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结构与调整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425906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产业结构与调整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农业产业结构与调整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农业产业结构与调整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第九章 农业产业结构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调整 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 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节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一般原理一、农业产业结构的一般原理(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 1、产业结构:是指整个社会在生产过程中、产业结构:是指整个社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部门的构成、比例关系及相形成的各产业部门的构成、比例关系及相互联系。互联系。结构的数量和质量的规定性结构的数量和质量的规定性 数量规定性: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反映农数量规定性: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反映农业生产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在数量上的比业生产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质量规定性:反映各组成部分是怎样相质量规定性:反映各组成部分是怎样相互结合的,它们在生产结构中的主从地位、互结合的,它们在生产结构中的主从地位、依存关系、相互作用以及生产结构在内部依存关系、相互作用以及生产结构在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等。要素和外部环境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等。2、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在农村这个特定经、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在农村这个特定经济区域内,各个经济部门及其所属门类、济区域内,各个经济部门及其所属门类、各生产项目的比例关系、结合形式、地位各生产项目的比例关系、结合形式、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作用和运动规律。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第一阶段:农业与家庭工业和手工工业的第一阶段:农业与家庭工业和手工工业的原始结合阶段;原始结合阶段;第二阶段:城乡背离的单一农业发展阶段;第二阶段:城乡背离的单一农业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以农村分业分工为特点综合发第三阶段:以农村分业分工为特点综合发展阶段。展阶段。中国现处于第三阶段的初期中国现处于第三阶段的初期 1985年年4月由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我国的三月由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我国的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次产业的划分标准:第一产:农业;第一产: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交通运输、商业、文化教育等第三产业:交通运输、商业、文化教育等行业。行业。3、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是指、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是指在一定区域(国家、地区或农业企业)内,在一定区域(国家、地区或农业企业)内,农业部门、各生产项目及其产品品种的构农业部门、各生产项目及其产品品种的构成情况,包括它们的比例关系、结合形式、成情况,包括它们的比例关系、结合形式、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等。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等。(二)农业生产结构的特点 1、动态性、动态性 2、相关性、相关性 3、多层次性、多层次性 农业生产结构的划分(农业生产结构是一个多层农业生产结构的划分(农业生产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次的复合体)因劳动对象、生产工具和生产过程的不同:种因劳动对象、生产工具和生产过程的不同: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第一层)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第一层)因产品性质和生产过程不同:粮食、经济、其因产品性质和生产过程不同:粮食、经济、其他作物;养畜、养禽业;(第二层)他作物;养畜、养禽业;(第二层)因产品种类和经济用途不同:油料、纤维糖料因产品种类和经济用途不同:油料、纤维糖料作物等;(第三层)作物等;(第三层)反映指标 农业总产值(或净产值)结构;农业总产值(或净产值)结构;农业商品产值结构(反映产业化、社会农业商品产值结构(反映产业化、社会化程度);化程度);土地利用结构(播种面积构成);土地利用结构(播种面积构成);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农业资金利用结构。农业资金利用结构。(三)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因素 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3人口状况和粮食的供求状况;人口状况和粮食的供求状况;4经济政策。经济政策。二、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演变二、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演变(一)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理论(一)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理论 1、配弟、配弟克拉克定理克拉克定理 2、库茨涅兹人均收入影响论、库茨涅兹人均收入影响论 3、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段论 4、钱纳里工业化理论、钱纳里工业化理论 5、霍夫曼定理、霍夫曼定理项目项目年份年份种植业种植业林业林业畜牧业畜牧业副业副业渔业渔业合计合计其中队社其中队社企业企业194982.50.612.44.30.2195780.61.712.94.40.5196575.82.014.06.51.7197074.72.212.98.71.5197966.92.814.015.112.51.211949年年1979年农业生产结构的缓慢变动时期年农业生产结构的缓慢变动时期(二)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演变(二)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演变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种植业种植业林业林业畜牧业畜牧业渔业渔业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1978137910011188048.13.4209.31522.11.619843214100238074.1161.65587.318.385.12.619907662100495464.7330.34.3196725.7410.65.41995203411001188558.4709.93.5604529.717018.42000249161001387455.7936.53.8739329.7271310.92005394501001961349.714263.61331133.7401610.221979年以后农村经济迅速增长,农业生产结构快速调整时期年以后农村经济迅速增长,农业生产结构快速调整时期 第二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一)调整的必要和紧迫性(一)调整的必要和紧迫性 1农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还不适应社农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还不适应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2农业生产结构与自然资源利用程度极不农业生产结构与自然资源利用程度极不协调;协调;3农业生产力要素结构中,农业劳动力剩农业生产力要素结构中,农业劳动力剩余量巨大。余量巨大。(二)调整的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市场导向原则;2、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3、协调发展原则;、协调发展原则;4、效益最佳原则。、效益最佳原则。二、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二、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一)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粮食(一)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粮食经济经济饲料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作物三元种植结构:第一、抓好商品粮基地的建设;第一、抓好商品粮基地的建设;第二、调整粮食生产内部结构;第二、调整粮食生产内部结构;第三、搞好粮食的转化工作;第三、搞好粮食的转化工作;(二)调整林业生产结构,使其在农业总产出的(二)调整林业生产结构,使其在农业总产出的比重上升:比重上升:第一、建立合理采育结构,林种结构;第一、建立合理采育结构,林种结构;第二、提高林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第二、提高林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三)牧业生产结构,使其在农业总产出的比重(三)牧业生产结构,使其在农业总产出的比重上升:上升:第一、建立合理畜种结构,畜群结构,畜禽品种第一、建立合理畜种结构,畜群结构,畜禽品种结构;结构;第二、提高饲草、饲料生产质量,加强畜禽疫病第二、提高饲草、饲料生产质量,加强畜禽疫病防治;防治;(四)调整渔业生产结构,使其在农业总产出的(四)调整渔业生产结构,使其在农业总产出的比重上升:比重上升:第一、保持海洋渔业与淡水渔业的合理构成;第一、保持海洋渔业与淡水渔业的合理构成;第二、坚持以养为主,养捕并举;第二、坚持以养为主,养捕并举;第三、加强渔政管理。第三、加强渔政管理。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一)农业产业化的含义与特点(一)农业产业化的含义与特点 1、农业产业化的含义:、农业产业化的含义: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将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为系统,引导分散的农户由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为系统,引导分散的农户由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市场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市场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立发展的基本运转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立发展的基本运转制和各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利益共同体。制和各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利益共同体。2、农业产业化的特点(1)区域化布局)区域化布局 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农业生产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资源要素配置,确立主导产业,结构,进行资源要素配置,确立主导产业,建立生产基地,实现规模经营。建立生产基地,实现规模经营。(2)专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 围绕某种商品生产,形成种养加、产供围绕某种商品生产,形成种养加、产供销、服务网络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系列,销、服务网络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系列,做到每个环节专业化与产业一体化相结合,做到每个环节专业化与产业一体化相结合,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率和经济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率和经济效益。效益。(3)一体化经营)一体化经营 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成为一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成为一个整体,使外部经济内部化,降低交易费个整体,使外部经济内部化,降低交易费用,不仅从总体上提高农业效益,而且使用,不仅从总体上提高农业效益,而且使参与一体化的农户能够分享产业链的增值。参与一体化的农户能够分享产业链的增值。(4)企业化管理)企业化管理 用管理工商业的方法来管理农业,加强用管理工商业的方法来管理农业,加强成本核算,产品质量控制,实现生产的标成本核算,产品质量控制,实现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准化、规范化。(5)社会化服务)社会化服务 通过一体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通过一体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为农龙头企业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为农户提供全方位和全过程服务。户提供全方位和全过程服务。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 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带、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带动力量;动力量;2、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3、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有、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力措施;4、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基本经营体制的重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基本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创新;5、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一体化经营的联合形式:一体化经营的联合形式:一是横向联合(水平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一是横向联合(水平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就是将专业化方向相同的经营单位联合起就是将专业化方向相同的经营单位联合起来从事经营。来从事经营。二是纵向联合(垂直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二是纵向联合(垂直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就是将不同层次业务的经营单位如生产、就是将不同层次业务的经营单位如生产、加工、销售等部门联合起来经营。加工、销售等部门联合起来经营。三是混合一体化(网状一体化)三是混合一体化(网状一体化)按照龙头企业(组织)与农民联合的紧密按照龙头企业(组织)与农民联合的紧密程度,可以将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分为:程度,可以将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分为:松散型:以市场为纽带建立相互协作关系;松散型:以市场为纽带建立相互协作关系;半紧密型:以经济合同为纽带建立相对稳半紧密型:以经济合同为纽带建立相对稳定的协作关系;定的协作关系;紧密型:以产权为纽带建立的经济联合。紧密型:以产权为纽带建立的经济联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具体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具体组织形式(一)龙头企业带动型(一)龙头企业带动型 1、概念:指以农产品加工、运输企业等龙头企、概念:指以农产品加工、运输企业等龙头企业为主导,重点围绕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加业为主导,重点围绕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与生产基地和农村实行有机结合,进工和销售,与生产基地和农村实行有机结合,进行一体化经营。行一体化经营。2、典型形式:、典型形式:公司公司+基地基地+农户农户 3、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公司企业与农产品基地和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公司企业与农产品基地和农户结成紧密地贸工农产业化生产体系,其最主农户结成紧密地贸工农产业化生产体系,其最主要和最普遍的联结方式是合同(契约)。要和最普遍的联结方式是合同(契约)。甘蔗产业化经营模式甘蔗产业化经营模式 以甘蔗原料加工销售企业为龙头,通过收购蔗农以甘蔗原料加工销售企业为龙头,通过收购蔗农原料方式结成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从事甘蔗原料方式结成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从事甘蔗生产,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施一体生产,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施一体化经营。化经营。建立了合同约束、服务合作、利益分配等机制,建立了合同约束、服务合作、利益分配等机制,逐步建立甘蔗价格随甘蔗糖分和糖价的变化而变逐步建立甘蔗价格随甘蔗糖分和糖价的变化而变化的化的“双联动双联动”机制,推行糖料收购价格与食糖机制,推行糖料收购价格与食糖销售价格挂钩联动、糖料款二次结算的办法,在销售价格挂钩联动、糖料款二次结算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糖料生产者与制糖企业利益共一定程度上建立起糖料生产者与制糖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机制。享、风险同担的机制。(二)中介组织带动型(二)中介组织带动型 1、概念:即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组织起一系列、概念:即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组织起一系列跨户、跨村、跨乡镇、跨市区跨户、跨村、跨乡镇、跨市区,甚至跨省界的中介甚至跨省界的中介组织以组织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的服务为纽组织以组织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的服务为纽带带,联系广大农民群众建立、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联系广大农民群众建立、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的利益共同体。贸工农一体的利益共同体。2、典型形式:、典型形式:合作社、专业协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户农户 3、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这种组织都是农民在资源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这种组织都是农民在资源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群众性、专业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群众性、专业性、互利性、自制性和民主性的特点。性、互利性、自制性和民主性的特点。通海县五垴山蔬菜专业合作社 2006年底,在种植大户的带动下,经年底,在种植大户的带动下,经县农业局批准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山区农民县农业局批准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山区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通海县五垴山蔬菜专通海县五垴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之初,入股社员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之初,入股社员为为21户,入股资金万元(每股按户,入股资金万元(每股按100元的元的整数倍计算)。经社员选举产生管理机整数倍计算)。经社员选举产生管理机构构理事会和监事会。正副理事长理事会和监事会。正副理事长3人,人,理事会成员理事会成员5人,监事会人,监事会3人。设立有财务人。设立有财务室,农资经营门市,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室,农资经营门市,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度。通海县五垴山蔬菜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建立以来,经过管理层及全体社员合作社建立以来,经过管理层及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合作社的入社农户由的共同努力,合作社的入社农户由21户增户增加到加到500户,社员的种菜面积由原来的户,社员的种菜面积由原来的3000亩扩大到近万亩亩扩大到近万亩(含复种含复种),种菜收入,种菜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八成以上,合作社得到占农民人均收入的八成以上,合作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农户的拥护,服务功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农户的拥护,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管理水平得到了进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一步提升。“后谷发展模式”后谷咖啡公司把合作社分为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后谷咖啡公司把合作社分为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两种。公司已经开发种植咖啡作社两种。公司已经开发种植咖啡15万亩,带动万亩,带动农户农户4万余户,近万余户,近20万人。万人。专业合作社是把农民的多余闲置土地流转到专业合作社是把农民的多余闲置土地流转到企业,公司统一开发土地,经营权归企业所有,企业,公司统一开发土地,经营权归企业所有,然后向社会然后向社会“反租倒包反租倒包”,把没有土地的闲散农,把没有土地的闲散农民分配引导到公司流转的土地上,建立专业合作民分配引导到公司流转的土地上,建立专业合作社。通过专业合作社的模式,老百姓得到了三笔社。通过专业合作社的模式,老百姓得到了三笔收入:一是土地流转金,二是土地流转到公司后,收入:一是土地流转金,二是土地流转到公司后,公司统一种植咖啡向老百姓支付的劳务费,三是公司统一种植咖啡向老百姓支付的劳务费,三是公司按公司按2500元吨的价格统一收购农民的咖啡鲜元吨的价格统一收购农民的咖啡鲜果收入。果收入。“后谷发展模式”股份合作社是针对土地资源相对较少但又想股份合作社是针对土地资源相对较少但又想发展产业的村寨,公司采取建立股份合作社的方发展产业的村寨,公司采取建立股份合作社的方式,农民不用流转土地,只需要通过村民大会讨式,农民不用流转土地,只需要通过村民大会讨论,决定拿出多少土地用来发展咖啡产业,种咖论,决定拿出多少土地用来发展咖啡产业,种咖啡的农民加入咖啡产业股份合作社。啡的农民加入咖啡产业股份合作社。股份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由公司投入种苗和技术,负责市场销售,联动价由公司投入种苗和技术,负责市场销售,联动价格,保护价格,格,保护价格,老百姓以土地和劳力为资本入股,老百姓以土地和劳力为资本入股,但股份是虚拟的、象征性的,并没有严格的入股但股份是虚拟的、象征性的,并没有严格的入股制度。最后,企业依据国际期货价格决定鲜果收制度。最后,企业依据国际期货价格决定鲜果收购价格,做到价格公开、透明。购价格,做到价格公开、透明。“后谷发展模式”为了不把合作社建设流于形式,公司在一为了不把合作社建设流于形式,公司在一个党支部项下实施个党支部项下实施“五个一五个一”工程,即在工程,即在每个村社安放一台电脑、一台投影仪、一每个村社安放一台电脑、一台投影仪、一台刷卡机、建盖一间农资化肥仓库,配备台刷卡机、建盖一间农资化肥仓库,配备一名专业技术员。一名专业技术员。(三)市场带动型(三)市场带动型 1、概念:它是通过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或农户、概念:它是通过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或农户直接沟通直接沟通,拓宽商品流通渠道拓宽商品流通渠道,将农户纳入市场体将农户纳入市场体系系,形成一个专业化区域发展经济带。形成一个专业化区域发展经济带。2、典型形式:、典型形式:专业市场专业市场+农户农户 3、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通过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或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通过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或农户直接沟通,从而做到一个市场带动一个支柱农户直接沟通,从而做到一个市场带动一个支柱产业,一个支柱产业带动千家万户。产业,一个支柱产业带动千家万户。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KIFA)是从事鲜切花是从事鲜切花拍卖交易业务的大型专业花卉交易市场拍卖交易业务的大型专业花卉交易市场,于于2002年年12月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中心拥有日正式投入使用。中心拥有2万多平方米的交易万多平方米的交易场馆、场馆、3个拍卖交易大钟、个拍卖交易大钟、300个交易席位个交易席位,为广大花为广大花卉企业和花农提供了一个卉企业和花农提供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公开、公平、公正”的现的现代化花卉交易平台,真正实现了代化花卉交易平台,真正实现了“好花好卖、好花好好花好卖、好花好价价”的交易理念。的交易理念。斗南鲜花质量上乘,价格低廉,已占有国内约斗南鲜花质量上乘,价格低廉,已占有国内约80的市场份额。的市场份额。经经KIFA交易的产品已进入到以泰国、日本、新加交易的产品已进入到以泰国、日本、新加坡、香港、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坡、香港、俄罗斯、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地区为主多个国家地区为主的出口市场;以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沈阳为中的出口市场;以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沈阳为中心的国内高端市场和以福建、武汉、乌鲁木齐、济南、心的国内高端市场和以福建、武汉、乌鲁木齐、济南、郑州为主的更多、更广泛的中低端市场。郑州为主的更多、更广泛的中低端市场。KIFA的的“价格形成中心、市场信息中心、物流集价格形成中心、市场信息中心、物流集散中心散中心”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花卉交易大厅花卉交易大厅(四)主导产业带动型(四)主导产业带动型 1、概念:即利用当地资源,从发展传统特色产、概念:即利用当地资源,从发展传统特色产业和产品入手,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发展一乡业和产品入手,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逐渐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一业、一村一品,逐渐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组织产业群、产业链,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档次,组织产业群、产业链,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产加销一体化经营。2、典型形式:、典型形式:主导产业组织主导产业组织+农户农户 3、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主导产业带动具有很大连带效应。主导产业带动具有很大连带效应。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原则 类型:类型:1、资产整合型;、资产整合型;2、利润返还型;、利润返还型;3、合作经营型;、合作经营型;4、中介服务型;、中介服务型;5、价格保、价格保护型。护型。非市场安排是龙头企业与参与农户之间的特非市场安排是龙头企业与参与农户之间的特殊利益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配置方式。殊利益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配置方式。包括:包括:资金扶持;资金扶持;低偿供应或赊销生低偿供应或赊销生产资料;产资料;低偿或无偿服务。低偿或无偿服务。分配方式:分配方式:1、利益补偿;、利益补偿;2、利益均衡;、利益均衡;3、按、按股分红;股分红;4、转移支付、转移支付 具体而言:具体而言:实行按股分红,红利均等;实行按股分红,红利均等;按合同规定的保护价格交售新产品的利润,按合同规定的保护价格交售新产品的利润,农户可获得农户可获得15%20%的利润;的利润;超额利润的返还让利;超额利润的返还让利;企业与农户有租赁关系的,以租金形式付给企业与农户有租赁关系的,以租金形式付给租让其承包地的农户;租让其承包地的农户;“龙头龙头”企业内部多实行工资制;企业内部多实行工资制;实施产业一体化经营后,土地相对集中,由实施产业一体化经营后,土地相对集中,由专业大户承包经营者,按专业承包合同规定的方专业大户承包经营者,按专业承包合同规定的方式实现种植业大户的收益。式实现种植业大户的收益。(二)营运约束机制(二)营运约束机制 1市场约束机制;市场约束机制;2合同(契约)约束机制;(合同产销合同(契约)约束机制;(合同产销制度、保护价格制度、风险基金制度)制度、保护价格制度、风险基金制度)3股份合作约束机制;股份合作约束机制;4租赁约束机制;租赁约束机制;5专业承包约束机制专业承包约束机制五、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措施五、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措施(一)因地制宜,确立主导产业(一)因地制宜,确立主导产业 1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主导产业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能充分利用当地资主导产业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或资源潜力,产品市场需求要旺盛或前源优势或资源潜力,产品市场需求要旺盛或前 景看好,在现有产业结构中处于带动作用的产业。景看好,在现有产业结构中处于带动作用的产业。2如何培育主导产业?如何培育主导产业?(1)立足对现有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创新;)立足对现有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创新;(2)积极发展新的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新的主导产业;(3)注重)注重“名、优、新、特、稀名、优、新、特、稀”产品的开发。产品的开发。(二)着重抓好(二)着重抓好“龙头龙头”企业建设企业建设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 各地成功龙头企业的特征:各地成功龙头企业的特征:1)规模大,带动辐射强;)规模大,带动辐射强;2)经济实力强,抗风险能力强;)经济实力强,抗风险能力强;3)技术水平高,品牌优势突出;)技术水平高,品牌优势突出;4)组织化程度,制度完善。)组织化程度,制度完善。(三)建设好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三)建设好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 商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依托商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依托“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建基地”(1)龙头企业建立自己经营的农场。这种农场)龙头企业建立自己经营的农场。这种农场大多是从事典型工厂化的农产品的生产,如养大多是从事典型工厂化的农产品的生产,如养 禽工厂、养猪工厂。禽工厂、养猪工厂。(2)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紧密型基地,即企)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紧密型基地,即企业根据自己的加工需要与农户签订合同,建立业根据自己的加工需要与农户签订合同,建立 生产基地。生产基地。(3)建立企业带农户的松散型基地,即由企业)建立企业带农户的松散型基地,即由企业向农户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农民自行决定产向农户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农民自行决定产 销,价格随行就市。销,价格随行就市。(四)逐步完善内部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四)逐步完善内部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 健全约束机制健全约束机制 完善利益调节机制完善利益调节机制 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五)转换政府职能,营造发展环境(五)转换政府职能,营造发展环境 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 加大扶持和优惠加大扶持和优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