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以来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9926745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 近代以来的官员选拔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7课 近代以来的官员选拔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7课 近代以来的官员选拔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 7 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主题为“顺时通变”,一个是时间线索,一个是对应时代的变化线索。在时代的不断发 展下,思考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如何变迁。站在大历史时空角度,以历史的延续性把所 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并且设置 问题链“如何废”“怎么废”“废何果”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教学背景分析(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从历史地位来看: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了解近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发 展不仅可以理清时代之变,而且更好理解现代社会的制度,明白教育的意义。从单元角度来看:本单元属于第二单元,一共有三课,本节课为此单元最后一课,作为官员的 选拔与管理的总结,是在前两课基础之上的讲述,所以要讲清楚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 对中国近现代制度的影响。本课包括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是“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第二个字子目是“民国时期的官 员选拔制度”,第三个子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三个子目之间的逻辑 关系是:遵循历史发展脉络。要理清楚三个时期制度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同时每一个时期结合 时代背景理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顺应时代所需。(二)学生情况分析1. 已知: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知甚少,通过一年的纲要学习,对晚清和民国的时代背景有 一定了解。2未知:对晚清科举制度的废除过程了解较少,对民国时期的选官制度变化及其变化原因也没 有深入分析,从官吏到公务员制度的变化,尤其对现代公务员制度比较陌生。3.想知:思维较为活跃,具有探究精神,尤其是在学习完第5课和第6课基础上想要知道近代 文官制度的发展。4能知:通过材料的分析讲解,和图片的观察,教师课堂上的释疑,学生能对这时期变化建立 时空观念。5.策略:综上所述,我将采取通过时间轴方式,让学生了解基本史实;通过提问以及小组讨论 引发学生思考,深层次分析内在原因及其联系;更需要注重语言的组织和引导。教学目标1. 通过时间轴梳理晚清时代变化,知道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了解学堂选官制度和留学生毕业选官 制度是晚清选官制度的重要变革。通过多重史料分析,理解选官制度变革带来的影响。(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 通过梳理时间轴和民国时期三个政府的性质,理解中国近现代文官制度的创立、形成和发展,并 且能够对不同时期官员选拔的效果与意义,形成自己的见解。(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结合新中国发展历程,能够理解党管干部原则设立的时代背景,知道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 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冋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 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冋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树立为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晚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废除,近现代官员选拔的发展历程(二)教学难点科举制与近代文官制度的关系,公务员制度的作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结构图时间轴史料(二)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讨论法、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为主。采用问题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阅读分析材料,每个环节问题解决达成对知识的掌握。让 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采用史料教学,提供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对史料进行细致分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史料分 析能力。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与探究问题自行进行史料的搜集与鉴别,考察史料的可信度和使用价值; 教会学生运用相关史料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构建自己的历史叙述。教学过程教学环 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 课年份招录人数报考人数最高竞争比观察表格,联系现 实问题进行思考, 并且带着疑问进 入本课学习。启发学生兴趣,让 学生从现实洛脚学 习本节课,同时也 帮助学生认识本节 课重点问题。20202412813953452315: 120191453713534784040: 120182853315641532666: 1出示近年公务员招考情况,用现实问题引入。 提问:为什么现代很多人争相报考公务员? 现代公务员制度与科举制度有何关系?晚清【观变】1.通过时间轴梳理两大变化:一个是科举制度 从隋唐到明清,提问:科举制度发生什么变 化?二是展示晚清步入近代,从鸦片战争到八国 联军侵华历程,提问:晚清中国发生了什么 变化?同时讲述此时受到了西学的冲击。通过回忆两大历 史发展脉络,能够 回答:科场弊端之 积重难返;四千年 未有之变局。培养时空观念: 引导学生对这时期 的背景有所认识, 更好理解废除科举 的原因。【应变】2.展示时间轴,讲述洋务派和维新派如何应变。 提问:此时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面临怎么的思考先进人士在培养唯物史观,理 解时代所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人才困境?探索中对教育问意识,当旧的教育材料一:题的应变。不适应时代变化,“巍科进士,翰苑清才,而竟不知司马迁、引导学生理解应范仲淹为何代人,汉祖、唐宗为何朝帝者,变。若问以亚非之舆地、欧美之政学,张口瞪目,对应课本梳理时不知何语矣。”间变化,能够回答1898年 康有为请奏八股试帖楷法试1901年改总理衙士改用策论折门为外务部,1904引导学生理解选官讲述对人才的需求:设经济特科,提倡时务年变革的具体内容。策。颁布奏定学堂早3.讲述清政府应变清末新政程1905年废科展示时间轴,从国家机构设置和改革文官录举,设立学堂选用两方面讲述清政府如何应变。 重点讲述奏定学堂章程内容。【废余音】4.展示材料,从不同角度思考废除科举带来的官。影响。阅读分析史料:材料二:思考废除科举对今忽然开目。憬然知中国之外,尚有如许多近代化作用国,而顽陋倨傲之意见,可以顿释矣。同时也认识到对1905年梁启超读书人冲击。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材料三:能力,从不同的史1905年10月15日料中多角度看废除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涣,世变至此,殊可 畏惧。科举的变化。1905年10月23日同时培养学生历史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阅读分析史料:解释能力,短时段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废除科举之路不观历史之变提问:思考清末选官制度变革对读书人命运宜,但是对于制度也从长时段通变。冲击材料四:我乃惩末流之弊,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 1910年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但现在要得到这些名分则要接受新的学校 教育,这意味着中国在能力报酬和认可方 面,发生了永久性的制度变化。(美) 罗兹曼提问:废除科举从长时段看有何影响?最后讲述立二:留学生毕业选官制度。进步意义重大。二、 民国【南京临时国民政府】1. 结合孙中山思想,阅读教材,民国初期的选官 制度是什么?讲解孙中山五权分立思想,讲述文官考试思 想在吸收借箭中国古代和西方三权分立上不段 发展。引导学生认识意义:奠定近代文官制度基础。 提问意义有什么?【北洋政府】2. 设问:如何保证考试选拔人才?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述:法律:1913年文官 考试法草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具体 内容。铨叙:由政事堂铨叙局负责。甄别:毕业文 凭、调杳经历、检杳工作成绩、考杳学识。 提问,甄别措施有何作用?【南京国民政府】3. 阅读教材p40 “历史纵横”民国时期的文官、公务员等级制。引导学生理解从官吏到公务员的转变。阅读教材p41 “史料阅读”国民政府公报 第232号,总结1929年第一部考试法内容。【探究思考】民国时期官员选拔是否有成效? 回忆三个政府所代表的性质,所维护的立意, 讲述民国时期官员选拔时期出现的弊端。引 导学生思考是选贤任能,还是维护统治? 材料:进入考试院内,似置身庙堂之中,师法明清 的考官和皇帝,亲笔写榜,以示隆重。黄贻谋戴季陶二三事讲述科举残余的存在。引导学生从短时段和 长时段两个方面认识民国时期官员选拔改革 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意 义:奠定近代文官 制度基础。从三个方面了解 北洋政府如何选 拔人才,能够回答 甄别利于保持行 政的连续性和稳 定性。总结材料内容联系政府性质,能 够说出此时官员 选拔出现的弊端。可以讲出短时段 影响和长时段影 响。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 能力理解历史发展的延 续变迁掌握必备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对比分析 能力,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 客观理性辩证分析 问题的能力比三、 新中国 成立以 来1. 设问:为何要确立党管干部原则?阅读教材p41 “历史纵横”,理解民主革命时期 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一词的含义。让学生结 合中国共产党在不冋时期的历史作用谈谈确立 党管干部的原因。2. 设问:如何优化干部制度?引导学生思考改革开放后的背景,说出干部管理 层面出现的变化。展示材料:第四章录用第二十三条 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 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 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年12 月29日修订)【探究】科举制度与公务员制度的关系思考:变化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材料:“少年中国”在国外或中国国内的现代学 校里接受教育的人们,其影响远比不那么尊重学 问的国家的知识分子广大,这大概是当今中国最 有希望的现象。罗素中国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才与国家的关系。学生阅读材料,理 解用人权是最重 要的执政权,要保 证党对国家和社 会的领导。明白教育重要性。 学生理解人才、与 国家的关系。人才 是国家进步的源 泉,国家需要选贤 任能。培养学生提取信息 和解读史料的能 力,客观理性辩证 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历史解释 能力,能够运用唯 物史观看待问题, 理解历史的延续发 展。学会从历史的角度 看待不同政治制度 的产生、发展及其 历史影响,理解政 治变革是社会历史 发展多种因素共同 作用的结果,并能 对其进行科学的评 价与解释,树立为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而奋斗的人生 理想。课堂小 结梳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 中国近现代文官制度的关系学生真正领悟到 顺应时代之变,文 官制度在继承发 展。培养时空观念,历 史思维,对整个单 元有整体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