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语文中考真题试题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8727743 上传时间:2021-01-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语文中考真题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语文中考真题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语文中考真题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连云港市语文中考真题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3题;共12分)1. (2分) (2017七上崇仁月考)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 ) A . 嘹亮(lio) 黄晕(yun) 棱镜(lng) 贮蓄B . 吝啬(ln) 澄澈(dng) 着落(zho) 抖数C . 宛转(wn) 碣石(ji) 干涩(s) 粗犷D . 淅沥(x l) 草垛(du) 应和(yng) 静谧2. (2分) (2016七上环翠期中)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隐密 宽恕 翠弱 瘦骨嶙峋B . 诱惑 迂回 扶摸 恢心丧气C . 凝视 抵达 挑逗 仙露琼浆D . 收敛 拢罩 沉淀 幕色苍茫3. (8分) 古诗文名句默写。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 _,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气蒸云梦泽,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斯是陋室, _。(刘禹锡陋室铭)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江春行一诗中,描写早春莺燕景象给春天带来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_。二、 名著导读 (共3题;共17分)4. (4分) (2016七上永定期末) 名著阅读。 (1)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_,少部分以_或人为主人公。 (2) 请将伊索寓言中的故事与寓意对号入座。故事:A狼和小羊;B农夫和蛇;C蚯蚓和狐狸;D狐狸和葡萄;E蚂蚁和蝉寓意:以上选项中,讽刺恩将仇报的恶人和帮助恶人的伪善的人,如_;讽刺找借口自我辩解的,如_。(只填选项字母)5. (2分) (2017大石桥模拟) 请结合语境再仿写一句话。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辛,哪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困顿,哪能明白风和日丽的美好;_,_。6. (11分) (2016七上厦门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有关机构公布的某市国民阅读指标数据国民阅读率指标(指的是有一定阅读行为的人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所占的比率)【材料二】名人谈读书A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B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C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D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E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材料三】现在改编经典的现象十分普遍;西游记被“大话”,三国演义被“水煮”,这样的改编实际上是把内涵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速食快餐”。然而,阅读这种改编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成了一种时尚,他们说:“那种很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而这种书有图画,又搞笑,要有意思得多。”(摘自新京报)【材料四】我们的中文经历了几千年的成长,仍然有着青春的活力,是活的语言。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那些文学作品,比如六百年前的三国演义西游记之类的,我想一个中学生大概不需要用字典,就可以看懂。很多经典之作都是今日一般读书人可以享受、欣赏,并终生使用的。(摘自余光中先生在母校南京大学的演讲)(1) 从材料一的图表中你看出什么?请写出你的结论。 (2) 选出材料二中名人谈学习方法的句子是_(多选题)。(3) 结合材料三,四及你的阅读实际,谈谈你对改编经典的看法。 三、 现代文阅读(共29分) (共3题;共56分)7. (20分) (2017杭州)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回 家徐 风已近年关,隐藏在大山褶皱里的小县城年味渐浓。火车的汽笛声频繁地响起。一条悠长的巷道里藏着几户人家。一座陈旧的小四合院里传来清脆的电话铃声。妈,再过一两个小时我们就到家了,晚饭回家吃,一年没吃到您做的饭了,呵呵。你这孩子,咋突然就改主意了?不早讲,也好让妈提前高兴着,刚才还和苗苗念叨呢,苗苗一直想去看你们呢。不是想给您个惊喜吗,呵呵。好好好,妈这就准备去。苗苗奶奶放下电话,苗苗,你都听到了吧,你爸妈一会就到家喽,自己好好玩,奶奶给你做好吃的。奶奶脸上的皱纹一下全舒展开了。五岁的苗苗听说爸妈要回家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冲向大门口。奶奶扶起被门槛绊倒的孙子,轻拍了下孙子的小脑瓜,乐呵呵跑进了厨房。就是,有钱没钱也得回家过年嘛。你们不记挂妈,不记挂苗苗,俺祖孙俩可天天伸脖子盼呢。苗苗奶奶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恨不得手脚并用地忙活。一切准备就绪,额头上竟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瞅着还算丰盛的菜肴,关键都是儿子媳妇爱吃的,喜滋滋地擦了擦汗,又捶了几下腰,却并不急着点火。天寒地冻的,等着儿子媳妇回家边炒边吃。也就在此时她才忽然想起小孙子,好像老一会没听到动静了,心里不知咋的“咯噔”一下,边喊边出了厨房,无人应答。苗苗奶奶翻遍了满屋满院,犄角旮旯,仍不见小孙子人影,便心慌慌地跑出院子,挨家挨户寻找。邻居们都是一样的答案,她大声呼喊着追出巷子,来到街上,四下里飞速扫了一遍,眼里满是失望和惊恐。这个节骨眼上孙子要是出点啥事,这个年还咋过?我咋向他爸妈交代?老天爷啊!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瘫坐在地上。天色渐晚,还飘起了雪花。咱这儿就巴掌大的地方,何况还报了警,他们很快就能把苗苗找到的。邻居们正在不住地安慰着精神几乎失控的苗苗奶奶,一阵急促的铃声骤然响起。真悬哪!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邻居们急忙把苗苗奶奶搀起来,问:咋了?到底说啥了?孩子在车站警务室呢!苗苗奶奶带着哭腔说。咱咋就没想到呢?车站离这里不是很远。敢情这孩子是去接站了,等不及了。哎哟喂,你说这么点小孩,幸亏被警察发现了。麻烦你们帮我再守会家,我去把孩子弄回来。苗苗奶奶边说边往外走。让老刘守着,我们几个陪你一块去吧,天黑路滑的。几个热心的邻居前后撵了上去。工夫不大,一行人来到警务室。还未进门,苗苗奶奶就发现小孙子坐在沙发上伸着长长的舌头,正“吧唧吧唧”地舔着棒棒糖。苗苗奶奶气不打一处来,紧走几步,推门闯了进去,也忘了跟警察道谢,一把将苗苗从沙发上拖下来,抬手屁股上就一巴掌:你个小冤家,差点把奶奶吓死!奶奶不讲理,我又没做错事。反应过来的苗苗咧着嘴委屈地辩解。还没错呢?奶奶又举起巴掌。孩子毕竟小嘛,没丢就万幸了。邻居劝住苗苗奶奶。警察抱起苗苗,笑说:大娘,消消气,您往别处想想看,孩子今天这个举动是不是挺招人疼?他跟我们讲他爸爸电话里说给您一个惊喜,他也要给他爸妈一个惊喜呢。多乖,多懂事。苗苗奶奶瞅着警察怀里噘着嘴巴、抽抽噎噎的小孙子,忍不住老泪直流。此时,“呜呜”似是火车进站的汽笛响起,雪花也越发欢快起来。(选自羊城晚报,有改动)(1) 小说中哪些内容暗示了苗苗会去车站接爸妈?请简要回答。(2) 分析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所反映的人物心理。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瘫坐在地上。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3) 小说两处写雪花,各有什么作用?(4) 关于小说主题,有以下三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请简述理由。第一种:表现苗苗一家感人至深的亲情。第二种:体现邻里之间相互关爱的人间温情。第三种:反映留守家庭的生存现状,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8. (15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该不该让家长陪读【读者按】陪读,顾名思义就是陪同孩子读书。广义上讲是家长全程参与孩子生活与学习的一种行为。狭义上讲是孩子放学后家长或陪读老师陪同孩子写作业并予以指导的行为。现在家长陪读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有的在县城的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有的跨学区买房陪读,还有的甚至飘洋过海去陪读。该不该让家长陪读呢?我们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来讨论这个问题。“孟母三迁”是我们熟悉的千古佳话,这也许是有记载的最早的陪读吧。孟母努力为孟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值得天下父母效仿。有人说:“父母应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中的伙伴。”这句话将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概括得很全面。确实如此,我们如果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良好的品行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现在,很多学校实行寄宿制,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陪读就能增加与孩子相聚的时光,减少父母的“空巢”感,提高家庭的和谐幸福指数。另外,很多孩子学习压力大,父母陪读能缓解孩子压力,激发孩子学习动力。_(广东)刘同学首先,家长陪读不利于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很多陪读家长甚至连盛饭、洗袜子、挤牙膏这样的小事都代劳,如此陪读会导致孩子“高分低能”。其次,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和困难,如果每次家长都在身边给予“帮助”,这些麻烦、困难对于孩子来讲就失去了助其成长的意义,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近年来社会上热议的“啃老族”,不就是被父母一路“包办”成长的精神上的矮子吗?最后,家长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家长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了成绩,无疑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如果他们把孩子当作全部,放弃了事业和追求,可能就无法有效地“言传身教”了。不可否认,不少家长陪读也是出于无奈。但问题是,今天在重重保护下长大的我们,未来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吗?_(河南)李同学家长陪读的重点应放在“读”上,而不仅仅放在“陪”上。要“读”懂孩子,理解孩子,摆正自己“陪”的位置,而不是变成管孩子吃饭,管孩子学习,管孩子交友,管孩子看电视、电脑。我的父母陪读就很讲究方法,有艺术。我到家后,他们不光嘘寒问暖,还留出时间让我给他们讲述一天的情况,等我自己作出评价后,他们才会恰当地说出他们的见解。遇到双休日,不是他们“伺候”我,而是我孝敬他们。这使得我们之间有了更多的情感交流,就像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们年纪小,有父母在身边,我们快乐无忧,父母心里踏实。_(浙江)张同学(节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1) 下列语句来自三位同学的发言,请把它们分别放到材料中最恰当的位置(填序号即可)。A所以,家长陪读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不要把陪读重心放在约束孩子、管教孩子上。这样,不光孩子成长得快,家长也会“成长”。B因此,与其躲在父母背后避风雨,不如大胆迈出自己的脚步,在泥泞与荆棘中收获真正的人生教益。C对毕业班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家长的陪读能缓解孩子的压力,有利于他们以积极轻松的状态面对学习的挑战。_ _ _(2) 编者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其意图最有可能的是( )A . 解释陪读的现象。B . 呈现对陪读的看法。C . 说明陪读的方法。D . 倡导陪读的风气。(3) 议论性文字要求具有说服力,请选择一位同学的发言,分析他是如何做到的。(4)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我已陪读了两年,孩子上初中后,我就选择了辞职陪读。每天的工作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学,准备一日三餐,做好一切后勤保障。我怕孩子学习不自觉,每晚都坐他身边陪读。除此之外,还要督促他复习。可最近孩子一回家就关房门,也不知他在想什么。(上海)李女士你认为李女士在陪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文本中三位同学的发言作出分析。9. (21分) (2018七下长春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 本文的作者是_,字晓岚,_(朝代)文学家。 (2)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山门圮于河_ 阅十余岁_不亦颠乎_ 啮沙为坎穴_(3) 翻译下面的句子。尔辈不能究物理。(4) 讲学家和老河兵在发表看法之前都“笑”了,请你分析二人因何而笑?(5) 本文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请谈谈你阅读本文后得到的启示。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0. (7分) 阅读诗歌,分析问题。孔夫子的箴言(德)席勒时间的步伐有三种不同:姗姗来迟的乃是未来,急如飞矢的乃是现在,过去却永远静止不动。它在缓步时,任怎样性急,不能使它的步子加速。它在飞逝时,恐惧和犹疑,不能阻挡住它的去路。任何懊悔,任何咒语,不能使静止者移动寸步。你要做幸福、聪明的人,走完你的生命的旅程,要听从迟来者的教诲,不要做你的行动的傀儡。别把飞逝者选作朋友,别把静止者当做对头。(1) 第一节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作用是_。(2) 诗人认为怎样做才是幸福、聪明的人(用原句回答)?应该怎样理解?五、 作文:任选一题作文 (共2题;共10分)11. (5分) (2017九上孝南月考) 请从下面作文题中任选一个,按提示及要求作文(一)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我只是雏菊丛中的一朵小花。”一朵雏菊伤感地叹息,“与这么多雏菊生长在一起,我的美丽完全被淹没了,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我。”“但是,你真的很美丽!”天使安慰它说。“我想成为唯一的一朵,不想与它们呆在一块。”“好吧!”天使把她带到了城市广场。几天之后,一位园艺师来到城市广场:“把土壤翻一翻,种上天竺葵吧!”“等一等!”雏菊大叫,“你那样做我会死的。”“如果这里还有一些和你一样的雏菊花,会对广场起到非常好的美化作用。”园艺师说,“但是在你的周围找不到你的同类,你自己不可能形成一座花园。”说完,园艺师把雏菊从地上连根拔起。(二)_温暖了我的岁月要求:(1)问题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不少于700字12. (5分) (2017八上凤庆期中) 你做过饭吗?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试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要求:(1)不少于600字。(2)写真实事件。(3)写清做事过程,让人理解你是怎么做的。(4)写清楚做事的顺序,保持前后叙述的连贯性。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3题;共12分)1-1、2-1、3-1、二、 名著导读 (共3题;共17分)4-1、4-2、5-1、6-1、6-2、6-3、三、 现代文阅读(共29分) (共3题;共56分)7-1、7-2、7-3、7-4、8-1、8-2、8-3、8-4、9-1、9-2、9-3、9-4、9-5、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0-1、10-2、五、 作文:任选一题作文 (共2题;共10分)11-1、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