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论命题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18039946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论命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论命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论命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论命题关键词顾颉刚;层累构成说;历史知识论;神话摘要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一说的内涵不仅局限于史料学的层面;它的现代性似乎主要体现在顾颉刚对历史知识一般性质、尤其是其不确定性的看法上或对历史知识的革命性态度上。搁置历史本体、着重于古史知识形成过程的层累构成说标明了顾颉刚经验主义的知识立场。而在普遍的知识论意义上,从怀疑古史纪录到怀疑全部历史纪录,顾颉刚事实上已经触及潋了历史知识的一般性质与神话的性质的鸱关系问题。1923年5月6日,顾颉脚刚趁胡适让他暂时主持努力周报所附月刊读书杂志之际,将此前的半封书信,以致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为题,怵刊发在读书杂志上。半个多世纪后的妇1980年,顾先生回首当年时说:哪尥里想到,这半封信一发表,竟成了轰炸中愠国古史的一颗原子弹。1(p17)时人的感受可能印证了当事人的回忆:颉刚先生在我们中国学术界确是一个霹钣雳,这想是大家都感到的。2钱穆的说法或许略带夸张:古史辨不胫走天下,疑禹为虫,信与不信,交相转述,三君者或仰之如日星之悬中天,或畏之殡如洪水猛兽之泛滥纵横于四野,要之凡识字之人几于无不知三君名。3上述孬这些形容究竟准确到什么程度,我们蜢且不去管它,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样乳一个事实: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丫到如今这一源远流长的中国上古史知识沼框架应该说在1923年已经崩溃,而肇策因就是顾颉刚的这半封书信。勿庸置疑,这是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一个最为重大羿的学术史事件。它不但构成20世纪上半期人文学术变迁的总体背景,也使上个世筇纪末的中国知识界仍处在疑古运动的悭余波荡漾之中。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冫史这一命题,就出自顾颉刚的这半封书辅信。如所周知,这一命题是顾颉刚此后所有疑古论作的核心预设。近80年代来,人们对这一命题的内涵与意义进行了牮多方面开掘,然而今天看来,这一命题似疚仍有待发之覆。不立一真,惟穷流变媚作为顾颉刚古史考辨工作据以进行的蛮基本假定和最具阐释力的分析工具,层殍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一问世,便获得卿当时和此后学界先进的击节叹赏与倾力推崇。来自疑古盟友的喝彩自不必说,禚钱玄同就喜不自禁的叹道: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一个意见,真是精当绝伦。我看了之后,惟有欢喜赞叹沪;4(p67)连疑古运动的始作顾俑者胡适也毫无保留的说:顾先生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的见解真是今日史学窑界的一大贡献。4(p191)他馄还说: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楝一个中心学说已替中国史学界开了一个抻新纪元了。在中国古史学上,崔述是牿第一次革命,顾颉刚是第二次革命,这是不须辩护的事实。5(p338)荃发自对立史学阵营的盛赞大概更能说明问题:郭沫若1930年由衷的指出:顾困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的确是个卓识。他的识见委实是有先见之明。禚旧史料中凡作伪之点大体是被他道破了的。6权威学术史家的盖棺论定汨当然最值得注意:许冠三认为:顾颉刚俑那古史层累地造成说,肯定是当代史芭学上绝大的卓识,连对疑古派颇为反感,霭甚至可以说存有敌意的陈寅恪,也在蒙古源流考释中,为它添了新证。7鸡在余英时看来,在史料学或历椁史文献学的范围之内,顾先生的层累评构成说的确建立了孔恩所谓的新典范浔,也开启了无数解决难题(Puzzle-Solving)的新法门,因笫此才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史学革命。东顾先生尽管在辨伪与考证各方面都前有所承,然而他的累层构成说却是文献涝学上一个综合性的新创造,其贡献是长远而不可磨灭的。此说一出,无论当时晟史观如何不同的人都无法不承认它在史学仅上所占据的中心位置。8笔者不厌名其烦地条举上述意见,意在强调指出下面犏两个基本事实:一、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囹古史这个疑古命题,曾经被认为是一个遂开辟历史学新纪元、造成过古史革仞命、在史坛上占据过中心位置而且麽其贡献又是长远而不可磨灭的命题;演二、这一命题尽管蕴藏丰富,是当代史栾学上绝大的卓识,但无论是钱玄同、胡咦适、郭沫若,还是许冠三和余英时,都认闪为这一命题仅具有史料学或历史文献学的意义,仅是文献学上的一个综旆合的新创造,或仅是古史学上的革命讥;其中,尽管余英时先生反复强调层氤累构成说第一次有系统地体现了现代史学的观念、在史学观念上突破呵了传统的格局,并因而指出我们不能不承认顾先生是中国史学现代化的第一个肄奠基人,但余先生所指出的现代史学菝的观念,也似乎仅仅局限在把古代一聃切圣经贤传都当作历史的文献来处理埝这一史料学观念。应该说,看到层累堞构成说中孕含着现代史学的观念当然是极其深刻的,但把这一观念的内涵仅局限在史料学层面上则有待进一步申论。授在笔者看来,如果说层累构成说中茨确实蕴藏着所谓现代史学的观念的话,那末,这一观念也似乎主要体现在柱顾先生对历史知识一般性质的看法上或对余历史知识的革命性态度上。层累地造枘成的中国古史观,据顾先生自己说包含渣着以下三个层面上的内容:第一,时代恐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譬如,周代怩人心目中最古的人王是禹,到孔子时始有物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时三皇僭出来了,汉以后才有所谓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顾于是形成一个假设: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效统恰是一个反背。第二,时代愈后,瘦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第三,在勘探古史时,我们即使不能知道某一件疸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酚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譬如,我们即系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能知道枯战国时的东周史;我们即不能知道夏商时荒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效。顾先生由此得出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羟知识性质的结论是:我们要辨明古史,看史迹的整理还轻,而看传说的经历却泄重。4稍后他干脆和盘托出了他的豇致知取向:我对于古史的主要观点,不倜在它的真相而在它的变化。简而言之就墅是不立一夏,惟穷流变。4(p瀹273)顾先生的层累构成说的上慎述三层内容,如果细细辨析一下的话,实石际上只包含抽象和具体两个层面上的内容摩。在抽象层面上,亦即在基本理念层面上没,这一中国古史观表达了顾先生对历涌史知识一般性质、特别是其不确定性质的焚看法;在具体层面上,此一命题才表达了笳顾先生对有关中国上古史知识本身的见解霍。而且,具体层面上的层累构成说凌,完全可以看作是抽象层面上的褥层累说的派生或推论,换句话说,古史皑上限的愈后愈长与古史人物的愈放董愈大,正是为历史知识的一般性质所提陟供的坚实例证。具体层面上的层累团说亦即所谓的东周以上无史论我们浞将作专门论述,这里我们侧重讨论顾先生轧层累构成说的知识论意义。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才可说顾先生是中国史学浮现代化的最先奠基人。认为实在的哪历史或原生形态的历史即使有也不可知,轶人们所能确知的只是经验层面上的历史,亦即被记录下来进入史家视野的夷历史,可能就是顾颉刚对历史知识性质所作的设定。用顾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无法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茅况,-原始的状况、实在的状况袂,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4(p60)他在多种场眚合反复陈述过他的这种历史本身不可知论钯:一件故事的本来面目如何,已经不可氚知了,可知的只是现在的状况。4(自序,p150)一件故事的本卓来面目如何,或者当时有没有这件事实,我们已不能知道了;我们只能知道在后人想像中的这件故事是如此的纷歧的。钢4(自序,p22)一件故事的做真相究竟如何,当世的人也未必能知道真遐确,何况我们这些晚辈。4(p2锇73)以夏商东周史为例,在顾先生看来同,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传说意义上的劭夏商东周史,而实在、实有层面涑上的夏商东周史则无法获知。既然如此,鳔顾先生说,我对于古史的主要观点当蘩然就不在它的真相而在它的变化了。鲴4(p273)在著名的古史辩瀚第一册自序及其他各册序言中,顾先生都承认独立于经验之外的历泻史是真实地存在过的。包括他的老师胡癃适,也一再强调:古史讨论的目的是要俩明白古史的真相,4(p189)我们整理国故,只是要还他一个本来面漤目等。9(p122)他们都只强囟调认为,这种真相和本来面目不隆易获知、不易确认、无法实证。这样,与启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探圩讨不易把握的真相,不如退而考订相播关的记载,这大概是顾颉刚我们要辨明霖古史,看史迹的整理还轻,而看传统的经历却重这句为胡适所激赏的话的底蕴。诲4这也就难怪顾先生明确把不立一臃真,惟穷流变列为他研治古史的主要旨趣了。4(p273)知识论上订之实证论通过不立一真,惟穷流变煌的致知取向,我们觉得顾先生向世人揭芫示了自己的哲学归属:他把自己置入源远流长的经验主义的求知行列之中。起源于浸英国、在20世纪的国际知识界占主流地疖位的经验主义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躲翻避、绕开了或者说搁置了实体的存在问题。世界是否真实的存在、世界是否是轮物质的、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在经验主义洄者看来,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没有答案的,侠甚至这类问题的存在本身也是没有必要的萌。存在就是被感知;一切确实的知识捻只能来自经验,并且以经验为限;我们的秸知识仅限于现象界,现象界背后的本质牦界或物自体,不是人的求知能力所膑能达到的;在经验、现象之外是不可感知觉的存在,而谈论不可感知、无法直接观察诞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徒劳的。经验主颁义者的这些知识信念,在实验主义的领掴袖杜威那里得到了集中甚至是极端的表积达,因为他把近代以来的哲学根本问题碥一齐抹煞,一齐认为没有讨论的价值。宏10换句话说,他把本体搁置起任来了。胡适是杜威的信徒,顾颉刚是胡适骷的信徒,他们都一齐拒绝了哲学的根本问崭题,轻松地走在没有本体论重负的经验之路上。不立一真,惟穷流变,是顾颉僻刚对其层累说哲学底蕴的自觉阐发。在谈论顾先生搁置本体、退而结网式的经验主义的治史追求时,记住下面这一点是绝对必需的:以古史专家擅硪名学界的顾颉刚,是从哲学改行到史巢学界的。他从辛亥革命时,即已萌发了研鲕究哲学之念,在中学里,他爱看的书是文学哲学。后来,他成为北京大学虏哲学门的学生,听过系统的西方哲学史讲锇授,有着长时间自觉的哲学追求。同时,蔌我们还要记住,顾颉刚最初并不想做一个仓经验主义者,而想成为一个唯理主义者,端获取形而上的世界的最高原理是他最初的渴望。他在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中说:进北大的最初几年,他一心想认棣识有关宇宙和人类的最高的原理,从匠而得到一个简单的纲领,把宇宙和屁人生一起弄明白,从而解决他的一系列蠃苦恼。而这只有研究哲学才可以办到。可是,当他卤莽地奔驰了很久之后,却突然觉悟:最高的原理原是藏在上帝的柜子里,永不会公布给人类瞧的坌。4(p33)这就是说:宇宙和人生的最高原理、根本问题,即沁使有也是不可知的。这样,最高的原理谨是不必白费力气去探求的了,与其幻想探得全宇宙的神秘,还不及科学家的凭伐了实证,以穷年累月之力知道些懱截的真獯事物。所以,我们要有真实的哲学,蠓只有先从科学做起,大家择取了一小部分落的学问而努力;等到各科平均发展之后,!自然会有人出来从事于会通的工作而建设援新的哲学的。4(p34)这样,荩顾颉刚在关于知识的问题上,就确立了经腐验主义立场,奠定了学问的基础是要建滨筑于事实上、4惟有用归纳的方嚏法可以增进新知的治学信念。4(p95)顾颉刚这种知识论上的转向:从哲学转向科学、从唯理主义转向经验主义可能与王国维最后也从唯理主义宦走向知识论上之实证论有异曲同工之枇妙。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縻观,可以说正是搁置本体这一致知褊策略选择的逻辑结果。在持经验论之实斧证论知识立场的学者看来,只有能实证圹的知识才是可靠、可信或科学的知识,而郑只有经验的东西才是可实证的。古史的侩本来面目、真相之所以必须搁置滦,就是因为它无法实证、无法拿证据褶来:缺乏直接的、原始的、可以征信的证据和记录也。尧的存在没有尧莉时的记录作证据,舜的存在没有舜爆时的记录作证据,禹的存在没有拆禹时的记录作证据,甚至连夏这个擅朝代的存在也没有夏时的文献作证据,所以,在可信的资料出土之前,与其胶镓着于他们的本来面目如何,不如退而求其次,探索他们在载籍上文献上的来历与演化。胡适曾把这种探索由以倬进行的方法与操作程序概括为:把每一件史事的种种传说,依先后出现的次序,撰排列起来。研究这件史事在每一个时代黄有什么样子的传说。研究这件史事的渐髀渐演进,由神变为人,由神话变为史皖事,由寓言变为事实。遇可能时,解释笆每一次演变的原因。4(p193)媒他还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井田辨影一文把井田制研究变成对井田论佐的演进史的研究为例,证明这一方妙法、程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们看史唼迹的整理还轻,而看传说的经历却重。凡是一件史事,应看他最先是怎样,以后逐搐步逐步的变迁是怎样。4(p59幄-60)胡适恰切地把顾颉刚这句方法自述的要义概括为:这种见解重在每一种传说的经历与演进。4(p1泥92)换句话说,历史研究的任务似乎主浦要不是探讨历史本身,而是追溯关于瞿历史的传说、记录和资料的增减变化永。譬如,作为上古史专家的顾颉刚的研究己重心就不是上古史本身,而是后世文献中龆的上古史。顾在陈述自己的工作打算跫时,说他想一部书一部书的做去,如诗经中的古史、周书中的古史、酷论语中的古史。4(p60)这一打算可以说是对重在每一种传说入的经历与演进工作思路的最好诠释鼓。不独顾颉刚如此,集合在古史辨旗灬帜下的几乎所有学人均如此,只是顾颉刚贿和胡适对此最为自觉而已。由于将重心移至古书中的古史,所以对古书鳞真伪及其时代的考辨就成为古史辨扉的极其重要的部分,甚至是主要的部分,肜以至连顾颉刚自己都说,可以把古史辨骀说成是古书辨。11(自序)不独古史辨旗帜下的学人如此,笮史语所阵营中的学者也大都这样。这些持经验论知识立场的历史学家们也大都落取消了进入历史本体的打算,而宁肯徨停留在对历史记录本身的考订上。傅斯年岈的史学本是史料学、史学便是史料钾学和近代史学只是史料学等主张的胝提出,可以说就是以这种知识观上的经碲验论之实证论为前提的。这也正是搁卒置本体或消解本体的史料考订派所不能不有的治史取向。层累地造成的狺中国古史说尤是这样一个以搁置、址消解历史本体为前提的命题。这一命熨题实际上所欲回应的问题是:后人关于中氚国古史的知识是如何形成的?顾颉刚认为嬷,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古史知识谱系是层累地、慢慢地负、逐步逐步地演化、添加、拉长起役来的。层累说说的是古史知识的形成至过程而不是古史本身的演变过程。层累埘说作为一个研治古史的极富效力的观念笕工具,所着重处理的,其实只是传说或记故事版本的翻新变易,而非故事或传说本身所著录、附着或反映的原始事实。坜7包括为胡适、顾颉刚所推崇备致的所鲲谓历史演进的见解,所论亦非历史本歙身的演进、进化和发展,仅皮是人们关于历史的知识形成过程的演进。煤胡适说,用历史演进的见解来观察历史上的传说,是顾先生讨论古史的佑根本见解,根本方法。其实古史额上的故事没有一件不曾经过这样的演进,矫也没有一件不可用这个历史演进的方法去荪研究。4(p192-194)所例言仍是关于历史传说、历史知识的演进。正如有的批评者所说:胡适那轰动醣一时的历史演进的方法,剥穿了看只衢不过是以演进观点,历史态度从事史料或个文献版本源流的考辨,实质上从未进入史帛迹考定与史事重建的层次。批评者还说:以著名的井田辨为例,他的论证充其量只是抓紧有关材料由含混而明确的窗演变,俏皮地迴避或取消了井田制有无的问题。他不只未曾甚至无意认真探讨它的灾有无,更不用说它原本是个什么样子了。7(p165)胡适、顾颉刚及其绨他古史辨派成员,的确无意探讨毳井田制的本来面目、古史的本酚来面目,之所以无意,正在于他们黝有意地自觉地把历史本身迴避或取消了戮。我们关于过去的知识是层累地积薪毡般地积淀起来的,不是某一部书某一个作餮者一次性给定的。这可能就是层累地造保成的中国古史说所给予我们的一种古悉史知识观。这种知识观最核心的一点是揭示了历史知识的不确定性。历褛史知识不同于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坫指那种其确定性是无可置疑的那部分知识。12(p258)历史知识显柢然不具有这种确定性质。当然,这样说并胶不排除历史年代学范围内的众多知识是无可置疑的,如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户一中国、毛泽东生于1896年12月2牦6日、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之类。记住这些知识是必要的,但这些知识显然并不是历史知识的本质烤。因为它并不能给我们什么。人们需要的冶是孔子究竟是一个什么形象的人、秦始皇畏统一中国意味着什么这样一些具有内容的桨深层知识。而这些能为人们提供较多信息犸含量的知识,恰恰具有不确定的性质。譬如,孔子的存在和生卒年在顾颉刚等人那厄里可能是确定的,但孔子究竟是一个什么形象的人,却是不确定的:春秋时的孔子是君子,战国时的孔子是圣人,西汉时的孔子是教主,东汉后的孔子又成了圣人庥,到现在又快要成君子了。5顾颉缟刚认定孔子的真相可能是君子。傅斯醐年不同意:孔子大约只是半个君子而半蛆个另是别的。而且傅斯年认为,因文光献不足征的缘故,孔子的真相-全柩部分的孔子-是不可恢复了,我尸们所能知道的只是论语之孔子。蜂5(p140)傅氏所论显然比顾氏蓉深入了一大步,但似乎仍未到位:因为即司使文献足征,文献中的孔子是否就是全犯部分的孔子也未可知。据以判断文献匀中的孔子准确与否的实在的孔子已永远消逝,这使得有关孔子的知识永远成阅为一种无参照可凭-不确定-的知识。几乎与古史论战同时,唯物史观派扬的奠基人李大钊就对历史知识的这种不确定性质作了更为详细和充分的说明。他是熊在论及历史的真实时说明这个问题的:只有充分的纪录,不算历史的真实;智必有充分的解喻,才算历史的真实。历史氇的真实,亦只是暂时的,要时时定的,要氚时时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13(过p201)作为例子,李大钊也用孔子邹形象的变化说明历史知识的不确定:实半在的孔子死了;不能复生了,他的生涯、袁境遇、行为,丝毫不能变动了;可是那历史的孔子,自从实在的孔子死去那一天,便已活现于吾人的想象中,汉唐时代螬人们想象中的孔子,与宋明时代人们想象拂中的孔子,已竟不同了;宋明时代人们想薷象中的孔子,与现代人们想象中的孔子,又不同了;十年以前,我自己想象中的孔子,与今日我自己想象中的孔子,亦不同贰了。13(p202)李大钊对历乎史知识性质所作的上述解说,虽然不能说檬是对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的知识侪论底蕴的自觉阐发,但至少可以说他们持的是同一知识论立场。层累构成说曛的普遍意义香港许冠三先生在比较顾颉磅刚与胡适的古史学研究的异同时曾指霭出:在历史演进法的利用上,顾是既有搬继承,也有翻新的。根本差异在于:胡以研究历史的眼光和方法去研究故事;顾则陋反其道而行,以研究故事的眼光和方法去瑾研究历史。其次,便是胡法的根基在版本砸源流;而顾法的大本在故事演变和角色塑赎造。是以,要了解他治古史的门径,省决不能忽视那故事的眼光和角色的眼光;要明白他的辨伪学说,决不仆能撇开他与民俗学的因缘。7这段虢话可以说深得顾学之真谛,也写尽了顾法之妙义。从历史知识论的角度来浜看,当顾颉刚将历史看作是故事演变淅和角色塑造时,事实上他已将历史、帛特别是人们所熟知的上古史还原为故事遨、传说和神话等体裁的文学作诱品了。如所周知,顾颉刚从疑古伊始毹,就将尧舜禹的故事,黄帝神农庖牺的颊故事,汤的故事,伊尹的故事,后稷的故事,文王的故事,太公的故事,周公的故鹭事,4(p194)都送上封神成台上去了,5(p338)换句话说,都还原为神话和传说了,而潲神话和传说当然是文学作品而非产史学作品。这就使得顾颉刚的层累构成钪说的知识论内涵,不仅具有现代的性质,简直可以说染上了若干后现代的色娲彩。因为如同一位西方史学家近年所感受冒到的:20世纪晚期的世界学术正面临一兀个转折点:后现代主义正对我们所了解狠的历史研究构成严重威胁,这一威胁的托实质是,后现代主义者企图将史学化解盹为文学,正如同200年前章学诚将经典哇转化为史学一样。尽管这位史学家担心乖将小说和史学一并归入人类主观创制的胍文学世界有点过于夸张,但他又强瑛调,至少,史学家必须承认在历史写作绚里有非常类似小说的成分存在。14榈(中文版序,p1-2)就连那些攸比较严谨的史学家现在也在正视这股后现代潮流,如余英时就在近来的著作中组,将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和小说相桁提并论,认为陈氏藉以重建以柳如是为囿核心的那个人间世界的主要资源,不是涟考据的功夫,而是历史的想像力,锦而且,史家的想像和小说家的想像是极盟其相似的。15(p245)早在硼那些极端的后现代主义者论证历史文本蕹也是文学虚构之前很久,顾颉刚就纤将后人关于中国上古史的记载看作是与蟋歌谣、戏剧、神话等差不多的砺东西了。1924年,顾先生在我的丶研究古史的计划中坦言:老实说,我所以敢大胆怀疑古史,实因从前看了二年殇戏,聚了一年歌谣,得到一点民俗学的意孜味的缘故。4看了二年戏,使蹩顾颉刚认识了故事的性质与格局,知道趾虽是无稽之谈原也有它的无稽的法则。4(p22)例如,看了八仙的守结合,即可说明尧典九官的结合;看了薛仁贵、薛平贵的化名,即可说明伯翳、伯益的化名;看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渗即可说明伊尹周公的足智多谋;看了曹操兑秦桧的穷凶极恶,即可说明桀纣的穷凶极恶;看了何仙姑的为武平人,又为歙人,又为零陵人,孟姜女的杞人,又为同官人,又为澧州人,又为华亭人,即可说明舜镅的为东夷人,又为冀州人,舜妻为都于平闵阳的尧女,又为湘夫人,又为三身之国的告母亲。这都使顾颉刚看到了有关古史记载唳的文学本质。4(p272-273海)又如戏中人的好坏是最容易知道的,破因为只要看了他们的脸子和鼻子就行,擤而从古书中分别好人坏人却和看戏一样笫的容易,因为它是处处从好坏上着眼描写殴的。因此,只要我们像看戏曲文学一样,用了角色的眼光去看古史中的人物,揍便可以明白尧舜们和桀纣们所以成了两极菇端的品性,做出两极端的行为的缘故,也捃就可以领略他们所受的颂誉和底毁的积累扛的层次。换句话说,对待有关尧舜桀纣毙们的文献记载,我们若是用了史实的眼犒光去看,实是无一处不谬;但若用了故事吻的眼光看时,便无一处不合了。只因沽我触了这一个机,所以骤然得到一种新的郾眼光,对于古史有了特殊的了解了。宥4(p41)为了进一步坐实这里的见撼解,顾又写出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椽一文,专门论证纣所身被的恶名和所做的籁恶事是怎样一步步愈放愈大和愈积塘愈多的。然后他断定:希望大家将文献败上关于纣的记载当作徐文长故事一窟类书看,知道古代的史实完全无异于现代舡的传说,天下的暴虐归于纣与天下的尖刻昼归于徐文长是一样的,纣和桀的相像与徐昧文长和杨状元的相像是一样的。5咳可见研究古史也尽可以应用研究故事的鸦方法。4在顾颉刚看来,民间传唱酱的歌谣也同样有助于他理解古史。当祚他1918年汇集了200多首歌谣并研芩究了一番后发现,歌谣也和小说戏剧中的故事一样会得到随时随地的变化。如戍同是一首歌,两个人唱着便有不同。就是一个人唱的歌也许有把一首分成大同小肓异的两首的,而且有的歌还因形式的诧改变以至连意义也随着改变了的。4抿(自序,p39)他由此悟到古酢史也类似于这种随时随地变迁中的歌勘谣。对启发顾颉刚看到古史的真相睚影响最大的事件看来是他对孟姜女故事演变所作的考察。这个民间传说从最初匠的却君郊弔,后来变为善哭其夫挺,后来变为哭夫崩城,最后变为万烤里寻夫,与古史的变化情状如出一免辙。和古史一样,它也顺遂文化中心的迁流而更动,承各地的时势和风遂俗的改变而改变,凭民众的情感和想傣象而发展。而且后出的人性化版本,也怍像没有神话意味的古史一样,是经过史家或文人之笔从神话中筛滤出来的,钕犹如禹由传说中的神变为古史中的王。蹉4(自序,p68-70;p2陬73);7(p179)顾颉刚认为斩,从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中,可历历看膑出传说中的故事的真相,而不至再为学者僚们编定的古史所迷误,4(p70泶)古史中向来万想不通的地方想通了锣,遂处处发见出它们的故事性,所以我蝗敢大胆打破旧有的古史系统。从此以后,我对于古史的主要观点,就不在它的真相而在它的变化了。4(p瓴273)不立一真,惟穷流变的治史驱主张由此导出。既然已将古史看作是琢虚构的故事文本,还有什么真可立呢?事情尚不止此。顾颉刚不但认为席古史难以征信,近史也有同样的问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嗳古史固然全是一篇糊涂账,4肠(p187)而近代的史籍,近人的传袅记也莫不是和古书古史一样的糊涂。顾李颉刚是以宋史郑樵传为例谈这个问题的:当他用宋史之外各书中记述的施郑樵事实与宋史合看时,发现宋史雾中的话几乎没有一句可信。这种向钦来不会发生问题的事情,经过一番审查之牯后,竟随处发生了问题,包括近在眼前的红楼梦的版本和随园诗话所记曹矩雪芹的事实也是如此,这不得不使我骇诧了。想我幼年时,看着书中的话,馕总以为这是经过前代学者论定的,当不致酡有大错,后来怀疑了古书古史,也只以为惟有古书古史是充满着靠不住的成分普的。哪知这年做了几个小题目的研究,竟胥发见近代的史籍,近人的传记也莫不是和窕古书古史一样的糊涂;从此以后,我哉对于无论哪种高文典册,一例地看它们的郢基础建筑在沙滩上,里面的漏洞和朽柱不像知道有多少,只要我们何时去研究它就可鸣以在何时发生问题,把它攻倒。4(自序,p47-48)在这里,顾驵颉刚看来已经由古史纪录的怀疑者,礓变成了全部历史纪录的怀疑者,他可能不鸟仅将古史视为神话,甚且也将但近史看作类似神话的文本了。在不繁自觉的层面上,顾颉刚事实上已经触及到佟历史知识的一般性质与神话的性质的炎关系问题了。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历懒史的确应该是真实、客观的代浒名词:它应该提供与科学知识一样确定的鬃知识。换句话说,历史与神话在笊性质上本来是不相容的。所以,叙述如丢实在发生一样的历史,迄今仍是职业历刭史学家的无声律令。问题在于,当历史学岳家着手这种叙述时,实在意义上镝的历史早已消逝。实在既然不在耽了,如何叙述如实在发生一样的历史启?后人又如何案验那些自诩叙述了榈如实在发生一样的历史?这远不像后人谅核查牛顿对宏观天体运动的描述,因为像贺行星那样的所谓宏观天体除了存在于泖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外,它们瘥迄今仍然于天空中实在着并运膘动着,而秦王朝和汉王朝却仅存在于拣史记和汉书等相关史料中。历史学鹊家的工作对象看来只能是史料。但第一,史料永远残缺不全;第二,有幸垌保存下来的史料是前人选择过的并认为渎有意义的东西;第三,凭借这种残缺不撰全的史料叙述历史的历史学家要完成这种尾叙述,首先必须依赖一系列前提假定刨,其次必须发挥丰富、高远的想像能力,渤再次还必须依赖历史学家对人性和生活的剁体验深度,等等。这样,历史就与偏神话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关系。如同人们踟已经看到的那样,即使是经过深思熟虑珐制造的神话,也不是彻头彻尾捏造出来的攵,而是通过对不符合或者有悖于其目的的戥历史资料的歪曲、简化和省略来完成的峙。在这样做时,神话制造者往往以片面的观点看待历史,从历史中找出个别的特择点、特性或模式,把它们当做历史的本质。但就实际操作而言,作为叙述过去今的互为补充的方式,历史与神话之间的跌区别其实微乎其微。因为,职业历史耵学家、包括那些优秀的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聱叙述,也同样受到性别、阶级、国籍、种族和时间等诸多因素的极大影响,从臆而使得这种探求历史真相的行动具有很弑大的相对性。16换句话说,神瘠话制造者对资料的取舍与编排,与职业历史学家的历史叙事,手法与程序并没有实质上的不同。譬如,神话制造者固俸然往往以片面的观点看待历史,职业历史学家难道就能够避免偏见、特别纳是那些合法的偏见?神话的完成缳固然通过对史料的歪曲、简化和省略砭来实现,又有那一部真正历史叙事的完成姻离得开情节化操作-通过压制和婧贬低一些因素,以及抬高和重视别的因素蘼,通过个性塑造、主题的重复、声音和观点的变化、可供选择的描写策略,通荦过所有我们一般在小说或戏剧中的情节编隼织的技巧-呢?17所以,历史与神话的区别可能仅具有相对和敞有限的意义,进一步的说,即使是真正的速历史叙事也都可能包含有神话的叁成分。只不过是,当神话-想象和夸张-的成分大于真实的成分的时侃候,这种历史就变成了真正的文学作赃品,当真实还构成一部历史叙事的基甘本的成分的时候,这就是通常所谓的历十史了。准此而论,中国上古史固然磨应该划入文学范畴,可谁又能排除中古没史、近古史、当代史中那些人为安排的成分呢?如我们所看到的,当所谓的五四运动如同秦始皇统一豁中国一样,从实在进入文献、散再进入流行的通史叙事、再进入大、郎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时候,其中所包含的某些史实成分很可能就被夸张到离恢奇的程度,从而使这一运动有可能变炯成了20世纪中国的一个最大神话。竣所以,历史的层累构成说,应该磉看作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论命题,庚它不但对分析中国上古史有效,而且适用于分析所有时段的历史。因为不仅中国上古史与神话有纠缠不清的关系,近古栈史和当代史也都有可能被层累地虚构而成句。正如胡绳所说:层累地造成古史镆的观点是个卓识。这个观点不仅对古史,我看甚至在当代史中也要注意这莶个问题。如果搞得不好,也许会形成越是后来的人对毛泽东、周恩来等描述得蕻越具体、越生动,但越来越多地掺入附会的、出于想像的、甚至编造的材料。濞18不管文献足征与否,事实上,鳅所有的历史都具有不确定的性质换,都在客观上有可能被愈放愈胖、饥积薪般层累起来,这是历史神话产俨生的本体论根源。顾颉刚的深刻就在于他鄹早就看到了这一根源。参考文献:邪1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A鄞.古史辨: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贞籍出版社,1982.2何思敬.读妙峰山进香专号A.转自顾潮.顾濂颉刚年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棂版社,1993,p159.3崔啖东壁遗书序A.转自顾潮.顾颉刚年蹉谱M,p126.4古史辨:纺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拦1982.5古史辨:第二册C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6中国古代社会研究M.上海:骓群益出版社,1951.7新史学瀑九十年:上册M.香港:香港中文大剐学出版社,1986.8顾颉刚、丌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J.明报,19矧81,.9转自现代学术史上的胡玄适C.北京:三联书店,1993.10实验主义A.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铴学出版社,1981.11古史辨:第三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2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唢3史学要论A.李大钊史学论集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14艾尔曼.经学、政治和宗艰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辔.15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M嬗.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16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M.杜继东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涤17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叱历史本文A.张京媛译.张京媛.新呷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闰大学出版社,1993.18在顾螈颉刚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讲齿话J.社会科学管理,1993,24 / 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