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教案19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8425322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人墓碑记》教案19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人墓碑记》教案19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人墓碑记》教案19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人墓碑记教案19 教学目的1.了解课文知识,学习古汉语,翻译评点。2.理解并掌握课文言实词,如:声发易顾加遇明3.辨清课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4.整理“之、其、而、那么、或、即、既等文言虚词的用法。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知识,学习古汉语,翻译评点。2理解并掌握课文言实词,如:声发易顾加遇记教学办法文本研习教学过程预习:讲义预习内容第一课时一、背景导入二、作者简介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现在江苏省太仓县人。明末文学家、政治活动家。着有?七录斋集等。三、朗读课文。1给生字注音阉yan旌jing湮yan皦jiao缇ti抶chi溷hun傫lei脰dou詈li逡qun冏jiong2区别下面各组字的形音义,先注音后组词。皎_缴_檄_徼_缇_佯_堤_徉_噪_谥_燥_隘_躁_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诵读第1段。2.学生提出难词难句,讨论解答,然后进行评点。教师提问,学生答问,再加以概括,使之成为评语;教师作补充。评点后练习背诵并作检查。下列各段同此3.写法指要:作墓碑记,故先叙墓之由来;况此墓来得不寻常,尤非先说不可。此段纯属叙事,用一个“盛字作结,却将作者胸中议论托出,何等笔力!4.学生翻译。五个人,是周公蓼洲被阉党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吴郡的贤士大夫向当权的人请示,就清理魏阉已废的生词的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立碑,来褒扬他们的事迹。啊,也真是盛大的事啊!5.教师小结本段写五人死因及立碑缘起。先总述五人激于义而死,然后写死后建墓立碑经过。段末以赞颂小结,突出此举之盛。五人原来是市井细民,草野之士,地位低微,行事普通,而他们死后墓葬时,却十分显耀。去除权重一时的宦首魏忠贤生词的原址为墓地,其身份显赫可见;还要“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其为人所敬重由此可见。墓地之择,立碑之举,葬仪之隆,可谓“盛矣。五、研读第二段1.诵读。2.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3.学生翻译。五人的牺牲,距离现在修墓安葬在这里,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十一个月当中,那些富贵的人,官运亨通的人,他们患病而死,死了而埋没缺乏称道的,也太多了,何况在乡间的没有声名的人呢?唯独这五个人光明显耀,什么缘故呢?4.教师小结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表明魏阉失败之速。这是引导句,为的是引出下面的议论2“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缺乏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作者有几方面的比照?有什么作用?以“众和五人的数量悬殊作比以“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与野莽无闻之士比以“湮没与“皦皦比以众人之死与五人之死作比照,突出五人之伟大;充沛显示了“疾病而死的无声无息,不为人道;“激于义而死者的名声赫赫,万民敬仰。3最后,作者以设问引起下文。5.学生诵读第2段。6.写法指要:此段不接着叙五人之死的经过,却就建墓事生发议论,以常人与五人比照,已暗含“死生之大之意,为结尾张本。由此再进一步展开,真可谓“出奇制胜。略释作文中的“奇正之法。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体会感情。2.完成讲义上作业。第二课时一、研读第三段1.学生诵读。2.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3.学生翻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是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日。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天动地。闭党爪牙红衣马队按着剑把上前,问道:“谁在哭?大家不能忍受,把他们打倒在地上。这时以大中丞官衔作苏州巡抚的是魏阉的私党,周公的被捕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于是趁他严厉地高声呵叱的时候,就呼叫着追赶他。中丞躲到厕所里才逃脱了。不久,他以苏州老百姓暴动的罪名向朝廷请示,查究这件事,斩了这五个人,他们名叫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并埋在坟墓里的人。5.解释:“缇绮之“骑读?“谁为哀者,据上文“哭声震动天地,缇骑之间应为“为谁而哀或“为哀者谁,此系倒文,不能译为“谁在哭。“以呵“以免的“以,同“而。“傫然,五人墓成“一字形排列,次第相邻,今日所见如此。6.教师小结。本段叙苏州市民反阀党斗争始末,而以“激于义三字为统帅,至五人姓名县然而止,即又回到建墓事上,此亦跌宕之法,盖为下文蓄势。本段追述五人为周顺昌声义及死难经过。点明起事时间,着重描叙斗争情况。由阉党凶残激起群情愤恨,痛击缇骑;当权者捕杀为首的五人,并点出死难者五人的姓名。二、研读第四自然段1.学生诵读。2.学生提出疑难词句,教师解答。3.学生翻译。然而,这五个人受斩刑的时候,神情昂然,喊着巡抚的名字而骂他,谈笑着死去。被砍下的首级放在城上,脸色没有一点改变。有几位贤士大夫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了五人的首级,用匣子盛好,终于同尸身合在一起。所以现在的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5.写法指要:将五人当刑时的表现作为一个独立层次来写,进一步突出了“激于义而死一语。以上两段皆叙事,承首段而来6.教师小结第四段:记叙五人慷慨就义时壮烈情景,并补述由死难到墓葬的情况,突出了五人刚劲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三、研读第五段1.学生诵读。2.学生提出疑难词句,教师解答3.学生翻译。唉!在魏阉乱政的时候,当官而能够不改变自己的志节的,在全国这样的广阔地域,有几个人呢?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鼓励,踏上死地而不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假传的圣旨纷纷发出,对有牵连的东林党人的逮捕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一击,阉党就不敢再有牵连治罪的暴行了;魏阉也犹疑不决,畏惧正义,篡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动员,后来等到当今皇帝即位,魏阉就吊死在路上,这不能说不是这五个人的功绩呀!5.解释:“非常之谋: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上熹宗不豫病危时,魏忠贤张嚣张甚,中外危惧。上召皇弟信王后即位,即明怀宗入,谕以当为尧舜之君,再以善事中宜皇后,熹宗之后为托,及委用忠贤语。信王出,上崩。忠贤自出,迎王太。王危甚,袖食物以入,不敢食大官店也。是时群臣无得见王者,王秉烛独坐。或曰,忠贤欲自篡,而崔呈秀以时未可,止之。6.写法指要:本段只论述五人之死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意义,仍是在“义字上做文章,这是为下段更深一层的议论作铺垫。7.教师小结这一段作者层层深入地高度评价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1指出五人的行为非同一般。阉党横行,冤狱遍地,“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普天之下能有几个缙绅能抗暴斗虐,矢志不移而五人却能不畏强权,不避刀枪,沉着就义,谈笑而死,从比照中显出他们的皓皓之志,铮铮之骨。2用比照表明五人之为死而义难能可贵。他们生于编伍之间,属平民百姓,“素不闻诗书之训,虽然没有受过礼义教育,可是却能“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和那班饱读诗书缙绅之流相比,判然不同,因其难能,益觉可贵。3用双重否认句作结,表明五人的斗争作用巨大。由于他们的“发愤一击,使得即使在刑网森严的情况下,也“不敢复有株冶,甚至连宦官头儿魏忠贤也畏罪自杀了。五人的斗争和牺牲,对阉党的专横是一个惨重的打击,对社会实是莫大的奉献。四、导练:教师个别指导,具体答疑。五、布置作业: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意。2完成课后练习一、四题。第三课时一、检查语言积累。名词活用如动词:旌:旗的一种表彰。例:以旌其所为。墓:坟墓建墓。例:去今之墓而葬焉。函:木匣用木匣装起来。例:买五人之而函之。古今异义的词语:当道:执掌政权的人。例:郡之贤土大夫请于当道。私人:党羽。例: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首领:指头颅。例: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眠之下。非常:超出寻常。例:非常之谋难于碎发。视:比例: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二、讲读第六、七段1.学生诵读。2.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3.学生翻译。由此看来,则,今天那班原先爵位显赫的高官一旦犯罪应受惩治时,有的脱身逃跑,不能被远近的人收留;又有的人剪发为僧,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了。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意义轻重到底怎样呢?因此周公蓼洲,忠义显露在朝廷,赠赐的官爵溢号美好而光彩,在死后非常荣耀;而这五个人也得以修建一座大墓重新安葬,在大堤之上立碑列出他们的姓名,凡四方的士人经过五人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的,这真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呀!不这样的话,假令这五个人保全他们的头颅老死在家里则,虽然享尽他们的天然年寿,但人人都可以把他们当做仆役来使唤,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墓前,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表示非常愤慨,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一死,关系国家兴亡非常重大啊。5.解释:“为人记,替它写了这篇墓碑记。“记,不是记述,而是指这篇文章。“明死生之大,阐明死的重大意义。“死生,偏义复词,偏“死,“生无义。“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语出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有,同“或,或许。作者用的是委婉说法,使行文有波澜。6.写法指要:前段说五人之死在政治斗争中的重大意义,本段更进一层说五人激于义而死,死有重于泰山,这就站得更高了。作者在行文上也很讲究,连用四个长句,气势磅礴,波澜横生,如长江之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用的是“卒章显志旧法,却又有其创新之处,读后使人胸襟开阔。五人之死,有此篇碑文,千古不朽矣。7.教师小结本段进一步赞扬五人之死的重大作用及其影响。作者对此又通过比照加以表明:一是和高爵显位者的“辱人贱行比,那些人虽然官高爵显,可是“一旦抵罪,有的脱身逃跑,有的遁入空门,有的装疯卖傻,而五人却意气扬扬,谈笑自假设,色不少变,沉着就死,可见死得壮烈,突出五人品行的高洁和死的意义的重大。二是若的“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与现在的为人景仰,“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作比照,突出五人“荣于身后的显耀。假如五人为了保全性命,不敢进行斗争,或后来屈膝求命,那虽可以不如此死,得尽天年,那便“人皆得以隶使之,受人奴役,为人驱使,又有什么意思呢!。,通过这两方面的比照,揭示出全文的中心: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三、总结全文内容1.找出课文的主旨句:“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2.五人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义。这也是全篇的纲领,全文除了结尾一段补叙贤士大夫的姓名。第7自然段以外,其余1-6自然段都是扣紧“义字展开的。3.假如从思想内容的角度划分段落层次,结果怎样?1、2自然段:身后哀荣,义薄云天3、4自然段:勇蹈死地,义无反顾全文纲领5、6自然段:五人死义,义重泰山所以,文章的中心思想可归纳为:歌颂五义士“激于义而死的斗争精神。但这样归纳还不全面。4.本文思想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A.进步性:作者站在反对阉党,支持大众抗暴斗争的政治立场,歌颂了五义士“激于义而死的斗争精神,同时也看到了大众斗争的巨大力量,反映歌颂大众的伟大斗争,这是很可贵的。B.时代局限性:1作者所主张的“义,是站在反阉斗争的立场上,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为人民的事业贡献一切的“正义不可相提并论。2作者看不到明王朝衰败覆亡的趋势,寄希望于“待圣人出以挽既倒之狂澜,这是不切实际的梦想。3作者推崇五义士的义举,却也流露出对“生于编伍、“素不闻诗书之训、“人人得以隶使之的轻视态度,这种门第等级观念,表现了封建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思想局限,这又是那个时代造成的。四、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一作者构思这篇墓碑记的出发点是什么?分析:?五人墓碑记是一篇墓碑记。这种文体,通常是记述死者的姓氏、籍贯、出身。经历、生卒、年寿及其子孙的大略情况的。如果按照这种文体的一般写法,那就容易写得平淡无奇,立意不高。作者突破了一般程式,大胆地取舍,立足于历史斗争的高度,突出赞颂苏州民众,特别是五位义士对抗陶党的斗争精神,深刻阐发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重大意义,对这场抗暴斗争给予了高度评价,实际上为这场斗争做了个总结,这就是作者构思这篇墓碑记的出发点。二本文与其它墓碑记有什么不同?分析:墓碑记在古代文体中属于杂记,因为它必须说到死者生平中的重要事迹,要抒发作者对死者的悼念之情,有时还要由叙入议,谈一点作者的感受,因此它常常是将记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而本文跟一般的墓碑记又有所不同:它有着浓郁的政治色彩。因为五位义上是在反阉党斗争中牺牲的,作者站在当时的进步社团复社的政治立场上,在歌颂他们“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同时,又严厉地批判了阉党的罪恶行径及附逆者的卑鄙品质这种比照的论述方式是贯通全文始终的。议论,这是本文的核心。三在课文中划出转换行文角度的过渡句并表明它们的作用。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呜乎,亦盛矣哉!用抒情方式结住叙事以引起议论。第2自然段的最后“独五人之激缴,何也?一句设问引起叙事。第3自然段的开头“予犹记,其作用领起叙事。第5自然段的开头“嗟夫,表示上文3、4自然段的叙事已终结,由此转入大段议论。第6自然段的开头“由是观之,承接上文5自然段的议论并进一步展开。四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1叙事议论的有机结合。本文叙事议论有机结合的写法有:叙中带议;叙后发议;议中夹叙。其特点:1叙有重点,议有中心;2叙议交错,衔接紧密。作用是:本文从“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写起,事实随议论的需要而表达,议论随叙事的内容而展开;叙事是议论的根底和根据,议论又使叙事的意义更加显豁,而且不管表达或议论,都情辞激注,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增强表达和议论的感染力量。参考人教社?中语参高中第二册和?教学通讯文科版21981徐应佩、周溶泉:谈五人墓碑记的叙论结合2正反比照手法。本文反复运用正反比照手法,来突出五义士牺牲的光彩,写得极为生动有力。首先把五人的死同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的死进行比拟,初步揭示五人“激于义而死的意义。其次把五人的表现同缙绅的所作所为比拟,使读者领会到五人“激于义而死的意义是多么重大!再次把五人的死同高爵显位抵罪后的丑行比拟,正确地阐明了人们应有的生死价值观,也更加热烈地颂扬了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献身精神。最后,作者若五人的另一种情况,同他们自身比拟,使人们觉得五人是死得其所。把握了以上四个环节的比拟,就能准确理解作者的褒贬感情和他所阐明的“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道理。五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1.本文内容丰盛,波及面较广,但均能紧扣题意着笔2.本文成功地运用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3.这篇文章还运用比照、反衬的手法来加强艺术效果五、布置作业:1.古人称谓都有特殊要求,请选出对下列称谓分析有错误的一组。(1)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2)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4)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A(1)籍贯、姓名、字B(2)官职、字、姓C(3)号、姓D(4)名、字(答案:D(4)是错误的,子厚是字,宗元是名。)2.苏州民变发生在1627年丁卯年,天启七年,第二年便是崇祯元年,请问崇祯是干支哪一年改元的?(答案:戊辰六十花甲是由天干十地支十二依次排列的天干:甲、乙、丙、丁、戊地支是子丑寅卯辰正好组成戊辰年。)3.完成讲义上内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