的篇章结构多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可以认为是作者自己。(学生言之成理也可以肯定他 们的看法)探究三:这篇文章是如何将景、情、理相融合的?参考答案:本文写景、抒情、说理统一,形象性与哲理性统一。文章第一段写景。以“清风徐来,水波 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美景引发感情抒发,因景生情、情景交融。第二段客的议论,便以“托遗响于悲风”扣住风,作者虚无消极的人生观借助于具体的现实的自然物象表达了出来。第三段苏 子反驳,起首就用“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一句来个针锋相对,以水和月作比,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事物具有变 与不变、取与不取两重性的道理,表现热爱旷达之情。全篇文章,议论使景物具有精妙的哲理内蕴,写景使 哲理呈现生动可感的形象,而抒情又成了文章的内在脉络,三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探究四:这篇文章景美、情真、理深,语言也优美。语言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这篇文章文辞优美,语言富有诗情画意。一是多用整句,两两相对,造成整齐和谐的音韵之 美;二是善用铺排手法,渲染气氛,抒发情感,表达深刻的哲理。如写声音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筌之潜蛟,泣孤舟之蔑妇。”渲染出声音的低沉悲凉,富有画面感和 感染力。再如写普操,用“顺流而东也,触舶千里,旌旗蔽空,前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表 现曹军声势浩大,意气昂扬之情,流。流。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也 无尽也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也 无尽也(水)(月)(我生动有力【知识链接】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在占代民歌中运用得极为普遍。铺排是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 i 致的句群。它既可以 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 i 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如木兰辞:“爷 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渲染出亲人们为迎接木 兰还乡而做的工作和动人的喜庆气氛。活动:课外查找资料,收集有关赤壁的知识,设计一份导游词,在班上交流。三、拓展延伸 课后阅读后赤壁赋,比较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参考资料】异同点:前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本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 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崂岩,披蒙茸”的山崖险情;从“曾口月之几何而江水不可好识”的感叹,到“悄然而悲,肃 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表现旷然豁达的胸怀和慕仙出世 的思想。赤壁赋分前后两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文章通过同一地点(赤壁),同一方式(月夜泛舟饮酒),同一题材(大江高山清风明月),反映了不同的时令季节,描绘了不同的大自然景色,抒发了不同的情趣,表 达了不同的主题。字字如画,句句似诗,诗画合一,情景交融,真是同工异曲,各有千秋。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 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 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乂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 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附:板书设计第三、四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登泰山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泰山,五岳之首,它那磅礴的气势和无与伦比的日出景观,古往今来吸引了众多登临者,而这些登临者 又以他们那绝妙的诗章为这位东岳尊者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使之更加名扬天下。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慨叹,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而在洋洋大观的登览诗文中,清代桐城派代表作家姚鼐 的登泰山记堪称经典,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姚鼐的步伐去领略泰山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二、作者作品 登泰山记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其文集名因此而 来。他是桐城派古文家,清代人,他与方包、刘大帼等同属桐城派作家,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该流派 作家主张文学兼具义理、考据、词章之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在文论和写作方面都有一定成就。记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写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课内学过的作品有,:核舟记(明朝魏学涉)小石潭记(唐朝柳宗元)岳阳楼记(宋朝范仲 淹)醉翁亭记(宋朝欧阳修)和登泰山记(清朝姚鼐)。三、文本研讨 学习活动一:积累有关泰山文化常识 活动引领:以小组为单位,写出与泰山有关的诗句、俗语、成语等,评选出“博学宏词”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一一孟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一杜甫 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一一李斯谏逐客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一一司马迁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人心齐,泰山移有眼不识泰山 稳如泰山 安如泰山蚂蚁搬泰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泰山压顶不弯腰 泰山北斗(古代认为泰山在五岳中最高,北斗星在众星中最明,因此常用以比喻因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 就而为众人所崇仰的人。又称泰斗。)泰山泰水(旧时称妻父为泰山,称妻母为泰水。乂因泰山古称东岳,故妻父乂称岳父,妻母则称岳母。)【资料链接】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古称东岳,别称岱宗、岱岳,与南岳(在湖南)衡山、西岳(在陕西)华 ill、北岳(在山西)恒山、中岳(在河南)嵩山并称五岳。有“中华国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誉,位于 山东泰安,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先秦时期有 72 代君主到泰山封禅;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 到泰山封禅 27 次。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主体在泰安市城北,总面枳 436 平方公里,海拔 1524 米。北距“泉城”济南 60 公里,南去孔子故乡 曲阜 70 公里,交通十分方便。泰山为五岳之首。泰山自然景观独步天下,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带、云海玉盘被称为泰山四绝。泰山还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泰山也受到历代文人的礼赞,山上留有上千处题咏刻石,使之成为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是中华民族的伟大 象征。198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学习活动二:重点品读 活动引领:请根据赤壁赋的学习方法鉴赏登泰山记中景与情的关系。小组合作,评价式阅读,探究本文高超的状物写景技巧,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画出写作者的行踪的词语,抓住景物的特征、侧面描写烘托技巧、观察点的变 化来探析,并在文章中作适当的标注与点评。(一)抓住景物的特征 冬口泰山的特点点读第二段。提问:泰山冬口特点在文中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小组探究后展示答案,教师适时点拨。明确:作者展示了冬日泰山的风韵。首先,作者特意交待登山时间“丁未”(十二月二十八日),观日出 是“戊申晦”。除此之外,文中写景处处紧扣严冬的季节特点。如:登山时,“道中迷雾”,山顶“苍山负 雪,明烛天南”的气象: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的环境烘托:日出后,“FI 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的特异色彩变化:以及“冰雪与人膝齐”的描写,无不是泰山冬日的特有之景。泰山日出 的特点齐读第三段。提问:作者抓住了泰山日出的什么特点?怎样进行描绘的?小组探究后展示答案,教师适时点拨。明确:泰山日出不同于平原、湖泊的日出,作者捕捉到泰山日出前后急速变幻所呈现出的动感。背景:”大雪扬积雪击面。”创造出日出前的环境和气势,如戏曲舞台主角上场前的紧锣密鼓。日出前:“极天五采。”作者敏锐地捕捉到天地相接处的一线异彩的细微变化,展开感染力的描述。“须臾”言其变化之快。日出中:“日上承之。”红日高升,红光摇衬,气势磅礴,绚丽而壮美。日出后:“回视而皆若偻。”看似闲笔,实则锦上添花,表现出阳光的效果,日出后的影响,进一 步拓宽艺术的境界。(二)侧面描写巧烘托 解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同样,写景也贵在曲,直则无景。写景曲在侧面渲染与烘托,那么,文中 哪些地方采用了侧面烘托的写法。表现泰山的巍峨高峻 学生讨论,然后明确:先用“其极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若带然”和 在日观亭时“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以及“日观以西峰”的雪景加以烘托。表现雪景 明确: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拷箍”“绛皓驳色”等作侧 面烘托。(三)观察点的变化 解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 i 景物,所处方位、角度不同,人所获视觉形象也会 呈现出千姿百态。定点换景泰山鸟瞰图泰山夕照图泰山观日图移步换景 登山途中所见 下山人文景观(三)总结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因景生,情景交融,景物要写活,必须要有作者独特的感受和审 美情趣渗透其中。那么,作者在文中融入了什么情感?学生讨论,明确答案。明确:作者借冬日泰山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自豪之情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总结主旨: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通过记叙自己在农历除夕气候恶劣的条件下与友人一起登泰山观 日出的经过,描绘了壮丽雄浑的泰山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学习活动三:设计导游词 活动引领:根据课外收集的有关泰山的知识并结合课本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导游词,为游客安 排好冬季二日游,在班上交流。(一)导游词 根据课文内容,参考相关资料,以导游的身份写一段介绍泰山的文字,激起游客的兴趣。PPT 示例:泰山,古名岱山,又称岱宗,历来有“五岳独尊”之誉。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 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198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 426 平方公里。主体在泰安市城北,海拔 1524 米。北距“泉城”济南 60 公 里,南去孔子故乡曲阜 70 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泰山的南北面,各有一条大河。南面,有向西流走的汶水;北面,有向东流去的济水。南北水域的分界处有春秋战国时齐国所筑的长城遗址。泰山自然景观独步天下,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带、云海玉盘被称为泰山四绝。泰山受到历代帝 王的尊崇,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泰山受到历代文人的礼赞,山上留有上千处题咏刻石,登泰山极顶,能识尽泰山真面目,无限风光尽眼收。(二)游程安排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内容,为游客安排好冬季二日游。明确:第一天:从泰安城出发,登山至南天门,观赏泰山晚霞夕照,宿山顶。第二天:五鼓起身,在日观亭看泰山日出,上午游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下午返程途中观道中 石刻及泰山松。活动四:根据课外收集的有关泰山的知识并结合课本内容,写一份泰山美景推荐词。学习活动五:设计景点推广词 活动引领:加入泰山旅游的开发商,现在需要你做一个推广泰山旅游的活动,你会给泰山的景点取什么名 字?并给这一景点写一段推广词。示范举例:1.苍山负雪图(泰山夕照图)课文原文: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徐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请学生用现代散文的语言描述这种奇观。参考文字(多媒体课件显示):登上山顶,极目远眺,群山背负着白雪,苍茫圣洁;虬枝上挂满了银条,粉妆玉砌。山的连绵增添了雪 的气势,雪的洁白增添了山的明净。雪光折射到西南天空,给暮色增添了明亮;晚霞映照着群峰,给白雪覆 上了一层淡红的轻纱。真是“红妆素裹,分处妖烧。”半山的云雾丝丝缕缕,缠绕山间,像粉妆女子轻歌曼 舞。山水雪雾相融合,日光城郭相交织,形成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2.泰山日出图 课文原文: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挎猫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 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参考文字(多媒体课件显示):冬日清晨,天色刚泛出鱼肚白。一行人便搀扶着登上日观峰,脚下云雾漫漫,耳畔松涛阵阵,坐在日观 亭上,有腌云驾雾之感。远方的山峦在雾气中隐现,似海市蜃楼,近处的山峰在云涛中出没,似博戏争赌。注目东方,海天之间浮出一条彩线,顷刻时,彩线扩大了它的范围,变为绚丽的彩带,彩带慢慢扩大为红色 的海洋,红光汹涌着,摇荡着。太阳像是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从海中升起。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便发出令人目眩的光亮,云彩被染红了,雪峰被染红了,日观峰上的游人也沐浴在红色的朝阳中。学习活动六:分析文章精当的语言描写 活动引领:姚鼐强调“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累赘拖沓的语言影响描摹的生动性。本文 只有五百多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请从文中举例说明。学生讨论探究,小组示范展示,教师点拨提示。答案示例:1.“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赏析:寥寥数语,点出登山季节,路径。同时,连用几个动词,句式整齐,表现出作者登泰山的急切心 情。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赏析: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 而说苍山上的雪象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3.“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徒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赏析:这是山顶上远望和俯视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彳来好象自然内天成的山 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象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 受。4.“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口,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赏析:这一比喻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口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四、拓展延伸(-)失意人生的不同选择 前赤壁赋特点是“以文为赋”,登泰山记是“桐城散文”,但两篇文章均写于作者的失意之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姚鼐因与四库全书的总撰纪晓岚等当时文坛大家观点不符而 辞官,同样面对不公平命运,苏轼与姚鼐的选择却有很大区别,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学生结合两人际遇讨论探究,小组示范展示,教师点拨提示。答案示例:苏轼在赤壁赋中先以一个悲情的“客”的形象出现,一悲英雄永逝(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二悲个体渺小(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三悲人生短暂(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四悲壮 志难酬(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后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暂时对自己作出安慰。纵观苏轼的一生:贬官一一复官一一干活儿再贬官一一再复官一一再干活儿。其思想也遵循着得意 一一失意一一再得意一一再失意的圆圈轨迹。姚鼐辞官后,立即去做自己所爱做的事,不受制于人,辞官著学。南归后的姚鼐主要于江苏和安徽一带 教学著书,学生满天下。在引导学生品读古人寓于山水的情怀的同时,感悟先辈处理不公正命运的不同思路。(-)“秦时明月汉时关”,面对“亘古”明月,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与作者的所处的时代、不同的遭遇有关,请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外积累的何月的诗句并总结“月”作为中国传统意象,可以寄托哪 些情感?小组示范展示,教师点拨提示。答案示例: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一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一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一一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一张九龄望月怀远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一杜甫月夜忆舍弟 江枫渔火对愁眠。一一张继枫桥夜泊/夜泊枫江海上明月共潮生。一一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一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一王安石泊船瓜洲 10.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口暖玉生烟。一李商隐锦瑟 1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一杜甫旅夜书怀 1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一王维山居秋暝 1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16.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一一李白子夜吴歌秋歌“月”表达的情感:1.古人经常望月怀远,寄托对亲朋的思念。2.表现时光易逝,怀古伤今。3.表现自身的孤单冷清。4.表现欢欣的心情和美好的年华。(三)古代文化常识链接 古代纪年的方法 1.干支纪年。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配合,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60 年一循环,周而复始。2.年号纪年。如贞观二年。文中“乾隆三十九年”即为此种纪年方法。3.帝王纪年。汉武帝以前是没有年号的。只能用千支纪年或者说帝王纪年。如秦始皇八年,汉高祖三年,周 武王十二年等。4.黄帝纪年,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传说中的纪年。黄帝二十七年等。古代纪月方法 1.序数纪月法。“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作为岁首的月份称正(zheng,一年的开始)月。2.月建法。“建”,指“斗建”,斗柄指向“子”,这个月就叫“建子之月”,其余“建丑之月”、“建如文中“是月丁未”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二时,后来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古称“四时”每 仲、季来称呼。色(半 鸡 鸣 旦 出 时 隅 中 日 中 日 联 晡 时 日 入 黄 昏 人 定 J 支-五 1 1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6.月落乌啼霜满天,7.春江潮水连海平,8.云中谁寄锦书来,9.春风又绿江南岸,10111214.月落乌啼霜满天,15.春江潮水连海平,16.云中谁寄锦18.月落乌啼霜满天,19.春江潮水连海平,20.云中谁寄锦寅之月”类推。3.干支纪月法。4.时节纪月法。季三个月,常用孟、古代计时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