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9.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8272669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9.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版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9.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版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9.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含义矛盾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矛盾的基本属性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 探究探究点点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及其基本属性互动探究近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懒政、庸政、怠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严重侵害群众的合法权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执法者内在道德自律力量缺失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法德并举的原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提示:(1)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德治和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关系。(2)德治和法治相互依赖、相互贯通。近年来,我国存在懒政、庸政、怠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执法者内在道德自律力量缺失是其重要原因。(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在德治与法治的对立中把握统一,共同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比较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误区警示正确理解矛盾的概念,应澄清两种错误观点(1)不能将对立和统一理解为矛盾的双方。它们是矛盾双方的关系。(2)具体矛盾矛盾概念,二者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例题1】关于创业,马云说:“阿里巴巴的创业是一路被批评跟骂过来的,没有骂声我反而会特别紧张。”该观点蕴含的哲理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矛盾双方的对立推动着事物的发展A.B.C.D.A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审题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探究点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互动探究2017年,我国基本搭建了医联体制度框架,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到2020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将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1)通过上述材料,请分析我国医联体建设试点的哲学依据。(2)这一哲学依据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指导意义?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提示:(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可以从试点单位总结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以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惑提高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应关系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方法论意义(1)有助于我们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2)有助于我们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3)有助于我们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例题2】2017年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发表后,一篇名为习近平四篇新年贺词的“变”与“不变”的文章指出,历年新年贺词里,24次提改革,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满;4次提反腐,纯净政治生态;8次提和平,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述有变,但不变的是习近平主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爱民为民之心、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之心。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的“变”与“不变”表明()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矛盾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A.B.C.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审题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答案:A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我的收获我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