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基本知识及防控措施

上传人:d****2 文档编号:19937242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基本知识及防控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基本知识及防控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基本知识及防控措施1、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又称为日本B型脑炎(Japanese B Encephalitis)是由 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2、是否感染了乙脑病毒后就会发病呢?乙型脑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只有当人体防御机能低弱时病毒才穿越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系 统而发病。从乙型脑炎病毒侵入到发病,人被感染后,绝大部分呈隐性感染,仅有少数人发 病,有显性感染症状(W0。1%)。一般要经过421天,平均14天左右.3、乙脑感染者初期症状?乙脑大多数起病急骤,发热,体温常在37C38C左右,常伴有头痛,轻的有恶心、呕 吐以及全身不适症状。约经过13天后,体温上升,病情加重,发热达40C以上.除有高热 外,突出表现为意识障碍、惊厥。婴儿囟门隆起,严重时发生嗜睡昏迷,可因脑水肿、脑疝、 呼吸衰竭等致命.爆发型的乙脑,甚至可以在12天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乙脑发病初期, 很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有些发热、头痛、全身不适。这些症状如果出现在乙脑流行季节, 应引起重视,及早送医院检查。4、乙脑病死率?乙型脑炎是一种比较凶险的疾病,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年来病死率降至5% 10%左右,我省1990年一2000年病死率6.7%,部分患者留有后遗症。5、乙脑的好发年龄?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极少数人发病,少年儿童 是主要发病人群.小年龄尤其是10岁以下的儿童最为易感。因此,预防乙型脑炎对于保护儿 童健康显得极为重要.6、乙脑主要发病国家?乙脑主要在亚洲流行,东亚、东南亚在日本、朝鲜、韩国、中国、越南、泰国、印度、 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都有本病的报道。随着连年推行并扩大疫苗接种,发病率逐渐下 降.7、目前有什么疫苗可以预防乙脑?我国自1968年开始大面积接种灭活疫苗,1989年开始接种减毒活疫苗,乙脑基本得到 控制.我国当前主要应用两种疫苗即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前者临床反应轻微, 免疫效果好,但要接种的针次较多,自1968年应用以来明显地控制了我国的乙脑流行。后者 自1989年批准生产以来,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性和免疫效果都比较好。我省多年来大力推 广乙脑疫苗免疫接种,同时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消除蚊子孳生地、降低蚊密度和 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我省乙脑发生得到有效控制。8、我省既往乙脑发病情况?调查显示,我省乙脑1990年发病率为0。87/十万,2002年发病率已降至0.19/十万.但 同时应该注意到,有部分农村地区的乙脑免疫接种率仍较低,存在流动儿童和超计划生育儿 童,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乙脑的局部流行,我省控制乙脑发病的任务仍然很艰巨,要继续 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强疫情监测;对6月至6岁儿童要进一步作好乙脑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加 强免疫。9、乙脑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为什么农村和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是主要发病地区?乙脑是一种蚊类媒介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我省乙脑的流行季节为57月。受乙脑病毒感染的人和动物是传染源,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本病最重要的传 染源是猪(主要是幼猪)。此外,鸟类、马、牛、羊、驴、狗、猫、鸡、鸭、鹅也可作为本病 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蚊子不但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而且乙脑病毒在蚊体内可经蚊卵传 代,所以蚊子也是乙脑的储存宿主,蚊与猪均被认为是本病毒的主要长期储存宿主和扩散宿 主.鉴于此,乙脑的发病地区主要位于农村,同时,由于蚊子的传播,使乙脑的发病地区可能 扩散至城乡结合部,甚至到城市。10、乙脑的预防措施有哪些?针对乙脑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1、传染源的控制和 管理:对病人进行严格地隔离治疗,做好家畜、家禽的管理。2、切断传播途径:重要措施 是防蚊、灭蚊.充分利用蚊帐和驱蚊剂、灭蚊剂,同时搞好动物圈棚的卫生,消除积水,填平 洼地,消灭蚊子的孳生地。具体措施请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咨询。3、保护易感人群:进 行乙脑疫苗的免疫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一项非常有效措施。11、哪些人有必要接种乙脑疫苗?针对乙脑的易感人群,乙脑疫苗的接种对象是:乙脑流行地区6月龄至10周岁的儿 童;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成人或旅游者。12、我省乙脑疫苗免疫接种程序如何?免疫程序的确立是根据疫苗的免疫效果和疾病的流行过程特征而决定的。地鼠肾灭活疫 苗基础免疫后,抗体阳转率为60%85%,其后抗体水平下降较快,故需定期加强接种。 我省乙脑免疫接种程序为:乙脑减毒活疫苗初次免疫满1岁龄的儿童皮下接种一针,2岁 时加强免疫一针,6岁时再接种一针,以后不再接种。地鼠肾乙脑灭活疫苗基础免疫共注 射两针一-出生后满6月龄的婴儿开始接种第一针,710天后接种第二针,1岁半至两岁及 4岁时各加强免疫一针,6岁时再加强免疫一针,以后不再接种。13、目前我省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和查漏补种如何开展?(1)乙脑流行地区,开展乙脑疫苗应急接种:6月龄至10岁儿童,按省规定的免疫程 序接种乙脑灭活疫苗不足5次或减毒活疫苗不足3次,今年又未接种过乙脑疫苗者,接种一 剂灭活疫苗;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接种两剂灭活疫苗,间隔710天。(2)乙脑非流行地区,开展乙脑疫苗查漏补种:6月龄至6岁儿童,按省规定的乙脑疫 苗免疫程序,在冷链运转时间,进行查漏补种。14、接种乙脑疫苗的禁忌症?注意事项:为了防止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或发生过敏反应 等情况,按规定凡在发热或患急性传染病、严重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期间 以及对注射抗生素及其他疫苗曾发生过敏反应的人,都不应该接种乙脑疫苗。15、接种乙脑疫苗有什么副反应?乙脑疫苗接种后,大多数人无任何反应出现,仅有个别人在注射后24小时内局部出现疼 痛或红肿,12天后消退。偶有发热,一般低于38C。发生异常反应者甚少,个别人发生于接 种10分钟后,也可长达2天,其表现方式大部分为荨麻疹,而过敏性休克和血管性水肿等严 重异常反应极少见. 近年来,个别地区有关于注射乙脑疫苗后发生群发性癔症的报告, 其多发生在上小学生中.主要为一、两名儿童在接种后,先诉疼痛,头晕等,之后在接种儿童 当中就愈演愈烈,这是一种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属精神因素引起,不是乙脑疫苗所致.任何 其他刺激,都有可能引发癔症,所以多先接种身体强壮的男孩子,并避免儿童在接种后相互 讨论,减少一次接种所涉及的儿童人数.可有效预防群发性癔症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