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区别

上传人:do****y1 文档编号:18256726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 区别1 最显著的区别是产生条件的差异: 水土流失必然是流水作用较强或者多暴雨,土质疏松或因坡度重力导致土壤容易 被冲刷侵蚀,最终引起“水”和“土”的流失。荒漠化则是风力作用较强的地方,原生植被稀少,由于更加干旱或者人类垦殖采 伐导致原生荒漠扩大,原有的林地、耕地、草地退化,有向荒漠发展的趋势。2 因为成因的差异也造成了两者多发区的差异: 水土流失多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区,荒漠化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狭义的荒漠化(即:沙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 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正 因为如此,凡是具有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都称之为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还 包括了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沙丘前移入侵的地方和原来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于 植被破坏发生流沙活动的沙丘活化地区。广义荒漠化则是指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湿 润地区自然环境退化(包括盐渍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狭义沙漠 化、植被荒漠化、历史时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环境因素为标志的具体的自然 环境退化)的总过程。从世界范围来看,在1994 年通过的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 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中,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 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arid)、半干旱(semi-arid )和亚湿润干旱(dry subhumid)地区的土地退化。该定义明确了 3 个问题: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 的; “荒漠化”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指年降水量与可能蒸散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之比在0.05至0.65之间的地区,但不包括极区和副极区),这就给出了荒漠化产生的背景条件和分布范围; “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将荒漠化置于宽 广的全球土地退化的框架内,从而界定了其区域范围。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区连年严重干旱,造成空前灾难,使 国际社会密切关注全球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荒漠化”名词于是开始流传开来。 据联合国资料,目前全球15人口, 13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1992年6 月世界环境和发展会议上,已把防治荒漠化列为国际社会优先发展和采取行动的 领域,并于1993 年开始了联合国关于发生严重干旱或荒漠化国家(特别是非 洲)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政府间谈判。1994 年 6 月 17 日公约文本正式通过。 1994 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全 球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向群众进行宣传。我国是公约的缔约国之一。什么叫荒漠化?过去我们常理解为“沙漠不断扩大,把沙漠里的沙子扩散到越 来越广的肥沃土地上去”,这是不准确的。1992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 定义是“包括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内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 土地退化”。也就是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 下降或丧失,都称为荒漠化。我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 根据1998 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 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全国沙漠、戈 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结果表明,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 262.2 万平方 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27.4,近4 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据中、美、加国 际合作项目研究,中国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 亿人民币。我国荒漠化土地中,以大风造成的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占了 160.7 万平方公 里。据统计,70 年代以来仅土地沙化面积扩大速度,每年就有2460平方公里。土地的沙化给大风起沙制造了物质源泉。因此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强沙尘暴 俗称“黑风”。因为进入沙尘暴之中常伸手不见五指)发生越来越频繁,且强度大, 范围广。1993 年5月5日新疆、甘肃、宁夏先后发生强沙尘暴,造成116人死 亡或失踪,264 人受伤,损失牲畜几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33.7 万公顷,直接 经济损失5.4亿元。1998年4 月15-21日,自西向东发生了一场席卷我国干旱、 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强沙尘暴,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河北 和山西西部。4 月16日飘浮在高空的尘土在京津和长江下游以北地区沉降,形 成大面积浮尘天气。其中北京、济南等地因浮尘与降雨云系相遇,于是“泥雨”从 天而降。宁夏银川因连续下沙子,飞机停飞,人们连呼吸都觉得困难。据记载,我国西北地区从公元前3 世纪到1949 年间,共发生有记载的强沙尘 暴 70 次,平均 31 年发生一次。而建国以来近 50 年中已发生 71 次。虽然历史 记载与现今气象观测在标准上差异较大,但证明沙尘暴现在比过去多得多,是没 有问题的。根据对我国 17 个典型沙区,同一地点不同时期的陆地卫星影像资料进行分析, 也证明了我国荒漠化发展形势十分严峻。毛乌素沙地地处内蒙古、陕西、宁夏交 界,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40 年间流沙面积增加了47,林地面积减少了76.4, 草地面积减少了 17。浑善达克沙地南部由于过度放牧和砍柴,短短 9 年间流 沙面积增加了 98.3,草地面积减少了28.6。此外,甘肃民勤绿洲的萎缩, 新疆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和红柳林的消亡,甘肃阿拉善地区草场退化、梭梭林消 失一系列严峻的事实,都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土地荒漠化最终结果大多是沙漠化。我国荒漠化类型及其分布我国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镶盐渍化等 4 种类型的荒 漠化土地。我国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60.7 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于旱、半干旱地区, 在各类型荒 漠化土地中是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其中,干旱地区约有 87.6 万平方公 里,大体分布在 内蒙古狼山以西,腾格里沙漠和龙首山以北包括河西走廊以北、柴达木盆地及其 以北、以西到 西藏北部。半干旱地区约有 492 万平方公里,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东向 南,穿杭锦后旗、 橙口县、乌海市,然后向西纵贯河西走廊的中一东部直到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呈 连续大片分布。亚湿润干旱地区约239 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毛乌素沙漠东部至内蒙右东 部和东经106 度。我国水蚀荒漠化总面积为 205 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78%。 主要分布在黄 土高原北部的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等流域,在东北地区主要分布在西辽河的 中上游及大凌 河的上游。我国冻融荒漠化地的面积共 366 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思面积的 138。冻融荒漠 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我国盐渍化土地总面积为 233 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总面积的 8,9 的。 土壤盐渍化比较 集中连片分布的地区有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以及天山北麓山前冲积 平原地带、河 套平原、银川平原、华北平原及黄河三角洲。我国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1.长江上游(原因:人类的乱砍乱伐,植被减少所致。)2.黄土高原地区:(原因: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 易溶于水;降水集中在 7、8 月,夏季多暴雨;地表裸露,缺乏植被的保护;人 为的不合理的活动所致。) 我国沙漠化主要分布在: 西北地区:(原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人为砍伐树木,或引水过多导致树 木死亡;深居内陆,属于干旱的气候。)土地荒漠化: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带在干旱多风和疏松沙质地表条件下, 由于人为强度利用土地等因素,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 出现风沙活动的土地退化过程。水土流失:水土流失(water and soil loss)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 称水土损失。”荒漠化一般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带在干旱多风和疏松沙质。水土流 失多发生在多雨地区1, 土地盐碱化。我国华北地区,主要分布在滨海平原,顾名思义,滨海平原地 势较底,多积水,地势低洼,水不易排出,导致地下水上泛,地下水带来一定的 盐类,并随着这些水的蒸发,盐类沉积的地表,造成土地表面盐分的富集。2,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包括几个方面,包括土地沙化,岩石性荒漠化等, 但影响我国的还是土地沙化,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因是降水少,多大风 与沙尘,大风导致沙丘活化,使得土地荒漠化得以扩展。3,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黄土高原土质 疏松,植被覆盖差,夏季多暴雨,地势较高,地势的坡度较大,在加上人类不合 理的活动,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降水较多且集中夏季,丘陵 地区,地势较高,坡度较大,人类的滥砍滥伐,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南方低山 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它的流失是土壤的流失,出现裸岩, 这也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表现。4,地层下陷。主要位于半快的交界地带,通常情况下,地层下陷是伴随着地震, 火山等重大的地质活动的发生而产生的,在 5。12 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盆地 整体下降了好几厘米,具体数字我忘记了。5,关于土壤板结的知识,老师讲的很少,我用的教材上几乎没有,不过我还是 了解到一点。土壤板结,顾名思义,就是土壤太紧了,农民在种地的时候通常都 是耕地,就是使土壤变得疏松,便于农作物的生长,至于原因嘛,这涉及到化学 方面的知识,就是土壤却肥料,应该是缺钾肥吧,具体的你可以查一下,毕竟是 初中的时候学的,高中我都没怎么学化学,文科生嘛嘿嘿。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 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 力作用显著因此 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物质条件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荒谟化进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雨 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 活动;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进程。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图 2,5)人为因素 破坏原因与典型地区 主要危害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如鄂尔多斯沙 区、内蒙古东部的库仑旗等地)一些农牧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 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固沙、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坏 过度放牧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 的绿洲边缘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特别在缺少防 护林保护的沙质土壤区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绿洲:在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 次生盐渍化形成: 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根源都是乱砍乱伐所造成地表植被生物圈被破坏。第一点不同:荒漠化进程中,沙土会随风移动,但是不会入海。而水土流失中,地表营养土层 会先行随雨水进入江河最后流入大海。这是两者的一个区别,一个随风走,造成 沙漠地形的变化莫测,一个随水走,造成江水含沙量过高。第二点不同: 荒漠化扩大的方式是沙随风走,沙土覆盖营养土层,造成植被死亡,植被死亡, 风就越大,风大,地表营养土层就越容易被摧毁,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水土流失扩大的方式,地表植被被破坏后,一经暴雨,土层就会被雨水冲刷进江 河里,然后露出表面的砂石层,随时间变迁,这种影响会逐步扩大,汉朝时现在 的西北还是森林遍地的,但是经过几百年的宫室建造的树木砍伐,森林被破坏最 后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可以说黄河历史上多次改道就是那个时候埋下的祸根。水土流失(water and soil loss)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 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称水土损 失。”1981 年科学出版社简明水利水电词典提出,水土流失指“地表土壤及 母质、岩石受到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的作用,使之受到各种破坏和移 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这是广义的水土流失。狭义的水土流失是 特指水力侵象。”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 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 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该定义明确了 3 个问题: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 的; “荒漠化”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指年降水量与可能蒸散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之比在0.05至0.65之间的地区,但不包括极 区和副极区),这就给出了荒漠化产生的背景条件和分布范围; “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将荒漠化置于宽 广的全球土地退化的框架内,从而界定了其区域范围。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它强调的是土 壤的水分丧失,而荒漠化则强调土地在水分本来就不多的情况下还持续降低,导 致出现类似荒漠甚至沙漠的现象。荒漠化显然比水土流失更具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