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8354846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幸福是教育的最终目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幸福是教育的最终目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幸福是教育的最终目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幸福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摘要:本文通过解读历史上伦理学者的幸福理论,探悉出幸福论的焦点由“物” 到“神”再到“人”,由“人欲”到“人心”再到“人伦”的秩序,认为幸福是 人的全面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幸福与教育之间因人、人生、人性而相互 交融;幸福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关键词:教育幸福人性人生教育,本意在于发展人的本性,为人造福。然而,现今人们对幸福的追求陷于有 可能受惠于、也可能受制于教育的摇摆境地。其原因,最基本的在于我们对教育 的模糊认识:是让孩子吃穿无愁,校舍繁华?是让孩子高兴愉快,拥有欢乐的学 生生活?还是让孩子服从于集体、贡献于社会?如果不了解幸福在教育领域 中的意味,教育本身不仅失去意义,还可能给人带来幸福的失落甚至是不幸。本 文试从论理学者的幸福理论中感悟幸福的含义,探察教育与幸福的交融性,以及 幸福对于教育的意义。一、幸福的伦理学解读幸福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地追问、探询、争论。康德曾慨叹:“幸福的 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致虽然人人都在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定 追求和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1。显然,形式逻辑的定义法 对于“幸福”而言无能为力。关于幸福的结论,必须从伦理思想史中古者的声音 开始考察。(一)历史的启迪翻开伦理学史,我们可以看到对幸福问题各种各样的回答,有的甚至相互矛盾。 有人说:“拥有最多的东西,把它们保持到临终的那一天,然后又安乐死去的 人,才能给他加上幸福的头衔”2。而有人却说:“给人幸福的,不 是财富而是正直和谨慎。”3有人说:“人类的幸福,决不在于身体上的快乐。” 4而有人却说:“幸福是连续的快乐”。5有人说:“幸福就是离开尘世,进 入天国”。6而有人却说:“一个人的幸福好在于他能够保持他自己的存在”。 如此对幸福的不同回答源于不同阶级地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哲学派别的人们 不同的理解,由此难免呈现繁杂甚至矛盾的状况。经过对诸多幸福论的分析梳理, 本文认为幸福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如下阶段:“物质”幸福:最早的、古代雅典政治家梭伦从重视物质生活的原则出发,指出: 谁“拥有最多的物质财富,并把它们保持到临终的那一天,然后又安乐地死去”, 谁才能“戴上幸福的头衔”,这种幸福观宣扬“财富就是幸福”,“幸福”是与 物质生活相互联系。这是个人以及社会的需求,且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对于物 质的追求势必导致人们对物欲的崇拜,从而对人生充满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对幸 福感到迷茫、困惑。社会也因此缺乏生气,走向没落。理念”幸福: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幸福只存在于“理念世界”。现实世 界中的幸福,尤其物质生活的幸福,不仅不是真正的幸福,反而是对幸福的阻碍; 只有进入“理念世界”,才能得到幸福。这在人们没有更多精力思考精神追求的 时代具有其特殊价值。实际上,这一幸福的提出意在调节贫富冲突,挽救城邦没 落。它否认幸福与现实生活、物质利益的关联,同时也倡导精神上的无欲无求, 虽然其程度不及神学界宣扬地那般赤裸,但也蕴含着禁欲意味。“神道”幸福: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家们,大力称道尘世生活不能有任何幸福,而 将人的幸福及与幸福有关的一切问题,统统拿到“上帝”和“天国”中去解释。 所有的基督教伦理学都根据圣经,主张生命的唯一价值在于忍受种种痛苦, 顺从、忍耐、禁欲是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这种禁欲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幸福观无 疑扼杀了人们追求幸福的权力。然而,它在创拟虚幻精神境界的同时,也促进了 人们对幸福论在精神方面的探讨,这是宗教神学家未料及的。“人欲”幸福:文艺复兴初期,思想家们开始借以“人权”的旗帜,向宗教神学 进行坚决的斗争。这时的幸福开始从宗教神学那种虚幻的精神境界中返回到现实 人间。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明确指出:“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 福”。在中国,清代哲学家戴震也发表过相似的观点:“人生而有欲、有情、有 知、血气心知之自然也”,肯定了人是有欲、有情、有知的自然实体。“人心”幸福:文艺复兴运动于后半阶段转入解放人的心理、精神属性的主题。其间,理性幸福论崇尚自然科学,倡导通过认识改造自然对象而使人由上帝卑微 的客体变成主宰自己和自然的主体,从而感受到幸福。而非理性幸福主义者将幸 福由理性方面转向了非理性方面。最早由叙本华喊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 界是我的意志”主张将对客体的认识、改造变成服务于意志、满足欲望和幸福的 手段。从“物”到“神”,幸福论游离与人之外,不可能让人体验到真正的幸福;由“人 欲”到“人心”,幸福最终指向了人,然而历史的局限造成片面的人性观念,难 免使人的幸福得以沉没。(二)幸福的含义辨析首先,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幸福的获得虽然要以一定的外界条件为基础,但最终是出于人自身的感受和态 度。人们是根据自身认同的观念来感受幸福的,外界的物质标准并不能衡量幸福 的程度,而强加的价值观念也无法让人产生幸福的体验。费尔巴哈说:“一个陈 腐的真理是:我们并不把经常不断享受的东西感受为幸福,并加以珍重,一个陈 腐的真理是:为了认识某种东西是幸福,最好我们先丧失了这种东西”。在很大 程度上,幸福是基于主体价值观念的主观感受。其次,幸福是人性受到全面肯定。人性即人区别于动物、物质、神的社会属性,以及其必不可缺的自然属性、 心理属性,是各要素的协调统一。反映在幸福问题上,幸福不只意味着对人的自 然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需要的肯定和满足。实际上,由于现实生活中并不 存在单一纯粹的自然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以,对于某一属性需要的满 足,都具有整体的效果。正因为如此,马斯洛说:“个人是一个一体化的,有组 织的整体”,“不存在诸如肚子,嘴或生殖器的需要,而只有这个人的需要,并 且是约翰?史密斯而不是他的肚子要吃东西,并且,感到满足的是整个人,而不 仅仅是他的一部分”。幸福的体验如是:某一属性需要的缺失,都意味着整个人 的缺失;而某一属性需要的满足,也具有整体的效果。 二、教育与幸福的内在关联(一)教育以人的生活为目的 教育在以人的生活为目的主题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或者与生活浑然 一体,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或者指向人的精神属性,为有闲阶级进行 个人精神修养服务;或者只联系于人的社会方面、物质方面的生活,忽略人作为 个人的本质。应该说,这些教育并没有完全背离“以人的生活为目的”的宗旨, 但生活是一个整体,与片面生活相系的教育最终都远离了甚至残碎了生活。 教育以人的生活为目的,则必须以全面的生活为目的。陶行知认为生活是“生活 主义”的,“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即生活包含人类的全部实践 活动,是物质与精神的共存,是个人与社会的交融。现代教育必然要与全面的生 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创造生活。二)人的生活以幸福为目的费尔巴哈认为,“人的任何一种追求也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人对物质生活的 追求是为了幸福,“食物和饮料实值上是追求幸福的对象,实质上是与幸福和健 康有关的”;人的爱情是为了幸福,没有它们,人的生命、生活幸福就是残缺的; 道德生活是以幸福为目的的,因此他反对那种无条件地以自己不幸福使他人幸福 的道德。可知,人的一切活动都与需要有关,而人生的目的无非是满足需要、追 求幸福。(三)幸福是教育追求的最终目的教育目的是一个复杂的多纬度、多层次系统。教育有短期认知目标、情感发展目 标,也有长期的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目标;教育有可能是出于升学、 就业、提升社会地位等功利愿望,也可能是为了发展身心、陶冶情操、丰富情趣。 而人的幸福正是由这些具体的目标构筑起来的:若没有世俗愿望,人性的正常需 求得不到满足,幸福便是空中楼阁;若不能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项活动, 幸福无从谈及;若不能在认知、情感上得到发展,幸福也无从体验。幸福是属于 世俗生活的,我们不能拒斥这些世俗内容而妄谈清高的幸福。反向来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必须是幸福的。抛开幸福的终极意义而陷于这些目 标体系之中,教育将失去意义。教育不能为了认知而认知,不能为了情意而情意也不能为参加社会活动而参加社会活动。幸福是所有教育目的的终极目的。注释:1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商务印书馆,1987 年版,第366 页。2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 年版,第289 页。3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4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 年版,第276 页。5 转引自冯俊科,西方幸福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第2 页6 凡?希尔安:基督教的训言,商务印书馆,1959 年版,第15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