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节常见疾病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117295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与关节常见疾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骨与关节常见疾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骨与关节常见疾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骨关节外伤要进行X线检查的目的是:l明确有无骨折或脱位;l了解骨折和脱位的详情,供治疗时参考;l在透视监视下行复位治疗;l复位固定后摄片,复查复位情况;l定期复查观察愈合过程和有无并发症;l轻微外伤引起的骨折,可用为判断是否为病理性骨折。l(一)骨折骨折以长骨骨折和脊椎骨折常见。l长骨骨折长骨骨折:l骨折的基本骨折的基本X线表现线表现:l 骨折是骨骼发生断裂,骨的连续性中断。骨骺分离也属骨折。l 骨皮质的连续性中断,骨小梁断裂和歪曲,在骨断裂处可见到边缘光滑锐利的线状透亮影,称为骨折线,于骨皮质显示清楚整齐,在骨松质则表现为骨小梁中断、扭曲、错位。骨干骨折线应同骨滋养动脉管影区别,干骺端的骨折则需同骺线区别。l 当中心X线通过骨折断面时,则骨折线显示清楚,否则可显示不清,甚至难于发现。严重骨折骨骼常弯曲、变形。嵌入性或压缩性骨折骨小梁紊乱,甚至骨密度增高,而看不到骨折线。5骨折的类型A 按骨折的原因分:外伤性、疲劳性、病理性。B 按皮肤完整与否分为:开放性、闭合性。C 按骨折的程度和骨折线的形态分为:不完全性:不完全性:裂隙骨折 青枝骨折完全性完全性:横断、斜行、螺旋、粉碎、撕脱、凹陷、嵌顿、骨骺分离D 按骨折复位后的稳定程度分:稳定性:不稳定性 骨折对位对线情况骨折对位对线情况:移位判断:较小断端的移位与骨折主干的互相关系 远侧断端的移位与近侧断端的关系 横向移位前、后、内、外 纵向移位重叠、分离、嵌顿 纵轴移位成角、旋转(成角移位对临床有重要意义,会严重影响邻近关节 的功能)骨折对位:断端的对合情况(解剖复位1/2,功能复位1/3),包括内外、前后、上下移位情况;骨折对线:指示骨折两断端纵轴的关系,指两断端成角情况。l儿童骨折的特点儿童骨折的特点:l 骨折发生在儿童长骨,由于骨骺尚未与干骺端结合,外力可经过骺板达干骺端,引起骨骺分离,即骺离骨折骺离骨折。由于骺板软骨不能显影,所以它的骨折并不能显示,X线片上只显示为骺线增宽,骺与干骺端对位异常。还可以是骺与干骺端一并撕脱。l 在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而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即青枝骨折青枝骨折。l骨折的愈合骨折的愈合:l 骨折愈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基本过程是先形成肉芽组织,再由成骨细胞在肉芽组织上产生新骨,依靠骨痂使骨折断端连接并固定。ll骨折后在断端之间、骨髓腔内和骨膜下形成血肿。此时,X线片可见骨折线变得模糊不清(骨折急性期骨折急性期)。l 约1周后开始经过机化、纤维性及软骨性骨痂形成、钙化形成硬骨痂(肉芽组织修复期、骨痂肉芽组织修复期、骨痂形成期形成期)。l 最后骨结构经过应力作用塑形,恢复正常(骨痂塑形期骨痂塑形期)。l骨折的并发症:骨折的并发症:l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l 复位不良、固定不佳、局部血供不足、全身营养代谢障碍、肌肉嵌入断端间和并发感染等都可以引起延迟愈合或不愈合。l 愈合不良的X线表现是骨痂出现延迟、稀少或不出现,骨折线消失迟缓或长期存在。l 不愈合的表现是断端为骨密质封闭,致密光整,或骨折断端吸收变尖,断端间有明显的裂隙,有时可形成假关节。l骨折畸形愈合:l 可有成角、旋转、缩短和延长改变。轻者不影响外观与功能。l外伤后骨质疏松:l 骨折经固定后引起废用性骨质疏松,轻者恢复,重者则持续较久,且影响功能。l骨关节感染:l 见于开放性骨折或闭合性骨折手术复位后。如转为慢性,则较难治愈。l骨缺血性坏死:l 由于动脉供血中断或因反复手术复位所致。例如股骨颈骨折导致股骨头坏死。l关节强直:l 多因关节周围及关节内粘所致,X线上关节间隙依然存在,但可见骨质疏松和软组织萎缩。l关节退行性变:l 关节内骨折或骨折畸形愈合,可引起这种改变。l骨化性肌炎:l 骨折后于软组织中形成广泛性骨化,称为异位性骨化,系发生于肌纤维之间,可引起局部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异位骨化可逐渐吸收缩小。l脊椎骨折:脊椎骨折:l 暴力突然使脊柱过度弯曲(伸展者少见),由于外力与支重的关系而形成椎体压缩性骨折,易发生于脊柱活动较大的胸椎下段和腰椎上段。以单个椎体多见。老年人退行性变亦可见。l X线表现为椎体压缩呈楔形,前缘骨皮质嵌压。由于断端嵌入,所以不仅不见骨折线,反而可见横形不规则线状致密带。有时,椎体前上方有分离的骨碎片。其上下椎间隙一般保持正常。严重时常并发脊椎后突成角、侧移,甚至发生椎体错位,由于压迫脊髓而引起截瘫。常并发棘间韧带撕裂,使棘突间隙增宽,也可并发棘突撕脱骨折。横突也可发生骨折。l(二)关节脱位:(二)关节脱位:l 关节外伤性脱位大都发生于活动范围大、关节囊和周围韧带不坚强、结构不稳定的关节。在四肢以肩、肘及髋关节常见。而膝关节少见,外伤只引起其韧带撕裂。关节脱位常伴有关节囊的撕裂,有时还有骨折。成年大关节脱位,特别是完全性脱位,征象明确,临床不难诊断,但仍需X线检查以了解脱位的情况和有无并发骨折,这对复位治疗是重要的。成年小关节脱位和骨骺未完全骨化的关节脱位,特别是不完全脱位,X线征象不明确,诊断较难,常需加照健侧进行比较,才能确诊。l先天性髋脱位先天性髋脱位 l单侧发病多见,左侧较右侧多见,女性多。l早期治疗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故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lX线表现:la 脱位时此线在髋臼外侧及在腰骶关节水平以上与脊椎相交(正常通过髋臼外上部分及骶腰关节水平以下与脊椎相交)lb 髋臼顶外唇形成 透亮影,包绕股骨头的关节囊显一连续弧线,脱位时,此线中断,增大或不规整lc 髋关节造影表现: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内侧关节间隙增宽 股骨头骨化中心小,内上缘变扁 髋臼顶外唇畸形l测量方法:l a 帕氏方格l b 髋臼角(正常20-30)角度增大对脱位有重要参考价值l c 沈通氏线 l d 髋颈线(即卡外氏线)l(三)、椎间盘突出l 椎间盘突出是慢性损伤的后果。l 外伤,特别是慢性劳损引起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与纤维环可向后、向两旁或向前脱出。也可穿破椎体软骨板而突入椎体。多见于腰椎45和骶椎1之间,颈椎次之。向后及后外方突出可压迫脊髓或脊神经而引起症状。临床诊断不难。X线检查是为了排除其他疾病或对疑难病例进行诊断和定位。lX线表现:l椎间隙均匀或不对称性狭窄,特别是后宽前窄;l椎体边缘,尤其是后缘出现骨赘,系因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l脊椎生理曲度变直或脊柱有侧弯现象。l 诊断需与临床资料结合。髓核向椎体脱出称为Schmorl结节,可于椎体上或下面显示一圆形或半圆形凹陷区,其边缘有硬化线,可对称见于两个椎体的上下面,并累及几个椎休,多见于胸椎,临床上多无症状。l为了明确诊断或定位,需行脊髓造影、CT或MRI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