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资料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8088751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8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生产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农业生产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农业生产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录第一部分医药行业基础知识3一、医药行业基本概念3(一)医药行业定义3(二)医药行业细分3(三)医药行业专业技术术语4(四)医药制造行业主要特征6(五)医药制造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8二、国家医药行业重要政策法规9第二部分医药制造行业整体运行情况12一、行业整体生产情况12(一)行业总体规模12(二)行业主要子行业生产规模15二、行业市场竞争状况17(一)企业规模结构17(二)经济类型结构19二、近年行业财务状况22(一)行业财务指标22(二)2010年行业成本费用结构27(三)行业投资情况28(四)行业进出口情况28三、医药制造行业子行业总体发展情况29(一)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29(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30(三)中药饮片加工业31(四)中成药制造业32(五)兽用药品制造业33(六)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34(七)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36四、2010年重点地区产业运行情况37(一)重点地区产品盈亏情况37(二)重点地区产品生产情况38第三部分医药商业企业发展现状38(一)医药商业定义和规范标准38(二)医药商业主要业务模式39(三)医药商业的经营状况41第四部分医药企业生产与管理44一、医药生产企业行业标准44(一)行业生产标准44(二)新版GMP的影响45二、医药制造行业产品结构46三、产品价格形成机制47(一)药品定价方法47(二)招投标、挂网采购为主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50四、药品企业生产流程51五、医药产业链结构52六、医药企业药品营销模式53七、医药企业供应链54(一)供应链存在的问题54(二)供应链各环节状况55(三)供应链整合59八、医药行业未来发展态势60九、2010年医药行业企业排名61第一部分医药行业基础知识一、农资行业定义与分类(一)行业定义农资行业是农业生产资料的简称,是农户或农业企业从事农、林、牧、渔各业生产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总称,主要包括化肥、农药、种子、农膜、饲料、兽药等。其中,化肥与农药是农资行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占行业比重最大,通常称二者归类为农化行业。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目录中对煤化、化工、化肥和现代物流等行业明确了鼓励与限制措施。农资行业仍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1、农药(1)定义: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统称。(2)分类:l 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有机农药、无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有机农药:农药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品种总称,是以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氟、有机硫、有机铜等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一类农药。这类农药有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杀线虫剂及杀鼠剂,是使用最多的一类农药。无机农药:是由天然矿物原料加工制成的农药。主要有砷酸钙、砷酸铅、磷化铝、石灰硫黄合剂、硫酸铜、波尔多液等。它们的有效成分都是无机化学物质。这一类农药作用比较单一,品种少,药效低,且易发生药害,所以目前绝大多数品种已被有机合成农药所代替,但波尔多液、石灰硫黄合剂等仍在广泛应用。由于这类农药易溶于水,因此容易使作物发生病害。植物性农药:属生物农药范畴内的一个分支。它指利用植物所含的稳定的有效成分,按一定的方法对受体植物进行使用后,使其免遭或减轻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为害的植物源制剂。各种植物性农药通常不是单一的一种化合物,而是植物有机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有机物质,成分复杂多变,是目前国内外备受人们重视的第三代农药的药源之一。植物性农药在保护生态平衡方面、减弱对受体植物的危害上大大优于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直接利用细菌、真菌和病毒等产生的天然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本身开发的,对植物病虫草害进行防治的农药。这类农药具有选择性强,对人、畜、农作物、环境安全,不伤害天敌,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是今后农药的发展方向之一l 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剂、乳油、浓乳剂、乳膏、糊剂、胶体剂、熏烟剂、熏蒸剂、烟雾剂、油剂、颗粒剂、微粒剂等。大多数是液体或固体,少数是气体。l 根据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除草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l 根据用途的不同,可将农药分为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三大类别。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将农药再具体划分为45小类,其中除草剂分为18类,占整个农药类别的40%;杀菌剂15类,占33%;杀虫剂10类,占22%;其他2类,占4%。1、 化肥(1)定义:是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2)分类根据提供植物养分的不同,大体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生物肥料(菌肥)。l 有机肥料: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质。包括经沤制、处理的生活垃圾、家禽家畜粪便、植物残体等。l 无机肥料:由提取、物理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的,标明的养分呈无机盐形式的肥料。包括单质肥料和复合(混)肥料。l 生物肥料:即微生物(细菌)肥料,简称菌肥。它是由具有特殊效能的微生物经过发酵制成的,施入土壤后或能固定空气中氮素,或能活化土壤中养分改善作物营养环境,或产生活性物质刺激作物生长的特定微生物制品。(二) 农化行业特征1、农资消费的分散性、季节性、差异性和地域性。(1)分散性: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每户拥有的耕地面积平均为几亩左右,且自行决定种植品种结构,个体购买力普遍较弱且较为分散。另外,我国农村分布广,农户居住分散,导致农资消费的分布面广、服务对象(个体)数量庞大。(2)季节性: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性。虽然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反季”生产有了定的发展,但终究不能改变农业生产规律。根据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种植结构和农户的消费习惯看,每年3-5月的春播和8-10月的秋种季为农资消费旺季。(3)差异性: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差异,各地种植结构、生产方式各不相同;另外,农业生产类型多样,不同农作物对农资品种和数量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4)地域性: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大,农业生产条件千差万别。气候的差异性决定了农业生产和农资消费的差异性,如南方普遍多季多熟,农资消费量大,北方普遍季熟,农资消费量相对集中。2、同质化竞争严重。我国由于过去产业政策相对宽松,农资行业进入门槛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如今存在行业产能过剩。3、行业门槛加高。在国家大力推行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农资行业本身作为高耗能、重污染行业,入市门槛将会越来越高。特别是农化行业,一大批规模小、产品单一、盈利能力差的农药企业将无力支付越来越高的环保投入,必将被逐步淘汰,行业资源和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向优势企业集中。4、行业整合与重组是大势所趋。行业整合进一步加速,小厂家被整合的时代真正到来,厂家整合经销商,经销商整合厂家越演越烈。根据初步确定的我国化肥产业“十二五”发展重点,企业整合和重组将成为重中之重。二、农资行业主要政策法规(一)农药行业主要政策法规1、2002年2月,农业部发布的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2002修正)规定的主要内容是对农药企业实行登记制度。未经核准的企业不得从事农药生产,未取得登记和生产许可的产品不得生产、销售、出口和使用。2、2007年12月,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农药名称管理规定主要内容:单制剂使用农药有效成分的通用名称;混配制剂中各有效成分通用名称组合后不多于5个字的,使用各有效成分通用名称的组合作为简化通用名称;混配制剂中各有效成分通用名称组合后多于5个字的,使用简化通用名称。3、2007年12月,农业部发布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农药产品标签应当注明农药名称、有效成分及含量、剂型、农药登记证号或农药临时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产品标准号、企业名称及联系方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重量、产品性能、用途、使用技术和使用方法、毒性及标识、注意事项、中毒急救措施、贮存和运输方法、农药类别、像形图及其他经农业部核准要求标注的内容。4、2009年2月,工信部起草完成农药生产核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农药生产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从事化学原药、生物原药生产和采用现代化工艺提取植物农药的为一级农药生产;从事农药加工(含鼠药加工、农药分装)、卫生用药、采用传统工艺提取植物农药以及实验室发酵或培养生物农药的为二级农药生产。5、2009年8月8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提高轻纺、电子信息等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自2009年4月1日起中间体出口退税率由9%提高至13%。6、2009年11月,工信部完成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的农业生产在准入条件(征求稿),对农药企业的区域布局、工厂布局、生产装置要求、产品和生产工艺要求、污染物的收集与处理、质量保证和人员要求等方面作出全方位具体规定。该法规与已经出台的农药产业政策将对我国农药工业和企业产生巨大影响。7、2010年8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印发农药产业政策,这是国家首次提出对农药行业的产业政策。政策目标主要为:一是确保农业生产和环境生态安全;二是控制总量;三是优化布局;四是加速组织结构调整;五是加快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升;六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七是降低农药对社会和环境的风险;八是规范市场秩序;九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政府宏观调控与中介组织协调的协同作用。(二)化肥行业主要政策法规1、2000年6月12日,农业部发布实施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规定:肥料登记分为临时登记和正式登记两个阶段;肥料临时登记证有效期为一年,续展有效期为一年;续展临时登记最多不能超过两次,肥料正式登记证有效期为五年。2、2005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公布了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管理办法,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按照规定,每年十月份进入化肥使用淡季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通过招标方式选择部分流通、生产企业承担化肥淡季商业储备任务。将化肥企业淡季生产的化肥收储一部分,由国家补贴淡季储备的利息,存到第二年三月份春耕用肥旺季到来时投放市场。3、2005年7月11日,财政部、农业部印发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主要内容:补贴对象包括承担测土配方施肥任务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依照配方加工配方肥的企业等;补贴内容包括对测土、配方、配肥等环节给予的补贴以及项目管理费;补贴标准以测土、配方和土壤采样环节的补贴按照实际需要给予适当补助,仪器设备在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适当添置,用于仪器设备的补贴原则上不超过财政补贴资金的30%,项目管理费按补贴资金的2%提取;符合条件的配方肥生产(流通)企业,可按规定参与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工作,申请承担储备任务;经相关部门确认后可按程序申请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贷款贴息资金,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不得用于支付配方肥淡季储备贷款利息。4、2005年5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暂免征收尿素产品增值税的通知,从2005年7月1日起,对国内企业生产销售的尿素产品增值税由先征后返50%调整为暂免征收增值税。5、200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完善钾肥价格管理政策的通知规定:一般贸易进口钾肥港口交货基准价格改为企业根据国家规定的作价办法制定;进口企业可以港口交货基准价格为基础,在上浮幅度3%、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制定具体港口交货价格;进口企业通过所属分公司(分销中心或其他非独立法人)在港口以外交货的,如发生财务费、仓储费等经营管理费用,可在港口交货上限价格基础上顺加不超过1%的综合经营差率销售,未发生财务费、仓储费等经营管理费用的,应执行港口交货价格。6、2009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规划期从2009到2011年的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在涉及农资行业内容主要为:l 到2011年,化肥产量达到6250万吨(折纯),钾肥产量达到400万吨(折纯),高浓度化肥比重提高到80%;在原料产地生产化肥比重提高到60%,生产成本大幅下降。l 提高农资行业保障能力。采用洁净煤气化和能源梯级利用技术,对现有氮肥生产企业进行原料和动力结构调整,实现原料煤多元化,降低成本;在能源产地适当建设大型氮肥生产装置,替代落后产能。优化磷肥资源配置,推广硫和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等技术,继续建设好云南、贵州、湖北三大磷肥基地。科学规划青海、新疆钾肥基地发展,加强钾矿共生、伴生资源开发利用。l 调整农药产品结构,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品种,推动原药集中生产。l 完善化肥储备制度,提高市场调控能力。l 大力推动技术改造。氮肥行业重点推广废水闭路循环等技术,磷肥行业重点推广硫酸生产余热回收等技术。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开展炼油企业油品质量升级改扩建,乙烯装置节能降耗改扩建,氮肥企业原料路线和动力结构调整,磷肥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农药企业高效低毒低残留产品生产和农药废弃物处置能力建设,高端石化产品产能建设等工作。l 推动大型石化集团开展战略合作,优化产业布局和上下游资源配置,增强国际竞争力。引导大型能源企业与氮肥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支持骨干磷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支持钾肥龙头企业开展产业整合,促进钾矿资源合理利用。7、2009年2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自2009年5月1日起,12类产品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由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审批发证,本次下放省级发证的化肥产品为复混肥产品。8、2010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指出,2010年6月1日,适当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取消价格“双轨制”。9、2010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并报国务院批准,自2011年1月1日起,进出口关税税目税率将进行部分调整。调整了化肥出口季节关税淡旺季税率适用时段和淡季出口关税基准价格。具体为:规定尿素旺季为1-6月,11、12月,淡季为7-10月;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的旺季为1-5月,10-12月,淡季为6-9月;此三种肥料旺季出口时暂定税率为35%,特别出口税率为75%;淡季出口,价格低于基准价格时暂定税率为7%,高于基准价格计算方法与2010年相同。2011年三种肥料调整后的基准价格为:尿素为2100元/吨,二铵为3400元/吨,一铵为2900元/吨。三元复合肥的出口税率规1-9月暂定税率为35%,特别出口税率为75%;10-12月暂定税率为20%,特别出口税率为75%。10、2011年3月,工信部公布磷铵生产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要求各主要生产地要制定磷复肥行业发展规划,引导本地区磷复肥行业有序发展,抑制盲目扩张。主要内容:l 原则上三年内不再新建或改扩建湿法磷酸及配套的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装置(按照区域规划搬迁项目除外),搬迁的新建或改扩建项目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有关政策规定。l 现有硫铁矿制酸企业副产的矿渣必须全部回收利用,现有磷铵企业必须配套建有规范的磷石膏堆场,未建磷石膏堆场的企业三年内必须完成装置建设,且磷石膏利用率在三年内必须达到年产生量的15%,达不到以上要求的企业必须关停。11、2011年4月26日,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首次正式发布中国化肥价格指数系列中的中国尿素批发价格指数。这一指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尿素市场的主流批发价格趋势。(三)农资流通领域相关政策法规1. 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种子、农业机械等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经营,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登记或者许可制度。”2. 200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积极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农资企业采取特许经营方式,吸收小型农资经营企业加盟,扩大经营规模;推进国有及供销合作社农资流通企业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更好地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3. 2005年2月6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的通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通过鼓励各类大中型连锁企业通过吸引小型企业加盟的方式到乡村建立、改造“农家店”等方式,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保障农民方便消费、放心消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 2009年1月2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主要内容:一是取消化肥价格限制政策,化肥批发、零售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二是取消对已放开的化肥出厂价格实行提价申报、调价备案、最高限价以及对化肥流通环节价格实行差率控制等各项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三是继续对一般贸易进口钾肥价格实行适度监管,并适当调整监管方式;四是暂时保留对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实行的价格优惠政策以及对化肥生产、流通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5. 2009年3月9日,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农业部等八部委发布关于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的意见,培育若干家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大型农资流通企业,建设改造一批农资连锁门店和区域性配送中心,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以乡、村两级经营网络为基础,以农资交易市场为平台,以大型农资龙头企业为重点,区域性连锁配送中心为骨干,布局合理、经营规范、运作高效、协调发展的多元化、连锁化农资流通体系。6. 2009年4月13日,商务部、全国供销总社下发关于共同推进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大力培育大型农资流通企业;促进农资连锁经营跨区域发展;鼓励农资流通企业扩大连锁门店覆盖面;支持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和改造,完善配送、信息功能;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7. 2009年8月24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取消对化肥经营企业所有制性质的限制;国家鼓励大型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资源,发展连锁和集约化经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坚决破除地方保护主义。8. 2009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主要内容:l 取消对化肥经营企业所有制性质的限制,允许具备条件的各种所有制及组织类型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进入化肥流通领域。l 申请从事化肥经营的个体工商户的资金数额不得少于3万元人民币;申请在省域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从事化肥经营的企业,企业总部的注册资本(金)不得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申请跨省域设立分支机构、从事化肥经营的企业,企业总部的注册资本(金)不得少于3000万元人民币。满足注册资本(金)、资金数额条件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可直接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从事化肥经营业务。9. 2009年9月21日,国家工商总局颁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管理,规范农资市场经营行为,促进农村改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农资经营者和农资交易市场开办者接受工商行政部门管理。10. 2009年9月23日,财政部发布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供销合作社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服务体系的改造。11. 2009年11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加快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依托供销合作社建设一批统一采购、跨地区配送的大型农资企业集团,建设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加快推进农资连锁经营;支持供销合作社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现有设施承担化肥、农药等重要物资的国家商业储备、救灾储备任务。推进社有企业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采取经营者和职工持股、引进社会资本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第二部分化肥行业一、 化肥子行业及主要产品(一)氮肥氮是蛋白质构成的主要元素,蛋白质是细胞原生质组成中的基本物质。氮肥增施能促进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形成,使叶色深绿,叶面积增大,促进碳的同化,有利于产量增加,品质改善。常用氮素化肥有:1、硫酸铵(硫铵)白色或淡褐色结晶体。含氮20%一21%,易溶于水,吸湿性小,便于贮存和使用。硫铵是一种酸性肥料,长期使用会增加土壤的酸性。最好做追肥使用,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量为1520千克。2、碳酸氢铵(碳铵)白色细小结晶,含氮17%,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易分解挥发。可作基肥或追肥使用,追肥时要埋施,及时覆土,以免氨气挥发烧伤秧苗。3、尿素白色圆粒状,含氮量为46%。尿素不如硫铵肥效发挥迅速,追肥时要比硫铵提前几天施用。尿素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一种,尿素为中性肥料,不含副成分,连年施用也不致破坏土壤结构。(二)磷肥磷是形成细胞核蛋白、卵磷脂等不可缺少的元素。磷元素能加速细胞分裂,促使根系和地上部加快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常用磷肥有:1、过磷酸钙灰白色或浅灰色粉末,也有颗粒状的,含P2O512%18%,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施入土壤后易被土壤固定而降低肥效,可作基肥和追肥使用,在施用时宜集中施用或和有机肥料混合施用,这样可以降低磷的固定,从而提高肥效。也可用作根外追肥,使作物直接吸收。2、重过磷酸钙(重钙)含P2O5约45%左右,是一种高效磷肥。施用重钙的有效方法和过磷酸钙相同,重钙有效成分含量高,用量要相对减少。(三)钾肥钾元素的营养功效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促进作物体内淀粉和糖的形成,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还能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常用钾肥有:1、氯化钾易溶于水的速效性钾肥,含K2O60%左右,呈白色、淡黄色或紫红色结晶。物理性状好,可作为基肥和追肥使用。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钾应配合石灰和有机肥料。2、硫酸钾白色结晶,溶于水,含K2O50%52%左右。除可作基肥和追肥外,也可作根外追肥使用,根外追肥浓度以0.2%为宜。(四)复合肥料复合肥料是指在成分中同时含有氮磷钾三要素或只含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化学肥料。它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养分释放均匀,肥效稳而长,便于贮存和施用等优点。常用复合肥料有:1、磷酸铵以磷为主的氮磷复合肥料,含氮12%18%,含P2O546%-56%,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多种土壤,最适合条施作基肥,667平方米用量7-10千克,撒施作基肥667平方米2530千克。其中磷酸一铵呈酸性,磷酸二铵呈碱性,二者均易溶于水,水溶液为中性,有一定的吸湿性。2、氮磷钾复合肥含氮磷钾各约10%,淡褐色颗粒。氮钾均为水溶性,有一部分磷是水溶性的。主要用作基肥,667平方米用量2530千克。3、磷酸二氢钾含P2O524%、K2O21%,白色易溶于水,一般用于黄瓜无土育苗及无土栽培生产。因价格较高,在大面积生产中多用于根外追肥。二、 行业主要术语l 单质肥料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仅有一种养分标明量的氮肥、磷肥、钾肥的通称。l 复合肥料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以化学方法制成的肥料。l 复混肥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并通过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l 氮肥:具有氮(N)标明量,并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主要品种可分为铵态、硝态、铵态硝态肥和酰胺态氮肥4种。l 磷肥:具有磷(P)标明量,以提供植物磷素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单元肥料。磷肥的品种很多,性质也有很大差异,按溶解性质分为水溶性磷肥、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l 钾肥:具有钾(K)标明量,以提供植物钾素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单元肥料。主要分类有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钾泻盐等。l 中微量肥料:是钙、镁、硫肥。这些元素在土壤中贮存数量较多,同时,在施用大量元素(氮、磷、钾肥)时能得到补充,一般情况可满足作物的需求。但随着农业生产发展,氮磷钾高浓度而不含中微量元素化肥的大量施用,以及有机肥料施用量减少,近年来在一些土壤、作物上中量元素缺乏的现象有逐渐增多。施用中量肥料要因作物种类、土壤条件和环境的不同而不同。l 微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包括锌、硼、钼、锰、铁、铜六种元素。都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仅仅是因为作物对这些元素需要量极小,所以称为微量元素。l 配方肥料:指以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以各种单质化肥和(或)复混肥料为原料,以一定比例,采用掺混或造粒工艺制成的适合于特定区域、特定作物肥料。l 脱硫:为防止烃类原料中的硫使转化催化剂中毒,在转化工段前将所有烃类原料中的所有微量硫脱除的过程。l 转化:脱硫后,天然气与过热蒸汽混合,预热到315-425摄氏度,然后通过燃烧炉中装有镍催化剂的管子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氢和碳氧化物气体的过程。l 变换反应:水煤气变换是脱除导致合成催化剂中毒的一氧化碳的一种简便经济方法,原料氧先冷却到约370摄氏度,蒸汽含量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然后气体通过铁路催化剂使一氧化碳和水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化学反应。l 贫液:用来脱除氢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各种循环洗涤液的统称。如一乙醇胺、热碳酸钾、醋酸铜氨液等。l 富液:在吸收塔的吸收操作中,易溶组分在塔内被吸收剂吸收后,于塔底流出的溶液(其中包含有被吸收组分),称为富液。l 氨合成:在氨合成塔内,氢和氮在催化剂作用下放热并反应生成氨的过程。l 蒸发:尿液经热利用段和加热段加热,在一段蒸发分离段分离出的尿液去二段蒸发器,被管间蒸汽加热后进入二段蒸发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的过程。l 解吸:又称气提或汽提,吸收的逆过程,是液相中的溶质组分向与之接触的气(汽)相转移的传质分离过程。l 造粒:液相的熔融尿素送往造粒喷头进行旋转喷洒造粒的过程。l 转鼓:离心机、气体流量计、造粒机、磨面机等设备中的转动部件。l 捕沫器:用于分离塔中气体夹带的液滴,以保证有传质效率,降低有价值的物料损失和改善塔后压缩机的操作,一般多在塔顶设置捕沫器。三、 生产工艺技术(一) 生产工艺流程(二) 主要产品技术分析对于化肥行业而言,生产不同种类的化肥所需要的技术均是不同的,而且就每种特定的化肥产品,生产工艺也有不同手段。1、合成氨在我国,氮肥是化肥生产中产量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品种,而氨作为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合成氨工业在化肥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目前所有使用的合成氨工艺均是在原先的Haber-Bosch(哈伯-博施)基础上改进的,在Haber-Bosch法中,H和N以3:1(体积)的混合物在高温高压和有铁催化剂存在下合成氨。在氨合成生产中,常以煤、重油、天然气为原料,由于选用的原料不同和净化方法不同,生产合成氨的工艺也不相同。我国常用的氨合成生产流程主要包括:(1) 天然气制氨。天然气先经脱硫,然后通过二次转化,再分别经过一氧化碳变换、二氧化碳脱除等工序,得到的氮氢混合气,其中尚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约0.10.3(体积),经甲烷化作用除去后,制得氢氮摩尔比为3的纯净气,经压缩机压缩而进入氨合成回路,制得产品氨。以石脑油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流程与此流程相似。(2) 重质油制氨。重质油包括各种深度加工所得的渣油,可用部分氧化法制得合成氨原料气,生产过程比天然气蒸气转化法简单,但需要有空气分离装置。空气分离装置制得的氧用于重质油气化,氮作为氨合成原料外,液态氮还用作脱除一氧化碳、甲烷及氩的洗涤剂。(3) 煤(焦炭)制氨。随着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的发展,以煤(焦炭)为原料制取氨的方式在世界上已很少采用。2、尿素尿素作为最重要的氮肥品种,在我国化肥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尿素生产中,均已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1) 水溶液全循环法。水溶液全循环法是将未反应的氨和二氧化碳用水吸收生成甲铵或碳酸铵水溶液循环返回合成系统。应用此方法生产尿素能耗较低,投资较小,因此曾被广泛采用,但是也有其自身的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能量得不到利用、一段甲铵泵存在问题、流程过于复杂,这些问题制约了水溶液全循环法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人们通过不断改革逐渐发现应用了气提法。(2) 气提法。由于气提剂的作用,能在较高分解压力下,使合成反应液中未转化的甲铵和过剩氨达到较高的分解率。采用气提法是尿素生产工艺的重要改进。气提法有二氧化碳气提法、氨气提法和变换气气提法等。实际中大型尿素生产一般多应用气提法生产,以二氧化碳气提法为例,与水溶液全循环法的显著不同在于:在分解合成塔出口的熔融液中未转化的氨与二氧化碳时,除加热外,还采用原料二氧化碳作为气提剂,将未分解的氨与二氧化碳从溶液中提取出来。二氧化碳气提法实质上是采用二段合成原理,即液氨和气体二氧化碳生成甲铵在高压冷凝器内进行,而甲铵脱水生成尿素是在合成塔中进行。3、重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是一种高浓度水溶性磷肥,是磷肥的一个重要品种。它是用磷酸分解磷矿而制成的,通过含有有效的P2O545%-48%,相当于普通过磷酸钙所含有效P2O514%-18%的三倍左右。生产中一般应用化成法和连续法生产重过磷酸钙。化成法的主要缺点是在仓库中熟化重过磷酸钙时,无法控制气态含氟化合物逸入大气。连续法的优点是可连续生产,无须在仓库中熟化,从而大大减轻含氟气体对大气的污染,不需要浓缩湿法磷酸,可用吸收设备捕集含氟化合物,使排放量达到最低限度。而连续法的缺点是:由喷雾干燥器排出的含氟气体吸收制成的氟硅酸的质量差,在加工细产品时受到限制,在喷雾干燥器中料浆的干燥强度低。4、磷酸铵磷酸铵是我国最主要的复合肥品种,2009年全年磷酸铵产量达到1800万吨(实物量),磷酸铵是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和磷酸三铵的总称,磷酸铵是高效的复合肥料,含有农作物所需要的水溶性磷和氮两种主要营养元素。磷酸铵的生产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磷酸(萃取磷酸或热法磷酸)加氨中和反应制得磷酸铵盐,另一种是以农用氯化铵和普钙为原料,通过离子交换法制造。(三)国内外技术对比分析与国外先进产能相比,我国合成氨工业应用煤(焦炭)比例仍然偏高,这与我国煤资源相对丰富有关。我国合成氨工厂平均产能规模偏小,平均产能每个工厂不足10万吨/年,而国外平均超过30万吨/年。此外我国合成氨能耗高,污染较重,而目前国外已经研发出近乎无污染的合成氨处理技术。但我国开发的用氨水脱除二氧化碳直接制碳酸氢铵新工艺,简化流程、减少能耗、降低成本,是先进的工艺技术。我国大型尿素装置均为引进装置,其技术水平、装备水平、自控水平、管理水平都比较先进,其中七、八十年代引进的装置,经过多年达标管理,以及采用先进技术对传统工艺实施了节能和增产技术改造,使得这些装置在产能、消耗、产品质量、环保水平等方面一直处于国内化肥行业领先水平。中小型尿素装置多采用国内技术,中型尿素中有水溶液全循环和等压双气提工艺。随着技术的进步,已有近一半的产能采用二氧化碳汽提工艺、氨汽提工艺等非水溶液全循环工艺。总体来看,我国尿素生产技术总体水平是比较先进的。在国际上目前众多典型工艺流程中,建厂最多的是二氧化碳汽提和氨汽提工艺。随着汽提法尿素工艺的日趋成熟,原料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已达到预期目标。为实现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效率和效益的新目标,汽提工艺的技术专利商积极实施了对传统工艺流程的完善改造,重点突出了改善装置运转的安全性、降低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把技术进步放在提高装置整体效率上;尤其是在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新型耐蚀材料和设备结构的改进,促进了尿素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钾肥生产虽然产量仍然不足以满足国内生产需求,但生产工艺却已经迈入了世界前列。例如青海100万吨钾肥项目核心技术采用了由我国科研人员自行开发研究的“反浮选冷结晶”生产工艺,盐湖集团在这个项目上采用的工艺使我国钾肥工业工艺技术达到当今世界先进水平,“反浮选冷结晶”生产工艺被国家专利局和世界知识产权局评为专利金奖。(四)未来技术发展分析近年来,国内化肥工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及自主研发设计,已经具备较高的化肥生产工业技术,具体分子行业来看,未来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有:氮肥:先进煤气化技术,包括采用劣质煤、高硫煤为原料的加压气化技术,扩大化肥原料煤来源,实现原料本地化;先进净化合成技术,包括高效率、大型化的脱硫脱碳、变换、气体精制、氨合成技术;热电联产技术,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综合利用造气炉渣、煤末、吹风气等资源,实现热电联产;鼓励提高锅炉压力等级,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型化合成氨、尿素成套国产化技术及装备开发。磷肥:中低品位磷矿富集及综合利用技术,包括选矿技术、磷矿分级利用技术、磷矿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磷酸分级利用技术;大型硫酸、磷酸、磷铵技术;氟回收技术。鼓励磷肥生产氟回收,用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弥补我国萤石资源不足;硫铁矿综合利用技术。对硫铁矿中的铁资源进行综合回收和利用,弥补我国铁矿资源不足;废弃物回收制酸技术,如低浓度烟气回收制酸、磷石膏制酸联产水泥技术等;硫酸余热利用技术,低位热量回收利用技术。钾肥:盐湖卤水综合利用技术,综合开发钾、钠、镁、锂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盐湖卤水直接提取硫酸钾技术开发;难溶性钾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硝酸钾生产技术开发。磷硫矿山:缓倾斜中厚磷矿体露天和地下开采技术;露天矿陡帮开采技术;先进的采掘穿爆设备。中低品位胶磷矿的选矿技术和药剂;风化矿的圈定方法和擦洗技术设备;共、伴生多金属硫铁矿和煤系硫铁矿的综合利用技术。四、 行业产业链从化肥行业的产业链来看,其上游主要包括合成氨、钾矿、磷矿及煤炭等生产原料,下游主要为农田消费使用。第三部分农药一、农药行业主要术语:l DCS指集散控制系统:为满足大型工业生产的要求,从综合自动化的角度,按功能分散、协调集中的原则设计,具有高可靠性,用于生产管理、数据采集和各种过程控制的计算机控制系统。l 菊酯类杀虫剂指分子中含有菊酯结构的一类杀虫剂,主要用于经济作物,因鱼毒较高,很少用于水稻田。l 杂环类杀虫剂指分子中含有杂环结构的一类杀虫剂,用于高端经济作物的杀虫剂,毒性低,效果好。l 原药:指通过化学合成或天然来源的未经再加工的农药,原药需通过复配后制成制剂才能销售给最终用户使用。l 制剂:指在原药中加入一定的助剂后可以直接使用的药剂。l 中间体:指用煤焦油或石油产品为原料以制造染料、农药、医药、树脂、助剂、增塑剂等的中间产物,在农药行业中,是生产原药的前道工序。l 折百:指按浓度100%计算。l 收率:指实际所得量的摩尔数与所投入的一种主要原料的摩尔数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如无特指,通常指摩尔收率。收率越高,表示投入的原材料得到的成品越多,损耗越少。l 生物农药:指利用生物资源(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开发的具有农药作用的物质。通常是指以细菌、真菌、病毒、线虫及由它们产生的代谢物(农用抗生素)为有效成份的农药。l 转基因作物:指将一种或几种植物、动物乃至人类的基因植入某一种农作物,使基因组合,从而增强其抗病虫草害等性能。l 光学异构体化合物:指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化学性质相近,但空间结构不同,就像左手和右手,这样的一对化合物称为光学异构体。大多数情况下,其中一个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远大于另外一个。l 手性合成技术:指采用加入催化剂等特殊的化学反应条件去除光学异构体化合物中的一个无效结构来合成高含量的具有单一构型的手性化合物的化学合成技术,其代表了现代化合物合成技术的方向。l COD:指化学耗氧量,是用于衡量废水中有机废物含量的重要衡量指标。二、农药行业基本现状(一)农药行业管理体制1、行业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农业部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并且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管理。2、行业监管体制(1)行业准入管理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及农药生产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办农药生产企业(包括联营、设立分厂和非农药生产企业设立农药生产车间),应当经省级主管部门初审后,向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申报核准。(2)产品登记管理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及农药登记资料规定的要求,国家实行农药登记制度,生产(包括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和分装)农药和进口农药,必须进行登记。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负责全国农药具体登记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从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登记。对首次生产及首次进口的农药,田间试验完成后,经申请,农业部向其生产者颁发农药临时登记证;经田间试验示范、试销可以作为正式商品流通的农药,经申请,由农业部向其生产者颁发农药登记证。已经正式登记的相同农药产品,其他申请人经田间试验后应当直接申请正式登记。农药临时登记证有效期为一年,可以续展,累积有效期不得超过三年;农药正式登记证有效期为五年,可以续展。(3)生产许可管理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国家实行农药生产许可制度。生产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农药,应当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申请农药生产许可证。生产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但已有企业标准的农药,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学工业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发给农药生产批准文件。(4)农药进出口管理l 经营资格和经营资质的管理。经营资格分两类:外贸流通经营权与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权,分别实行核准制和登记制管理。同时要求从事农药对外贸易经营的贸易商必须具备相应资质;l 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管理。农药进出口贸易商必须先向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申请并取得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海关凭登记证明接受农药进出口的申报和验放。我国对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是实行“一批一证”的贸易监管方式,即每一批进出我国国境的农药产品,都需申请办理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l 境外农药登记证明管理。境外农药登记证明是我国农药企业及其出口产品的合法性的资信证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出具。同时也是我国农药产品在境外通关时,证明其安全性的重要文件,境外海关在核实“境外农药登记证明”的真实性后验放;l 出口农药产品检验管理。出口农药产品必须经过我国法定的商检机构的依法检验,内容包括产品品质、数量、规格、安全、卫生、装运条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依据相关的农药技术规范各项指标对出口农药产品进行抽查检验,并出具检验单证,海关凭检验单证验放。各农药贸易商,必须在报关前,向商检机构申报检验。(二)行业壁垒1、准入壁垒国家对农药行业实行严格的行政许可制度。农药企业的设立需经省级主管部门预审后,由发改委核准。2006年以来,发改委已先后两次提高申请农药企业核准对注册资本的最低要求,不断提高农药企业的进入门槛。同时,生产农药产品需要“三证”齐全,即农药产品登记证、生产许可证/生产批准证书、产品标准证书(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2007年,农业部出台新的登记管理规定,将农药临时登记证的累计有效期由四年缩短为三年,并减少临时登记与正式登记的差距,制剂产品平均登记费用由10万元上涨到大约60万元,原药产品的登记费用则上涨至200-300万元,提高了农药登记的门槛。2、技术壁垒农药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现代农药的高效、低毒、低残留、低成本的要求,使农药的合成工艺日益精细化,对收率、浓度等起关键作用的合成工艺的掌握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经验积累过程。对于创制型农药企业来说,其核心技术体现在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对于仿制型企业来说,其核心技术体现在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创新。农药行业的技术特点既有一般化工企业的共性,又有行业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独特的形式。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其技术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新产品及新工艺都是在现有基础上的提高,行业内的优势企业可以通过设立研发机构,维持有效的研发机制,逐步扩大与行业潜在进入者的技术差距。3、资金壁垒农药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随着我国农药企业平均规模的扩大,新入企业必须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才能与现有农药企业在设备、技术、成本、人才等方面展开竞争。一定的经济规模必须以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从而构成了农药行业的资金壁垒。此外,发改委也在不断提高新办农药企业的注册资本要求,目前,申请设立农药原药企业和制剂企业的最低注册资本已分别增至5000万元和3000万元。4、品牌壁垒无论是原药企业还是制剂企业,其对产品质量的可靠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对原药企业客户来说,原药质量直接影响到其最终产品质量;对广大农户来说,制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其对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因此,产品的品牌已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力,并且需要企业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持续的服务对品牌进行维持。因此,新进入企业短期内很难形成品牌影响力。5、环保壁垒由于农药行业及其所属的化工行业的特点,世界各国普遍对其环保情况尤其关注。国内农药企业的设立和新产品的投入生产都要通过相关部门对其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作出评估,决定是否对其作出许可。对环保的要求一方面体现为环保技术,一方面体现为环保投资。2008年3月1日起,发改委要求新设立的原药企业环保投资不得少于总投资的15%(750万),新设立的制剂企业环保投资不得少于总投资的8%(160万)。同时,随着各国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国际市场对农药的使用和进口将采取越来越严格的管制,农药出口企业要实现产品种类和生产技术上的升级换代,在质量控制、检验、登记方面要负担更高的成本和更长的时间周期。(三)农药行业生产和使用现状1、农药生产现状(1)我国农药产量稳定增长,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农药生产国与农药出口国。截止到2011年1-3月,我国农药原药累计产量为63.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7.7%。2009年,我国农药原药产量为226.22万吨,较上年增长12.3%。2001年到2009年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5.87%。2009年,中国农药出口50.72万吨,进口4.42万吨,出口数量明显大于进口数量。(2)农药生产厂商众多,行业集中度低。目前拥有农业部登记证的农药企业大概约有2500家,可生产原药300多个,制剂3000多种。一半以上的企业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下,年销售量在2000吨以下的企业占据行业内的85。而2007年,整个行业的销售额仅相当于德国拜尔公司一年的销售额。2007年,我国共有农药出口企业1064家,但出口相对分散,多数企业出口规模较低。其中,出口量在5000吨以上的企业仅12家,合计出口量占当年我国农药出口总量的1/4以上。同时,年出口量在千吨以下的企业数量多达938家,占当年农药出口企业总数的88.2%。(3)技术力量薄弱,研发水平低。中国大部分农药原药品种为仿制品种,主要依靠生产国外专利保护过期产品,自己创制的品种数量不足10%,在农药新品种的原创性上缺乏核心竞争力。制剂方面,美国原药与制剂数量比达到1:30,日本为1:10,而作为农药大国,我国尚只有1:7。(4)农药产品结构仍需调整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中国农药产量达226.22万吨,杀虫剂和除草剂是我国农药生产的主要品种。其中,除草剂主要供应出口,为国外厂商做配套生产。农药行业产品结构表现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杀虫剂比例高,杀菌剂比例偏低;高毒农药比例高,高效低毒农药比例较低;老剂型多,新剂型少,制剂质量差。2、农药使用现状(1)杀虫剂是我国农药使用的第一大品种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这一情况有所改善,但杀虫剂仍为我国第一大农药使用品种,除草剂和杀菌剂的使用呈上升势头。(2)农药施用量稳步上升,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随着我国农作物需求的增加、种植结构的变化及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农药使用面积、农药使用单位成本、农药的销售量均保持持续增长。由于目前我国的化肥施用量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事实上更多的是依赖于农药施用量的增加。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药使用仍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单位耕地面积农药消费量约为美国的24.7%,韩国的14.3%,日本的5.6%。(四)农药行业的市场竞争情况1、行业竞争格局从竞争战略和格局来看,农药行业的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1)技术竞争l 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农药领先企业通过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单个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年销售额十亿甚至几十亿美元,可独占市场10年甚至更长时间,形成“知识产权农药丰厚利润巨额的开发研制新的知识产权农药”的良性循环。新产品的开发一直是各大农药厂商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新农药的开发思路主要有三种。一是随机合成,将多维随机搜索技术与现代生测技术和实验手段密切结合以筛选新药;二是对具备农药活性的天然物活性结构进行模拟合成和结构修饰;三是对已知农药的缺陷或不足,通过化学修饰,开发出防治面更专业、更广泛、活性更高或毒性更低的新产品。l 工艺路线的效率。一种化学农药产品被开发出来以后,人们会设计以原材料、合成方法为主要特征的不同工艺路线进行生产。通过不同工艺路线虽然可以生产出同一种产品,但在产成品的纯度、环境污染程度以及生产成本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最终影响到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草甘膦产品为例,国际主流的工艺路线为氢氰酸IDA法,该路线以天然气为原料起点,通过化学合成,生成羟基乙腈、亚氨基二乙酸,最终生成草甘膦,该路线三废低、副产品少、成本低。我国目前主要采用氯乙酸甘氨酸法,工艺路线为甘氨酸-亚磷酸二甲酯-草甘膦,该路线产品杂质多、三废高、环保压力大。就以上两种工艺路线而言,IDA法在成本及环保等方面均优于甘氨酸法。l 关键中间体的自给能力。农药中间体是指对基础化工原料进行合成所形成的新化合物,在其基础上可进一步合成形成化学农药原药,或形成另外一种更为高级的农药中间体,并最终形成化学农药原药。一方面,实现在关键中间体上的技术突破有助于公司形成完整的农药产业链,以实现协同效应并降低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关键中间体通常是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价值所在,企业可据此获得与此相关的超额收益。l 环境保护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一种更为可持续的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家提高了对包括农药在内的整个化工行业的环保要求,这导致相当一部分技术力量比较差的小型化工企业无法继续经营。以染料行业的发展历程为例: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大量的中小企业被迫关闭,2006年染料行业前3位的市场占有率(CR3)达到54.67%,CR10则达到76.67%。农药行业的这一趋势也日趋明显。(2)市场竞争目前,我国农药企业大致可分为原药企业和制剂企业两大类。原药是以石化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合成技术或生物工程而得到的农药,一般不可以直接施用。制剂产品是在原药基础上,加上分散剂和助溶剂等原辅料,经研制、复配、加工而成,可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由于这两类企业在客户类型、技术水平、销售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致使其市场竞争状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对原药企业来说,其面对的是各大制剂生产厂家,具有数量比较少、对产品的辨别能力比较强的特点,因此,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是市场竞争的焦点。对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而言(以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