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音乐史1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8264090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现代音乐史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近现代音乐史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近现代音乐史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沈心工:(18701947),原名庆鸿,号叔逵,笔名心工。上海人,中国音乐教 育家,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得到启发,一生致 力于音乐教育,曾在日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创作,所编歌 曲题材广泛、内容浅显易懂,且成为最早使用白话文进行歌词写作的音乐教育家。 其代表作有歌曲体操一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黄河等,出版乐 歌集学校唱歌集等;此外,沈心工还创设唱歌课,并且多处教授、推广。沈 心工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一生作有乐歌180 余首,多数是采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少数采用中国传统民歌填词或专门作曲,为 学堂乐歌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2李叔同:(18801942)李叔同,原名文涛,字息霜,别号漱筒;是中国话剧 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其乐歌承中古典 歌词的意境美,文辞隽永秀丽,意境深远,富于韵味,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 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 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其音乐在乐歌创作,音乐教育,创办期刊三方面做 出了重要贡献。 1906 年,在日本留学时编印出版中国第一份音乐期刊音乐小 杂志。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歌曲,代表作有春游、送别、早秋等共 70 余首。3大同乐会:创建于1920年,创始人郑觐文,其宗旨“整理国乐,阐扬固有文 化;研究中西音乐,筹备演作大同音乐促进世界文化运动”。这个乐会致力于传 统乐器的继承和改良,开始探索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创建,组成了一个有 32 人 编制的民族乐队,基本上分为吹、弹、拉、打四组,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管弦 乐团。其整理改编的中国古典乐曲有国民大乐、春江花月夜、霓裳羽衣曲、 十面埋伏、醉渔唱晚等。4萧友梅:(18841940),字思鹤,又名雪鹏;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广东中 山人,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专业高等音乐学府一一国立音乐院(今上海音乐学院 的创始人之一。萧友梅在音乐创作和音乐学方面也有显著成绩,音乐作品主要有 弦乐四重奏小夜曲,钢琴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 及问五四纪念爱国歌等100多首声乐作品,其大部分作品与反帝国主义 斗争有关,大多通俗易懂,大众化,群众性强。音乐学著作主要有和声学、普通乐学、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古今中西音阶概说、中国历代音乐沿 革概略等。5黎锦辉:(1891 1967),作曲家,中国流行音乐之父。湖南湘潭人,早年广 泛接触民间音乐,学习各种民族乐器演奏。是儿童歌舞事业的开拓者,儿童歌舞 音乐作曲家,对国语读音学术也研究颇深。 他的作品大都自编剧本和歌词,音 乐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并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五 四”运动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的精神主要创作了 12 部儿童歌舞剧和 24部儿童 歌舞表演,还有许多歌曲、器乐曲等。重要的儿童歌舞剧有:麻雀与小孩葡 萄仙子月明之夜神仙妹妹小小画家最后的胜利等;在儿童歌舞表 演曲目中,可怜的秋香好朋友来了三个小宝贝寒衣曲老虎叫门 等影响较大。6. 学堂乐歌:指 20 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开设 的音乐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它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起初多是归国 的留学生用旦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后来用民间小曲或新创曲调的。学堂乐歌的 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人,代表作有送别、男儿第一志气高 等。其歌曲内容具鲜明时代色彩,大部分反映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的爱国思想, 也有宣传妇女解放,反映学生生活,鼓吹封建伦理道德的。它“对于学校音乐教 育的启蒙,对于中国走向近代化社会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它是我国近代 民主主义音乐文化的开端,它使集体歌唱形式得以确立;它直接影响“五四”以 后的音乐文化发展。7. 贺绿汀:(1903-1999),原名贺安卿,又名贺抱真、贺揩等,当代著名音乐家 教育家,湖南邵阳人。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早年参加湖南农民运 动和广州起义。先后任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教员,明星影片公司音乐科科长、陕甘 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音乐教员、延安中央管弦乐团团长、华北文工团团长。 在贺绿汀的音乐生涯中,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为当时的进步电影创作歌曲是其音 乐创作中最突出、最有影响力的方面之一。半个世纪以来,贺绿汀共创作了三部 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钢琴曲、六首管弦乐曲、十多部电影 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独奏曲,并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K 1999 年在上海逝世。代表作品:牧童短笛;摇篮曲;往日思等8、冼星海:(1905 1945),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 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代表作品:在太行山 上到敌人后方去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 创作生活约10余年,共作歌曲数百首(现存250余首),大合唱 4部(生产运 动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歌剧1部、交响曲 2部、管弦乐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重奏曲多首。 在冼星海的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是多种多样的群众歌曲,且其歌曲创 作中抒情性的独唱歌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中大多是为舞台剧和电影所作的插 曲。 为了表现广阔的现实生 活和使歌曲更具有民族特色,冼星海还探索创 造了一些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歌曲样式冼星海在音乐创作上的另一重要贡 献,是开创了表现中国人民革命 斗争并具有民族特点的大合唱创 作。所作 4 部大合唱,在题材、内 容的现实性和表现形式的民族化、群众化方面是相 同的,但又根据不同的题材、内 容,以 不同的艺术手法进行处理, 而使各 个作品具有不 同特色。9. 聂耳:(1912 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汉族,云南玉溪人。 中国音乐家。他从小家境贫寒,对劳苦大众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创 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产物。聂 耳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聂耳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聂耳一生共创作37首乐曲,都是在他去世前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所写的,其中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歌曲占有较大比 重。聂耳经常与田汉合作。除义勇军进行曲外,聂耳的代表作品还有:1932年: 进行曲(口琴曲),圆舞曲,天伦之爱(歌舞曲)。1933年:开矿歌,饥寒交迫之歌,卖报歌1934年:雪花飞,金蛇狂舞,昭君和番 卖报之声,小野猫,打砖歌,码头工人,毕业歌,大路歌,开路 先锋飞花歌等。1935年:告别南洋慰劳歌,梅娘曲,逃亡曲,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白雪歌,采茶歌等。10、赵元任:(18921982 ),字宣仲,又字宜重,原籍江苏,生于天津。他是 中国现代语言和现代音乐学先驱。赵元任的歌曲作品,音乐形象鲜明,风格 新颖,曲调优美流畅,富于抒情性,既善于借鉴欧洲近代多声音乐创作的 技法,又不断探索和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的特色。他十分注意歌词声 调和音韵的特点,讲究歌词字音语调与旋律音调相一致,使曲调既富于韵 味,又十分口语化,具有独特的风格。此外,他在创作中还注意吸收民间 音乐语言,赵元任在国内发表的音乐 论文有:新诗歌集序“中国派” 和声的几个小试验、歌词中的国音介绍乐艺的乐、黄自的音乐等。 他曾先后创作了歌曲、钢琴曲100余首。在“五四”爱国主义、民主主义 思潮影响下,赵元任热情洋溢地创作了一些富有时代精神的音乐作品。如呜呼三月一十八、我们不买日本货等具有强烈民主和爱国思想的歌 曲。11. 马思聪(19121987 ):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在中国 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位作曲家,马思聪在长达半个多世纪 内,涉及小提琴音乐、交响音乐、协奏曲、大合唱、室内乐、钢琴音乐、 歌剧、舞剧、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多个领域。以他的小提琴作品在中国近 代音史上影响最突出。主要代表作有小提琴曲内蒙组曲、西藏音诗、 第一回旋曲、牧歌、秋收舞曲、山歌、双小提琴协奏曲交响 音乐山林之歌第二交响曲大合唱祖国、春天,舞剧晚霞、 歌剧热碧亚等。小提琴曲内蒙组曲是马思聪的成名 之作,作于1937 年尤其是其中的思乡曲和塞外舞曲已成为饮誉中外的优秀中国 小提琴代表作。管弦乐山林之歌作于1954年.它以其创作技法精湛和 民族风格的鲜明,被认为是马思聪交响音乐中的精品。马思聪的作曲技巧 成熟且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当中国的许多作品还沉湎于古典乐派、浪漫 乐派的手法、风格的时候,他的作品就已经渗进了西洋19世纪末以来的现 代音乐的历素。50年代以来他对风格的刻意求新更加积极,但从始至终都 用来表现和赋予他对音乐的民族特征追求中。12. 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 家。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乡 丰富的民间音乐熏陶。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到江阴参加“江阴反满青年团”,执 掌军号。 1912 年随兄刘半农去上海,工作于开明剧社,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 并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开始接触西洋作曲理论。曾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 1932 年因猩红热病逝于北京,年仅 37 岁刘天华的音乐创作成就,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下,刘天华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他中西兼擅 , 理艺并长、而又能会通其间。他 反对全盘西化,但也不排斥西方文化。在 创作上既能掌握民族音乐的创作 规律,又能巧妙地吸收借鉴西洋技法。他 一生中创作了病中吟、月夜 、苦闷之讴、悲歌 、良宵、闲居吟、 空山鸟语 、光明行 、独弦操、烛影摇红等十首 二胡曲;歌舞引、 改进操 、 虚籁等 3 首琵琶曲;合奏曲变体新水令 以及六十多首 二胡与琵琶练习曲。他不仅将民 间状态的二胡升格为富于独特艺术魅力的 独奏乐器,达到高等乐府专业教学的层面,而且这些作品深受人民大众的 喜爱,成为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珍品。他是近现代二胡艺术的奠基人, 当代中国的二胡演奏艺术无不受其理论与风格的影响。在民族乐器改革和 演奏技艺的创新上,他又是一个勇于开拓的革新家。他毕生为民族音乐创 作与教育而奋斗,培养了蒋风之、陈振铎等一批著名演奏家、理论家和教 育家。可以说,刘天华是中国近现代民族音乐发展的奠基者、开拓者,民 族音乐的一代宗师。13、国乐改进社:1927年5月成立于北京。由刘天华等人发起,并主持日常工 作。该社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组织进行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民族乐器 的改进,民族乐曲的创作以及编辑出版音乐刊物。自1928年至1934年间共出 版期刊音乐杂志10期。该社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也即“五四”新文化 运动之后所掀起的探求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热潮时期,兴办各种新文化事 业,发行各种刊物杂志,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新风气,对新文化的发展起了有益的 促进作用。14. 郑律成;(19141976),原名郑富恩,出生于朝鲜光州。后加入中国国籍, 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作曲家。先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从 事音乐创作,其作品耳熟能详,被广为传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曲作 者。他谱写了很多关于歌颂朝鲜人民斗争和中朝友谊的作品。1933年到中国 南京参加朝鲜人的抗日革命组织“义烈团”,上朝鲜革命干部学校学习。 一边从事革命 活动,一边学习钢琴、小提琴、声乐。1936年谱写了处女作五月之歌1937年去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 习、工 作1938年创作谱曲延安颂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创作谱曲八路军 大合唱1945年回朝鲜,任朝鲜人民军俱乐部部长、朝鲜人民军协 奏团团 长、朝鲜音乐大学作曲部部长,谱写朝鲜人 民军进行曲、朝鲜解放 进行曲、豆满江、东海渔夫等。1950年周恩来亲自写信 给金日 成要调郑律成回中国,金日成同意郑律成去中 国继续从事音乐创作。郑律 成加入中国国籍,定居北京1976年12月7日在北京去世,安葬于八宝 山革命公墓代表作品:延安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朝鲜人民军进行曲15、谭小麟:(1911 一 1948):作曲家、琵琶演奏家。原籍广东开平,生于上海。 自幼酷爱中国传统音乐,并学习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谭小麟的作品大都具有很强的室乐性,努力摆脱欧洲传统音乐技法的束缚,而运用20世纪“新古典主义” 的作曲技术,并使之舆清新的中国民族风格相给合。具有中国古典音乐的清秀隽 永的气韵。谭小麟作品的主要特点是: 具有很强的室乐性,即便是名义上不算 室乐的合唱曲与艺术 歌曲也 是如此。 不盲目承继前人,不遵循习套常规,刻意避免沾染浪漫派与印象派的风格,尤其是它们的和声风格。 运用20世纪的技术,主要是被称为“新古典派”的技 术。 不受任何调式的束缚,但调性原则则严守不论。 注意保持“音乐建筑”的理智基础与感理效应之间的平衡,特别不 让情感或感官魅力占优势。 讲究选用既经济而又不依赖外在因素(表现术语、特殊音色等)的 基本材料来表现乐曲的特定内容,但只表现到 由理智预定的程度为止,决 不逾量过分。 整体经营先于局部,但每个局部也务使 具有技术上、艺术逻辑上、 内容表现上和 特殊风格要求上的必然性,以保 证整体之健全。 通体骨劲神清,充满自发的中国古典音乐之气韵。谭小麟的主要作品有:小提琴与中提琴二重奏、弦乐三重奏、木管三 重奏、罗曼斯(中提琴与竖琴);歌曲自君之出矣、别离、金陵 城、鼓手霍吉、正气歌、江夜、托姆的幽灵等。朱践耳和听觉描述:听朱践耳先生的五重奏和 ,首先被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所笼罩,仿佛置身于 清静的大山之中,远处缓缓地飘来悠悠的笛声,在这悠远的笛声中,又隐隐感觉到 即将来临的不平静。写作手法:这首为笛、筝、二胡、倍低革胡、打击乐五种不同音色的民乐器合作演奏的五重 奏乐曲, 在构思上把与众不同的音乐元素组合到一起,从 “和” 的概念上可以理解为各种音乐要素的相辅相成, 相反相成, 正合 先秦时期周太史伯的 “和同” 说。根据这一思想, 作曲家采用了五种调式、 调性, 用五种不同风格的旋律加以 杂合, 从多方面的不同之 “和” 相互结合构成了互不相干, 然而极具立体思 维的一个整体。他还根据周太史伯的“声一无听,物一无文”的认识,弃“同” 取“和” ,从音乐的形式和构成上丰富与充实了音乐的内容。并体现了先秦时期 “和” 的美学思想,是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象征着这个世 界是个多元化, 多极发展的组合。从常规意义上, 虽然不谐和, 但是从音乐 审美的深层次、从哲学层面上看,它是“以他平他”之“和”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经说: “音乐的美就是和” 。这种创作思维正体现 出标题和所要表达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意境。作品 和 与 “和” 的引申与思索:“和” 与作品 和 作为一种理论和现实的作品, 它都象征着客观的物质世 界与精神世界需要和谐。和谐是文明的灵魂和重要标志。它代表着团结、 和睦、 平衡、 有序; 它意味着安定、 祥和、 和平、 统一。它象征着和乐、 幸福、 健康、 美满; 它标志着繁荣、 发达、 文明、 进步。 它既属于真, 也属于 善, 更属于美; 既反映现实生活, 又展示理解境界; 既体现科学规律, 又 表达艺术真谛; 既是人生与社会的目标,又是促进人类发展进步的手段。因此, “和” “和谐” 就成为古往今来人类普遍的理想和共同的目标, 是人类向往 和追求的美好境界。中国古典哲学博大精深 寓意深远,是我们丰富的思想宝库, 只有不断认真学习 研究,才能更好地领悟其中的道理,体现其美学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