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类型教学设计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18534260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的类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态系统的类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态系统的类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类型”教学设计 摘 要 本节课的设计采用情境导入、实例分析、图片展示、合作探究、分析比较等方式,使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情景导入 合作探究1 教材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是人教版高二年级生物下册第八章第三节第一小节的内容,本章主要讲述了相关生态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这是理解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建立生态学基本观点的前提,也是学习第九章“人与生物圈”的重要知识基础。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掌握了种群、群落的概念以及初中所学到的生态系统的粗浅内容,为本课的学习做了铺垫。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人工生态系统,如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等,所以本节的学习过程既是对已有经验实行解释的过程,也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概念的过程。因为教材的内容相对简单,大纲的要求较低(为识记水平),多数教师采用让学生自学或简单讲解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结果学生往往没有太大的收获。鉴于此,作者主要采取探究性学习、归纳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教与学的方法,以生态系统的概念、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作为教学重点、难点展开教学,教学设计如下: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 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以及几个主要类型(森林、草原、农田、海洋、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功能及分布等;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2.2 水平目标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阅读相关书籍等研究性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收集、分类、整理、归纳信息的水平;通过各生态系统实例的分析、研究成果的汇报,引导学生擅长分析比较,学会归纳知识的一般方法,增强学生的表达水平。2.3 情感目标 通过研究性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参与的意识,逐步形成一些生态学观点,增强自身的生态忧患意识、环保意识等。3 教学过程课前,教师拍摄“兴隆山”自然景观照片,准备相关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利用网络、书刊、杂志等信息载体理解相关生态系统的知识。 因为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比较熟悉,在学习过程中向学生引出他们身边的生物和生命现象,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进入实践体验、表达交流等阶段,让学生自主分析探讨、合作研究,力求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结合,通过研究和互动探究,达到最正确的教学效果。3.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明确概念 结合当地旅游景点“兴隆山”自然景观的幻灯片的放映,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兴隆山上生活着很多生物种群,该地区所有的种群共同构成什么?(2)在炎热的夏季,为什么感觉森林中要比空地湿润而且凉爽呢?由此我们会得到什么样的启示?(3)即使是同一片森林,在不同的季节会表现出不同的面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4)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5)什么是生态系统?它应该包括哪些组成局部?(6)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之间是什么关系?进一步辨析:在一个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什么?这样导入,既复习了前一节种群和群落的知识,又表达了两节课内容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也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兴趣,自不过流畅地引入新课。教师搭建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知识目标上,达到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的进一步巩固。3.2 实例导入,明确生态系统的类型 第一步:请学生说出以下的生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小麦、水稻等分布在(农田);带鱼、海带、紫菜等产自于(海洋);金丝猴、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森林);在座的每位同学都生活在兰州这个黄河穿城而过的唯一(城市)。理解无机环境的不同组合方式决定着生物群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同,进而决定着不同的生态系统的类型。所以,可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实行大体分类。第二步:具体某一种生态系统类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生态系统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对照教材加深理解,结合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解决如下问题 :(将全班同学分成6个小组,每个研究小组重点研究一个类型,并要求各组将研究成果汇报给大家)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类型?划分依据是什么?各生态系统在地理分布和生物类型方面有何特点?此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情况如何?(4)各生态系统有什么作用? 上述设计旨在增强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水平,以及自主学习、探究、参与、合作的意识。教师可作为参与讨论者,与学生一起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将学生含糊不解的内容补充出来,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实行分析。如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时,就可提出以下问题一起讨论: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动物应该采取哪种生存方式?高大的乔木形成了很多防碍物,擅长奔跑的动物是否适合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擅长挖洞的动物呢?这些生物具有哪些适合树栖和攀援生活的各自特征?学生分析思考和讨论此类问题,有利于他们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分析水平。 在理解各个类型的生态系统之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对各个生态系统的成分实行比较分析,不但注意到各个生态系统的各自特征,而且理解到,所有的生态系统在组成成分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既有大量的植物,也有大量的动物,两者缺一不可。再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这些可见的组成成分外,还有没有别的容易被忽略的成分,使学生理解到,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还都存有着很多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以及非生物的成分(如水、空气、温度、阳光等),以便为后面“生态系统结构”的教学奠定基础。3.3 知识使用,重在生活实践 课外作业:(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涉及到那种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有什么主要特点?(2)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定于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这有什么意义?(3)针对我国各生态系统的现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4)我国自2008年6月1日起,各大超市限制使用塑料袋,这个措施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使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并能从身边小事想起、做起,从我做起,保护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