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绿湖开发利用与保护分析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8405705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绿湖开发利用与保护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万绿湖开发利用与保护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万绿湖开发利用与保护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绿湖开发利用困境与对策分析经济1073谢永正200711511332一万绿湖简介万绿湖,即新丰江水库,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境内,距河源市区6公里,它作为 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是一九五八年筹建新丰江电厂时,在新丰江流径的最窄山口 亚婆山峡谷修筑拦河大坝蓄水形成的。新丰江水库是一个集灌溉、发电、防洪于 一体的水利工程,水库总面积达 370平方公里,库容量达139.8亿立方米,是广东省 最大的人工湖。水库大坝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坝高124米,长440米,顶宽为5米。 水电站的装机容量达302兆瓦,平均年发电量9.9亿千瓦时,是广东省最大的常规水 力发电厂。通过新丰江水库调节,下游城镇防洪能力得到提高,使8.8万平方千米农田 免受洪水灾害;发展了电力排灌,扩大灌溉面积;调节了东江中下游枯水流量,对改善 航运、城镇供水(包括向东江下游地区供水)、农田灌溉、潮区压咸等均有显著效益。1984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将新丰江库区开辟为旅游区;1993年成立新丰江国家 森林公园。1994年,为配合旅游业的发展,因为库区四季皆绿、处处是绿,将新丰江水 库定名为“万绿湖”。二万绿湖的资源与环境1生态环境优越万绿湖湖区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盖面积1100平方公里。万绿湖周围的群山 以及360多个岛屿均为茂密的森林所覆盖。绿化率达98. 8%。万绿湖的气温、湿度、接近生 物气象学家测定的“最佳环境”指标,有北回归线上广东最大也是世界少有的常绿阔叶林, 生长着758种植物,活跃着140多种飞禽走兽,有“植物王国”、“动物乐园”之称.设有国 家森林公园和省级动植物保护区。良好的绿色生态,酿造了负离子含量成倍高于城市的清新 空气。因此,人们把这里比作是天然的“大氧吧”。同时,由于万绿湖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边 缘.又是珠三角的“后花园”。2水资源量大质优,开发潜力巨大万绿湖的水域面积达370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8倍),总蓄水量139. 8亿立方米。水 质达国家I级标准,集水域壮黄、水质纯美、水色秀美、水性恬美于一身,全国少有,是香 港、深圳人的直接引用水。2006年2月,河源市6名人大代表向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提交建议书,指出新丰江流域仍有20万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希望水库直 接向东莞、深圳及香港等地区直接供水,以此发展经济。万绿湖直饮水项目自2007年启 动,截止2010年6月,河源已与目标受水城市东莞、深圳、广州和惠州签订万绿湖直饮水项 目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的签订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万绿湖直饮水项目目标供水城市全 部签约,东江下游城市全部支持该项目建设。目前,河源市已向省政府请求批准立项该项目预期在明年初启动建设,有望成为中国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补偿的范例。3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1984年到1994这10年间万绿湖旅游总人数不足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不足100万元。从 1995年到2009年的14年间,万绿湖风景区累计共接待游客37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 入3亿多元。万绿湖10多年来一直坚持环保优先的开发原则,先后获得了国家AAAA级旅游区、 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中国自然风光景区顾客满意最具影响力品牌、 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文明窗口单位等众多荣誉。随着河源市近几年经济的发展,高速公 路的建设使得河源的交通得到根本的改善,区位优势逐渐凸显,万绿湖将凭着一流的森林、 一流的的空气、一流的水质,成为名副其实的珠三角后花园,成为旅游、休闲、度假的圣地。三 万绿湖开发利用的障碍与限制坐拥优良的生态环境,河源人民在引以为豪的同时,在最近几十年却背上了沉重的生 态包袱。河源作为广东的生态屏障,担负着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东江下游4000万人饮水安 全的责任,同时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20多年来,河源为保护环境,保护东江水,错过 了一次次的发展机遇,有统计显示,河源近几年拒绝的在环保方面不能保证的项目投资超 过400亿元。目前,河源的人均DP,财政收入均不足省平均水平的1/3,与珠三角的差距明 显。2008年,广东省将河源确定为生态发展区,对河源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河源人民只有不断探索,才能走出一条加快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道路。万绿湖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同样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以致到现在其开发规模、效益 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与其丰富的资源对比起来,都显得格格不入。河源市政府很早就提出向珠三角主要城市供水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改善人民生活,但是自1998开始,十多年来新丰江直饮水工程项目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实 施,其中原因十分复杂,概括地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珠三角城市的缺水问题是逐步 凸显的,当年远没有今天这么严重;二是原设想方案是采用管道供应原水,而且规模偏大, 一年从新丰江水库取水15亿20亿m3 ,不少专家担忧会因此影响东江下游生态环境。正值万绿湖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之际,由于环保的问题。1999年5月.广东省政府从可 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撤消新丰江旅游可能造成污染项目的决定,撤销岛内奇松岛、伏鹿 岛、水月湾(部分)等的旅游景点,景物和相关可能造成污染的厢箱式养殖等6个项目,只保 留周边不造成污染的观景点。四 案例分析(对策分析)万绿湖是大自然赐予与人工改造后留给河源人民的宝贵资源,但是河源人民坐拥资源, 却没有充分享受到资源带给他们利益,反而为此几十年来背着沉重的包袱,在开发中遭遇众 多的困难与限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这与资源的属性相背离,需要政府在充分调 研的基础上协调解决,根据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让保护人真正享受到保护资源与环境带来的收益;加快开发利用万绿湖这一方净水,让更多 人享受到河源20年来环境保护的成功,同时促使万绿湖得到更大范围的更加好的保护,形成 良性循环;在不破坏万绿湖环境的前提下,坚持适度开发,使河源真正实现有资源,有产业,把万绿湖风景区打造成河源旅游业的龙头。1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为修建新丰江水库和电站而被迫迁移的水库移民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除了修建水库而 淹没农田和房屋的直接经济损失外,水库移民还面临着移居后的生活困难,大多数水库移民 的生活水平都低于当地的平均水平。如果说下游要对上游进行补偿,那么这些水库移民们是 最应当得到补偿的。20世纪80年代,广东省政府开始加大对水库移民工作的投入。但按人均 计算,从1958年新丰江水库建库至2002年的45年间,对水库移民的补助人均每年不足100元。2002年,广东省政府关于调整省属七座水电厂水库利益分配和工作责任的实施意见 出台;2003年,广东省财政厅与省扶贫办制定颁布了广东省省属水电厂水库移民资金管理 办法。根据这两个文件的规定,实行电厂利润省市二八分成和税收返还,专项用于解决水 库移民遗留问题;并从2003年起,向省属七座水库水电厂按0.5分/千瓦时的标准分别征收 水土保持费和水资源费,用于扶持库区和水源区移民应承担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费用;省 财政继续每年安排水库移民专项资金1亿元。国家在对待水库移民上也先后出台了一些措 施和补偿政策,但是多年来,对水库移民的补偿和扶持政策不统一,补偿和扶持标准偏低, 移民直接受益不够。2006年5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 政策的意见,明确了国家对水库移民的扶持标准为每人每年补助600元,扶持期限为20年。 在中央政府和广东省政府的双重补偿政策下,湖区人民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作为改革开 放的排头兵,更应该随着经济的发展,适当地提高对湖区移民的补偿标准,切实改善他们的 生活。广东省政府对河源的补偿主要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各种补偿项目虽然未明确以 生态补偿的名义进行,但实际上产生的是生态补偿的效用。这些转移支付主要是专项用于东 江的生态环境保护。除了财政转移支付外,近年来,广东省又通过产业转移,帮助河源在保 护东江水资源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 业园在河源市高新区落户。在产业转移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省政府也拨付了0.4亿元的扶 持资金,帮助河源市解决产业转移园启动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2006年,广东省政府又将“广 东省手机检验检测中心”和“国家终端产品检验中心”设在河源,并将河源市确定为“广东 省手机生产基地”,帮助河源将低污染的手机制造业发展为主导产业。转移支付的补偿方式 虽然能直接为河源市提供保护东江水资源环境的各项工程、措施的经费,但是还无法补偿河 源人民为保护东江所丧失的发展机会,这种机会成本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而产业转移这样 的方式,恰恰为河源人民补偿了他们所失去的发展机会,通过产业转移园的建设,发展低污 染、占地少、高税收、高科技的项目,让环保与经济和谐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河源人民的发 展问题,这才是生态补偿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2加快实施万绿湖直饮水项目河源市最大的优势是生态优势,河源市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营 造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品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有这样,才能把河 源市建成全省生态发展示范区。为了保障东江流域下游城市的供水河源市长期以来践行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论,严格控制工业发展和矿山开发,在引进工业 项目中设置了严格的门槛,拒绝了许多有可能污染的项目,为保护新丰江水库水源付出了 巨大的经济代价,以至河源市至今仍是广东省最困难的地区,人均GDP仅占全省平均水平的1/3,地方财政自给率仅2813%,各级政府为城乡群众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明显不足,与东 江下游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与受水城市相比,河源市2007年GDP仅占深圳、东 莞、广州的4.9%、1.1%和4.7%;人均GDP仅占深圳、东莞、广州的15.0%、25.6%和16.6%。加 快推进河源市新丰江水库至珠三角主要城市直饮水工程,可把河源的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经 济优势,加快山区脱贫步伐,推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同时也可进一步改善河源市生态环 境、防治水土流失、控制环境污染、减轻灾害危害。因此直饮水工程是实现河源市与珠三角 水质性缺水城市优势互补,推进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多赢工程”,也是改善民生、提高 珠三角主要城市居民饮水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的“幸福工程”。3环保至上,适度开发经过99年环保的阵痛之后,万绿湖确立了环保至上的旅游开放理念.这一次给万绿湖旅 游注入了新的持久的活力,万绿湖的旅游规模也逐渐壮大,2003-2006年这4年间,万绿湖 年接待量都保持着20%左右的增长率.旅游收人近千万元,极大的拉动了当地其它行业的发 展,为地方经济的增长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但万绿湖人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们策划新项目、 吸引新投资、做强旅游品牌,致力于打造一条从单一观光旅游向体闲度假旅游转变的生态环 保之路。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万绿湖旅游事业在万绿湖人的共同探索下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 生态环保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万绿湖人正是在这样不断创新思维 下.一条颇具有代表性的“万绿湖旅游发展模式”必将给湖泊型资源的旅游开发起到示范和 借鉴作用。万绿湖最大的竞争力和优势就是超一流的生态环境和青山绿水。万绿湖从开发开始到现 在,一直坚持“环保至上,科学规划,强化管理,生态旅游”的旅游开发理念。万绿湖决不 以牺牲环境,去换取短暂的旅游效益,万绿湖人正是怀揣着这样的思想在经营旅游。从1995 年到现在风景区管委会不惜代价先后关闭了一批对湖区环境影响较大的景点、经营项目、水 泥厂等,彻底切断了污染源。风景区管委会不仅在硬环境上加强环保的措施和力度,而且在 软环境上独具匠心。在环保教育宣传方面,一些新方法、新点子,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和 教育效果。如将景点介绍与环保理念合二为一,进行旅游宣传;还有进人湖区的导游每人背 上一个环保袋,上面书写:“善待自然,请把杂物交给我”,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万绿湖人 在环保宣传上的煞费苦心。10多年的旅游发展。万绿潮依然风姿绰约,山更青,水更绿。从保护万绿湖的目的出发,结合广东省旅游发展的布局,广东省应该加大对万绿湖旅游 业的支持力度,在不破坏万绿湖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引导万绿湖朝着生态休闲旅游区发展, 将万绿湖打造成广东乃至全国的生态旅游龙头,最终带动旅游业成为河源的支柱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