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 电阻 欧姆定律教材分析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8040148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6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压 电阻 欧姆定律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电压 电阻 欧姆定律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电压 电阻 欧姆定律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压 电阻 滑动变阻器 欧姆定律教材分析教学建议一、主要内容本章在学习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的基础上,首先引导学 生学习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并进一步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 压和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然后通过实验测量小灯泡 的电阻和介绍有关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欧姆定 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应用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有:1. 电压:电压的作用、单位,常见的电压值,电压表的使用,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等。2. 电阻:电阻及其单位,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等。3.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的公式 单位,短路等。4. 欧姆定律的应用:应用欧姆定律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应 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等。二、课程目标一)课程标准对本章内容的教学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 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 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例。3、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二)本章的特点本章的课程目标与原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相比, 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如对于电压的教学,原教学 大纲要求学生“知道电压的概念”,由于电压对初中学生来 说是一个不易理解的概念,虽然旧教材阐述电压时采用了类 比的方法,即以水流比拟电流,以水压比拟电压,以抽水机 比拟电源的方法来讲解,但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学生 还是不容易理解电压的本质。为了降低教学的难度,课程标 准没有要求学生“知道电压的概念”,也就是说不过分追求电 压概念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对于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课程标准没有提出定 量的要求,其目的和第五章没有要求学生定量掌握串、并联 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一样,主要是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规律和公 式,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进行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训 练上。对于电阻、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的构造等知识,课程标准也没有提出“知道”“理解”等终结 性的要求,即允许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表述可以不完整,不严 密。而以活动建议的形式提出了“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 导体电阻的因素”。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对知识传承的弱化而对科学探究过程和联系生活实际的加强。2加强了科学探究。如对于欧姆定律的教学,原教学大纲要求通过演示实验“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电流跟电 阻的关系”,得出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 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的结论,为学习欧姆定律作好准备。这 样要求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考虑过多,而忽视了学生亲自 体验和探究的过程,不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形成科学态 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即要求学生必须经历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增加了体验性教 学目标,使科学探究贯串于物理知识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中,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3注重了知识的实际应用。如对于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的规律及应用方面,原教学大纲要求“理解串联电路的 等效电阻”和“知道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即对串、并联电 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等终结性的知识要求比较高。 原教材也相应地编写了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对应用串、并联 电路的公式进行计算等方面的内容比较多。对于这些比较复 杂的电路计算,初中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而课程标准删减了 这一要求,而改为“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和并 联电路的实例”。属于“了解”水平,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同 时要求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 单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例,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 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三、教材特点(一)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本章教材的编写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将 物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电压”这一节,教 材没有像已往教材那样用水流类比电流和用水压类比电压 来引出电压的概念,而是通过生活中学生的感知直接点出电压,这样处理既可以降低教学的难度,同时从学生的生活经 验入手,通过具体的电压值实例,使学生对电压有比较形象 和具体的感性认识。教材还通过列出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电压 值,使学生对电压的高低形成具体的认识等。(二)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教材在处理本章内容时,强调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 程,教材共安排了三个科学探究的内容,如“探究串联电路 中电压的规律”、“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探 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等,课后习题也安排了一定 量的科学探究的内容,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 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争对不同的内容安排了 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对于电压的教学是通过生活中学生的 感知直接点出电压,对于电阻的教学是通过想想做做等方式 来学习,对于欧姆定律则强调了学生的科学探究,对于测量 小灯泡的电阻则强调了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和记录 数据的表格等。另外,教材还通过设立“STS”、“科学世界” 等栏目,使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或查找各种资料等方式来学 习,充公体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三)注重实践性和开放性教材在处理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后习题时,注重了实践性 和开放性。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 设计“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这一活动内容时 给学生留有很大的空间,实践性和开放性并存,既强调了变 阻器连接方法的技能训练,又鼓励学生在探究和使用过程中 提出一些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又如在“探究电阻上 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教材采用比较开放的方式,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处理电压的改变问题等。在“探究串联电 路中电压的规律”和“欧姆定律”的课后习题中都安排了具有 很强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实际制作和实际 测量发现问题,并尝试对问题做出解释等。(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处理本章的教学内容和课 后习题时,删减了一些纯理论性的内容,而注重了物理知识 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突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 培养。如在讲了欧姆定律后,教材没有列出并联电阻的规律 及公式计算,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出发,列出了欧 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的知识,要求学生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 解安全用电的道理,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 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这样既降低了学生电路 计算的难度,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课后的习题也注重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例如“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这节的课后习题是:(1)观察家庭、学校、社区的供电电路,什么地方有可能发生短 路?街头高压装置和学校配电室是否安装了护栏等防护设 施?是否设立了警示牌?如果有什么不安全因素,及时向有 关部门提出建议。(2)自己查找资料,列出由于雷击而造成人身伤亡和其他损失的典型事例,分析产生的原因,总结 防雷的几条原则,写成短文,向同学们报告。第(1)题主 要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提出改进措施,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 意识。第(2)题主要训练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五)动手动脑,做到“三会”。本章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的要求比较高。一是要学 会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和使用方法。二是要会设计、 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所以在本章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 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通过本章 的学习,学生要做到“三会”:一是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及 滑动变阻器;二是会画电路图;三是会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际 电路。(六)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的内容,在教 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经历这些过程。例如对于“探究串联电 路中电压的规律”这节内容,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体验科学 探究的各个环节,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又如在学习“欧姆 定律和安全用电”这节内容时,应该结合学生家庭、学校和 周围社区实际,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五、评价建议(一)注重探究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评价。对于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评价,应该与知识和技能的 评价不同,不要把探究的结论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要根 据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所反映出来的学习状况,对其 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探究能力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等 做出适当的评价。如对“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这节课 的评价重点应该放在对探究过程的评价上,即评价学生是否 能根据问题提出一些猜想和假设;是否能拟订简单的实验方 案;是否能根据实验方案规范操作,并能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是否会分析数据结出简单的结论;是否能积极地与他人合作 和交流,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对结果有一定的评估能 力等。而对于结论的正确与否不作重点评价。二)注重采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各种能力。要结合本章的教学,注重采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各 种能力。一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本章对学生的动手 技能要求较高,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过程的评 价,如学生是否能规范地使用各种电学仪表和仪器;是否能 规范地画图和连线;是否能分析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等。二是资料性调查研究能力的评价,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 科学研究能力,也同样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在教学中要重视 学生通过上网及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能力的评价,使学生学会 查找各种资料。三是实践、创新能力的评价,在教学中可以 通过展示学生的小制作、探究报告、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 式,鼓励他们积极开展实践和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实 践和创新能力。具体的教学建议教学个过程中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直接感知出发, 逐步理解物理概念,规律,通过科学探究体会物理研究 方法的运用。本教材六章首图:章首图是雷电现象,是同学们日常生 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学生 思考。可提问:生活中的电和雷电有关系吗?以激发学生探 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实际生活中的放电现象。(体现物理 从学生的生活中来的教学理念)第一节 电压通过此节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电压的单位是什么?怎 样测量电压?这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 电压是电学中重要的概念,是研究欧姆定律的基础。本节重 点是练习会使用电压表。图6. 1 1是实验室模拟的雷电现象,即起电机的高压 放电现象。与章首图相对比,可让学生思考自然现象与科学 实验也有联系。教师可想办法模拟实验,演示放电现象。电压概念的形成: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热知的“电 压”一词来学习。教材只讲了电压是什么的问题。本章的电 学概念和规律都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 教学中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直接感知出发,让学生通 过具体的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抽象的理性认识。如关于电压 的教学,首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学生熟悉的 具体实例让学生对电压有比较形象和具体的感性认识。通过 观察灯光的明亮变化使学生弄清电压是从哪里来的?电压 的作用是什么?(要从电压的作用上理解电压)让学生关心 日常生活中有关用电器的电压值,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引 起他们的兴趣。教学建议:1.启发提问:你在日常生活那些地方听说过“电 压”这一概念呢?让学生讨论、阅读思考回答,让他们从实 际中认识电压。2. 想想做做: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灯泡两端电压 变化及亮度变化情况。让学生感知灯泡的亮度与电压的关 系,从而引出电压的作用。即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 的两端要有电压。然后讲解电源作用、电压表示符号及单位。3 。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可用设疑的方法,创设 情境,引入新课。在电路中要想形成持续电流要具备什么条件?(电源、 电路是闭合的)可以让学生想一想,电源起什么作用呢?教 师可以在此处打比喻进行讲解。(教师想一想用什么比喻恰 当?研究探讨)怎样连接电压表: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它去掉了现行教 材的讲述式的介绍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而是让学生根据说明 书自学并使用电压表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电压表的使 用说明书,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 力 (教师想一想 你是如何做的呢?是不是讲完了再让学生 看说明说呢?)建议:教师可以釆用先让学生阅读电压表使用说明书,然 后交流获取的信息,谈谈电压表的连接方法。同时让学生根 据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自我设计一个用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的电路,并动手实验。这样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习 惯。教师注意:电压表的连接与旧教材的区别:过去的是“电压表与部分电路并联”。电流从“”入“”出,过于抽象。 现今更加直观、准确、可操作性强。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教材没有告诉读数的方法,而是采 用类比联想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思考电压表读数的方法。教师 在教学中切忌直接告诉。可先展示一下电流表,让学生说说 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然后想想该怎样,谈谈你从电流表的读 数中受到什么启发。大胆尝试一下电压表的读数。(采用对 比的方法进行)想想做做:电池串联问题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通过学生 动手实验、对测量的分析,不难得出串联电池组电压的特点, 即让他们从实验中感知串联电池组电压比单个电池电压多, 且等于个串联电池电压之和。建议:教师可让学生动手实验后提问:串联电池电压组给了 我们哪些新的启发呢?关于学生问到并联电池组电压时,由 于并联电池组在日常生活中少见,教材未研究,教学中可让 学生课外研究。动手动脑学物理:共有5个小题,且都联系实际,给学生 实践的机会。第2题自制盐水电池,并用电压表判断电源正、 负极。教师应想办法为学生提供器材,让他们动手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打破对电的产生的神秘感。在用电 压表判断电源正负极时,大胆用“试触”的方法来实验。遇到 问题可讨论如何解决 (一定要让学生尝试实验,检测方法 并且用物理语言写出自己的做法,主要是培养学生将自己的 观点科学的、合理的表达出来这就是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我认为此节内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几下几个方(1)学生能从电路图中判定电压表测量的是那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优为关键。具体的方法是:首先看出用电器的连接方法,然后观看 电压表和那个用电器并联即可。例如:图(2)在电路中正确认识电流表和电 压表在电路中为了简化电路可以把电流表认为是导线,电压例如:EI21在图所示电路的O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填上后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且闭合电键K,两灯均能发光。| I一- -c-K2. 如图所示,已知两只灯泡 L1 和 L2 是串联,则在 a、b、c三个电表中(电流表或电压表),a是表,b 是表, c 是表。3)会用电压表检测电路故障(4)用电表会判定水果电池的正负极(会方法)对水果电池电一的高低的探究(控制变量法)例如: 物理课后,小明将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插入菠萝,做成 了一个“菠萝电池”。小明想探究“菠萝电池的电压大小 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猜想:“可能与两金属片之间的 距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找来了电压表, 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1)除了小明的猜想外,请你再提出一个猜 想: 。(2)就小明的猜想,完成卜列的探究过程:设计个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何判定这个“水果电池”的正、负极?写出你的判 定方法。3)小明完成探究后,小丽在又对苹果进行了探究。她的做法是将一节干电池、苹果、开关、电流表、导线连成一个串联电路,把形状、甜度不同的苹果先后接入电路, 探究通过苹果的电流与什么因素有关?分别用电流表测-苹果1 一般甜苹果2较甜苹果3 很甜完整100(卩A)200 ( A)300 (A)削了皮100(卩A)200 ( A)300 (A)切掉部分100(卩A)200 ( A)300 (卩A)量通过苹果的电流,记录数汉据如下:根据上述表格信息,将探究结论写在横线上。结论:结论(4) 我国每年电池消费量达140亿只,有一些城市已设 立了废电池收购站,如图所示,其主要目的 是 。A重新加工成新电池以节约成本B.提炼出有用物质c防止电池中的某些物质造成环境污染D.进行电池性能调查以改进新产品(5) 对电压表有怎样样的改革创新?(探讨研究)第二节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这个探究是教材中没有告诉结论的探究。它是从学生实验演变而 来的,为学生提供了探索过程完全的探究。教材告诉了一个学案,有 些探究程序中的具体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填写。探究的结论,学生容易 得出。教材中之所以没有给出结论,其原因之一是标准中没有确定的 要求。建议:由于教材中给出了学生导学的过程。因此,教师可将学生分 成小组,让他们自我探讨完成导学内容前五部分,然后让他们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探究,作为课外内容布置,让学生去完成。当然教师也可以用实验向学生展示。具体对实验的评估方法:(1) 此实验要多做几次,找到他们的一般规律。切记不 能用特殊来代替一般规律。(a) 可采用相同规格的灯泡进行,找规律。(b) 采用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找规律。(c) 采用变换电源电压方法进行试验找规律。( 2)教会学生进行创新试验教材试验用了一块电压表,在不同的地方测了三次, 是否用一块电压表测一次呢?用什么样的好处呢?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制作水果电池,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不仅用菠萝可做,而且用其他水果、蔬菜如葡萄、土豆等也可以做。活动中让学生感知了电压表的作用,进一步巩固了利用电压表判断电源正负极的方法。此实验活动的最后让学生思考:关于“水果电池”你还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来做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建议:强化探究水果电池的电压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此类题目在教科书上出现了两次,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 视,具体做法: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试验,让学生了解 水果电池的电压大约有多少?要想提高水果电池的电压学生有什么方法?进行总结,教师补充即可,忌讳教师直接将答案告诉给学生,让学生背实验,背结果)STS:防止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讲保护环境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我国在处理废旧电池上有哪些具体的做法?上网查询其他国家有哪些做法?(培养学生有保护环境的意识。)第三节 电阻通过此节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电阻的概念,单位是什么?变阻器是什么样的?怎样工作的?如何调节灯泡的亮度?了解半导体、超导体的特点。本节内容电阻是电学中重要物理量之一,对电阻的理解,探究导体长度对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及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炮的亮度是本节内容的重点。1电阻概念的形成:教材首先从学生们熟悉的事例中引出了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的一些实际问题。教材设疑导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观察家用导线为什么大多数是铜或铝?(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让学生通过“想想做做”动手实验来获取不同导体连入电路中对灯泡的亮度的影响的信息。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感知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有大、有小。当阻碍作用相差无几的时候,又如何比较阻碍作用的大小呢?(在电路中放上电流表即可,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从而体会将导体对电流阻碍的大小用灯泡的亮度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显示,体会物理研究方法的运用(转换法的应用)电阻的教学,教师应该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确认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而不能硬性地将电阻的概念灌输给学生。教师强调实验的作用(通 过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在什么条件下得到了什么结 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总结结论的能力。 从而形成电阻的概念,避免了过去的读概念、记概念的做法。想想做做:建议:当学生自我动手试验后,课中提出思考: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有困难是教师可引导,如“引起灯泡亮度变化,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材以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高压输电线使用的金属又粗又直,为什么不用细导线输电呢?教师课前可以让学生收集电炉丝,看看它们有何特点? (螺旋状)提出问题问什么不用粗而直的导线呢?(还可以 让学生收集废电褥子里面的电阻丝,看看有什么特点?(很细)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倡导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物理。(1)借助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对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加深印象。把导线比作道路,电流通过导线好比人沿着道路走。(2)、教师通过演示的方法(最好教师设计制作实验板 进行分组探究,体会控制变量法)。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 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 力。课本中以“想想议仪”来研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为 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打基础。(3)让学生明白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是否 接入电路无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流无关。让学生明白当导体接在电路中时,阻碍电流的的大小就能表现出来的思想。(4)、教师可以补充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实验(对灯丝加 热)归纳出:对大多数导体而言,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的结论。(5)了解一些家用电器的电阻值。明白在实际生活中 干燥或潮湿的手的电阻变化。导电能力和绝缘能力的顺序排 列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了解在实际生活中那些金属的电阻较 大?(P17表)(6)、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布置 P19 想想做做体会不同长 度的导体,电阻不同的事实,从而体会导体的电阻受到长度 的制约,为下一节滑动变阻器的教学打下基础。第四节:变阻器学生通过“想想做做”的实验探究来获取信息。明白了铅笔芯的长短对电阻大小的影响建议:实验中教师可提问:实验中你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小灯泡作用是什么?让学生明白铅笔芯电阻的大小可通过 灯泡亮暗程度来体现(学生完成这一思维过程,我认为是有 一定难度的教师应给予引导)研究变阻器时,主要研究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作用重 点是如何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探究变阻器的作用: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炮的亮度?这 个探究有两个核心问题:1变阻器是怎样改变电阻的?2如 何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这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对此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如下教案设计供教师们参考此节课对学生的能力提升:(1)实验时,滑动变阻器为什么要放到阻值最大位置 处?如何放阻值最 大?2)滑动变阻器上面的标号代表什么意思?(3)正确理解滑动变阻器接在电路中的有效部分,滑片移 动时,要看清楚是电流变大还是要求电阻变大,教学时教师 要让学生清醒。(4)电路的连接方法:一般和用电器串联使用 让学生明白和用电器并联使用有什么不足。(5)在那种情况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不能改变 电路中的电流。(同上同下、并联 、短路、丢掉滑动变阻器 等)(6)滑动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会列举 23例)(7)教师可以补充其它的变阻器,并与滑动变阻器进行比 较他们的优劣之处。(8)滑变上下各一线;滑片位于底线的另一端;缓慢滑动滑 片P;定能改变电阻和电流。(9)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发生改变,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变化题目要熟练。科学世界 介绍了半导体、超导体的特点及半导体、 超导体材料的发展对高科技的影响,教师要给予指导性的阅 读。(也可以布置学生上网查询)第七章 欧姆定律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欧姆定律独立成章,是初中电学 的基础和重点,处以核心的位置。为电能、电功率、电磁转 换奠定基础,同时也为高中学闭合电路的内容作铺垫。教材之间的关系:本章以欧姆定律为核心,从探究到应用,教材是以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安排教学内容。展现科学探究归纳欧姆定律获得测电阻的方法使学生体会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在实验的过程 中获得新的发现,提出新的问题促使学生把前后知识进行联系,完成知识的系统化)物理知识应用学生实际(提高 学以致用)教材安排的意图:第一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二四节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加深对定律的认识,提高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就电流和电阻的关系进行我的教学想法与教师 们一起探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这是一个完整的 探究,不希望教师告诉学生的结论,应让学生去探究,通过 测得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应注意多次测量数据,综合分析, 以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强调学生要如实记录,综合分 析,得出结论。这个探究是过程完全的探究,对学生要求较 高,比前一个探究内容广泛,技巧性更高。希望教师对每一 个探究环节要引导到位,教材吃透,方法恰当。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电流与电阻定量的关系技能方面:要求学生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 阻器。在方法上:学会控制变量法、图像法组织好探究活动是关键,因为它是实现体验性目标的体现,也是得出欧姆定律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研究方 法、也是研究方法、科学态度、提高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载 体。因此探究过程中的实验设计、数据观察、记录数据分析 这几个难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以必要的引导,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出问题针对具体的电路,和原来学生掌握的知识提出问题是:要想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你有那学方法?(改变电压、改 变定值电阻的阻值)这样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为实验设计做好铺垫。二、引导学生猜想和假设猜想结论学生已有知识并不困难,但要学生明白两个问 题:(1)猜想结论的正确性需要科学的验证。(2)从定性的 结论到定量的关系,就需要通过试验获得数据,对数据进行 分析总结。三 实验设计1)器材选取: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电阻(5 欧 10欧 15 欧 20 欧)(2)电路图、实物连接的设计。(七条导线,七个元件)(3)重点是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4)难点是让学生明白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当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变时,换用阻值不同的电阻时 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了变化,因此如何进行调节十分重要, 实验时 此步要加强教学)(5)通过实物 或电路图 让学生明白如何调节电阻 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是关键。(6)也可以从电流与电压关系的数据中,深入加以 分析,当定置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时,所连的电阻不同时,这 段电路中的电流不同,从而总结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7)实验时 ,应变换不同的固定电压反复试验,得到相同的结论。(8)设计实验时,让学生明白在研究谁和谁的关系,哪个是变量,那个量是不变的。采用的是怎样的方法来 实现的。学生要做到心里理清楚明白。(9)实验表格的设计为分析论证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列表时必须凸显,那个量是被控制的)表格要完整,带好 单位,物理量要齐全。四 进行实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对各个环节加以提醒、引导、示范和个别辅导。(1)按电路图将实物连接好。(电流表、电压表、滑片的位置是否间接正确 、试触操作不要忘记)2)更换电阻时,开关断开 3)在测量过程中,电路闭合不要时间太长,防止通电时间过长,电阻发热给测量带来误差。4)读取数据要实事求是,不要凑数、要科学严谨具体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好实物,(试触操作不要忘记,让 学生记住这一操作过程)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 表的示数为所规定电压值(电阻 5欧)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此环节为简单环节,数据填写在设计的表格里)。(2)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的位置不动,将5 偶的电 阻换成10欧的电阻,闭合开关,(看电压表的示数有何变化? 让学生会解释变化的原因,较难,教师提醒。示数变大,原 因串联电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其它解释也可学完欧姆定 律后会解释即可;要保持电压不变,要降压,滑动变阻器如 何滑动是关键,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如何滑动才会降 压,给学生一些规律,但不要死记硬背,切记!重在理解。) 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规定值,读出电流表 的示数为 I2。(3)(4)(5)此环节与(2)类似,将数据填在表格里即可。(注意的是此次实验是电阻从小数到大数的过程,如 果从大数到小数如何进行调节呢?学生一定要清楚)五、分析论证(1)利用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针对一组具体 的数据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因果分析电流、 电阻这两个量那个量跟那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分析数据得到什么结论;怎样分析得出结论;这个结论的前 提是什么;有人总结出:在电压不变时,电阻和电流成反比, 你认为对吗?设置这些问题的目的:突出物理规律成立的条件;明确物理量之间的客观的因果关系;让学生学会概括表述物理关系;让学生明白物理 量之间成反比的实际含义。对其它的数据也要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一般的规律。 方法二:图像法利用函数图象进行分析,让学生从图像中发现信息。提 高学生用图像分析、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学工具解 决物理问题。(我认为图像的分析要和数学图像保持一致, 即 函数与自变量的关系 ,让学生明白因果关系,防止学生 出现问题。提倡教学时用 I-U IR 图像)(1)从图像上会区分电阻R1、R2的大小(2)对于一次实 验会计算电阻的大小。(3)会总结结论(4)点 a 没有在直 线上,造成的原因是什么?1)通过图像会找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及最小电流2)会看被控制的电压 是多少3)会总结结论六 评估和交流通过回顾自己的实验过程, 搞清楚了什么问题?那些 还模糊不清?设计是否合理?操作出现了哪些问题?结果 是否可靠?。学生要及时总结, 不断提高, 是否发 现了新问题?如果把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上。又如何调 节电压不变呢? (此类题 要给出哪些具体的条件呢?电源 电压,变形实验)例如:(2010 年河北) 34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猜 想】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 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 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 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 V),电流表、电压表 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5 Q、10 Q、15 Q), 两只滑动变阻器(20 Q 2 A、50 Q 1 A),导线若干。【实验过程】 (1)根据图15所示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表有示数,电压表指针超过量程。小明操作中的错误 是(3)小明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通过改变定值电阻R两 端的电压,测得电流、电压的值如表一。分析数据可得出 猜想 是正确的。1.21.62.02.42.80.10.10:2-0.2-0.2-表26048电510T5阻0.3-0.10.1表二流 0504)小红在探究猜想时,先将5 Q的电阻连入电路中, 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 并记下电流值;再分别改接10 Q、15 Q的电阻,重复上述 实验,得到了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猜想是 正确的。 实验中, 小红多次移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5)小华在探究猜想时,重新设计了电路,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得到了与表二相同的数据,也完成了实验探究。小华与小红的实验相比不同之处是:【知识拓展】(1) 小明实验时选择的是Q电阻。(2) 小红实验时选择的变阻器规格是。建议是:这两个实验必须让学生亲自去做一做,进行对 比,找出各自的特点,切记讲实验,或背实验,用多媒体放 片来代替实验等教学行为。教师把握难易度,练习的题型多 样化,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积极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参与水平、分析概括能力、创新意识、研究意识、交流意识、 合作精神等方面。希望教师们,不断创新,及时总结,共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