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Ni在H2SO4溶液中的钝化及cl的活化作用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18232574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四Ni在H2SO4溶液中的钝化及cl的活化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验四Ni在H2SO4溶液中的钝化及cl的活化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验四Ni在H2SO4溶液中的钝化及cl的活化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化学基础实验报告姓名学号实验日期一. 实验目的(1) 掌握线性扫描技术(2) 掌握电化学钝化的原理(3) 掌握卤素离子的活化行为二. 实验原理(1) 金属Ni的性质Ni外围电子排布3d84s2,位于第四周期第训族,化学性质较活泼查表可知 /n=-0.230V,说明Ni具有较好的还原性作为阳极发生阳极溶出Ni 2ef Ni2+(2) 金属钝化金属在介质中强烈溶解的性质叫“活性”; 金属在介质中具有极低溶解速度的性质叫“钝性”; 金属由“活态”到“钝态”的转变叫“钝化”;【1】 能使金属发生钝化的物质称为“钝化剂”,氧气是一种常见的钝化剂。(3) 金属钝化的特点: 腐蚀速度大幅下降电位正移 钝化只发生在金属表面【1】(4) 钝化的分类化学钝化:金属与钝化剂作用而产生的钝化又称自钝化; 电化学钝化(阳极钝化):外电流使金属阳极钝化,使其溶解速度大幅降低, 并保持咼度稳定性;机械钝化:在一定环境中,金属表面积累出一层较厚的但不同程度的疏松盐层, 起到机械隔离反应物的作用。【1】(5) Ni电极表面形成钝化层 电位 图1金属钝化曲线示意图AB段(活性溶解区):Ni 2e-Ni2+, 阳极电流随电位的变化符合Tafel 关系BC段(钝化过渡区):B点电流称 为钝化电流i ,对应电位称为临 钝界电位E,电位过B点后,金属钝开始钝化,由于氧化膜覆盖其溶解 速度不断降低并过渡到钝化状态 CD段(稳定钝化区):酸性环境中 Ni+H 0NiO+2H+2e-,在该区域中2金属的溶解速度基本不随电位改 变,此时的电流称为钝态金属的稳 定溶解电流(简称维钝电流)DE段(过钝化区)析氧或钝化膜破 【2】【3】1引用材料腐蚀与防护2引用线性电位扫描法测定镍的钝化行为3引用金属Ni阳极溶解于钝化的机理研究(6)钝化参数钝化电流i :表示腐蚀体系钝化的难易程度,i越小越容易钝化; 钝化电位E钝:阳极极化时,必须使极化电位超过该电位,才能使金属钝化, 钝E越负,表明体系越易钝化;1钝维钝电流密度i :对应于金属钝化后的腐蚀速度,i越小,钝化膜的保护维维性能越好;维钝区电位范围越宽,表明金属钝态越稳定;【1】钝化区的性质与金属种类 和溶液有关。(6)影响钝化的因素金属材料(Ti、Al、Cr、Mo、Fe、Mn、Zn、Pb、Cu 钝化能力减); 钝化剂一一能使金属钝化的介质(氧化性介质、还原性介质); 温度(化学吸附和氧化反应都是放热反应,降温有利于反应进行); 破坏金属的钝态因素。【1】(7)破坏金属钝化的因素活性离子(尤其是氯离子)和还原性气体(如氢);非氧化性酸(如盐酸)和碱溶液(能破坏两性金属如铝的钝态); 阴极极化;机械磨损。【1】(8)吸附理论金属表面(或部分表面)上形成了氧或含氧粒子的吸附层,使金属表面的化学结 合力饱和,阳极反应活化能增大,因而金属的溶解速度降低。吸附理论强调钝化 是金属反应能力降低造成的,而不是膜的机械隔离。【4】例如Pt表面吸附O.(9)成相膜理论金属表面生成成相的保护性固体产物膜(多为氧化物膜),将金属与溶液机械 隔开。由于氧化物膜溶解速度很小,使金属的腐蚀速度大大降低。【4】(10)氯离子对钝化膜的破坏原因按照吸附理论,因为氯离子有很强的特性吸附能力,与氧竞争吸附,一旦氯 离子优先吸附,把金属表面的氧排挤掉,导致金属钝态遭到局部破坏,产生 点蚀。按照成相膜理论,因为氯离子半径较小,穿透能力强,比其他离子更容易透 过薄膜中的小孔或缺陷,与金属作用生成可溶性化合物。(11)提高金属材料的钝化性能钢铁采用浓硝酸、亚硝酸钠、重铬酸钾等溶液进行钝化处理; 将钝化性很强的金属加到钝化性能较弱的金属(如铁)中,组成固溶体合金; *含铬量12%以上的铁铬合金常称为不锈钢。【1】(12)金属自钝化保证金属的电位正移到稳定钝化区【1】典例:阳极保护法三. 操作步骤与数据处理操作步骤(1)电解液的配制空白组:取适量水于烧杯中,用移液管量取6.8mL浓硫酸(18.4M),缓慢加 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将稀释后的溶液加入250mL容量瓶加水定容。 工作组:分别称取0.0373g,0.0745g,0.1491g KCL,分别溶解并加入含6.8mL 浓硫酸的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获得2mmol/L,4mmol/L,8mmol/L的工作溶液。(2)电极的选择本实验选用三电极体系测定Ni电极表面的线性扫描图工作电极:2mm圆盘电极Ni对电极:钛电极参比电极:Ag-Agcl,屮Agcl/Ag=0.222V,并使用鲁金毛细管以减小溶液电阻(3)装置的链接用刚玉粉末作为抛光粉处理工作电极活性表面,并用去离子水洗净; 工作电极一绿色夹子,对电极一红色夹子,参比电极一白色电极; 实验开始前要除去电极表面的气泡;确保鲁金管的电解液没过参比电极,并让鲁金管靠近Ni电极(4)电化学工作站参数设置为观察到金属阳极溶出,应由最负的电势开始扫描;开启微机,进入电化学工作站软件操作系统,执行Setup菜单中的Technique 命令,选择 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实验技术,进入Parameters 设置扫描参数,Init E 为-0.1V, High E 为 1.5V, LowE 为-0.1V, Initial Scan为Negative. Sweep Segments 为 2, Scan Rate 为 0.02V/s, Quiet Time 300S, Sensitivity 为 1E-3A。(5)每次测量前都要用抛光粉重新打磨电极; 更换电解液时要保证鲁金管内的电解液也更换。数据处理(1)空白组 0.5MHS0有图可知:i =-0.0007A,E =0.0606V,i =-0.00002A,稳定钝化区间 0.5852A钝钝维(2)0. 5MH SO +2mmol/L KCL242mM KCL+0.5M H SO24有图可知:i =-0.0026A,E =0.1140V, i =-0.000003A,稳定钝化区间 0.6199V钝钝维(3) 0.5MH SO+4mmol/L KCL24有图可知:i =-0.0059A,E =0.1645V, i =-0.000007A,稳定钝化区间 0.7096V钝钝维(4) 0.5MH SO +8mmol/L KCL24有图可知:i厂0.0071A,E钝=0.1849V, i厂0.00001A,稳定钝化区间0,7132VPotential (V)由图可知:随着金属钝化的进行,电位正移;i ,E随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从绘制金属钝化曲线可以看出,电流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电势的升高而增大,说明 此时镍金属处于正常溶解状态,还没有钝化;当电流到达钝化电流的最大值时, 电极电势开始急剧下降并趋于一个稳定的值,此时镍处于钝化状态,金属的溶解 速率基本不随电势而改变,电流成为钝态金属的稳定溶解电流;随后阳极电流重 新随着电势的正移而增大,进入过钝化区。-0.00001由图可知:钝化区电流随电极电势的变化很小;维钝区电位范围随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而变窄;四. 实验结论(1)随着金属钝化的进行,电极电位正移,因为金属表面形成的氧化膜会阻碍 金属的溶出。(2)i ,E随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氯离子的存在不利于金属 钝化的进行,需要更高的电势才能让金属钝化。(3)稳定钝化区金属的溶解速率基本不随电势而改变,金属的溶解速率与电流 有关。(4)Flade电位与维钝电位接近,E =E 0-O.O592PH,说明金属的钝化受溶液PH,F F影响。(5)维钝区电位范围随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而变窄,说明氯离子的存在会加 速金属电极表面氧化膜的溶解。(6)金属钝化会让腐蚀速度明显降低,有利于减少金属的腐蚀,运用电化学方 法可以有效控制金属的钝化和溶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机械电气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