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8222488 上传时间:2020-12-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2014/03/29 一、统筹城乡进程中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强县不强,弱县还弱,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2012年,淄博市张店区、临淄区两个强区GDP均突破600亿元,超过潍坊市寿光、诸城(两个强市GDP均为500多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均超过30亿元,低于潍坊两个强市的40余亿元。与排名山东省前列的龙口、邹平相比差距明显,两市(县)GDP分别完成778亿元和63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47.6亿元和44.6亿元。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与先进地区财政收入总量差距较大。八个区县中仍有两个GDP不到200亿元,五个区县地方财政收入略高于10亿元。从小城镇实力看,有八个乡镇进入全国千强镇,但综合实力仍然不强,地方财政收入过5亿元的一家,过3亿元的五家,与省内外先进小城镇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规模偏小。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趋同化趋势比较明显,内部竞争激烈;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布局比较分散,以原材料为主的重化工业特征较突出,缺少带动作用强的大企业,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新兴产业规模小,特色不明显,优势不突出,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服务业总量还比较小,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偏低,2012年八个区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6.2,仍分别低于全省、全国6.6个百分点。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也不尽合理,传统服务业仍占很大比重,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小城镇承载了全市县域约80以上的中小工业,但小城镇建设缓慢、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功能不完善的问题相当突出,制约着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建设。(三)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制约明显。中小企业融资难,项目资金落实难。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但融资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出台,操作性不强,融资存在较大困难。淄博市大部分区县属于吃饭财政,可用财力不足。县级投融资平台不健全,规模偏小,没有形成完善的金融体系。引进外资、利用外资规模不大,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由于资金筹措困难,许多已开工项目放慢建设进度、调整建设方案。受土地指标约束,部分项目难以落地。特别是国家加强了对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的督查力度,严控项目用地,致使部分项目不能及时办理土地手续,企业发展出现瓶颈,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工业化进程与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压力明显增大。(四)县域财力不足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一是财源结构单一,增收能力不足。地方财政对房地产行业的过度依赖,成为财政运行的不稳定因素。当前,经济发展放缓,企业效益有所下降,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县级财政普遍缺乏后续税源。二是刚性支出增长较快,县乡收支矛盾加剧。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历史遗留债务较多,人员经费等刚性支出居高不下。近年来,中央、省高度重视“三农”和民生问题,集中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和改善民生政策,基层财政保障范围越来越广、支出标准越来越高,刚性增支需求超出可用财力正常增长,县乡财政收支矛盾再次呈现逐步加剧的态势。二、统筹城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一)促进产业加快发展。坚持招大引新,紧紧抓住新一轮全球、全国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围绕基地建设和集群发展,鼓励企业与跨国公司、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省市空白项目、配套产业链延伸、新产品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积极争取环渤海产业圈、长江三角产业带、珠三角产业带的优势资源向淄博市转移。抓住“蓝黄”两大国家战略实施机遇,探索联动发展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鼓励区县实行存量提升与增量优化并举,加强标准引领、品牌带动、管理创新,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农业六大工程专项资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科技人才专项资金等各类专项资金向县域倾斜,由市直部门按照职能分工,重点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区县。(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县域产业转移,发展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引导城区搬迁企业、行业技改项目向园区集中,支持园区特别是十二个省以上经济园区,特别是两个化工园区增加项目投资密度,加快建成“千亿级”园区。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先争取国债或国家政策性贷款支持。鼓励省级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对成功创建的给予奖励。加大对工业园区的统一考核力度,对土地利用率、投产率和产出率达到一定强度的,给予奖励。建立产业转移引导奖励机制,鼓励县域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对强区县企业投资落户薄弱县工业园区的,在项目报批、土地供应、能源保障、信贷投入和担保、利用国内外资金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引导商业银行每年选择一批重大产业转移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开辟信贷绿色通道。实行“飞地”财政收入互惠政策,允许项目转出地与转入地政府协商确定地方税收分享办法。把促进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放在突出位置,着力在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优化环境上下功夫。全面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健全中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逐步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壮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大对县域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孵化器等创新企业载体的扶持。(三)建立财政激励机制,推动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市财政设立区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以及对县域经济在全国全省综合实力排名位次前移和薄弱县发展给予奖励扶持。提高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经济欠发达县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能力。市级专项建设资金、涉农资金和争取国家、省补助的资金重点向薄弱县倾斜。深化政银企战略合作,鼓励各商业银行扩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投放规模,区县金融分支机构可用资金原则上应主要用于支持县域经济。支持各商业银行向区县支行下放业务权限,在中心镇设立营业场所。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加快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以市区县财政为主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扩大市融资担保公司资本金规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扩大直接融资方式创新,支持县域企业在发行股票、债券基础上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四)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用地给予倾斜,推进扩权强镇改革。支持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在能源开发利用、交通设施、水利工程和城市公用设施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新能源开发,鼓励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支持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加快电源结构调整,推进大型电源项目建设,建设煤炭综合利用发电项目。以区县域综合交通体系为重点,加强通往港口、高铁、机场、铁路站场、物流园区、重要景区等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以及农村路网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区县为主体,县城和小城镇为支撑,各类交通联系紧密、布局合理、城乡一体的交通网络。支持新建、改造县乡公路,进一步提高“村村通柏油路”标准。积极推进饮水安全水源工程、生产生态供水网络和农田灌溉体系等建设,支持提升城镇供排水、供热、供气和供电等公用设施档次,建设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生态工程等设施,增加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基础设施的投资,促进农村民生加快改善。深入研究国家、省土地调控政策,积极争取省预留用地指标。合理配置土地指标,用地指标分配向工业特别是税收贡献大、拉动力强的项目倾斜。对投资过10亿元的生产性项目,区县自身解决用地指标有困难的,可由市里统筹协调。建立工业用地价格调节机制,对政策大力支持的重大项目和投资强度与容积率高的项目实行优惠地价,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用足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要始终把维护农民权益放在首位,释放建设用地空间,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有条件地允许挂钩试点、整治挖潜结余的指标跨县流动使用,切实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安排,优先向薄弱县倾斜。按照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要求,明确省里确定的中心镇为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区县政府赋予重点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重点镇的建设用地出让金净收益,全部用于所在地乡镇发展,优先支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污水垃圾处理费等税费,全部用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创新灵活多样的户籍管理模式,吸引人才向重点城镇集中。作者:徐天铁单位:中共淄博市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一个文章: 特色经济对县域经济的价值下一个文章: 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