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鲧禹治水》教学设计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8418867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版《鲧禹治水》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S版《鲧禹治水》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S版《鲧禹治水》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S版鲧禹治水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一片汪洋等词语。(2)读懂故事,了解鲧禹父子治理洪水的原因与方法,以及他们的精神品质。(3)抓住文章中关键词句进行品析,体会其叙述的效果。(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练习讲述故事。2、过程与办法(1)通过认读、辨析、组词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联系高低文、联系生活经历解释词义。(2)边读边想、读议结合,以读促悟、理解课文内容。(3)删繁就简,抓住重点词句深入品析,体会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鲧禹父子为民造福、勇于贡献的精神。(2)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从中受到熏陶与教育。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理解内容,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2、难点:抓住关键词句,品析、赏读,体会句子叙述的意思。3、关键:弄清鲧禹父子治理洪水的原因与办法。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义。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4学习课文第一局部,了解鲧禹治水的原因、办法及结果。教具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2、洪水泛滥、人们深受灾难的图片。教学过程一、观看图片,激情导入1、教师出示洪水泛滥、人们深受灾难的图片,学生认真观看。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我看到洪水冲毁人们的房屋,真是太可怕了!生:我看到人们在洪水中挣扎有的被冲走,有的活活淹死,洪水真是太无情了。生:我看到洪水淹没了庄稼地,人们的辛苦劳动都白费了,这样下去,人们不是被淹死就是被饿死了。3、教师小结导入:是啊,这可怕的洪水灾害一直以来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平安。传说远在上古代时,人们就深受洪水灾害,在与洪灾抗衡的过程中,上演了鲧禹治水的故事。4、教师板书课题:鲧禹治水。5理解课题,认识人物。(1)鲧:是传说中的一位善良的天神。(2)禹:即大禹,是鲧死了三年后,肚子裂开而钻出的一个孩子,也就是鲧的儿子,后来成为了一位治理天下的君王。(3)治水:治理洪水,为人类造福。(从观看图片入手,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情绪,为理解课文、了解鲧禹治水的原因作好铺垫;而对课题的理解为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内容,了解大意打下了根底)二、提纲引路,自学课文1、自由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找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并联系高低文或借助工具书加以理解。3、给个自然段加上序号,并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交流解疑,4、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出示提纲,引导学生分步骤自学课文,使学习的过程目规范确,且由浅入深有序进行。虽然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教师的引导是永远不可或缺的,它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决定因素)三、自学反应,互动交流1、分段指明轮读课文。2、集体评议,及时纠错正音。3、教师强调字词难点。(1)字音:“壤声母是r,读第三声。(2)字形:“壤右半局部笔画多,书写时各个笔画齐写紧凑,注意右下方有三个横。(3)词义: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息壤是传说中天地的一件宝物,是一块几尺见方的黄土块儿,只要把它放在地上,说一声“长,他便会迅速扩大,取走洪水,露出路地。4、齐读课后“读读写写及“词语采集中的词语,加以识记。5、提出小组交流后仍不能解决的词句疑点,全班交流。6、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鲧禹父子为了打消水灾,让人们免受灾难,想方法治理洪水。鲧偷出天帝的宝物息壤来驱走洪水最后付出生命的代价。大禹继承父亲的遗志,带着人们挖渠开山,疏通河道,用引洪水入大的办法最后治服了洪水,并被人们推举为一代君王)(有自学就必定有反应,在反应中互动交流,了解学情,并于重、难点处加以指导、强调,使学生在自学的根底上有一定的提升)四、理清脉络,练习概括1、快速默读课文,动笔用“为课文分段,并概括断意。2指明反应,介绍分段情况,并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来概括断落大意。第一局部(第14自然段):写鲧偷息壤驱赶洪水,被杀死)。第二局部(第510自然段):写大禹带着人们疏通河道,治服了洪水。(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段并概括断意,使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脉络层次有个整体的清晰认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展)五、学习课文,了解鲧治水1、默读课文第一局部内容,思考鲧治水的原因,办法与结果。2、指明反应,集体交流。闹大水灾,大地汪洋一片,庄稼、房屋都被淹没了,人们只好逃到山上或树上去。因为缺吃少穿,饿死、冻死的人很多。(结合学生的发言,在次观看受灾画面,感受人们的苦难)人们苦苦哀求天地,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a、理解“哀求与“祈求,想象人们当时会怎么做、怎么说,体会人们遭受洪水灾害时的悲惨与无助。哀求:哀告请求。祈求:诚恳地、恳切地希望或请求。b、理解:“毫不理会,感受天帝的冷酷、无情。(在理解与体会的根底上,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的内容)教师小结:面对苦难的人们,面对无情的天帝,善良的天神鲧在也不能袖手旁观了,强烈的同情心驱使着他要想方法帮忙人们治理洪水。(2)鲧治水的办法。探听秘藏息壤的地方。请神鸟带路,请神龟挖洞,偷出了息壤。把息壤放在地上,说一声“长,息壤便伸展开来,赶退了洪水,露出了地面,人们回到陆地上重建家园。(学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再次了解鲧治水的办法与过程,体会鲧治水所做的努力)教师小结、过渡:鲧怀着一颗同情心,冒险偷出天帝的宝物,借助神力赶退了洪水,但最终的又是如何呢(3)鲧治水的结果。天帝发现息壤被偷走,派火神祝融杀死了鲧,夺回了息壤。洪水重新泛滥,人们再次体会陷入灾难。(引导学生再次体会天帝的冷酷无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的内容)(在自读自悟的根底上,引导学生联系文本内容,紧紧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品析、理解,体会鲧的善良、富有正义、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与天帝的无情与冷酷形成鲜明比照,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教育)六、课堂小结1、学生自由交流对天神鲧是认识与了解,感受其精神品质。2、教师小结:面对人们身陷洪灾的悲惨遭遇,天神鲧毅然冒险偷出天帝的宝物,想借助神力驱赶洪水,但最红惨遭杀害,但他的善良正义、为民造福、勇于献身的精神却为世人所敬仰,他的形象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七、布置作业1、书写课本的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3、查阅资料,了解大禹的事迹。4、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大禹治水的办法及结果。2、品析关键词语,体会大禹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3、前后文比照,深化认识,了解文章的写作办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讲述故事。教具准备1、查找有关大禹的介绍资料。2、洪水被治服后的太平景象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谈话导入1、说说天神鲧用了什么方法帮忙人们治理洪水的最终的结果如何2、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评议、补充。3、教师小结:善良的鲧冒险偷取天帝的宝物息壤,想借助神力,用息壤驱赶洪水,这是一个充斥危险但十分快捷的办法。但很快就被天帝发现惨遭杀害,无情的天帝夺回了息壤,使人们再次身陷洪灾。为拯救人类而献身的鲧死后,又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4、指名反应,介绍鲧死后的表现。(尸体三年不腐,某一天,随着一声巨响,肚子裂开,钻出了他的儿子大禹)5、教师描述导入:这大禹同父亲一样,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治理洪水,完成拯救人类的事业。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大禹又是如何治理洪水的。(复习旧课,导入学文,兼顾了学生对全文的整体感知理清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并为讲述故事作好铺垫)二、继续学文,了解禹治水1、认真自由读课文第二局部内容,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说说大禹是用什么办法治理洪水的,最后结果如何。2、指名反应,全班交流。(1)治水办法:用引洪水入大海的办法来打消水灾。(2)治水结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人们重新返回家园,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和第10自然段)3、教师导言:治服洪水谈何容易,十三年的苦战中,大禹付出多少的努力啊。请同学们认真默读第二局部内容,画出令自己最感动的语句,在一旁写上自己的理解活感受。4、学生独立阅读,品析语句。5、四人一小组,交流各自的阅读理解与感受。6、指名反应,全班交流,教师针对重、难点处引导深入品析,从中了解大禹所作的努力,体会其精神品质。(1)“大禹走遍了山南海北,摸清了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况,决定用引洪水入大海的办法来打消水灾。理解“走遍“山南海北,体会大禹在当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为了摸清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况,翻山越岭,四处跋涉,付出了艰辛和努力。理解“摸清体会大禹之所以走遍山南海北是为了弄清洪水形成的原因,并从中寻求治理的方法。理解“引洪水入大海,出示地形图,了解要想打消水灾,只能将洪水引流进大海,从中体会大禹的智慧。(2)“大禹亲自拿着镐头,率领成千上万的人挖渠开山,疏通河道。理解“亲自一词,体会大禹身先士卒,以身作那么。理解“成千上万,体会受灾百姓之多,他们积极相应大禹的号召,投身于治理洪水行动中,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禹在百姓心中的威望。理解“挖渠开山,疏通河道,观看地形图,了解要想让洪水流入大海,就应当在洪水与大海之间挖出水渠,打通挡住洪水的山峰,从而疏通河道让洪水流走。从中再次体会大禹的智慧(3)“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着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得滚烫,大禹汗流浃背,任然不停地干着;到了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袭击。冬天,北风吼叫,天寒地冻,大禹一镐一镐地挖着冻得坚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一下,又干了起来。为了治水,大禹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展开想象,理解“汗流浃背“磨出了血泡“毒虫猛兽的袭击“冻得坚硬的土地,体会环境的恶劣,以及大禹为开凿龙门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理解“仍然不停地干着“毫不在乎“三过家门而部入,体会大禹为开凿龙门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大公无私,忘我贡献的崇高精神。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上句子。体会作者选取经典事例围绕一个中心句进行具体描写的办法。(4)“就这样,大禹带着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理解“由南到北,由西到东,体会大禹带着人们所疏通的河道之长。理解“十三年,体会治洪项目的历时之久。理解“苦战,体会治洪项目犹如一场艰苦的战役,体会治理洪水之艰辛。理解“终于,体会疏通河道治服洪水之不易,是大禹与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付出多少血汗才实现的。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7、教师小结: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奋战,凶猛肆虐的洪水终于被治服了,顺着河道乖乖地流入大海,天下太平了,一心为民造福、无私贡献的大禹也被举为治理天下的君王。8、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自读感悟、小组交流的根底上,引导学生品析文中重点词句,体会大禹不畏艰辛、为民造福、无私贡献的精神。三、比照鲧禹治水,再悟精神品质1、鲧禹治水的原因: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同情身陷洪灾的人们的悲惨遭遇,一心想拯救人类,让他们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2、鲧禹治水所用的不同办法:鲧是冒险偷出天帝的宝物息壤,借助神力治水;大禹那么通过挖渠开山疏通河道,用引洪水入大海的办法来打消水灾。3、鲧禹共同的精神:为民造福、无私贡献。鲧为治水付出生命的代价;大禹为治水不怕辛苦,不畏艰险,三过家门而不入。(回归整体,前后文比照理解,通过再次了解鲧禹治水的原因及采用的不同办法,深入感悟两者共同的精神品质。从中受到熏陶与教育。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从整体局部整体的学习)四、课堂小结1、教师小结:在这篇神话传说中,人们通过天帝登冷酷表现了自然灾害的无情。但灾难无情人却有情,善良的天神鲧偷宝物拯救人类充斥了神奇色彩,叙述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美好愿望;而大禹率领百姓挖渠开山,疏通河道,治服洪水却有着现实的意义。从中也告诉我们,虽然灾难可怕,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御用智慧,通过努力是可以战胜灾难的。2、出示洪水被治服后的太平景象,学生观赏感悟。3、交流课外搜集的有关大禹的资料,进一步认识人物。五、布置作业1、摘抄文中令自己感动的句子。2、把?鲧禹治水的故事讲述给家长听。3、搜集中国的其他民间传说,加以阅读。4、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一、课内赏析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着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得滚烫,大禹汗流浃背,仍然不停地干着,;到了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袭击。冬天,北风吼叫,天寒地冻,大禹一镐一镐地挖着冻得坚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一下,又干了起来。为了治水大禹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人们都被感动了,在大禹的带着下,齐心协力地干着。1、联系高低文,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1)艰险:(2)毫不在乎:(3)齐心协力:2、这段话主要写大禹带着人们开凿。3、用“画出这段话中的中心句。4、为了开凿龙门,疏通河道,大禹付出了那些艰辛与女里请结合文中内容加以概括介绍。5、“人们都被感动了人们是被大禹的什么精神感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