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教育比较法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9687531 上传时间:2021-01-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教育比较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代文学教育比较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代文学教育比较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教育比较法 比较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的方式。它关注事物之间相同点,又注重它们的差异性,通过分析综合得出对事物更为深入、甚至是新的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悠久、内容繁复,在对它进行认识、把握时,古人就已经自觉或不自觉的使用了比较的方法。例如苏轼的一段话: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这是在比较中勾勒文学体貌的演变。而严羽所谓: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则是在比较中强调作家独特的艺术风貌。前人的实践已经显示出比较在认识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在现今的古代文学教学中主动地运用比较法也是应有之义。比较在古代文学教学的运用表现在两个层次。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组织课程设计,主张打破现有教材按章节编排的限制,依据教学内容将创作倾向相近或有明显差异的作家作品进行排列类比;,进而来组织整个课程的设计安排,这属于顶层设计,是在总体的层面对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这是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一种尝试,很有意义,但不是本文所讨论的内容。二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法,例如通过比较获得对文学发展规律、线索以及作家作品艺术个性的认识。大多数的情况下,教师们在运用比较方法进行教学的时候,更注重通过比较来获得或者印证某种知识性的结论,强化或加深学生的认知,其目的在于结果;,而比较的过程本身则是作为手段存在的。这种教学方式,是和以知识体系的构建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目标相配合的。近年来,随着一些高校中文系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化,特别是应用型办学方针的确立,使得学生的能力养成成为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将能力养成放在核心位置,相对知识体系的系统传授,它更关注知识的运用。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重心就相应的要从知识的获取转移到过程本身,切实的显示出比较方法的效力,指示出比较方法的运用过程,使学生认识并掌握比较方法本身,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要达成这个目的,首先要求我们进行过程;的比较,而不仅仅是论点的比较。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分析介绍作品的艺术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一般来讲,对于这些经典作品的艺术特点,各种材料上的不同专家的观点大同小异。简单的介绍这些观点,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拓展了知识的广度。但是不同的专家在解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其选择的角度和阐释方式是不同的,所谓过程的比较,就是要把这些角度和阐释方式,也就是解读的过程,进行比较。在比较中,突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给学生以方法上的启发。例如在讲解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时候,就可以突出过程的比较。先把词引在下面: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最为有名的是人比黄花瘦;一句。苕溪渔隐丛话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语亦妇人难道;,可见在当时此词就已经为人所称道。但是,如果仅仅介绍这首词在词史上的地位、其艺术上的成就等等,只是知识的简单积累。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注意进入过程,而不仅仅是介绍结果。可以首先向学生展示历代有关此词的一些具体的分析和评价:杨慎批点本草堂诗馀卷一:(批点末两句)凄语,怨而不怒。许昂霄词综偶评:结句亦从人与绿杨俱瘦;脱出,但语意较工妙耳。王闿运湘绮楼词选前编:此语(人比黄花廋)若非出女子自写照,则无意致。结合这些评价,提示学生注意比较其立场的不同:杨慎以风格论,又有着强烈的诗教背景;许昂霄以出处论,点明此句的来源;王闿运则以身份论,点出女性作者在词的创作中的优势。通过这样的提示和比较,同学不但获得了对这句词更为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获得方法上的启示,了解了从那些角度来分析这些名篇名句。上引的这些评价,虽然角度不同,但鹄的所在,都是解释最后一句的好处,它们之间的比较,是正比较。为了加深同学们的理解,拓展他们的视野,在讲解此词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反比较,有意识的选择一些不同的观点,请同学们进行比较分析:茅映词的卷二:但知传诵结语,不知妙处全在莫道不销魂;。夏承焘:这句人比黄花瘦;之所以能给人深刻的印象,除了它本身运用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句子安排得妥当,也是其原因之一。她在这个结句的前面,先用一句莫道不消魂;带动宕语气的句子作引,再加一句写动态的帘卷西风;,这以后,才拿出人比黄花瘦;警句来。人物到最后才出现。这警句不是孤立的,三句联成一气,前面两句环绕后面一句,起到绿叶红花的作用。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好像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形象性很强。余恕诚:结尾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帘卷西风;,乍看可有可无,少此一笔似亦无损于诗意。实则不然。四字有帘卷;、西风;两个意象。西风;以凄冷、萧瑟的一面加强了词的情调气氛,帘卷;构成室内和室外的联系。没有帘卷;,人比黄花瘦;就变成单纯比喻。词中前后两句写人,中间插以帘卷西风;一句写景物,亦显得跌宕回肠,符合词人千回百转的感情节奏。这几则评价和前引评价不同,并不仅仅关注最后一句的妙处,更是从整个词的结构上、内容上来分析。特别是它们都强调前后句之间内容上的呼应,节奏语气上的配合,揭示出词独有的声情之美。把它们和前面的评价放在一起比较,可以让同学们认识到读词,不仅要会欣赏名句,更要从全篇着眼,除了内容的领会外,更有声情节奏的体味。这样从正反两个方面,通过过程;的比较,展示鉴赏分析的过程,不但使同学们掌握知识,还让同学们参与到解读过程中来,提高其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能力,更要授人以渔,把比较的方法交给他们。因此在运用比较方法的时候,不能仅仅强调比较的结果,更要突出比较的过程;,并带领学生一起进入这个过程。比较方法的使用是有条件的,完全相同或者不同的对象之间的比较缺乏意义,同中有异才有比较的价值。在比较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异;,也不能忽视同;。处理好同;与异;这对范畴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方法运用中的核心问题。所谓突出比较的过程,也就是在使用比较方法的时候,把同;和异;解释清楚,使学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例如在介绍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时候,大家习惯将其和王维进行比较,所谓王诗清而秀,孟诗清而旷;,在比较中凸现孟诗的特点。这样的比较,突出了结果,忽略了过程。我在讲授这一内容的时候,就注意通过具体的诗歌作为材料,突出比较过程。我选择了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和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来进行比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同学们寻找这两首诗歌的相同之处。可以看出,这两首诗,描写的对象相同都是庐山瀑布;使用的体裁相同,是五言律诗;两位作者的生活年代相同,都是在盛唐时期,而且张九龄和孟浩然还有过交往。两位同时代的诗人,使用同样的体裁,处理同样的描写对象,这些相同性的存在,是进行比较的前提。但是两位作者最后创作出来的作品的风貌却是不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