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见度观测规范》PPT课件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8034270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见度观测规范》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能见度观测规范》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能见度观测规范》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能见度观测规范能见度观测规范20132013年年1010月月2222日日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内容概述内容概述一、能见度相关定义一、能见度相关定义二、二、能见度测量原理能见度测量原理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一、一、能见度相关定义能见度相关定义气象光学视程(气象光学视程(Meteorological optical rangeMORMeteorological optical rangeMOR)由白炽灯发出的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径长度。白天气象能见度(白天气象能见度(Meteorological visibility by dayMeteorological visibility by day)视力正常(对比感阈为0.05)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距离。夜间气象能见度(夜间气象能见度(Meteorological visibility at nightMeteorological visibility at night)假定总体照明增加到正常白天水平,适当大小的黑色目标物能被看到和辨认出的最大距离。中等强度的发光体能被看到和识别的最大距离。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一、能见度相关定义一、能见度相关定义四个光度测定量标准定义四个光度测定量标准定义光通量(光通量(Luminous fluxLuminous flux)(符号:)(符号:F F(或(或))是由辐射通量导出的量,按其对国际照明委员会(ICI)标准光度观测仪的作用确定的辐射量。单位:lm(流明)发光强度(发光强度(Luminous intensityLuminous intensity)(符号:)(符号:I)I)每单位立体角中的光通量。单位:cd(坎德拉)或lm sr-1(流明每球面度)光亮度(光亮度(LuminanceLuminance)(符号:)(符号:L L)每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度。单位:cd m-2(坎德拉每平方米)光照度(光照度(IlluminanceIlluminance)(符号:)(符号:E E,或,或lm m-2lm m-2)每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单位:lux(勒克斯)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一、能见度相关定义一、能见度相关定义亮度对比(亮度对比(Luminance contrastLuminance contrast)(符号:)(符号:C C)目标物的亮度与其背景亮度之差同背景亮度之比值。对比阈值(对比阈值(Contrast thresholdContrast threshold)(符号:)(符号:)人眼能察觉的最小亮度对比,例如,允许目标物从背景中消失的值,对比阈值随各人而异。照度阈值(照度阈值(Illuminance thresholdIlluminance threshold)()(EtEt)在特定亮度背景下人眼察觉点源的光的最小照度。Et的值随光照条件而变化。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一、能见度相关定义一、能见度相关定义消光系数(消光系数(Extinction coefficientExtinction coefficient)(符号:)(符号:)色温为2700K的白炽光源发出的平行光束经过大气中单位距离的路径损失的那部分光通量。该系数是对由于吸收和散射造成的衰减的测量。透射因数(透射因数(Transmission factorTransmission factor)()(T T)为对由色温为2700K的白炽光源发出的平行光束在大气中经过给定长度的光学路径后的剩余的光通量的分数。透射因数也叫做透射系数。当限定路径时,即一个特定长度(例如在透射表的情况下),也采用透射比或透射率一类的术语。在这种情况下,T通常乘以100以百分数表示。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内容概述内容概述一、能见度相关定义一、能见度相关定义二、二、能见度测量原理能见度测量原理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 a:透射表的基线二、能见度测量原理二、能见度测量原理xeFF0Bouguer-Lambert定律定律0FFT 透射率因子透射率因子xeFFT0MOR定义,定义,x=P /996.205.01ln1P TPln05.0lnadxFdF10F是在大气中经过x路径长度接受的光通量F0是在x=0时的光通量为消光系数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u19241924年,柯西密德就提出,在野外白天,观测目标物(视年,柯西密德就提出,在野外白天,观测目标物(视角在角在0.50.5以上)时,人眼视觉的阈值取以上)时,人眼视觉的阈值取比较合适。比较合适。)02.0(912.3)05.0(996.2)ln(-R人工996.2)05.0ln(-R器测二、能见度测量原理二、能见度测量原理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lMiddleton(1952)Middleton(1952)由由1000 1000 次测量结果中发现,一个由次测量结果中发现,一个由10 10 位受位受过气象观测员培训的年青飞行员组成的小组的平均对比率阈过气象观测员培训的年青飞行员组成的小组的平均对比率阈值是值是。lSheppard(1983)Sheppard(1983)曾指出当把曾指出当把Middleton Middleton 的数据在对数坐标上的数据在对数坐标上绘出时结果表明与高斯分布吻合得很好。若绘出时结果表明与高斯分布吻合得很好。若Middleton Middleton 的数的数据代表正常的观测条件,则据代表正常的观测条件,则白天能见度的估计将比MOR 约平均高出14%,其标准偏差为MOR 的20%。l 这些计算与这些计算与WMO WMO 第一次能见度测量相互比对(第一次能见度测量相互比对(WMOWMO,1990b1990b)的结果非常一致。后者发现在白天,的结果非常一致。后者发现在白天,观测者对能见度的估计值比MOR 的仪器测量值高出大约15%。在观测员和仪器之间的。在观测员和仪器之间的差异大约是差异大约是MOR MOR 测量值的测量值的30%30%。若为高斯分布,相应的标准偏。若为高斯分布,相应的标准偏差为差为22%22%。摘自摘自CIMOCIMO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二、能见度测量原理二、能见度测量原理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目标物最大能见度距离两种定义:u当观测者逐渐远离目标物,直至目标物从背景上刚刚可以辨别时,相应的最大能见度距离叫做消失距离;u当观测者从远处逐渐靠近目标物,直至将目标物从背景上辨认出来时,相应的最大能见度距离叫做发现距离。同一个人观测同一个目标物,采取的方式不同,测得的能见度距离不同!消失距离比发现距离远!二、能见度测量原理二、能见度测量原理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 在气象上的人工观测通常采取的是消失距离。在气象和航空上的自动器测能见度(气象光学视程,MOR)普遍采用的是发现距离。能见度的人工观测值比自动观测值平均高出约20%30%,且此偏差会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二、能见度测量原理二、能见度测量原理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内容概述内容概述一、能见度相关定义一、能见度相关定义二、二、能见度测量原理能见度测量原理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用于测量MOR的仪器可分为以下两类:a)用于测量水平空气柱的消光系数或透射因数消光系数或透射因数。光的衰减是由沿光束路径上的微粒散射和吸收造成的。b)用于测量小体积空气对光的散射系数散射系数。在自然雾中,吸收通常可忽略,散射系数可视作与消光系数相同。目前大气能见度探测仪主要有透射式能见度仪透射式能见度仪(又称透射表)和散射式能见度仪散射式能见度仪,其中透射表和散射式能见度仪中的前向散射仪应用最为广泛。此外,还有一种数字摄像法数字摄像法。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透射能见度仪透射能见度仪采用测量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水平空气柱的平均消光(透射)系数而算出能见度。发射器提供一个经过调制的定常平均功率的光通量源,接收器主要由一个光检测器组成。由光检测器输出测定透射系数,再据此计算消光系数和气象光学视程。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光束传递距离称为基线基线,可从几米到上百米。它取决于气象光学视程值的范围与测量结果应用情况。三、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透射式能见度观测透射式能见度观测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三、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透射式能见度观测透射式能见度观测Vaisala LT31优点优点:不用对大气作任何假设以探测大气透过率或消光系数,其采样体积大,测量精度高。局限性局限性:当大气能见度较大时,其探测结果对光源的标定误差、透射光的探测误差和镜头的污染非常敏感,并且需要较长的基线,占地面积大。透射能见度仪测定气象光学视程是根据准直光束的散射和吸收导致光的损失的原理,所以它与气象光学视程的定义密切相关。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散射能见度仪散射能见度仪是测量散射系数从而估算出气象光学视程的仪器。大气中光的衰减是由散射和吸收散射和吸收引起的,在一般情况下,吸收因子可以忽略,而经由水滴反射,折射或衍射产生的散射现象是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素。故测量散射系数的仪器可用于估计气象光学视程(MOR)。三、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散射式能见度观测散射式能见度观测前向散射前向散射 后向散射后向散射 宽角度内的散射宽角度内的散射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三、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散射式能见度观测散射式能见度观测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发射器与接收器在成一定角度和一定距离的两端。接收器不能接收到发射器直接发射和后向散射的光,而只能接收大气的前向散射光。通过测量散射光强度,可以得出散射系数,从而估算出消光系数。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它是通过用照相机拍摄它是通过用照相机拍摄黑色目标黑色目标物物,然后设法从图片求得目标物,然后设法从图片求得目标物与背景的相对亮度比,并以此来与背景的相对亮度比,并以此来推算大气能见度值。推算大气能见度值。三、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摄像式能见度观测摄像式能见度观测人工观测的能见度值由非常多的大气和环境因素决定,如光线、目标物、光的扩散、光的吸收、天气、周围环境等等,从视觉分析来说,人察觉物体主要来自于目标基于视觉特征(如纹理、梯度、边缘等)的局部对比度。摄像式能见度观测利用分析所拍摄得到图像中目标物及天空背景的信息、纹理变化和纹理梯度等视觉特征,推算能见度。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数字摄像法探测白天大气能见度流程图数字摄像法探测白天大气能见度流程图三、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摄像式能见度观测摄像式能见度观测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设备分类设备分类技技 术术 特特 点点透射式能见度仪透射式能见度仪直接测量消光系数,低能见度下(一般在2KM以内),精度较高;高能见度情况下,对干扰敏感,误差大;设备售价高,安装、维护难度大,主要用于民航部门;前向散射式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能见度仪利用散射原理间接测量消光系数;设备售价低,安装维护简单,主要用于气象部门;采样范围小,准确性受大气悬浮粒子特性影响摄像式能见度仪摄像式能见度仪利用图像的对比度、色彩、纹理等的变化进行能见度的测量,采样范围大,但精度比透射和前向方式低;设备售价低,安装维护简单,主要用于公路交通部门;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世界上生产研制能见度仪器的公司厂家近百个,美国、芬兰、德国等一些国家一直处于先进水平(德国的Impulsphysik公司、芬兰的Vaisala公司、英国的Biral公司、美国的Belfort公司等),有相应成熟的产品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国外很多国家能见度观测已实现自动化观测。我国能见度仪器研制起步晚,自行研制的能见度仪不断更新,产品性能也有所改善。目前国产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已在气象部门使用。如凯迈(洛阳)测控有限公司、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安徽华维气象技术装备研究所等单位就从事能见度观测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并已具备成熟产品。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国内外现状国内外现状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内容概述内容概述一、能见度相关定义一、能见度相关定义二、二、能见度测量原理能见度测量原理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安徽蓝盾安徽蓝盾HW-N1洛阳凯迈洛阳凯迈CJY-1G华云华云HY-V35四、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关于器测能见度的关于器测能见度的采样空间小采样空间小和代表性的和代表性的问题:采用问题:采用1010分钟滑动平均解决分钟滑动平均解决关于器测能见度与人工能见度的差异问题:关于器测能见度与人工能见度的差异问题:开展分析评估,两者相差开展分析评估,两者相差约约20%20%30%30%左右左右关于不同粒子对能见度关于不同粒子对能见度准确性准确性的影响问题:的影响问题:已进行了雾和沙尘的对比,继续开展试验已进行了雾和沙尘的对比,继续开展试验 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业务化应用已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业务化应用已解决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了以下三个问题:四、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 作为独立设备的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至少应包含以下三部分:传感器、采集器和支架。其中,传感器部分包括接收器、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和控制处理器控制处理器等;采集器包括接口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单元等;支架部分包括立柱和底座。为保证设备良好运行还应包括供电电源、电源防雷器和蓄电池等;且可选配无线通信模块。四、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可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可分成传感器、采集器和外围设备三部分,软件分分成传感器、采集器和外围设备三部分,软件分为采集软件和业务软件两部分。为采集软件和业务软件两部分。既可以作为独立设备与微机终端连接组成能见度既可以作为独立设备与微机终端连接组成能见度自动观测系统,也可以作为能见度分采集系统挂自动观测系统,也可以作为能见度分采集系统挂接在其他采集系统上。接在其他采集系统上。四、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传感器传感器 包括发射器、接收器和控制处理器等。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 指数据采集箱,内含接口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单元和显示单元等。数据采集箱可以安装在室内,也可以安装在室外。系统电源系统电源 电源为直流12V。配有蓄电池,并对蓄电池浮充充电,以备市电停电时可由蓄电池供电,也可以配置辅助电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对蓄电池充电。在没有市电的情况下,后备蓄电池应能保证传感器(在不加热状态下)、采集器及传输模块至少7天正常工作。四、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硬件部分硬件部分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通信接口与通讯模块通信接口与通讯模块 连接采集器与计算机、计算机与中心站、采集器与中心站等的通信连接设备。通信接口使用RS-232或RS-485。通过外接无线传输模块,可以扩展通信距离。无线传输模块的类型有 GPRS、CDMA等。无线传输时,可以实现多点传输,至少可同时将数据发到2个数据中心站。四、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硬件部分硬件部分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采集软件采集软件 采集软件由厂家提供,写在采集器中。必须遵守本规范及其它气象技术标准。能对传感器按预定的采样频率进行扫描和将获得的电信号转换成微控制器可读信号,得到气象变量测量值序列;对气象变量测量值进行转换,使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转换成气象单位量,得到采样瞬时值。四、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软件部分软件部分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采集软件主要功能:(1)接受和响应业务软件对参数的设置和系统时钟的调整 (时钟也可在采集器上直接调整,但必须保证采集器和计算机时钟一致);(2)实时和定时采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计算、处理形成能见度观测值;(3)存储和传输能见度观测值;(4)运行状态监控。四、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软件部分软件部分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业务软件:软件根据地面气象业务的需要编制。其功能至少包括:参数设置、实时数据显示、数据存储、报文生成、数据质量控制。目前目前ISOSISOS综合集成软件已支持前散能见度仪的挂接综合集成软件已支持前散能见度仪的挂接。四、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软件部分软件部分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每分钟至少采样每分钟至少采样4 4次。次。1 1分钟能见度值(也称为瞬时值),每分钟输出一个数据。分钟能见度值(也称为瞬时值),每分钟输出一个数据。一分钟内采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一分钟内采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1分钟观测时段内气象变量的平均值;1分钟观测时段内第i个气象变量的采样瞬时值(样本),其中,“错误”等非“正确”的样本应丢弃而不用于计算,即令;N1分钟观测时段内的样本总数,由“采样频率”和“平均值时间区间”决定;m1分钟观测时段内“正确”的样本数。myYiiN1四、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采样和算法采样和算法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应安装在对周围天气状况最具代表性的地点应安装在对周围天气状况最具代表性的地点:应不受干扰光学测量的遮挡物和反射表面的影响要远离大型建筑物远离产生热量及妨碍降雨的设施避免闪烁光源、树阴、污染源的影响四、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站址选择站址选择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仪器安装位置仪器安装位置:当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安装在观测场内时,应在观测场西北角西北角,与风杆东西成行,与百叶箱南北成列。若为三个百叶箱的观测场,能见度仪距西侧围栏米。能见度仪接收端和接收端和发射端分别在南北方向发射端分别在南北方向。四、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设备安装设备安装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仪器的安装仪器的安装水泥基座长60 cm宽60 cm深40cm,大风区可适当加大、加深),如有预埋件,埋入时应与接地体连接,基础中预留电源、信号管线,基础表面水平,高出地面3-5cm。接收器和发射器的支架成南北向,接收器在南测,发射器在北侧接收器在南测,发射器在北侧,采样区中心高度2.8m(0.1m)。避免光学系统朝向强光源,和朝向诸如雪或沙之类的反射表面,高纬度地区要加遮光罩。电缆的安装与连接电缆的安装与连接为了防雷、防鼠、防水和安装、维修方便,电缆应放入电缆沟内的金属线槽中。四、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设备安装设备安装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电源、计算机等的安装电源、计算机等的安装电源与计算机等的安装位置以便于操作为宜,安装要求参考气象业务相关规范及厂家手册。防雷要求防雷要求具备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防雷安全要求和设计应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软件安装软件安装采集软件由厂家在设备出厂前安装在采集器中。业务软件安装方法按照软件技术操作手册进行,并按操作手册要求进行初始化和参数设置。四、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设备安装设备安装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内容概述内容概述一、能见度相关定义一、能见度相关定义二、二、能见度测量原理能见度测量原理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三、能见度自动观测方法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四、业务用前散能见度设备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 选择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气象防化研究所的军用大气环境实验舱做为试验用设备,模拟低能见度环境。实验舱内部空间10m2m,实验舱内温度范围5至45,误差1;湿度范围环境湿度至95%RH,误差5%RH,超声雾化方式。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静态测试静态测试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静态测试静态测试电脑均放置在电脑均放置在实验舱实验舱值班室内,与值班室内,与实验舱实验舱隔着一面玻璃墙,既方便观隔着一面玻璃墙,既方便观察,又避免对试验产生干扰。厂家察,又避免对试验产生干扰。厂家完成安装调试工作统一退场后,试完成安装调试工作统一退场后,试验组以一台试验用电脑时间为基准,验组以一台试验用电脑时间为基准,为各厂家试验用电脑对时,误差在为各厂家试验用电脑对时,误差在两秒以内两秒以内。参加试验的设备间相距2.5m,与前后舱门相邻的设备距离舱门2.5m。设备发射端与实验舱纵向轴线成45至60角(以减少后面设备对前面设备干扰)。被试验仪器所配置的终端计算机放置在该实验室的值班室内。将内壁为黑色的纸箱,放置在各设备的发射光路末端,以避免设备自身和设备间的光干扰。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2.996MOR)Iln(*10Ib为消光系数为消光系数;I0为发射光光强为发射光光强;I 为接收光光强为接收光光强;b 为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静态测试静态测试能见度仪试验以气象光学视程(气象光学视程(MORMOR)作为参考标准)作为参考标准。以该实验舱的633nm激光器和光功率检测表作为检测设备,通过测量其衰减,计算消光系数,进而推算光学视程。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现场校准现场校准利用经实验舱进行量值传递的散射体玻璃散射体玻璃(对应特定能见度值)加衰减片衰减片的方式,作为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设备测试方法。在标定周期内使用校准板进行现场校准,现场校准应选择在标定周期内使用校准板进行现场校准,现场校准应选择能见度能见度很好(超过很好(超过10km)的天气进行,避免由于大气状况不同而导致的的天气进行,避免由于大气状况不同而导致的校准误差。切忌避免在雨雪天气进行校准。校准误差。切忌避免在雨雪天气进行校准。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现场校准现场校准校准板的安装校准板的安装将校准板连接到横臂的卡箍上,拧紧导轨连接杆上的旋钮;调整校准板的位置,保持校准板中心与采样区中心位置基本重合,拧紧卡箍螺钉。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现场校准现场校准校准方法校准方法仪器校准时至少工作10分钟,观测稳定的输出值。若输出值在标准信号值10%以内,说明仪器工作正常;若输出值在标准信号值10%以外,需对能见度仪进行校准参数的设置,将仪器输出值校准在标准信号值10%以内;参数设置完毕,至少稳定工作10分钟,确认输出值在标准信号值10%以内,方可结束校准工作。现场校准不能关闭电源,现场校准期间的分钟数据均按缺测处理。现场校准工作情况均需记录到气簿-1备注栏中,注明现场校准起止时间。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现场校准现场校准校准校准周期周期第一次使用1个半月后现场校准一次;之后每6个月现场校准一次;每次维修仪器之后都应做校准检查。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维护方法维护方法能见度自动观测仪器投入运行以后,应做好日常巡视、维护和现场校准等工作。u守班期间,每个正点前正点前1010分钟分钟应查看能见度自动观测数据。发现数据错误或异常应及时处理,启动维护或维修程序。u每日日出后和日落前巡视能见度仪每日日出后和日落前巡视能见度仪,发现能见度仪(尤其是采样区)有蜘蛛网、鸟窝、灰尘、树枝、树叶等影响数据采集的杂物,应及时清理。及时清除太阳能板上的灰尘、积雪等。u无线传输的能见度仪器,每月定期检查无线通讯卡上的费用,提前充值。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五、前散能见度设备的检测与维护维护方法维护方法u 每月检查供电设施每月检查供电设施,保证供电安全。每三个月要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一次。u 每年春季对防雷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每年春季对防雷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复测接地电阻。u 每两个月对无人值守的能见度站每两个月对无人值守的能见度站进行现场检查维护。u一般每两个月定期清洁传感器透镜每两个月定期清洁传感器透镜,可根据设备附近环境的情况,延长或缩短擦拭镜头的时间间隔(遇沙尘、降雪等影响能见度天气现象时,应及时清洁)。u定期检查、维护的情况应记入值班日志中。对能见度自动观测数据有影响的还要摘入备注栏。检查时应尽量避免用手电筒等光源照射能见度观测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