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500100打散分级机回转部分及传动设计论文说明书

上传人:红** 文档编号:18417636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F500100打散分级机回转部分及传动设计论文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SF500100打散分级机回转部分及传动设计论文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SF500100打散分级机回转部分及传动设计论文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录1 前言12 总体方案论证22.1 打散分级机的工作原理22.2 打散分级机的结构分析22.3 转子部分分析32.3.1 回转部分分析42.3.2 传动部分分析43 打散部分设计53.1 电动机的选择53.2 带轮的设计计算63.3 轴的设计与强度校核83.3.1 选择轴的材料83.3.2 确定输出轴运动和动力参数83.3.3 轴的结构设计83.3.4 计算轴的受力103.3.5 轴的疲劳强度校核113.3.6 轴的静强度校核163.4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164 分级部分设计184.1 电动机的选择184.2 轴的设计184.2.1 选择轴的材料184.2.2确定输出轴运动和动力参数184.2.3 轴的结构设计195 风轮的结构设计186 结论23参考文献24致谢251前言打散分级机是与辊压机配套使用的新型料饼打散分选设备,该设备集料饼打散与颗粒分级于一体,与辊压机闭路,构成独立的挤压打散回路。由于辊压机在挤压物料时具有选择性粉碎的倾向,所以在经挤压后产生的料饼中仍有少量未挤压好的物料,加之辊压机固有的磨辊边缘漏料的弊端和因开停机产生的未被充分挤压的大颗粒物料将对承担下一阶段粉磨工艺的球磨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制约系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为辊压机操作规程规定:设备启动时液压系统应处于卸压状态。所以,在辊压机启动过程中将有大量未经有效挤压的物料通过辊压机。这也是在打散分级机介入挤压粉磨工艺系统前的挤压预粉磨工艺系统产量提高幅度不大且存在较大波动的重要原因。打散分级机介入挤压粉磨工艺系统后与辊压机构成的挤压打散可以消除上述不利因素,将未经有效挤压,粒度和易磨性未得到明显改善的物料返回辊压机重新挤压,这样可以将更多的粉磨移至磨外有高效率的挤压打散回路承担,使入磨物料的粒度和易磨性均获得显著改善。此时,由于入磨物料的粒度分布由宽到窄,细而均齐,不同粒径的物料有序地分布于球仓和段仓中被研磨,从而使各种不同规格的球、段研磨群体的配置更加具有明确的针对性,有效地抑制球磨系统常见的过粉磨现象,这将更加有利于提高球磨系统的粉磨效率,避免了在效率低下的球磨系统中机械能无谓的大量流失,获得大幅度增产节能的效果。在用于生料制备时,该设备还具有良好的烘干功能。经改造后,有辊压机、打散分级机和球磨系统构成的挤压联合粉磨系统可使球磨系统增产100-200%,节电30%以上,研磨体消耗降低60%以上的效果。2总体方案论证2.1 打散分级机的工作原理打散分级机的打散方式是采用离心冲击粉碎的原理,经辊压机挤压后的物料呈较密实的饼状,由对称布置的进料口连续均匀地喂入,落在带有锤形凸棱衬板的打散盘上,主轴带动打散盘高速旋转,使得落在打散盘上的料饼在衬板锤形凸棱部分的 作用下得以加速并脱离打散盘,料饼沿打散盘切线方向高速甩出后撞击到反击衬板上后被粉碎。由于物料的打散过程是连续的 ,因而从反击衬板上反弹回的物料会受到从打散盘连续高速飞出物料的再次剧烈冲击而被更加充分地粉碎。必须强调的是,打散盘衬板表面的锤形凸棱的作用有别于传统的锤式破碎机的锤头,其主要作用是避免物料在打散盘甩出时具有较高的初速度,从而获得较大的动能,能够有力地撞击沿打散盘周向布置的反击衬板,用以强化对料饼的冲击粉碎效果。被打散的物料通过环形通道均匀地落入分级区。经过打散粉碎后的物料在挡料锥的导向作用下通过挡料锥外围的环形通道进入在风轮周向分布的风力分选区内。物料的分级应用的时惯性原理和空气动力学原理,粗颗粒物料由于其运动惯性大,在通过风力分选区的沉降过程中,运动状态改变较小而落入内锥通体被收集,由粗粉卸料口卸出返回,同配料系统的新鲜物料一起进入辊压机上方的称重仓。细粉由于其运动惯性小,在通风风力分选区的沉降过程中,运动状态改变较大而产生较大的偏移,落入内锥筒体之间被收集,由细粉卸料口卸出送入球磨机继续粉磨或入选粉机直接分选出成品。在用于生料制备时,由于风轮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负压和出风口所接的后排风机所产生的负压,热风入口被引入,经风轮沿径向连续送出,打散过的物料在经过风力分选区的沉降过程中形成较均匀的料幕于热风充分接触做热交换而得以烘干,湿热气体经过风口排出。由于经过风力分选区的物料在悬浮状态下与热风接触,所以热交换效率较高,烘干效果显著。2.2 打散分级机的结构分析 图2-1 打散分级机结构示意打散分级机主要由回转部件、顶部盖板及机架、内外筒体、传动系统、润滑系统、冷却及检测系统等组成。主轴1通过轴套2固定在外筒体8的顶部盖板上,并有外加驱动力驱动旋转。主轴吊挂起风轮6,中空轴吊挂打散盘3,在打散盘和风轮之间通过外筒体固定有挡料板5,打散盘四周有反击板4固定在筒体上,粗粉通过内筒体7从粗粉卸料口9排出,细粉通过内筒体7从细粉卸料口10排出,而生料则从进料口11喂入。2.3 转子部分分析打散分级机主要完成将辊压机辊出的料饼打散,并分选出粗粉和细粉的工作。已知条件:打散盘转速450r/min;打散盘直径1000mm;两班制工作(每班按8h计算)传动方案(见图2-2): 图2-2 转子运动简图2.3.1 回转部分分析 回转部分主要由主轴、中空轴、打散盘、风轮、轴承、轴承座、密封圈等组成,本设计采用了双回转方式,即中空轴带动打散盘回转,产生动力来打散挤压过的物料,主轴带动风轮旋转产生强大有力的风力场用来分选打散过的物料。打散盘上安装带有锤形凸轮的耐磨衬板,在衬板严重磨损后需要换新的衬板。风轮在易磨损部位堆焊有耐磨材料以提高风轮的使用寿命。本回转部件因为是立式安装,随着使用期的加长,密封圈的磨损,润滑油的溢漏是难免的。所以在该系统中还设有加油口,通过润滑系统自动加油或手动加油,以使各轴承在良好的润滑状态下运转。该系统中还设有轴承温度检测口,用于安装端面热电阻,保证连续检测温度并报警。2.3.2 传动部分分析传动部分主要有主电机、调速电机、大小皮带轮、联轴器、传动皮带等组成,该系统采用了双传动方式,主电机通过一级皮带减速带动中空轴旋转,调速电机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主轴旋转,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制作方便的优点。双传动系统实现了打散物料和分级物料须消耗不同能量和不同转速的要求,调速电机可简捷灵活地调节风轮的转速,从而实现了分级不同粒径物料的要求,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调节进球磨机和回挤压机的物料量,对生产系统的平衡控制具有重要意义。3 打散部分设计3.1 电动机的选择1)按工作条件和要求,选用一般用途的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为卧式封闭结构。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经分析计算得打散盘所需消耗的总功率=37.15 KW电动机所需功率 (3-1) 由经验及实践选择,整个传动过程中有1对轴承,电机采用V带传动,它们的传动效率可查阅文献1得=0.96,=0.993从电动机至打散机的总效率为 (3-2) 则 =0.9466 kW选取电动机的额定功率=(11.3) 39.2=39.251.02 kW 查文献1得,取=45 kW3)确定电动机转速取V带传动比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13)450r/min=4501350 r/min符合这一转速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r/min、1000 r/min两种,查文献1得出两种适合的电动机的型号,因此有两种传动比方案,如表3-1所列。 表3-1 传动比方案对照方案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kW电动机转速/r电动机的质 量 /kg 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同步满载1Y280S-64510009805502.182Y280M-8457507406001.65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结构和带传动的传动比,方案二比较适合,所以选定电动机的型号为Y280M-8。3.2 带轮的设计计算已知V带为水平布置,所需功率P = 45 kW,由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驱动,转速=740 r/min,从动轮转速=450 r/min,每天工作16h。设 计 项 目设计依据及内容设 计 结 果1. 选择V带型号(1) 确定计算功率(2) 选择V带型号查文献3表4.6得工作情况系数=按、查文献34.11,选D型V带D型V带2. 确定带轮直径、(1) 选取小带轮直径(2) 验算带速(3) 确定从动带轮直径(4) 计算实际传动比 参考文献3图4.11及表4.4,选取小带轮直径查文献3表4.4m/s在525 m/s内,合适。取(5) 验算从动轮实际转速(462.5-450)/450100% = 2.78%5%允许3. 确定中心距和带长(1) 初选中心距(2) 求带的基准长度(3) 计算中心距得582.4mm1664mm查文献3表4.2得取 续表设 计 项 目设计依据及内容设 计 结 果(4) 确定中心距调整范围4. 验算小带轮包角合适5. 确定V带根数z(1) 确定额定功率(2) 确定V带根数z确定确定包角系数确定长度系数计算V带根数z 由、及查文献3表4.5得单根D型V带的额定功率为 查文献3表4.7得查文献3表4.8得查文献3表4.2得 取z=5根,合适6. 计算单根V带初拉力查文献3表4.1得7. 计算对轴的压力 续表 设 计 项 目 设计依据及内容 设 计 结 果8. 确定带轮结构尺寸,采用辐板轮结构,工作图见附录SF5000.03-08,采用孔板轮结构,工作图见附录SF5000.03-073.3 轴的设计与强度校核3.3.1 选择轴的材料 由于设计传递的功率不是太大,对其重量和尺寸无特殊要求,故选择常用材料45钢,调质处理。3.3.2 确定输出轴运动和动力参数1)确定电动机额定功率P和满载转速 由Y280M-8,查标准JB3074-82得:P=45kW,=740r/min 2)确定相关件效率 由上述电机的选择计算可知电动机-输出轴总效率=0.9466 3)输出轴的输入功率 =P (3-3)则 P=450.9466=42.6kW 4)输出轴的转速 = (3-4)则 =740/1.6=462.5 r/min 5)输出轴- 轴段上转矩 =9.55 (3-5) 则 =9.5542.60.993/462.5=8734753.3.3 轴的结构设计 图3-1 轴的结构草图 1)确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如图3-1所示,从轴的左端安装的依次是挡油环、轴承、轴承盖、迷宫密封、大带轮、圆螺母,从轴的右端安装的依次是轴承、轴承盖、迷宫密封、打散盘、圆螺母。为了方便表述,记轴的左端面为,并从左向右没个截面变化处依次标记为、,对应每轴段的直径和长度则分别记为、和、 2)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轴段仅受转矩作用,直径最小。45钢调质处理,查文献3表11.3确定轴的C值考虑到轴自身的应用场合,此轴为中空轴,取轴颈处直径为200 mm,与标准轴承320140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孔径相同,所以取- 轴段直径=180 mm 3)确定各轴段的尺寸 - 轴段上拧有双圆螺母(GB812-88 M1803), =180 mm;考虑到圆螺母的厚度,取=62 mm;- 轴段上安装打散盘,为方便安装,应略大于,取=185 mm;为使圆螺母端面可靠地押紧打散盘,应略小于打散盘轮毂的宽度b=550 mm,取=548 mm; - 轴段,取打散盘的定位轴肩高度为h=6.5 mm,所以=198 mm,考虑到整个转子与机架、筒体的安装,取=139 mm; - 轴段上安装轴承,=200 mm ,=B=69 mm; - 轴段,取轴承的定位轴肩高度为h=15 mm,则=230 mm;考虑到整个转子与机架的安装,取=659 mm; - 轴段上安装有挡油环和轴承,根据轴承的宽度B=69 mm取=84 mm,=200 mm; - 轴段,为方便安装,应略小于,取 =198 mm;考虑到轴承端盖的总厚度为53 mm及用迷宫密封来固定带轮,取=83 mm;- 轴段上装有带轮,取带轮的定位轴肩高度为h=6.5 mm,所以=185 mm;为使圆螺母端面可靠地押紧带轮,应略小于带轮轮毂的宽度b=210 mm,取=207 mm;- 轴段, 应略小于,取=180 mm,轴上拧有双圆螺母(GB812-88 M1803),考虑到圆螺母的厚度,取=63 mm。 4)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带轮、打散盘与轴的周向固定均采用平键连接;轴承与轴的周向固定采用过渡配合。 带轮处选用A型普通平键(GB/T1095-1979),由查文献1,平键截面尺寸bh=45 mm25 mm,键长191 mm。 带轮轮毂与轴采用过渡配合H8/k7,粗糙度1.6。 打散盘处选用A型普通平键(GB/T1095-1979),由查文献1,平键截面尺寸bh=45 mm25 mm,键长280 mm。 打散盘轮毂与轴采用过渡配合H8/k7, 粗糙度1.6。 滚动轴承与轴颈的配合采用过渡配合H7/k6, 粗糙度1.6。 5)键联接的强度校核键联接传递转矩T为: (3-6)则 键工作面的压强p为: (3-7)式中 d轴的直径,单位为mm; k键与轮毂的接触高度,k=h/2,h为键的高度,单位为mm; l键的工作长度,单位为mm,l=L-b;p键、轴、轮毂3者中最弱材料的许用压强,单位为MPa。 查文献1有p=30MPa则 键联接强度通过6)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 带轮、打散盘的轴向固定采用轴肩和双圆螺母GB812-88 M1803。3.3.4 计算轴的受力 轴的受力简图、水平面受力简图见图3-2b、c。1)求支承反力 =0,=2229361/743=3595 N =0,=9361(222+743)/743=12956 N2)求弯矩截面A处弯矩 水平面、垂直面及合成弯矩图见3-1d、f及g。3)求扭矩打散盘传递的扭矩T=904003,带轮的扭矩就等于打散盘的扭矩。4)弯扭合成强度校核通常只校核轴上受最大弯矩和最大扭矩的截面的强度,危险截面为A。考虑启动、停机影响,扭矩为脉动循环变应力, (3-8)则 (3-9)则 45钢调质处理,由文献1查得 弯扭合成强度满足要求图3-2 轴的力分析图3.3.5轴的疲劳强度校核 1)确定危险截面 根据载荷分布及应力集中部位,选取轴上八个截面()进行分析(见图3-2)。 截面、分别与、相比,二者有相同的截面尺寸和应力集中状态,但后者载荷较小,且只承受转矩,故截面、不予考虑。截面与相比,二者截面尺寸相同,弯矩相差不大,虽然截面的转矩较大,但应力集中不如截面严重,故截面不予考虑,截面、应力接近最大,应力集中相近,且最严重,但截面不受转矩作用,故不必校核。 最后确定截面为危险截面。2)校核危险截面的安全系数 a. 截面左侧强度校核抗弯截面系数 (3-10)则 抗扭截面系数 (3-11)则 截面左侧的弯矩则 (3-12) 则 截面上的弯曲应力 (3-13)则 平均应力弯曲正应力为对称循环应力 (3-14)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 (3-15)则 ,应力幅 (3-16) 则 材料的力学性能45钢调质,查文献1得:轴肩理论应力集中系数查文献1,并经插值计算得:材料的敏感系数由查文献1并经插值计算得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3-17)则 尺寸及截面形状系数由h=6.5、查文献1得:扭转剪切尺寸系数由查文献1得:表面质量系数轴按磨削加工,由查文献1得:表面强化系数轴未经表面强化处理,疲劳强度综合影响系数 (3-18)则 等效系数45钢:取仅有弯曲正应力时的计算安全系数 (3-19)则 仅有扭转切应力时的计算安全系数 (3-20)则 弯扭联合作用下的计算安全系数 (3-21)则 设计安全系数材料均匀,载荷与应力计算精确时:S=1.31.5,取S=1.5疲劳强度安全系数校核 左侧疲劳强度合格 b. 截面右侧强度校核抗弯截面系数 由公式(3-10)可知 抗扭截面系数由公式(3-11)可知 截面左侧的弯矩由公式(3-12)可知 截面上的弯曲应力 由公式(3-13)可知 平均应力弯曲正应力为对称循环应力,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 应力幅 由公式(3-16)可知 查文献1带轮与轴配合H8/k7处的=1.89/0.60=3.15查文献1带轮与轴配合H8/k7处的=1.46/0.60=2.43表面质量系数轴按磨削加工,由查设计手册得:表面强化系数轴未经表面强化处理,疲劳强度综合影响系数由公式(3-18)可知等效系数45钢:取仅有弯曲正应力时的计算安全系数由公式(3-19)可知 仅有扭转切应力时的计算安全系数由公式(3-20)可知 弯扭联合作用下的计算安全系数由公式(3-21)可知 设计安全系数材料均匀,载荷与应力计算精确时:S=1.31.5,取S=1.5疲劳强度安全系数校核右侧疲劳强度合格3.3.6 轴的静强度校核1)确定危险截面根据载荷较大及截面较小的原则选取截面、为危险截面。2)校核危险截面的安全系数计 算内容及公 式截面 = 1808 = 31495691190截面 = 1247667.251334.5计 算内容及公 式截面29517153.3112.548.4截面295171157.8126.298.5 取许用安全系数,计算安全系数均大于许用值,故轴的静强度足够。上式计算中取。3.4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设 计 项 目 设计内容及依据 设 计 结 果1.确定32040轴承的主要性能参数查文献1得:=580 kN、e=0.42 、Y=1.44=580 kN2.计算派生轴向力、续表设 计 项 目设 计 依 据 及 内 容设 计 结 果3.计算轴向负荷、=(970.8+5145)N=6115.8,故轴承被“压紧”,轴承被“放松”,得:4.确定系数查文献38.10得:=1、=0=0.4、=1.445.计算当量动负荷 =0.412158+1.446115.86.计算轴承寿命查文献3表8.7、8.8得:=253380 h7.验证轴承是否合适该轴承合适4 分级部分设计4.1 电动机的选择1)按工作条件和要求,选用一般用途的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为卧式封闭结构。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经分析计算得风轮所需消耗的总功率=18.25 KW;电动机所需功率 (4-1) 由经验及实践选择,整个传动过程中有1对轴承,电机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主轴旋转,它们的传动效率可查阅文献1得=0.99,=0.993从电动机至风轮的总效率为 (4-2) 则 =0.9762 kW 选取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使=(11.3) 18.7 =18.724.31 kW 查文献1得,取=22 kW3)确定电动机转速按照风轮的工作要求,此电机要求为调速电机,调速范围在0950 r/min,而风轮根据经验工作转速在600 r/min比较合适,综合考虑选定电动机的型号为Y180L-4。4.2 轴的设计4.2.1 选择轴的材料 由于设计传递的功率不是太大,对其重量和尺寸无特殊要求,故选择常用材料45钢,调质处理。4.2.2 确定输出轴运动和动力参数1)确定电动机额定功率P和满载转速 由Y180L-4,查标准JB3074-82得:P=22kW,=600r/min 2)确定相关件效率 由上述电机的选择计算可知电动机-输出轴总效率=0.9762 3)输出轴的输入功率 =P=220.9762=21.3kW 4)输出轴的转速 =600 r/min 5)输出轴- 轴段上转矩 =9.55 (4-3) 则 =9.5521.30.993/600=3366524.2.3 轴的结构设计 1)确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如图4-1所示,从轴的左端安装的依次是轴承、轴承盖、迷宫密封、风轮、胀紧联结套、压帽,从轴的右端安装的依次是挡油环、轴承、轴承盖、迷宫密封、联轴器。为了方便表述,记轴的左端面为,并从左向右每个截面变化处依次标记为、,对应每轴段的直径和长度则分别记为、和、 2)确定轴的最小直径a.- 轴段仅受转矩作用,直径最小。45钢调质处理,查文献3表11.3确定轴的C值,考虑到轴自身的应用场合,及风轮的孔径50 mm,取=48 mm b.选择联轴器型号联轴器的计算转矩,查文献1得工作情况系数=2.3 (4-4) 则 选择弹性柱销联轴器,按,查标准GB/T 5014-1985,选用HL4型弹性柱销联轴器, 半联轴器长度L=112 mm,与轴配合轮毂孔长度l=110 mm,半联轴器的孔径d=48 mm c.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应该满足,取=48 mm1) 确定各轴段的尺寸图4-1 主轴结构草图- 轴段, =68 mm;考虑到轴端拧有压帽以及固定风轮的强度要求,取=100 mm。- 轴段上安装风轮,风轮的轮毂直径为70 mm ,所以=70 mm;为便于安装风轮及固定风轮轮毂B=115 mm取=160 mm。-轴段,为方便安装32016圆锥滚子轴承,安装迷宫密封及轴承透盖,取=80 mm,=65 mm。 -轴段上安装32016圆锥滚子轴承,=80 mm,轴承宽度B=29 mm,所以取=65 mm。 -轴段,取轴承的定位轴肩高度为h=7.5 mm,则=95 mm,考虑到整个转子与机架的安装要求,取=1810 mm。 -轴段上安装有挡油环和轴承,根据轴承的宽度B=29 mm取=44 mm,=80 mm。 -轴段,为方便安装,应略小于,取 =78 mm;考虑到轴承端盖的总厚度及用迷宫密封,取=50 mm;-轴段作为轴肩来固定联轴器,取轴肩高度为h=6.5 mm,所以=63 mm;取=74 mm;-轴段上安装联轴器,根据所选HL4弹性柱销联轴器=48 mm,为便于安装,轴段的长度小于联轴器轮毂L=112 mm,取=63 mm。 4)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联轴器、风轮与轴的周向固定均采用平键连接;轴承与轴的周向固定采用过渡配合。风轮处选用Z4型胀紧联结套(JB/T7934-1999)。风轮轮毂与轴采用过渡配合H7/k7,粗糙度1.6。 联轴器处选用A型普通平键(GB/T1095-1979),平键截面尺寸bh=14 mm9 mm,键长100 mm。 联轴器轮毂与轴采用过渡配合H7/k6, 粗糙度1.6。 滚动轴承与轴颈的配合采用过渡配合H7/m6, 粗糙度1.6。由于主轴上只在两轴承处受弯矩作用,两处看成两个支点相互平衡;而在联轴器与风轮处只受扭矩作用,此扭矩只会小于等于电动机产生的扭矩,所以轴的强度不必校核。5风轮的结构设计根据文献1第十三章第四节风机叶轮设计知识,径向弯曲叶片叶轮适用于冶金、排尘、烧结等工业,本设计决定采用此结构,结构及几何参数如图:图5-1 风轮结构示意图根据动压与风速的关系: (5-1)式中:动压,;空气密度,常温常压下为1.2;风速,。根据同课题组人员计算得到分离2物料粒子所需要风速为,再根据公式(5-1)得到94.2。由于通用分级设备的静压损失一般为200250,考虑工作条件不利,结果取略大的数值,取静压。全压 (5-2)则 根据表5-1取,一般径向弯曲叶片系数在0.350.55之间,这里取。表5-1 叶片转角叶 片 形 式径 向 直 叶 片9090后 倾 直 叶 片前 弯 曲 叶 片径 向 弯 曲 叶 片后 弯 曲 叶 片20叶轮外径: (1-3)又从同课题组人员设计数据中得到风轮电机转速为600,再根据公式(1-3)得到,圆整取。又根据叶片为前径向弯曲时,则可得到。= (1-4)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1-4)得: (1-5)代入数据得到。弯曲叶片的宽度为,我们取=0.35m。一般叶片为弯曲式时,叶片数片,由于打散分级机的物料不通过叶轮,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多取点(但最好不要超过32个)以便于在低转时也能取到较好的分级效果,在这里取30个叶片。6 结论 打散分级机主要是用来打散辊压机辊出的料饼,并将打散后的物料粗细分选出来。从开始传动方案的确定,由于本设计打散分级机功能的要求,整个思路就是双轴传动,首先是分级部分,调速电机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主轴旋转,因为风轮分选不同粒径的要求,所以风轮的转速是变化的,其次是打散部分,采用一级皮带减速带动中空轴旋转,双传动系统实现了打散物料和分级物料须消耗不同能量和不同转速的要求。在方案二的改进设计中,将打散部分和分级部分分开,缩短了主轴的长度,并且省去前方案中空轴的设计,这样提高了两根轴的使用寿命,优化了轴的设计,结构上更简单。参 考 文 献1 成大先主编. 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2 陈秀宁、施高义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 浙江: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5.3 徐锦康主编. 机械设计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4 卜炎主编. 机械传动装置设计手册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5 徐灏主编. 新编机械设计师手册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6 胡家秀主编. 机械零件设计实用手册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7 王旭,王积森主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8 褚瑞卿主编. 建材通用机械与设备M.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9 张永龙, 包玮. 打散分级机在挤压联合粉磨工艺中的应用J. 水泥,1996, (9):26-2810 汤永忠打散分级机的应用与改进J水泥,1998,(4):31-3211 王学敏挤压联合粉磨工艺J新世纪水泥导报,1997,(1):31-3512 周建方主编. 材料力学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致谢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SF500/100打散分级机回转部分及传动设计”。为了在设计中更好的解决问题,同时为了增长见识,使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我们进行了毕业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门深入一线和工人师傅探讨有关问题,向工人师傅取经,收集了一些技术资料。本次设计的课题来源于江阴水泥厂,在领队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对打散分级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为我们更好地提高设计的质量奠定了基础。通过这次设计,我基本上掌握了工程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掌握的知识,结合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解决了所面对的问题。最大的设计体会是:在开始设计前首先一定要有个设计的方案,考虑的东西一定要全面,不是简单的罗列出来就行,要综合地考虑它的合理性、经济性、工艺性、实用性等要求。其次是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只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不至于出现很多错误。此次毕业设计几乎涉及到我所学的所有知识,另外还有许多的新知识。最后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果没有指导老师的认真指导和自己在工厂中毕业实习,我想在设计的时候会遇到更多的困难,甚至说都不可能按时完成设计任务。在此次的毕业设计中,我也学到了以前很多没有学到的东西,加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学会了如何从众多的文献资料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这所有的一切对我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好的帮助。总之,通过这次设计,使我在基本理论的综合运用以及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得到了一次较好的锻炼,提高了我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设计的能力,缩短了我与工厂工程技术人员的差距,为我以后从事实际工程技术工作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设计过程中,老师及时的了解我设计中遇到的难题,帮助我解决了不少问题。由于本人对打散分级机了解不多,实践知识更是不足,老师们耐心地给我讲解有关方面的知识,使我得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设计工作。同时,他们教导我不管是在以后的工作还是学习中,都要保持治学严谨的态度。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了老师们的细心指导,他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我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期刊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