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基本知识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8264352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地药材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道地药材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道地药材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地药材中药属于天然药物,中药材的质量与其产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分布和生 长与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各地的水土、气候、日照等生态环境有很 大差异。植物和动物对其生长的自然条件,有各自的特定要求,而最适宜的生长 条件所产的药材质量最好。所以某地区出产的特定药材称为“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 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 产者品质佳、疗效好。道地,也就是地道,也即功效地道实在,确切可靠。道地 药材是我国传统的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素有“非道地药材不处方,非道地药材 不经营”的说法。“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采收当柴烧”,这句古谚形象说明了 中药材适时收获的重要性,也道出了科学生产之于中药材质量的基础作用。临床 上,一些老中医在处方时,喜欢在药名前标“川”、“云”、“广”等产地,显 示出对道地药材的信任。一、相关论述1早在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就记载:药有“土地所出,真伪新陈” 强调了区分药材的产地、讲究道地的重要性。在神农本草经中所载的 365 种药材中,有不少从药名上就可以看出有道地色彩,如巴豆、巴戟天、蜀椒、蜀 漆、蜀枣(山茱萸)、秦椒、秦皮、秦瓜、吴茱萸、阿胶、代赭石(山西代县一带)、 戎盐等。巴、蜀、吴、秦、东阿、代州都是西周前后的古国名或古地名。2. 五十二病方中的242种药材中,名称上反映出产地者有蜀菽、蜀椒等。3. 内经从理论上阐明了道地药材的含义,指出:“岁物者,天地之专精 也,非司岁物则气散,质同而异等也”。4. 伤寒论中的方剂有112首,涉及的中药材80余种,其中记载的道地 药材阿胶、蜀漆等被广泛地用于临床。5.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特别强调药材的产地,指出:“用药必依土地”, 这可能为后世正式专用“道地药材”的术语奠定了基础。6李时珍的道地药材观点更为明确,如:“性从地变,质与物迁,沧击能 盐,阿井能胶,将行药势,独不择夫水哉?”他在每味药材项下虽不像本草 品汇精要那样专列一项,但在每味药材项下对道地的论述很多,如麦冬项下言 “浙中来者甚良”。7.本草纲目拾遗虽多收录民间草药,但对具道地气息的中药,如浙贝母、 川姜、白术、抚芎,以至东洋参、西洋参、银柴胡、角沙参等均有较详尽的叙述。二、概念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 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 材。它包括了几个大的方面,其一是指同种异地出产的药材,在质量上有明显差 异,如人参、地黄、杜仲、当归等,产地不同药效差异很大,常把某地出产的药 材称为“道地药材”,而其他产地出产的则叫“非道地药材”;其二是指同一种 药材国内外均有分布,但在中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则具有独特的疗效; 其三是指原产其他国的药物流传入中国之后,经过发展,成为常用中药,这些药 物在中国的某些或某一地区已经引种成功,如红花、木香等;其四是指经加工而 形成的药品,其“道地”所在主要是指工艺上的考究;其次是指一些正品药物的 代用品,这些代用品相对于“道地”的正品药物而言,就是“非道地”的药材了。三、区别各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都不完全相同, 因此,药物本身的质量,也即其治疗作用有着显著的差异。如商品生药白头翁有 16 种以上不同植物来源,正品应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其根含有皂甙,有抑制 阿米巴原虫作用,而属于石竹科及菊科的一些同名异物则均无抑制阿米巴原虫的 作用。又如不同品种大黄的成分和泻下作用也有明显差异,掌叶、唐古特等正品 大黄中,其有效成分蒽醌含量以结合状态为主,游离状态仅占小部分,这些种类 的大黄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而一些混杂品次大黄,如华北、天山等大黄,其蒽 醌含见以游离状态稍高或接近结合状态,此等大黄的泻下作用很差。另外,如中 国长白山的野山参,中国东北各省与朝鲜,日本的园参,其人参皂甙的含量不同, 皂甙单体的含量也不一样,因而药理作用与临床疗效都有出入。产于浙江的贝母,叫浙贝母、大贝母或象贝母,长于清肺祛痰,适用于痰热 蕴肺之咳嗽;而产于四川的川贝母,长于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虚劳 咳嗽。到目前为止,常常得到人们赞誉的道地药材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子, 四川的黄连、附子,内蒙古的甘草,吉林的人参,山西的黄芪、党参,河南怀庆 的牛膝、地黄、山药、菊花,江苏的苍术,云南的茯苓、三七等。当然,道地药 材毕竟数量有限,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常用一些同名而产地不同的药物来 代替。四、集散地1. 初级集散地:一般以县为界,以“集”的功能为主,靠近产区,收购本地 药材,向中、高级集散地转运。如山东枣庄的酸枣仁、广东新会的陈皮、河南安 阳的地黄等,都是初级集散地,将它们先“集”而后转运各地。初级集散地多位 于交通要道,主要有以下几个。例如:老河口:位于汉水上游。秦岭山区的泽县、安康、镇平、平利、竹 溪、房县、兴山等地所产的药材,多就近集中于此,然后沿江转运至汉口进行交 易。 打箭炉:位于四川的大渡口畔,即康定县城。甘孜地区的药材在这里集中 外运。 刷经寺:位于四川阿坝红原县南部,因印刷、收藏佛经而得名,高原药材 在此转运。 独石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是蒙、汉族人民交流药材的重要集镇。2. 中级集散地:一般以省为界,如河南的安阳,安徽的安庆、亳州,湖北的 荆州,四川的宜宾、雅安,河北的邯郸,甘肃的武都、天水,辽宁的营口,云南 的大理,浙江的金华、兰溪,广西的桂林,湖南的衡阳,陕西的汉中等等。3. 高级集散地:全国范围内有影响的,一般都是由初、中级集散地发展而来, 它的采、种(养)、制、用功能齐全,集散药材的数量大,交易活跃,但并不一定 是省会首府,如安国、樟树、百泉、禹县皆属此类集散地。五、四大药市传统的四大药市是我国道地药材交易最为集中、成交额最大的地方,包括安 国、樟树、百泉、禹县。1. 安国:位于河北省,古时称为“祁州”,因为药业的兴盛而闻名于世,素 有“北药都”之称号。药都之名与药王庙的兴建很有关系。此处的药王庙是人们 为邳彤(东汉将钦)所建,初建于永乐年间,并有张仲景等十大名医塑像,到乾隆 年间始由丞相刘墉题写为“药王庙”巨匾,成为医、药结合型的名胜古迹。安国 地处南北驿道线上,且有潴龙、沙河从此经过,顺流而下可达天津,为药材的运 输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条件。祁州成为药都,是与本地适合栽培多种道地药材和具 有精细的加工炮制技术分不开的。祁州有“家家种药、户户加工”的传统,代代 相传。如百刀槟榔、蝉翼半夏、云片鹿茸、磅制犀角等饮片加工,至今享有盛誉, 这便为药材业的兴旺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19世纪50年代,祁州有1600多户 7300多人口,从事加工的药工达到5100多人。丸、散、膏、丹、酊、水、酒剂 等,均在他们制造之列。永和堂、体延堂都是百年的老字号,经营的中成药多达 500余种。甚至连前苏联、朝鲜的药商也远道赶来参加交易。这里成了中药贸易 的中心和中药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2. 樟树:樟树是江西省樟树镇的简称,相传因盛产樟树而得名。有“药都” 之称号。自三国时期开始,这里便建“药圩”,从事药材生产、加工、炮制,这里 水陆交通方便,集散药材的盛况空前。樟树的成名,一是得益于该镇南面的道家 名山“阁皂山”,山上有一洗药池,相传是葛洪所遗;二是得益于该镇上的“药 王庙”,这里的药王即是唐代著名的药学家孙思邈的塑像,人们每年都在这里为 孙思邈举行生辰庆典,即举行药材庙会。至明未清初,樟树的药业发展极为兴盛, 所谓“药行四十八家,药不过樟树不齐,药不到樟树不灵”,真是名不虚传。以 樟树精湛的饮片切制技术为特色,形成了全国闻名的“樟树帮”,镇上80%的居 民以经营药材谋生。3. 百泉:百泉位于豫北辉县城西北面,倚山傍水,泉流百道,故而得名。这 里原是佛教活动的中心,康熙57年,各地的药商为了扩大药材交易,集资兴建 了药王庙,尊神农氏和孙思邈为“药王”,其中神农塑像虽非真实,但在国内尚 是首见,故此药王庙与安国、樟树的药王庙相比,别具特色。自药王庙兴建以来, “商贾云集,南北药材具备”,四月八日古庙会“聚十余日始散”,交易以怀药 所占数量最大。4. 禹县:禹县因公元前2205年大禹建都而得名,它地处中州,水陆交通皆 宜,自古是商业中心。禹县也建有药王祠,但不及安国、樟树和百泉那么出名, 所以能成为驰名全国的药材集散地,主要是它的商业传统,它的道地药材具有独 具风格的加工和包装技艺。乾隆17年,禹县成立了第一个药商会。百余年后,全 国药行的十三帮相继在禹县设立会馆,药材交易大会1年3次,每次持续时间长 达月余,并设有常年经营机构。禹县人除采集它乡的特产药材外,还栽培了许多 道地药材,如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等。野生和家种的道地药材200余种。禹 县人在经营药材的同时,还制造出了药皿、药戥子、药碾、切药刀等药用工具, 其质量水平在同时代的行业中居领先地位。如“小禹州药刀”如满月形,刀刃锋 利,合口严实,一颗槟榔可切出270片之多。禹县内的历代名医层出不穷,形成 了产、供、销、用一体化,药行、药庄、药棚、药铺林立的集散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