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厂茶叶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9406703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厂茶叶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茶厂茶叶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茶厂茶叶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厂茶叶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前言:茶叶质量管理体系是个系统工程,作为直接被人饮用的饮料,茶叶的 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结合最近爆出的茶叶农残超标事件,茶叶企业 加强质量管理方面的措施尤为必要。作为龙头企业,茶厂要树立起一个茶叶质量 安全的标杆,以消费者利益为第一要求,在此基础上去获得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主要从茶园管理、鲜叶处理、茶叶初加工、茶叶产品清洁等几个方面调查分 析茶厂的管理体系及施行的具体措施。茶厂通过了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0是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 理体系,其目的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建立和实施这一质量管理体系, 会使企业相关管理制度更趋完善,要求企业领导和员工均以身作则,互相信任, 共同创造企业价值。1. 茶厂质量管理方面的基本信息1.1茶园管理方面茶厂茶园3500亩左右,地处海拔580米的山上,远离市区、土壤呈酸性、 气候环境优良、适宜种植茶树。茶园专业管理人员一人,据其介绍,茶园没有设 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制度,茶园管理大都依据经验进行,包括除草、杀虫、鲜叶采 摘等。除草方面主要靠喷施“草干灵、“死得快”等除草剂,幼年茶园不喷施除 草剂而采用人工除草。茶园病虫主要有尺蠖类和螨类,除虫一般茶园喷施农药, 一年平均喷施34次;无公害茶园用黄板除虫。因所用农药是符合国家规定的 低毒农药,而非三氯杀螨醇、氤戊菊酯等国家明令禁止的茶树禁用农药,故其成 品茶中农药残留量理应符合国家标准,但要得出确切结论还要去国家认可的正规 部门去检测。对茶叶喷施农药主要喷在茶树新梢部位,鲜叶采摘也是这个部位;新梢纤薄 柔嫩,叶片单位重量的表面积比其他作物要大;在喷药量相同的情况下,茶树的 农药残留量要比其他作物要高。茶树一年要采摘多次,高峰期喷施农药次数也较 多,农药来不及降解就有可能采摘,且采摘后的鲜叶未经过清洗即进入加工流程。 所有的这些步骤都为茶叶的农药残留埋下了隐患。茶厂在农药的喷施方面没有建 立具体的喷施标准,应多增加管理人员根据相应的国家标准适时适量喷施农药, 保证加工成的茶叶绿色健康对人体无害。1.2茶叶初加工通过实地观察并走访初制车间的操作工人,总体来看,茶厂初制车间大致 可以实现清洁化生产,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下:加工大宗绿茶时,采摘的鲜 叶没有进行清洗、鲜叶内的粗老叶片及其他杂物没有挑拣出来,鲜叶收青后直接 进入摊青过程;茶厂初制车间的鲜叶加工有具体的操作流程,工人可以按照步骤 进行作业生产,但没有形成一定的操作规范,在按件核算工人工资的制度下,工 人大多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无论是杀青、揉捻、还是烘干等过程均追求快,当 然这与洪峰期鲜叶采摘量过多要及时加工生产有关,但这容易造成的一个后果是 加工的成品很难保证质量一致且成茶品质较低。1.3茶叶精制精制车间主要对毛茶进行再加工,通过对茶叶分级、拼配等手段提高茶叶品 质。在精制车间观察了解了大宗绿茶及定心系列的精加工流程。这一生产环节因 主要靠机器加工,均有一定的操作要求和规范,工人按要求进行操作,可以保证 经精加工的茶成茶品质一致。且精加工车间卫生状况良好,能保证加工环节的清 洁。1.4茶叶的审评在审评室,通过走访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茶厂茶叶加工成成品后均要进行相 应生化指标的测定分析,如茶叶内多酚类等物质的含量、灰分等可直接在茶厂的 实验室进行测定。农残、重金属等一些指标要送样到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 试中心进行检测。在这一环节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因茶叶地域性较强,茶厂 主要执行的是市相关的标准,发现有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即上报处理,操作人员也 能按相关要求执行,因这是茶叶出厂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故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尤为重要。对茶叶质量影响最大的两个指标是重金属含量和农残含量。加工过程的不清 洁是造成茶叶中铅、铜等重金属超标的的主要原因,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不合理利 用是造成茶叶中农残超标的主要原因。茶叶加工成茶后审评人员应及时测定分析 茶叶中重金属和农残含量,对不合格茶叶进行相应处理,对加工生产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2. 对茶厂茶叶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茶厂基本建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相应的操作流程清晰明了,但距离 规范化、清洁化生产还有一定的距离。具体存在的问题如下:茶园管理的不规范, 对除草剂、农药等没有相应的具体施用标准;初制加工的不规范,对鲜叶没有及 时的清洁作业,初制车间机械设备没有及时清洁保养等;加工成茶后的检验,茶 厂只能进行一些基本生化成分的测定,对复杂成分的测定还没有相应的设备。虽 通过了$ 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QS等认证,但茶厂相关领导和工人没有严格 去执行,可能因茶厂管理方面的原因致使工人的生产积极性较低,因工人是茶叶 加工生产环节最重要的要素,直接关系到加工成茶的质量状况和最后的成茶品 质,故茶厂应实行一定的措施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3. 对茶厂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议3.1提高茶园管理标准,增加茶园管理的规范性茶园是一个茶厂生存发张壮大的关键,茶园的管理在现代茶叶企业中越来 越重要,茶厂应成立专门的茶园管理团队,根据过往经验和科学分析制定相应的 茶园管理标准,何时施肥、何时除草、何时喷施农药、何时采摘应形成相应的制 度,在不断的摸索总结中制定出使效益最大化的茶园管理标准并严格去执行。同 时茶厂茶园应按照现代化茶园的要求对茶园重新规划,并尝试进行机械化作业, 茶园的机械化是现代茶园的一个发展趋势,一方面可以降低茶厂成本,另一方面 可以是茶叶品质保持稳定。3.2增强工人责任意识,实现车间的清洁化生产鲜叶收青分级后,应将鲜叶中的杂物挑拣出;进行名优茶的加工生产时鲜 叶要及时清洗。在加工阶段,应制定每个生产流程的具体标准,并让工人严格执 行,实行岗位责任制,对工人进行工资核算时不采用计件的方式,而应在保质保 量生产的前提下按生产销售额对工人增发奖金,提高工人生产的积极性。按时清 洁车间,保证车间的卫生状况符合相应的标准,同时对加工机械也应进行保养清 洁工作,逐步形成车间生产的清洁化。3.3增加茶厂的检测设备,严格执行国家相应的检测标准茶厂的检测设备相对单一和落后,只能对一些简单项目进行检测分析,农 残含量、重金属含量只能送样到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检测,这 无疑增加了检测的时间,不利于加工新茶快速投放市场,难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 .rw.o3.4尝试使用茶叶质量追溯制度,探索新的茶叶质量管理模式质量追溯虽是IS 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 一道重要屏障,但在现有模式下,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实行茶叶质量追溯制度, 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茶厂规模众多,分散经营,没有相同的企业生产标准, 茶叶市场还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良性市场,各茶叶生产企业的无序竞争导致质 量追溯难以施行。2,茶园大多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经营,这种经营方式决 定了施行茶叶质量追溯制度的成本太高,质量追溯可以施行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茶 园的规模化生产,过于分散的茶园经营致使这一制度难以施行。3,很多茶园依 山势而建,难以进行茶园的规模化作业,还停留在人工管理的阶段,没有实现 茶园管理的机械化,这也增加了实行质量追溯制度的难度。4,我国的农业生产 自古以来都是小农分散经营,虽有茶厂将农户自有茶园纳入整个茶园管理体系, 但具体的管理方式还是千差万别。尽管有诸多施行茶叶质量追溯制度的不利因素,茶厂也有施行这一制度的优 势所在。1,据调查,茶厂自有茶园占60%,农户占40%,自有茶园便于规模化管 理,可率先在一些地势平坦茶园进行机械化采摘实验。2,市农业委员会制定了 市茶业十二五规划、市茶业振兴计划,政府无论从政策层面还是资金层 面均对市茶园建设提供支持,通过良种苗木补贴、农机补贴、鼓励创名牌等措施 促进茶叶企业的发展。茶厂作为龙头茶叶企业,应抓住机遇,努力创新,在率先 走出一条茶叶质量追溯的新路。3,茶厂借助业已形成的品牌效应将企业做大做 强,提高自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效益,在此基础上扩大企业规模,企业 做大做强有利于茶叶质量追溯制度的建立,同样,实行质量追溯制度也有利于企 业的长远发展。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具体可实行的措施如下:1,将自有茶园划分成若干区块, 可100亩为一个单位,分配2名专业管理人员负责这100亩茶园的施肥、除草、杀 虫等工作,农忙时可雇用相应的工人,对采摘的鲜叶进行信息编码便于后续追踪。 2,农户有的茶园可将20-30户为一个小组,每组选派一位组长负责这一小组的 茶园管理采摘等工作,对这一小组内的质量问题负责。3,制定统一的茶园质量 管理措施,让自有茶园和农户茶园严格执行。4,建立问责机制,对最后检测出 问题的茶叶追溯到当事人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4 .结语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发现茶厂茶叶质量管理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但同时也 有不足之处,本着做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茶厂应努力完善自己的茶叶质量 管理体系,从茶园管理、茶叶初加工、茶叶深加工、产品出厂等方面都应建立完 善的标准并严格执行。保证最后加工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为的茶叶企业树立起一道标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