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需坚持几个基本原则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8374485 上传时间:2020-12-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需坚持几个基本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需坚持几个基本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需坚持几个基本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需坚持几个基本原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大学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以其独特的课程魅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课程开设以来理论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改革与探讨,形成一系列教研成果。本课程在改革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内容设计上坚持历史教育与政治教育的统一;教学方法上坚持教学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价值导向上坚持知识传授与思想引导的统一;教学对象上坚持一般共性与个性差异的统一。 下载论文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基本原则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首次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高校本科生必修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该方案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十年来,纲要课以其独特的课程魅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理论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展开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学研讨,形成一系列成果,但在教学实践中也显露出某些不足。要使这门课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本课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一、内容设计上坚持历史教育与政治教育的统一纲要课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离不开史实材料的支撑,具有明显的历史学科特点,但纲要课的课程性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功能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有着较强的政治性,因此应正确处理好政治性与历史性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纲要课当从历史性着手,以详实客观的史实材料为载体,从客观史实中根据历史逻辑推导出政治结论,进而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这样才能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进而增强大学生对历史结论的认同感,才能有效发挥这门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例如,在讨论“殖民有功论”这一问题时,存在部分学生认为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殖民侵略功要大于过的错误认识。这种问题的讲授教师则不能直接从结论出发论证殖民侵略的种种罪行,而是要运用可靠的史实材料、详实的数据及形象的视频图片等材料从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战争的性质、殖民侵略对我国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等角度进行辨证分析,利用详实的史实材料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的论断,让大学生透过历史表象认清殖民主义侵略的本质,进而得出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严重阻碍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结论,通过这种归纳推理的方式得出的结论也是比较理性、较持久的。因此,从历史教育入手,通过感性材料认知及理性逻辑推理使大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进而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可以收到历史教育政治化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急功近利,首先从政治结论讲起,就会让学生感觉这是一门枯燥乏味的政治说教课程,从而使得本来应有的学习兴趣也逐渐淡化,其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二、教学方法上坚持教学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容和形式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并对内容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内容反应的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形式是内容的外在特征和表现方式,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纲要课程教学也应坚持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辩证统一,要根据纲要教材的内容设计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以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目标。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纲要教材的是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教学内容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直至今日,涉及中国近现代以来170多年的历史,要在极其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如此之多的教学内容并非易事。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教学目的,在遵循教材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及基本结论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如采用专题式教学等方式,将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把教材语言转化为课堂教学语言,这种表达教学内容的诸种形式,即为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与方法,教学方式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教材内容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中的主导地位,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具体讲述历史事件时,围绕专题主题,有选择性的选取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历史素材展开讲解,无关的史料可以通过短片等方式能够把教学内容串起来即可;在讲解一些历史学术思潮时,可参考案例式教学,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进行理论引导以加深学生认识理解问题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的提高;对于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可采用分组讨论法或互动式教学法,通过研讨质疑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在思想交流碰撞中达成思想共识。三、价值导向上坚持知识传授与思想引导的统一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从中折射出很多历史智慧,中国近现代史也是一个立体式的多维结构,其中不仅包括丰富的史料知识,同时在历史事实背后还包含着极为深刻的社会发展规律,在历史伟人身上同时也暗含着诸多经世治国之道和史学智慧,蕴含着英雄的人格魅力和人生价值的导向与教诲,如此丰厚的教学内容无疑会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拓宽视野,增强智慧,启迪人生,更好地立足现实、开创未来。但是纲要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这门课教学不是大家杂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史料知识的教授显然不是重点,通过历史教学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最终归宿。历史知识的讲授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载体,通过大学生对近现代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史以及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史两条主线的梳理,深刻领会中国近现代以来“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实际精心选择能够启发大学生思考的典型案例,寓理于史,寓思想性于知识性之中,不能仅仅为满足部分学生的好奇心理而讲授一些思想性不强的史料。例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及其必然性时,教师不仅要结合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实际充分认识以毛泽东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排除教条主义的种种束缚,结合中国革命实际独辟蹊径,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的艰辛历程,同时更要启迪当代大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让他们深刻领略到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理论勇气来自于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来自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正是这种崇高的理念和务实的态度使得中国共产党人能够经受得起重重磨难,最终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重任,从而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样在对历史知识进行讲授的同时进一步突出其思想性教育,打破了灌输式知识教育的单一模式,实现知识性和思想性教育的有机统一。 四、教学对象上坚持一般共性与个性差异的统一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意见,纲要课程主要面对所有在校本科学生,其授课对象既具有某些共性特征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当代大学生有着许多共同的方面:首先,相似的思想特点。在差异不大的社会环境中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在学习态度、方法等方面有着相近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困惑;其次,相近的知识背景。在中学阶段不论文科还是理科都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对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有初步的了解;最后,统一的教学要求。05方案对大学本科学生开设纲要课有着统一要求,在教材编写及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等方面也没有文理学科专业的区分。这些共性特征,决定了纲要课程要以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国史、国情,切实领会历史和人民做出“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这便形成了纲要课在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课程考核等方面的统一性。但是,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没有多样性也就没有统一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科专业、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方面又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思想困惑及表达方式也各有特点。这就又形成了纲要课程教学对象的差异性。纲要课程教学必须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基础,根据教学对象不同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例如,相对于理科生而言,文科生在中学时期对于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对文科生的教学,纲要课程教学应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分析研究,主要培养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知识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对于理工科的学生而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适当补充历史基础知识,理清中国近现代主要历史事件的发展主线与脉络,在对基本史实有大致认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文科生上课“吃不饱”和理工科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纲要课教学既要遵循共同性要求,又要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个性特点,将课程教学体系和目标要求的统一性寓于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性之中。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要求,才能切实提高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性。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金冲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几个特点J.高校理论战线,2007,3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新华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改课程课题项目,编号2013jgkcx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