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廊坊市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八 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8延庆模拟) 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铝B . 铁C . 氧D . 硅2. (2分) (2018大荔模拟) 某同学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用细尼龙线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下图所示的三个液面高度相同的装置中,放置一星期后观察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 装置铁钉这一侧的液面下降B . 装置、中的铁钉都被腐蚀C . 比较铁钉这一侧的液面,装置比装置的高D . 装置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3. (2分) 下列关于金属物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自行车被雨淋后,应用布擦干,再涂上油B . 金属生锈后不能再用,不值得回收C . 铁没有铝活动性强,所以铝生锈快D . 自然界中的金、银、铁等少数金属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其他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4. (2分) 下列是某同学对所学内容的归纳,其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B化学与生活石墨有良好导电性用作电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用于炼铁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冰箱内的异味肥皂水显碱性减轻蚊虫叮咬后的痛痒C化学与材料D物质的鉴别水泥、玻璃无机材料合金合成纤维有机合成材料硬水和软水分别加肥皂水二氧化碳和氧气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A . AB . BC . CD . D5. (2分) 在不同温度下,CO可将Fe2O3还原为Fe3O4、FeO或Fe,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生成固体的质量一定小于固体反应物的B . 在实验室完成此实验,一定要对尾气进行处理C . 一定量的Fe2O3还原为FeO时,消耗的CO最多D .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CO2二、 填空题 (共1题;共5分)6. (5分) 铁、铜等金属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很广。(1)制造汽车所用的钢材是_(填“铁”或“铜”)的合金,这种金属在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的_面。(2)某工厂利用废铁丝、硫酸铜废液(含硫酸亚铁)和废铜粉制备硫酸铜晶体。具体过程如下:废铁丝投入到硫酸铜废液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废铁丝在投入硫酸铜废液前需用稀H2SO4进行处理,其目的是_。过量废铁丝与硫酸铜废液充分反应后,为了得到纯净的铜粉,的主要步骤是_ 。在“氧化铜”(含少量铜)转化为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以下化学反应方程式与该过程有关的是_。A2Cu+ O22CuOB2Cu+O2+2H2SO42CuSO4+2H2OCCu + H2SO4 CuSO4 + H2 DCuO + H2SO4 CuSO4 + H2O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5分)7. (3分) (2017肥城模拟)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我们一般从物质的存在、性质、制备、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以金属为例,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问题(1) 如图4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是_(至少两条)(2) 亮亮做家务时接触到一袋脱氧剂(主要成分是还原铁粉),拆开后看到还原铁粉已生锈,铁生锈的原因是_,废旧钢铁表面的铁锈可用盐酸除去,其原理是_(写化学方程式)(3) 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1(反应条件略去)已知:2Cu+2H2SO4+O2 2CuSO4+2H2OAE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_(填字母序号)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4) 炼铁产生的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和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CuCl2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中CuS、NaCl和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CuCl2和Na2SO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的操作名称是_,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寻找各成分的差异,然后利用其差异选择合适方法进行分离,该方法就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_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5) 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若A、B为Mg、Zn中的一种,则A是_,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剩余,则剩余金属为_8. (8分) (2018九上大庆月考) 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1) 铁的冶炼工业炼铁的原理是高温下用CO作还原剂,将铁从氧化物中还原出来。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2) 实验探究炼铁原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炼铁的原理,并探究CO与Fe2O3反应后的产物。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草酸(H2C2O4)固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H2C2O4 CO+ CO2+ H2O。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常温下,Ca(OH)2微溶于水;于是他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图A是用固体草酸和浓硫酸制取CO的反应装置,你认为应选择下图中的_(填装置编号);(3) 图中装置C、D的作用分别是 _、_; (4) 为了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装置F中的试剂应该是少量的_(填试剂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5) 该装置设计有一个明显缺陷,你认为是_。 (6) 实验时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纯净的Fe2O3固体按上图进行实验,当E中固体全部变黑后,继续通入CO直到玻璃管冷却。将得到黑色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但无气泡产生。查阅资料:a. 铁的氧化物在足量的稀盐酸中均能全部溶解。b. Fe2O3与CO反应的固体生成物可能情况如下:根据“无气泡”猜想,黑色粉末可能是: Fe3O4 ;_ _。(7) 定量分析 用电子天平称量得部分数据如下:玻璃管质量玻璃管及其中固体的质量装置F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前28.20 g33.00 g300.0 g反应后32.84 g300.4 g根据上述数据,纯净的Fe2O3固体质量为_g,请选择有效的数据,推断出反应后黑色固体的成分(写出计算过程)_。根据推断结果,写出该实验中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9. (4分) (2019八下尚志期中) 在学习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做实验探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装置如图所示。 (1) 酒精灯的火焰周围加了金属网,金属网的作用是_; (2) 右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 待充分反应后,试管冷却他们将试管中的固体取出,发现 固体中仍存在 黑色物质,于是他们讨论所得固体物质可能是什么。进行了猜测: 猜想甲:Cu 猜想乙:C CuO Cu猜想丙:CuO Cu 猜想丁:_经过思考,研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猜想_一定是不符合题意的。为了探究其他猜想的符合题意性,该小组同学取倒出的剩余固体样品,和足量的氢气进行了反应,观察到_的现象,从而证明了猜想丙是符合题意的。反思与评价:在探究所得固体成分时,同学们经过上述探究实验过程可以得出通过_可以排除一些猜想,对_的物质再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确定其存在。四、 综合题 (共1题;共4分)10. (4分) 汽车使用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但生产汽车的材料、使用的能源等是人们关注并需解决的问题。(1) 制造汽车的材料以钢铁为主,钢是铁和_的合金。(2) 钢铁的防腐是汽车制造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铁生锈的原因是_。(3) 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还原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若生产含杂质4%的生铁5.6t,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多少吨?五、 推断题 (共2题;共7分)11. (3分) (2018九上武邑月考) 将一种无色液体A和一种黑色固体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液体C和无色气体D,E在D中燃烧很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1) 写出B物质的名称:_。 (2) 写出A、B得到C、D的符号表达式 :_,此反应中B的作用_。 (3) 写出E+DF的符号表达式:_。 12. (4分) (2018赤峰模拟) 框图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M是一种氮肥。G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E、F、I为无色气体。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 :_,C:_ 。 (2)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 (3) 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_(写一条)。 (4) 要使反应能够发生,需要反应物B和M,其中M的化学式为_ 。 六、 计算题 (共1题;共1分)13. (1分) (2019九上天津月考) 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作各种仪器零件。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黄铜的组成,取1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第1次10m第2次107.4第3次106.1第4次105.6第5次10n试回答下列问题:(1) 从以上数据可知,最后剩余的5.6g固体的成分是_;表格中,m=_,n=_。 (2) 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 (3) 计算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 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填空题 (共1题;共5分)6-1、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5分)7-1、7-2、7-3、7-4、7-5、8-1、8-2、8-3、8-4、8-5、8-6、8-7、9-1、9-2、9-3、四、 综合题 (共1题;共4分)10-1、10-2、10-3、五、 推断题 (共2题;共7分)11-1、11-2、11-3、12-1、12-2、12-3、12-4、六、 计算题 (共1题;共1分)13-1、13-2、13-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