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分析:重庆狂犬抗体检测机构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187469488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分析:重庆狂犬抗体检测机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分析:重庆狂犬抗体检测机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分析:重庆狂犬抗体检测机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健康/重庆狂犬抗体检测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分析一、 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WHO狂犬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议,对于狂犬病病毒III级暴露者,应在接种疫苗的同时对伤口进行彻底清洗并在周围浸润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即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马源抗狂犬病血清,以阻止病毒进入神经组织从而获得快速保护作用。另外,对于免疫功能严重低下的暴露者,即使II级暴露,也应联合应用被动免疫制剂。分析二、 国内狂犬疫苗市场持续增长近年来,随着我国狂犬病预防教育普及、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数量增加,我国狂犬病预防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控制狂犬病发病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2018年,中国人用狂犬疫苗市场规模达到284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387亿元的市场规模。Vero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是狂犬病疫苗市场的主导者,占据750%的市场份额;人二倍体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和原代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包括地鼠肾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和鸡胚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分别占据182%和68%的市场份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显示,我国狂犬病疫情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华中、华南、西南、华东地区。人群分布上呈三多特征:农村地区病例较多、15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中国的犬数超过1亿只,其中大部分在农村散养。消除狂犬病必须免疫动物,而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动物普遍免疫不同,中国接种疫苗的动物比例较少。因此,人用狂犬病疫苗属于刚性需求。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国内民众将愈发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和管理。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人们付费接种疫苗的意愿和能力也将随之提高。此外,教育程度的提升会提高狂犬病疫苗接种率,这将促进人用狂犬病疫苗的销量增长。三、 常用狂犬疫苗对比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犬、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目前对于狂犬病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因此暴露后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我国常用狂犬疫苗可分为动物细胞狂犬疫苗和人源细胞狂疫苗两大类,其中动物细胞狂犬疫苗常用地鼠肾、鸡胚、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人源细胞狂犬疫苗则使用人二倍体细胞。四、 中国狂犬病发病数量、死亡数量及发病率与死亡率得益于狂犬疫苗的推广,我国狂犬病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发病人数从2010年2048人下降至2020年的202人,截至2021年1-5月我国狂犬病发病人数为70人;死亡人数从2010年2014人下降至2020年188人,截至2021年1-5月我国狂犬病死亡人数为66人。2020年中国狂犬病发病率为00144/10万,死亡率为00134/10万;2019年中国狂犬病发病率为00208/10万,死亡率为00198/10万。五、 狂犬疫苗出口市场广阔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们对狂犬病疫苗接种的认识相对较低,导致狂犬病疫苗接种率较低,例如孟加拉国、埃及和印度等。随着这些国家疫苗接种工作的推进,未来疫苗接种率上升潜力空间大,国内疫苗公司将有更多机会开发和拓展海外市场。随着发展中国家狂犬病暴露后疫苗接种率提高、医疗保健意识增强和可支配收入增加,这些新兴国家和地区的狂犬病疫苗接种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在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以及国内疫苗企业产品质量持续提高的背景下,未来中国狂犬疫苗出口的市场规模还将继续增长。六、 中国狂犬病疫苗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目前已上市的狂犬疫苗产品根据使用细胞基质不同可分为:二倍体细胞、Vero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地鼠肾细胞及鸡胚细胞,其中Vero细胞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细胞基质;根据采用的细胞规模化培养方式,可分为罐培养工艺(片状载体,微载体),转瓶培养工艺。我国主要生产狂犬疫苗的企业有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荣安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广州诺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中,成大生物占据狂犬疫苗市场的主要市场份额,2019年批签发占比为7308%;其次,广州诺诚与宁波荣安的批签发占比分别为688%和591%;此外,成都康华的第三代狂犬疫苗的批签发占比为346%。七、 中国RABV的动物系统发育与进化分析科研人员从177个阳性脑组织样本中总共扩增到了108个完整的N基因。在这些样本中,科研人员分析并选择了代表不同年份,动物种类,疫情程度和地点的78种,连同来自中国以及邻国和其他国家的222种参考序列进行系统发育特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动物RABV分布在4个主要的进化枝中:亚洲(Asian),世界性(Cosmospolitan),北极相关(Arctic-related)和印度次大陆(IndianSubcontinent),以及这些进化分枝中不同的子分枝。其中,亚洲进化枝是最普遍的进化枝,广泛分布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主要通过狗传播。通过查阅文献研究人员发现,雪貂獾(ferrtebadger)RABV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这仅在中国有报道。印度次大陆的进化枝在中国还没有被发现,直到2017年在靠近尼泊尔的西藏边境地区发现了由一只当地流浪狗咬伤的人类病例,仍然是迄今为止在中国确认的唯一的印度次大陆分支RABV。紧接着,研究人员利用对于不同亚类的时间排序,重新定位了1969-2018年期间分离的具有代表性的1,118个中国毒株。其中55个中国RABV序列在1969年(最早提交)至2003年分离。自2004年开始进行官方狂犬病监测后,提交给GenBank的基因序列表明,大多数狂犬病爆发是由亚洲毒株(933%)引起的,其他3种毒株的参与有限。在亚洲类群中,SEA1亚类群在中国狂犬病毒株中占主导地位(701%),其次是SEA2(167%)。此外,缅甸、泰国、老挝和越南的许多SEA3毒株在遗传上接近中国云南和广西流通的一些毒株,这表明SEA3毒株可能由中国传播至接壤的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和韩国之间的边境地区也发现了同样的传播迹象。这种相似性令人担忧,因为中国周围有14个毗邻的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有狂犬病流行,在这些国家中,人们尚未对狂犬病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特征进行充分研究。在中国,狂犬病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0152018年更是导致每年几百人死亡。超过95%的人类狂犬病病例来源于患狂犬病的狗。相比之下,中国报告的动物狂犬病病例数却远低于人类狂犬病病例数;仅有几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动物狂犬病病例报告给国家兽医当局,且报告中国动物传染病月度信息的唯一官方杂志是兽医通报(VeterinaryBulletin)。即便如此,这类零星的研究仍表明野生动物狂犬病在赤狐(VulpesVulpes),貉(Nyctereutesprocyonoides)和鼬獾中都有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