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18058677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中学阶段是一个人创造力和潜能开发的重要阶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发他们的潜能是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注重的一个问题。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创新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创新精神的源泉。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创设适宜的情境,要让学生产生悬念,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让他们自觉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创新的基础。泥、硬币、泡沫塑料、小玻璃瓶和自备的各种小物体,首先让学生猜一猜把这些物品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它们如何运动?然后让他们试一试。通过动手探究得出结论:上浮的物体有:泡沫塑料、密封的小玻璃瓶、蜡块下沉的物体有:实心橡皮泥、硬币、内装很多配重的小玻璃瓶议一议:怎样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漂浮的物体沉下去?做一做:带着问题继续实行探究。想一想:对各组采取的措施,用交流的方法汇集起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归纳出所采用的方法的实质。得出:物体的上浮或下沉是由重力和浮力的相互关系决定的。所以,使物体液体中上浮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减小重力。如,减少玻璃瓶中的配重、或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将实心物体挖成空心;其二是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如,增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或增大液体的密度(向水中撒盐)。所采用方法的实质是:改变了物体的重力或浮力。通过这样的调动,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播下创新的种子。二、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往的课堂教学往往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在教师划定的圈圈内打转,没有自主学习的环境,更谈不上创新水平的培养,长期以往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其实,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互动式的,教师和学生不仅仅教与学的关系,还能够互相实行知识的交流。为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若不同意或与老师的观点有异,能够在课堂上提出,与老师实行探讨。此外,我在课堂上还组织学生实行分组讨论,不同观点能够实行交流,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更活跃了学生的想象力。三、培养学生的动手水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水平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我在教学中常常根据教学实际设置一些以动手动脑为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从而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四、不迷信权威,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平常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在对某个问题产生争论时,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就说这是老师讲的或这是书上说的,而没有自己的主见,往往是人云亦云,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所以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创造气氛,协助学生不因循守旧,勇于冲破定势思维,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敢于超越的创造精神。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衡量新时期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所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对于新时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秉承创新这个宗旨,一定会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新型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