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4)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18534147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一、研究意义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版)的总目标提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1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淡化、无视了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的培养。也就是说,美术欣赏活动几乎没有,即使有也几乎是教师“一人言”、“注入式满堂灌”的欣赏活动。记得我刚上班的第一学期上三年级的形形色色的影子这个课中就有欣赏马蒂斯的剪纸作品大洋和天空,我让学生欣赏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没有一个学生说到点上,我很着急,所以我就“代替”学生说了感受。从那以后只要是欣赏我就“一人言”,造成学生的欣赏水平没有办法提升。我们都知道美术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与人们交流。正如冈布里奇所说的:“一个人永远不能穷尽对美术的探究,他会在其中持续发现新的东西,伟大的作品,在每次欣赏时,看上去的手法都不同。它们好像与活生生的人一样,令人揣摩不透。美术本身是一个令人兴奋不已的世界,有着它本身独特的法则和神奇的境界。”2摘自冈布里奇世界美术之旅我认为,美术欣赏教学对提升学生的审美、欣赏水平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均有极大的作用,对开阔视野,丰富生活,激发学生对美术表现的向往与追求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就小学生来说,正处在对事物极度好奇、探索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和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事物都会产生很强烈的兴趣,所以只要很好的利用他们这个个特点,就能够引导他们对美术产生强烈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从小在内心对艺术有一个感性的认知。所以展开了此项研究,我希望通过研究,一方面使学生理解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基本内容和美术常识,理解欣赏课题的审美内涵。通过赏析、感受、体验、交流等过程的实施,掌握基本的欣赏技能,并在美术欣赏过程中能使用所学的技能、知识赏析作品。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欣赏课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美、自然美、艺术美的体验,以及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等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就教师来说,我希望通过研究,积极探索小学生美术欣赏教学在现代文明发展中产生的新特点,寻找与现代文明发展相协调的教学新途径,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小学生美术欣赏特点主要还是表达在感官层面,仅仅对物体的外形、色彩特征来分辨、认知不同的物品,所以在对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美术教师主要还是多项选择择一些与小孩生活视觉经验相关的物品,如经常接触的玩具、熟知的动物形态来实行教学,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感受美的结构形式,由浅入深,因势利导,逐步让他们初步懂得由心去更深地体会艺术美,用艺术营养滋润其天真、纯洁的心灵,使他们从小就具有较高的艺术情操与人格气质。二、实践探索所以,在小学生美术欣赏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师生与美术作品之间不再是一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教与学之间应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即使在身份上有不同的区分。教师必须在深入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知识经验积累的特点基础上,协助小学生掌握一定的欣赏技能和审美概念,引导小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对作品最初的直觉印象到对作品的形式美的感受,进而深入体验作品的内在涵义。(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知识经验积累的特点1.感知、记忆的特点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逐步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局部,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局部间的相互关系。他们的感知从无意性、情绪性逐步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起初,他们选择观察对象常常从兴趣出发,以后则逐步能够按照学习任务的需要去感知事物了。对于空间特性的知觉,小学低年级学生还需有具体事物的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他们的空间知觉逐步从直观向抽象过渡;对于时间特性的感知,小学生入学时能掌握他们经验范围内的时间概念,但对于与他们的生活关系不太密切的时间单位不能理解,而且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也比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力和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都会持续提升,开始逐步懂得珍惜时间,学习的自觉性也日益增强。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他们对一些有趣的事情能很好地记住,而对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有时记起来却感到困难。他们能记住一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而对抽象的词、公式和概念却难以记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理解水平持续提升,对词的抽象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水平都会持续提升。 2.想象、思维的特点小学生的想象从片面、模糊逐步向完整、准确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水准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直观性。低年级学生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特征的情况下,对某些概念实行概括会感到困难。而到了高年级,他们则开始能够依靠表现一定数量关系的词语来实行概括。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掌握概念中直观、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掌握抽象、本质特征的成分持续增多。3.情感、意志的特点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此时他们的好恶不再是只停留在口头或面部表情上,而是常付诸于行动。随着求知欲的日益增强,他们不再满足于提问“这是什么”,而开始提问“这是为什么”,理解、分析各种问题开始注意从动机、效果多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对成人的依赖性较低年级小学生明显减少。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在学习活动中,虽然开始时劲头很足,但却往往虎头蛇尾,不能持久。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会逐步增强,他们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在遇到难题时,有时也能够控制自己不泄气、不分心,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另外,因为小学生的模仿性比较强,因而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孩子较易形成任性等不良习惯,因而就更应注意实行准确的教育和引导。 4.情绪、性格的特点小学生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时常见到。自我控制水平较之幼儿阶段有了发展,但仍比较差,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高年级学生已能感受到生活新奇和美好,喜欢动脑筋,乐于提问题,但仍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几乎完全依赖老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较多地评价他人,不擅长客观地评价自己。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他们逐步学会了用道德观点和社会准则来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能够同时看到正面和反面、优点与缺乏。另外,随着个性的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也持续增强,性格对他们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虽然小学生性格的可塑性很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行为会逐步形成习惯,性格也就越来越稳定,越来越难以改变了。综上能够看出,教师和家长应理解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对其实行准确的引导和有效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二)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美术欣赏学习的重要性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版)提出: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对学生实施美术欣赏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对美术作品能发生持久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观察一种艺术品的习惯与感觉器官的敏锐性,使学生能够感受艺术、欣赏艺术。学生通过与世界艺术大师们艺术杰作的接触、对话和欣赏,在不知不觉间吸收了艺术大师们的构图,线条,作画方式,对色彩的使用,画面的总体感觉,甚至某些艺术语言,从而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同学们的心灵世界,丰富着他们的艺术感觉,提升着他们的综合艺术素养。美术欣赏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水平,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虽然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不够成熟,而且大多处于视觉触觉的感知阶段,由此,我们认为“欣赏”教学不是可有可无的一项“软任务”。美术教师更多的应该借用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准确引导,合理地、逐步地提升他们的艺术情操。这个阶段正是一个打基础的好时期。(三)吸引学生喜欢美术欣赏根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接受水平,选材时以中外名画欣赏、中外学生美术作品欣赏、学生自己美术作品欣赏、民间艺术、雕塑与建筑、或者是为社会公认的、有艺术欣赏价值的作品为主,选择接近学生日常生活的题材,用名人名作向小学生做系列介绍。如中国画能够以现代名家作品为主,作品的内容则以动物、风景、儿童生活题材为中心,使之与学生生活方式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有的名家喜欢画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小品,这恰恰与学生经验相吻合。齐白石画的昆虫、小虾;吴作人画的熊猫等均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西洋画以色彩鲜艳、持续流动变化的现代派作品为主,以其新鲜与多变的特点吸引儿童的好奇心和注意,如凡高的星空、蒙德利安的红黄蓝构图等非具象的、无定形的作品,这些抽象作品,不需要太多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有时甚至完全就是靠一种直觉,这恰好与学生期尚完好地保存着的人类的本能和直觉相一致,符合学生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追求,容易为孩子所接受。民间艺术作品因其原发性、恒常的主题、功利的色彩极易为学生所接受;同时,儿童艺术与民间艺术在对生命的自然追求和艺术表达的纯朴稚拙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因而适宜于学生欣赏。至于手工艺术品,因为它具有立体性、可操作性,很适合学生欣赏。(四)引领学生走进美术欣赏1、学校、班级、家庭张挂相关名画,对学生起潜移默化作用在学校布告栏、教室、街道宣传栏都张贴了一些名画,同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在家庭也准备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动植物画,激发他们兴趣。2、利用校计算机、多媒体、网上资源,对学生实行欣赏教学利用电脑网络搜集播放一些难以得到实物的资料图片、视频,使用投影仪等器材播放资料图片,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实物,欣赏事物。3、利用学校图书馆美术藏书,做好欣赏读物的保证与推荐工作积极与图书室沟通,确保一些必要的美术课资料书籍,推荐学生去利用课余时间欣赏翻阅。4、利用美术课及课外时间,对学生每周安排一节课时的欣赏教学在美术课的特定时间播放美术感强的动画片等小学生感兴趣的教材,利用生活课时让学生亲自去感知理解大自然,之间接触实物,产生更贴切的美感、创作欲望。5、充分发挥校外展览馆的美术作品展在校外展览栏内张贴教师学生的优秀作品,激励和引导学生没得理解、创作欲望。6、介绍成功个例,引导校其他学科教师参与,让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打动其他教师,让他们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组织一些师生联谊活动,使得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更有学习动力。还能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和美术作品之间产生联想和比照,体会大师们的作品产生的根源。(五)培养学生学会美术欣赏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对于处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以及具有不同审美经验,和不同欣赏题材,都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使欣赏教学真正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1、游戏欣赏法把要欣赏教学的美术作品,设计在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中,并在游戏过程中完成欣赏目标。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特别适用我们小学低年级的欣赏教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好动,而欣赏恰恰是需要静下来的,如何让他们静下来欣赏,就要抓住他的喜好游戏。游戏很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且,能够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照顾的面很广。2、比较欣赏法将层次不同,效果各异的作品,实行比较欣赏,让学生来判断哪些作品好,好在什么地方,是怎样处理的。在判断过程中,诱发学生实行切实观察,并从中汲取优秀作品的构思,表现长处,同样在比较中也是体验了不同类型作品的艺术风格。通过比照比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判断力和思维发展。3、分析欣赏法分析欣赏法像通过某个窗口看风景的观察方法一样,把作品从形态、颜色、配色、构图、笔法、主题等角度加以分析,探讨作品中的诸要素,在分析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意识明晰化了,他们将欣赏所获得的技巧、方法、新思路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提升了自己的表现水平。4、实验欣赏法学生参与实验过程,体验过程中欣赏作品的变化,逐步领会审美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内在特征。一些手工艺作品的欣赏,就从实验过程中得到估验和感受。5、临摹欣赏法通过临摹,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体验,促动学生的心灵对欣赏作品产生共鸣融合。“百看不如一临”,通过临摹发展学生审美意识的方式。6、问题发现欣赏法设下悬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感受、分析、交流等过程来解决问题,并达到欣赏作品的目的。(六)指导学生在对话中畅谈美术欣赏美术欣赏教育实施的基本指导方法是对话法。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学生与艺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维果茨基就在艺术心理学中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欣赏对话:“读者从两个方面观察悲剧:一方面,他通过哈姆雷特的眼睛查看一切;另一方面,他又用自己的眼睛查看哈姆雷特,所以,每个观众既是哈姆雷特,又是他的观察者。”3正是这个过程的巨大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给艺术欣赏者带来了独特的体验和丰富深刻的审美愉悦,使艺术欣赏中的对话与一般的现实的对话区分开来了。对话的基本结构是问和答。在美术欣赏的对话中,首要的问题就是提问。作为欣赏者的小学生,因为其心理发展、生活经验、艺术经验等等都决定了他们的视界不可能迅速、有效地与作为文本的美术作品的历史视界融合。所以,需要教师作为中介来实行引导,协助他们和美术作品实行问和答。小学生美术欣赏教育中实施对话法过程中,我们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话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强求学生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而应让学生有自己的探索。2、教师自己首先要会和美术文本实行对话,做好学生与美术文本之间的“审美期待”中介。3、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欣赏的机会,提升其欣赏的现在“视界”。4、教师应给学生利用多通道充分体验的时间。5、教师不但要自己学会提问题,还要教会学生提问题。6、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结语思考1、在研究实施过程中,我校教师和学生都欣喜地感受到了其效果的显著,特别是对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丰富了学生的视觉语言,受到了学校各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激励我们研究下去,但绝大局部农村家长不够重视,不配合子女买美术画册,我想还需引起社会、家庭的重视,共同参与。学校一些学生家长在我的有效沟通联系下,逐步发现学生的变化,以往一些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在外玩耍、实行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游戏活动,但是在经过准确引导以后逐步喜欢上了美术,喜欢上感知自然,创作自己的作品,家长在观察到的情况下表达了更多的支持,例如,支持学生积极参加课外辅导课,做好一些后勤保障工作。2、指导时应注意因材施教。受生理、心理、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的审美感觉差异很大。在组织感受活动过程中,有的学生无论是对艺术作品的整体美、还是对艺术作品的美的要素都有较敏锐的感觉。有的却反应冷淡、缺乏感觉。在指导过程中应增强对少数审美知觉力弱,绘画表现力也相对较弱的学生的个别指导。3、新课程体系十分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是探究性学习得以实行的保证。引导学生美术欣赏,正是引导学生去开发和利用各种有效资源。课程资源有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之分。我觉得我们还有待于校外资源的开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实践水平都能得到良好的培养。他们能体验创造的乐趣,丰富创作的素材,提升审美水平。这正是我所追求的。美术欣赏教育不但促动了学生良好艺术素养的形成,还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让我以上述理解为起点,在实践中以全新的理念来组织学生展开美术欣赏教育,让艺术之花永远盛开在孩子们的心中!参考文献: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2、冈布里奇:世界美术之旅,辽宁美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3、维果茨基:艺术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6月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