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苯酚行业发展概况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19892286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化苯酚行业发展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焦化苯酚行业发展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焦化苯酚行业发展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焦化苯酚行业发展概况一、 化学品行业前景及现状分析化学品已成为十三五我国化学工业增长最快的领域,必然引领十四五我国化工产业更高质量发展。化学品与关键战略新材料及前沿材料的关联度超过80%。中国化学品企业数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19年,中国化学品成规模的存续企业数量为475家,达到近五年峰值,2020年存续企业数量433家,同比下降96%;市场横向整合趋势明显,预计未来行业集中程度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化学品自主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技术应用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推动行业转型和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了化学品产业加速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未来,研发节能型、服务环保型、低成本型材料是我国化学品发展的重要方向。二、 苯类加工行业发展概况苯类深加工产品包括纯苯甲苯二甲苯古马隆树脂环保树脂等。纯苯、甲苯、二甲苯是粗苯加氢生产的主要产品,化学性质相似,因此统称为加氢三苯。古马隆树脂和环保树脂材料也是粗苯的下游产物。纯苯、甲苯、二甲苯都是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应用广泛。纯苯可用于生产苯乙烯、苯胺、苯酚、丙酮、顺酐等;甲苯大量用作溶剂和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也用于脱烷基制苯或歧化制二甲苯;二甲苯主要用于生产精对苯二甲酸,进而生产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丁二醇酯等聚酯树脂等产品。纯苯、甲苯、二甲苯等和古马隆深化学合成的环保树脂材料广泛用于建设环保水性涂料。(一)苯类加工行业市场规模根据统计,2021年纯苯年产量约为1,42652万吨,同比增长1322%。近十年国内纯苯的产量呈现逐年递增的状态,复合增速为911%;其中2021年煤化工加氢苯产量为34744万吨,较2020年产量增长148%。根据统计,2021年甲苯产量约为1,27954万吨,同比增长724%,其中加氢甲苯产量为3570万吨,国内甲苯产量稳步增长。(二)苯类加工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自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粗苯加氢法生产的加氢苯纯度较高,与石油苯相差无几,目前所使用的高温加氢和低温加氢所得到的加氢苯质量都很高。作为石油苯的相关产品,加氢苯与石油苯有着相同的下游消费结构,并且加氢苯向石油苯市场的渗透能力在逐年增加。2019年以来随着恒力石化等大型一体化炼化项目投产,国内纯苯产能大幅增加,根据统计,尤其是石油苯产能由2018年的1,30300万吨增加到2021年的1,85750万吨。同期煤焦油加氢苯产能受成本和原料资源不足的影响,产能增幅小于石油苯,2017年加氢苯产能79150万吨,到2021年小幅增加到81450万吨。目前粗苯仍是苯加氢行业的主要原料,2019年以后粗苯供给进入平台期,导致加氢苯原料不足,2021年国内粗苯产量45778万吨,同比下降228%。虽然纯苯产量逐年递增,但纯苯仍然存在较大的进口量。2021年国内进口纯苯26014万吨,处在历史高位。同时纯苯下游精细化工发展拉动纯苯需求持续增长。根据数据,2021年苯乙烯对于纯苯的需求量约占国内纯苯总需求量的45%,己内酰胺占17%,苯酚占14%,苯胺占12%,己二酸占7%,其他5%。2021年苯乙烯产量1,08696万吨,同比增长1113%;己内酰胺产量33644万吨,同比增长241%;苯酚产量26485万吨,同比增长2402%。三、 化学品行业产量分析如今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应用领域与日俱增,化学品行业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化学品产量不断上升,中国化学品产量达到2617万吨,同比增长756%。随着化学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化学品消费量不断上升。数据显示,化学品行业销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到2020年中国化学品销量达到3683万吨,同比增长484%。国内化学品消费量比产量高了约1000万吨,证明国内新材料生产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化学品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行业研究报告就是为了解行情、分析环境提供依据,是企业了解化学品行业市场和把握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辅助企业决策的重要工具。化学品行业报告根据行业监测统计数据指标体系,研究一定时期内中国行业现状、变化及趋势。湿电子化学品又称工艺化学品,是微电子、光电子湿法工艺制程中使用的各种电子化工材料,是电子技术与化工材料相结合的创新产物,具有技术门槛高、资金投入大、产品更新换代快等特点,是化工领域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之一。湿电子化学品包括无机酸类、无机碱类、有机溶剂类和其他类,按用途分类包括湿法清洗剂、光刻胶配套试剂、湿法蚀刻剂、芯片铜互连电镀等。湿电子化学品按用途主要分为通用化学品和功能性化学品两类。其中通用化学品以高纯溶剂为主,例如氧化氢、氢氟酸、硫酸、磷酸、盐酸、硝酸等;功能性化学品指通过复配手段达到特殊功能、满足制造中特殊工艺需求的配方类或复配类化学品,主要包括显影液、剥离液、清洗液、刻蚀液等。湿电子化学品目前广泛应用在半导体、平板显示、太阳能电池等多个领域,其中液晶面板领域增速快。即按下游产品应用的工艺环节分,主要有平板显示制造工艺的应用、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应用及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工艺的应用。其中平板显示制造领域对湿电子化学品的需求量最高,半导体制造工艺用湿电子化学品是技术要求最高,太阳能电池板制造用湿电子化学品盈利能力一般。湿电子化学品是高附加值的精细产品。随着电子工业,特别是IT产业的迅速发展,该类产品在制造印刷电路板、清洗硅晶片和集成电路上的使用量越来越大。2021年国内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为1263万吨。主要分为四个大类:其中集成电路领域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为3067万吨;液晶面板领域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为3191万吨;光伏领域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为5807万吨;半导体分立器件及其他领域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量为565万吨。预计2022年我国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有望达到160万吨。四、 化学品行业市场规模分析从全球化学品行业市场来看,下游领域环保、技术升级以及新应用领域的出现,双酚S产品用量也在逐渐增加。随着热敏材料、电子电气、航空、汽车、纺织及各种复合材料等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全球市场尤其是欧美、日本成熟市场和中国等新兴市场对双酚S的需求一直呈增长趋势。随着国内疫情得到良好的控制,国内经济开始回归到正常水平,预计未来化学品行业也将恢复高速增长。预计到2026年,国内化学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5万亿元。从化学品行业本身属性、所处产业链位置、行业结构等方面对中国化学品行业发展特征进行分析,中国化学品行业具备新材料优越性与市场需求优势的特征,但行业发展仍不够成熟,未来发展空间广泛。五、 焦油深加工行业发展现状焦油深加工是指将煤焦油通过化学及物理加工,分离成化工、能源等产品的过程。焦油深加工过程是现代煤化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煤综合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煤焦油深加工过程得到的化学品是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农药、染料、医药、涂料、助剂及精细化工产品的基础原料。其中许多产品无法从石油化工中得到,煤焦油深加工可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煤焦油延伸深加工得到改质沥青、针状焦、沥青基碳纤维、等静压石墨等,再进一步能够加工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电极、碳纤维材料等,能够满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以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材料的需求。焦油深加工的原材料煤焦油是干馏煤制焦炭和煤气时的副产物。煤焦油产量约占炼焦装炉煤的3%-4%,与焦炭产量正相关。与国内焦炭产量变化同步,根据统计,2014年国内煤焦油产量达到新高,实现产量1,89753万吨,之后进入平台期,煤焦油产量小幅下滑,2018年降到1,72429万吨,之后随着焦炭产量回升,煤焦油小幅攀升,2021年煤焦油产量达到1,82681万吨。煤焦油深加工的初级产品包括煤沥青、蒽油、工业萘、洗油四大类产品,根据焦油深加工发展潜能披露的数据,国内煤焦油深加工产品中煤沥青占比50%-60%,蒽油占比17%-20%,工业萘占比10%-13%,洗油占比9%,其他酚油占比1%-25%。各产品占比与炼焦煤配比、荒煤气温度相关。基于煤焦油原材料供给,煤焦油深加工产品产量与焦炭产量趋势一致。根据隆众化工统计,2016年-2021年煤焦油加工量较为平稳,呈小幅波动;2021年四大产品产量1,03279万吨,同比下降126%;其中煤沥青产量59851万吨,同比增长190%;蒽油产量26194万吨,同比下降893%;工业萘产量11514万吨,同比增长156%;洗油产量5720万吨,同比下降063%。2010年以来国内煤焦油深加工产能整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根据隆众化工统计,2021年中国煤焦油四大类产品深加工产能2,52540万吨。其中煤沥青产能1,42740万吨,蒽油产能68625万吨,工业萘产能27450万吨,洗油产能13725万吨。煤焦油深加工作为煤化工的初级产品工序,其工艺技术较成熟。大型独立炼焦企业的化产单元、钢铁联合企业下属的煤化工企业拥有稳定的煤焦油资源供给保障,其开工受到的原材料不足的影响较小。部分中小炼焦企业由于资源不足,叠加焦炉限产等因素,其煤焦油深加工生产持续性难以保证,开工率往往较低。行业内拥有稳定煤焦油资源保障的深加工企业具备相对的竞争优势。(一)炭黑行业发展现状炭黑是橡胶补强填充剂,主要用于橡胶工业中的轮胎制造,是仅次于生胶的第二原材料。除了橡胶工业外,炭黑也作为着色剂、紫外光屏蔽剂或导电剂,广泛用于塑料、油墨、涂料和干电池等制品中。根据隆众化工统计,2016-2018年,我国炭黑产量呈现持续增长势头,2018年,全国炭黑产量为57100万吨,创阶段新高。2019年受下游汽车产销下滑的影响,炭黑产量减少至44000万吨。2020年炭黑产量回升至47900万吨。随着2021年国内经济复苏,全国制造业生产保持着上行的势头,轮胎和汽车行业行情上行提升了炭黑需求,2021年国内炭黑产量为59014万吨。近十年国内炭黑产能稳步增长,产量受需求端变化有阶段性波动。炭黑的主要用途中用量最大的是橡胶用炭黑。橡胶用炭黑约占炭黑总量的89%,橡胶用炭黑中又以轮胎用炭黑用量最大,约占橡胶用炭黑的67%。非橡胶用炭黑约占11%。因此,炭黑生产的下游主要为轮胎行业,其应用比重约占炭黑总量的60%。根据统计,2015年以来国内炭黑消费需求随着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的增长稳步上升,2015-2021年,表观消费量由43506万吨增加到52822万吨,复合增速329%;2019年受炭黑原料油价格高位运行、行业利润水平下降,同时汽车前期减税政策退出,轮胎行业需求下滑,叠加轮胎贸易摩擦的影响,轮胎行业对炭黑需求大幅下滑,导致当年出现负增长。2020年、2021年汽车销售逐步走出低谷,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60820万辆和2,62750万辆,同比增长34%和38%,汽车产销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的下降趋势;同时海外轮胎产能持续向国内转移,炭黑需求重归增长,2021年国内炭黑表观消费量达到52822万吨,创历史新高。国内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和全球轮胎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双重拉动下,国内轮胎行业保持了持续增长,从而带动了国内炭黑行业的发展。炭黑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为煤焦油、蒽油、乙烯焦油等原料油。其中,煤焦油和蒽油为炼焦生成的副产品;乙烯焦油为石油精炼生成乙烯的副产品。因此,炭黑行业的上游为煤化工行业和石油化工行业。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炭黑分会的统计,炭黑原料油中煤焦油、蒽油、乙烯焦油的比例分别为4920%、3420%、1660%。煤焦油和蒽油占原料油的比例超过8000%,是最主要的原料油。因此,炭黑行业受煤化工行业的影响较大。上游行业对炭黑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煤焦油及蒽油的供给和价格对炭黑供给的影响。煤焦油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炭黑的生产成本,对炭黑生产的影响最为明显。自2010年发布橡胶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纲要、2017年发布炭黑行业准入技术规范以来,国家从产能、能耗、环保等方面推动炭黑行业竞争结构优化。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和环保趋严因素的持续性影响,环保超低排放仍将是炭黑行业未来几年的主要政策基调,行业开工率随着落后产能淘汰将会逐步上升,同时伴随着优质产能的投入,炭黑产量预计会稳定释放且逐渐集中于大型炭黑企业,炭黑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目前,国内炭黑行业在产品结构、技术与管理、质量与成本、设备与规模、节能与环保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炭黑行业仍存在一定差距,中低端、低毛利产品产能过剩的产品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炭黑行业发展。随着下游轮胎企业对炭黑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规模小、能耗高、质量差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而技术先进、节能环保、有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将发展良好。(二)改质沥青行业发展现状改质沥青主要用于生产铝电解槽的预焙阳极块、制造高功率电极的粘结剂,也可作为负极材料粘结剂或包覆材料。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对改质沥青作为阳极粘结剂进行研究。20世纪80年代,我国因引进国外电解铝产能,开始生产改质沥青满足电解铝项目需求。我国对改质沥青的研制及其在炭-石墨制品领域的应用相当重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尝试用改质煤沥青替代中温沥青试制石墨电极、阳极糊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国内煤沥青改质处理的工业化方法主要为高温热聚法和真空闪蒸法(减压蒸馏法)。生产改质沥青的工艺重点是调整煤沥青的软化点、甲苯不溶物、喹啉不溶物和树脂含量等指标。煤沥青是由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再经蒸馏加工制成的沥青,其中以改质沥青为主。作为煤焦油深加工的第一大产品,煤沥青产量与焦炭产量趋势一致。根据隆众化工统计,2015年以后国内煤沥青产量进入平台期,2015年-2021年国内煤沥青产量在55682万吨-60437万吨之间小幅波动,2021年煤沥青产量为59851万吨。根据数据,改质沥青的主要消费下游为预焙阳极61%、炭黑用原料油8%、石墨电极5%、煤系针状焦1%、其他13%、出口12%。电解铝是预焙阳极的主要应用领域。电解法生产原铝的原理是将氧化铝溶解在熔融冰晶石中,用碳素体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阳极碳被氧化消耗,阴极铝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铝。目前在电解铝行业内,电解槽的阳极普遍使用改质沥青作为粘结剂。对改质沥青消费需求直接拉动最大的因素是电解铝产量。2015年以来,中国电解铝产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电解铝产量3,85030万吨,改质沥青消费在270万吨左右。随着国内新能源车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对铝等轻量化材料需求增加,电解铝产业将维持着稳定的增长趋势,预焙阳极需求增加,直接拉动改质沥青需求。改质沥青需求在未来仍将维持稳定增长的趋势。改质沥青的供给与焦炭及煤焦油产量趋势一致。在碳达峰和钢铁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国内焦炭供给进入平台期,改质沥青供给将整体趋稳。企业生产开工主要取决于原材料供给,在下游需求稳定增长的趋势下,拥有资源保障优势的企业竞争力增强。(三)针状焦行业发展现状针状焦是煤沥青延伸加工产品,是优质炭素材料,具有低热膨胀系数、低空隙度、低硫、低灰分、低金属含量、高导电率及易石墨化等一系列优点,是制作高功率及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锂电负极材料、特种碳素制品的原材料。根据原料来源的不同,针状焦分为油系针状焦和煤系针状焦两大类,两类针状焦的生产工艺各有特点,性能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油系针状焦技术由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开发成功,1995年,我国锦州石化2万吨/年油系针状焦生产装置投产,开启我国针状焦技术工业化的序幕。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开发成功煤系针状焦技术,1998年鞍山沿海化工产能2万吨/年的煤系针状焦工业装置的建成,是我国煤系针状焦技术工业化的开端。煤系针状焦生产工艺要点是:首先对煤沥青原料进行预处理,去除原料中不利于中间相小球体成长、融并的一次喹啉不溶物和高活性组分,得到精制沥青;精制沥青在460-510的温度及一定的时间、压力条件下进行成相反应生成针状焦生焦;生焦经1,45050的高温煅烧得到针状焦。2017年以来国内针状焦供需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根据统计,2021年针状焦产量为10839万吨,同比增长9841%,其中煤系为2824万吨,油系为8015万吨;2017年-2021年国内针状焦总产量复合增速达到6363%。2021年针状焦表观消费量13094万吨,同比增长9315%。受益于动力电池、电化学储能需求强劲增长,2017年-2021年针状焦表观消费复合增速达到5487%。针状焦主要应用于锂电负极材料和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制造。其中石墨电极主要用作电炉炼钢和转炉炼钢LF精炼工艺上。受益于废钢资源的释放,2016年以来国内电炉钢产量呈现高速增长。根据鑫椤咨询统计,2021年国内电炉钢产量约118亿吨,2016年-2021年复合增速达到1830%。2021年中国粗钢产量1033亿吨,电炉钢占比约1143%,随着钢铁行业高质量和双碳发展的推进,我国电炉钢占比持续提升,对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有效拉动上游针状焦消费进一步上升。负极材料主要用在动力电池、电化学储能、消费电子领域;根据统计,其中动力电池消费占比近60%,2010年以后随着政策驱动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国内新能源车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2021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约300万辆。新能源车的快速普及也拉动动力电池消费快速增长,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为21970GWh,同比增长16340%;销量为18600GWh,同比增长18230%;装车量为15450GWh,同比增长14280%。受益于全球各领域锂离子电池需求大幅增长,尤其是新能源车销量的高增长,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锂电负极市场出货量72万吨,同比增长97%,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4826%;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增长,动力电池装车量及上游针状焦市场空间将进一步上升。受益于负极材料和石墨电极增长对针状焦需求拉动,针状焦行业迎来了高景气度;国内企业纷纷进行扩建及新建针状焦装置,根据统计,2021年中国针状焦产能约为229万吨,其中油系针状焦产能130万吨,煤系针状焦99万吨。生产总量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以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需求。但是,目前国产针状焦在质量上与国外企业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尤其是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焦以进口为主。2020年和2021年国内进口针状焦分别是1320万吨和2260万吨,占表观消费量比重分别是1942%和1722%。随着国内部分企业在原料制备、成焦工艺控制、出焦方法和生焦煅烧方式等方面的技术工艺的突破,国产针状焦正逐步替代进口。受成本环保资源供给等因素影响,国内针状焦历年供给存在一定波动。上游煤焦油和石油渣油等受能源价格影响,会推动针状焦成本端上涨,进一步影响针状焦企业开工率。六、 精细化工产业链精细化工即精细化学工业,是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精细化工产业链上游包括有机化工原料和无机化工原料;中游精细化学品可分为农药、染料、涂料、颜料、试剂和高纯物质、信息用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11个类别;下游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纺织、新能源、电子制造等行业。七、 化学产品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一)焦炉煤气净化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1、焦炉煤气净化行业的周期性焦炉煤气净化作为炼焦的配套工艺,其周期性受炼焦、钢铁行业影响大。在工业化阶段,钢铁作为重化工产业,受固定资产投资、政策调控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固定资产投资经过高速增长阶段后,其周期波动性趋弱;同时随着钢铁和焦化行业去产能的推进,焦炉煤气净化供需两端周期性变动趋弱。2、焦炉煤气净化行业的区域性国内煤气净化业务存在一定区域性特点。焦炉煤气净化作为焦炉炼焦的配套工艺,其布局与焦炉一致,受上游焦煤资源和下游钢铁资源布局的影响;国内煤气净化业务存在北重南轻、西重东轻的特点,主要围绕上游资源端布局。(二)焦油深加工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1、焦油深加工行业的周期性焦油深加工作为煤焦产品向下游延伸的初级产品,受上游荒煤气来料影响;其行业周期性与焦炭基本一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固定资产投资经过高速增长阶段后,其周期波动性趋弱;同时随着钢铁和焦化行业去产能的推进,焦油深加工周期性趋弱。2、焦油深加工行业的区域性焦油深加工存在东重西轻的特点,不同于焦炉布局贴近资源端,焦油深加工企业布局更贴近下游端,大部分分布于华北和华东地区。由于东部地区存在较多的下游相关配套精细化工企业,部分企业通过从西部采购焦油进行加工就近销售;部分焦化相配套企业焦油深加工产能超配,需要外购来弥补资源不足。(三)苯类加工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1、苯类加工行业的周期性苯类加工行业的上游行业是石化、煤加工行业,宏观经济周期和能源价格波动直接影响行业。纯苯行业的下游行业对应的终端产品包括汽车、建材、服装、染料、橡胶助剂和医药等,覆盖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与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息息相关。因此苯类加工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2、苯类加工行业的区域性国内苯加工包括石油苯和煤焦苯,其中石油苯生产区域集中度较高,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这些区域拥有石化工业集群,制造业也较为发达。国内石油苯主要集中在上海、山东、江苏和浙江等省份。煤焦苯是炼焦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的单元,其布局受制于炼焦,国内焦炭主产区也是煤焦苯加工的主要区域,山西、山东、陕西、河北地区的煤焦苯加工业务在国内占比较高。3、苯类加工行业的季节性由于苯类终端产品应用范围和消费地域分布特别广泛,除春节期间下游偏弱,其他时间行业需求受季节影响不明显。(四)碳基新材料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1、碳纤维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1)碳纤维行业的周期性碳纤维行业的生产经营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下游碳纤维制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体育休闲、航空航天、建筑补强等领域,覆盖国民经济众多领域,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2)碳纤维行业的区域性碳纤维行业本身在中国大陆形成以华东(山东、浙江、江苏)和吉林等地为主的产业聚集。下游客户与应用领域相关,涉及行业较多,因此分布较为广泛。2、负极材料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1)负极材料行业的周期性负极材料下游行业主要为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按应用领域划分,锂离子电池主要分为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其中,消费电池的单品价格较低且更换周期相对较短,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动力电池单品价格较高且使用周期长,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因此,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的周期性与下游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周期性高度相关。(2)负极材料行业的区域性从全球范围看,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和韩国,上游的负极材料生产企业也相应地集中于中国、日本和韩国,在原材料方面尤其集中于中国,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从国内市场看,受上游资源和能源结构的影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从华南和华东地区逐步向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布局,形成全国多点开花的局面。(3)负极材料行业的季节性负极材料行业的季节性主要受下游行业的影响。消费电池方面,电子消费品的销售量通常在下半年较高;动力电池方面,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旺季为下半年,因而产量也集中在下半年。同时,受新年假期、春节假期及客户年初市场计划调整影响,一般第一季度为销售淡季。综上,负极材料行业总体上具有季节性,需求主要集中于下半年。3、石墨电极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1)石墨电极行业的周期性石墨电极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特征。石墨电极行业与钢铁工业有着非常强的相关性;而钢铁工业的发展则与经济密切相关,属于强周期性行业,因此石墨电极行业也受经济周期的影响。(2)石墨电极行业的区域性石墨电极行业产品下游主要是钢铁企业,遍布全国,宝方炭材所在兰州市是目前石墨电极产能最大的城市,拥有宝方炭材和方大炭素两大企业。(3)石墨电极行业的季节性石墨电极的生产具有连续性的特征,不存在季节性。在石墨电极的销售方面受钢铁生产企业的采购计划、石墨电极价格波动性及客户的预期影响,石墨电极需求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