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瑛-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91930279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熊瑛-语文-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熊瑛-语文-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熊瑛-语文-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熊瑛-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案例名称题西林壁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提供者熊瑛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生字,能准确读出生字卡片上和含有生字的文字片断或小故事中的生字字音并且认清字形;()读一读“壁、横、庐、识、缘”这些字,并组词;()认识偏旁“广”字头,能够说出学过的或认识的带“广”字头的字;()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阅读感悟法,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2)情景再现法, 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他们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 / 7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合作学习的概念。合作学习是本次新课标的一个亮点,或者说是这次新课改的重中之重。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动性学习,是小组成员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且分工合作的一种集体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具有这样几点特征:异质分组、积极互助、分工合作、资源共享、集体荣誉等,它将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教室 (1)收集有关这首诗的资料。(2)图片、音乐、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1.引入新题(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2)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说风景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2.讲解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读古诗并思考问题激励学生3.老师范读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认真听。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4.总结并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学生很认真的回家背诵了。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教学流程图七、教学评价设计八、帮助和总结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再去欣赏庐山的山峰,站在诗人的角度,把自己当作诗人,走进庐山去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这样,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来感悟诗中所蕴含道理的就很容易。我先采用小组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字面上的意思,让他们明白诗人会写下“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正的面目呢,原来是自己处在庐山的群山之中”。我让学生模拟表演试试看,把自己身藏在学校的树林中,看能否看清整个校园的面貌。这样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当然就明白了诗人所写的意思。最后我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然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评价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是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有生活中我们常常是自己犯了错误还不知道错在哪里而是等到老师或者同学点穿以后在猛然醒悟。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