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通信技术》2010 复习提纲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8114091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2010 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2010 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2010 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复习提纲大致比例: 第1章 绪论 10 第2章 通信基础知识25 第3章 电力载波通信10 第4章 光纤通信技术20 第5章 微波与卫星通信10 第6章 移动通信技术10 后三章 15%题型:1. 填空:10题2. 选择:10题3. 判断:10题4. 简答:4题5. 计算分析:2 3题 第1章 绪论一、 电力系统通信网的特点二、 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组成: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第2章 通信基础知识一、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信息量的表征模拟/数字通信系统分有效性和可靠性指标传码率和传信率二、 信道容量与香农公式(现代通信的基础)三、 系统(信道)带宽和信号带宽的不同四、 通信中的调制技术1. 区分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2. AM幅度调制的包络检波不失真条件3. 残留边带调制的残留边带滤波器的特性4. 2ASK,2FSK,2PSK,2DPSK的信号波形,原理5.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传信率Rb/传码率RB/M进制)6. 新技术的了解(QAM,GMSK,OFDM,扩频通信)五、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1. PCM编码的三个过程2. 低通抽样定理和带通抽样定理3. 信道编码中,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六、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 AMI码,HDB3码的编码和译码原理2.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奈奎斯特第一准则七、 FDM,TDM,CDM,WDM,SDM的基本原理和多址技术第3章 电力线载波通信一、 电力线载波通信使用频段二、 电力线载波通信耦合装置及主要作用三、 电力线载波通信耦合方式四、 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第4章 光纤通信技术一、 光纤通信的特点和优点二、 光能量在光纤中传输的必要条件三、 实用光纤的三种基本类型四、 数值孔径NA的定义/意义五、 光纤传输特性:色散/损耗的定义/意义六、 后向散射法的描述/意义七、 电力特种光缆的种类及类型选择八、 主要使用的光源和光检测器的种类九、 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最大中继距离的设计因素十、 SDH与PDH的比较;自愈环网的结构分类。.第5章 微波与卫星通信技术一、 微波的使用频段特点二、 地面远距离微波通信采用中继方式的原因三、 一点多址微波通信系统的特点四、 卫星通信技术的特点五、 卫星通信的有效全向辐射功率和接收系统的性能因素第6章 移动通信技术一、 移动通信的特点二、 移动通信的组成三、 移动通信无线覆盖区结构(大区制和小区制特点)四、 了解GSM的主要技术特点,信道分配方式五、 了解CDMA的特点及优点:软容量,软切换,话音激活六、 了解CDMA的工作原理七、 比较FDMA,GSM,CDMA的系统容量后三章 结合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一、 电话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特点二、 ISO/OSI七层模型示意图三、 电路方式(TDM),帧中继FR、X.25的协议参考模型四、 MPLS的基本原理。标记栈操作,标记交换路径五、 接入网技术 特点和分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 > 工业自动化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