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耐庵、施伯雨与《水浒传自序》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9383736 上传时间:2021-01-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施耐庵、施伯雨与《水浒传自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施耐庵、施伯雨与《水浒传自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施耐庵、施伯雨与《水浒传自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施耐庵、施伯雨与水浒传自序 论文关键词水浒传自序;施耐庵;施伯雨 论文摘要明人贺复徵编文章辨体汇选录有一篇水浒传自序,文字与金圣叹评本水浒施耐庵“原序”相同,但多出“元施伯雨”的署名。按文章辨体汇选体例,这意味着施耐庵就是“元施伯雨”。笔者考证,这篇水浒传自序很可能源于金圣叹评本水浒,但相反的可能性也无法排除;施耐庵是否“元施伯雨”,则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而水浒传“施耐庵的本”则有可能不是小说而是剧本。 一、问题和价值 金圣叹评本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下称金批水浒)“序三”说:“施耐庵水浒正传七十卷,及楔子一卷,原序一篇亦作一卷,共七十二卷。”“吾既喜读水浒,十二岁便得贯华堂所藏古本。吾日夜手钞,谬自评释,历四五六七八月而其事方竣,即今此本是已。”所谓贯华堂古本水浒“原序”,见于金批水浒刊本,末署“东都施耐庵序”。研究者普遍认为它是金圣叹托名伪撰。 明人贺复徵选编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二十七之“序四十七词曲类”录有一篇水浒传自序,文字与金批水浒“原序”相同,文末也署“东都施耐庵序”,所不同的是在水浒传自序题下又署名“元施伯雨”(卷327)。为简明起见,下文略称之“贺本序”,称金批水浒“原序”为“金本序”。文章辨体汇选“序四十七词曲类”除“贺本序”外,还有曲序,题下署“徐渭”;序拜月西厢传,题下署“李贽”;批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序,题下署“王思任”。这些署名都是作者的本名。“贺本序”文末已有“东都施耐庵序”字样,而题下又署“元施伯雨”,按文章辨体汇选体例,意味着“东都施耐庵”就是“元施伯雨”。这是“贺本序”提供的新信息。 “贺本序”的价值自然首先取决于它是否源于“金本序”。如果是这样,便意味着贺复徵认为施耐庵是“元施伯雨”;如果不是这样,则“贺本序”当另有来源,同时也意味着“金本序”当有来源。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在水浒研究的现有视野之外,可能具有新的史料价值。 二、“贺本序”有条件录自“金本序” 金批水浒是刊行本,“序三”署“崇祯十四年(1641)二月十五日”。文章辨体汇选是未刊本,被四库全书直接收录。因而,要判定“贺本序”是否源于“金本序”,在缺乏直接证据的前提下,需查明文章辨体汇选脱稿与金批水浒刊行的相对时间。关于文章辨体汇选的版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书只存抄本”,“每册首有晋江黄氏父子藏书印记”,但千顷堂书目却未著录。全书七百八十卷,所选文章“上自三代,下逮明末”,“首无序、目”,“其中有一体而两出者,有一体而强分为二者,未免失于别裁。意其卷帙既繁,稿本初脱,未经刊定,不能尽削繁芜。然其别类分门,搜罗广博,殆积毕生心力抄撮而成,故坠典秘文亦往往有出人耳目之外者。”这是说,此书“未经刊定”,尚需加工修改以“尽削繁芜”,属于尚未最终编定的初稿。上文提到,此书录有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序。王思任(15751646)卒于清顺治三年(1646),但批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序作于“天启癸亥”,即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原是为清晖阔刊本牡丹亭所作。又如卷十九“诰”之一,探讨“诰”的观念演变,有按语“复微日:考文苑英华亦有中书制诰、翰林制诏之别。我明大夫曰诰命,郎官曰敕命,则是唐、宋制重而诰轻,明则敕轻而诰重,合而观之可以知唐、宋、明三代之损益矣。”(卷19)这分明是明朝吻。通检全书,可知所录文章的确“下逮明末”。 关于文章辨体汇选的编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明贺复徵编。复微字仲来,丹阳人。”“书中有复徵自著道光和尚述云:先宪副昔宦夔门,时为天启甲子六月。越岁乙丑予入蜀,悉其事,先宪副为郎南都,嗣后入粤归吴,又云:先宫保中泠公请师演说金刚经。又(吴吟题词云,辛未秋,家大人粤西命下,予以病侍行。考丹阳贺氏一家,登科名者,邦泰,嘉靖己未进士;邦泰孙世寿,万历庚戌进士,官总督仓场户部尚书;世寿子王盛,崇祯戊辰进士,按之复徵所序祖父官阶年月,俱不相合。”(卷189)这里肯定了贺复徵是明朝人,但其家世不详。 以上提要虽然没有涉及此书“稿本初脱”的时间和贺复徵的生卒年,但有助于查考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此书内含贺复徵自著文章六篇。在云社约中,他自我介绍道:“予不佞复徵,字仲来,行二”;“予不佞复徵,万历庚子年三月二十六日生。”(卷51)可知他生于万历二十八年庚子(1600),比金圣叹(16081661)年长8岁。 其题词开头说:“辛未秋,家大人粤西命下。粤故多瘴疠,家人戒无往。然功令必往,予乃以病侍行,溯扬子江而上”。”(卷362)其时在崇祯四年(1631)辛未。其道光和尚述提到: 先宪副昔宦夔门,闻师戒行,延之云安之慧 日寺。讲法华经,天花乱飞,大者如掌,万目 恭睹,诧为希有,如是者三日。其时为天启甲子 六月也。越岁乙丑予入蜀,悉其事,寄以诗曰: 。未几,师南游,晤予于后湖别墅,云往星 源之花山修六度净社。予送以诗曰:。先 宪副为郎南都,师从白岳柱杖来相见道故,且为 欢喜。适蜀人王太史、徐玺卿皆欲留之常住,与 先宪副相商,于鸟龙潭上规摹数武,结道光庵, 挂师锡焉。嗣后先宪副入粤、归吴,十年之间, 师岁一至丹阳为故事,不啻白香山之如满苏长 公之参寥也。不幸先宪副见背,四方多事,师依 杜将军,下吴门,过娄江,走云间、海上。不如 意,复至丹阳。余奉师于城西之六度庵。先宫 保中冷公为之倡,首请师演说金刚妙经,作诗 赠之。予和以诗曰:宫保公结静室于净香 池后,为师焚(引者按原文如此,当作梵)修。予 辈亦喜师有住足地,而师竞逝矣。(卷629) 将以上两文互参,可寻出一些史实。“师”指道光和尚。“先宪副”是贺复徵的“家大人”即父亲。他在“天启甲子”(天启四年,1624)前后任职夔门,后“为郎南都”,调任南京,曾为道光和尚在南京乌龙潭建道光庵。之后,他于崇祯四年(1631)辛未“入粤”,调任粤西,后又由粤“归吴”,回家乡丹阳。他从“入粤”到“归吴”,再到死去,前后“十年”,则他当卒于崇祯十四年(1641)。恰巧,金批水浒也刊行于这一年。 贺父死后,道光和尚随杜将军辗转吴门(苏州)、娄江、云间、海上(上海),后又回到丹阳。在丹阳, 贺复徵“奉师于城西之六度庵”。之后,“先宫保中冷(引者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冷”作“泠”)公”供养道光和尚,为他建造静室,直到他死去。 道光和尚述显然作于道光和尚死后。虽然道光和尚的卒年不得而知,但肯定在崇祯十四年(1641)贺父死后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道光和尚离开丹阳,辗转苏州、娄江、云间、上海,又回丹阳。在丹阳,他先住六度庵,又讲金刚经,后迁净香池后之静室,直到他死后贺复徵为作道光和尚述,并编入文章辨体汇选。金圣叹是苏州人,金批水浒应刊行于苏州。而从丹阳到苏州,骑驴或乘马车,一天时间足矣。因而,贺复徵应有条件见到金批水浒,“贺本序”自然有条件录自“金本序”。虽然“贺本序”未必录自“金本序”,但录自“金本序”的可能性无法排除。 三、“贺本序”未必录自“金本序” 之所以说“贺本序”未必录自“金本序”,是因这种可能性也无法排除。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