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3)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18031467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充满思辨思想的历史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个人和国家的尊严,不辱使命的故事。课文人物对话较多,以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盛赞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2、让学生从生动的故事中,体会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受晏子身上中透出的大义凛然和爱国情怀。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理解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特点的表达方式。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2、从晏子的言语中体会人物的特点。这样的设定,既能增加学生语言的积累,提升语文素养,又能够让学生的情感、思维在学习中得到发展,提升人文素养。教法、学法语文教学贵在导学,学之一途贵在方法,所以,根据学生情况,我将利用读、思、议、导等方法,层层推动教学,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边扶边放,协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思维水平,真正做到全面发展。教学流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依据“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也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难点,我的教学过程预设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简介背景,揭题。新课伊始,出示一段战争视频,教师旁白:春秋时期,诸侯割据,战争频发。 齐景公即位第二年,因出访时言语不慎,遭遇到强大晋国的震慑性攻击 ,兵临城下,几乎灭国。为了长久对抗晋国,齐王决议与楚修好,晏子作为使者访问了楚国。而楚王狂傲自大、目空一切,晏子使楚,九死一生。随机板书课题:晏子使楚,学生读课题。(我设计这个环节的原因是,因为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这样的大背景,给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直觉感受,让学生先体会到晏子使楚时的危险处境,由对历史故事的注意转移到对人物命运的关心,从而对以下环节的学习,挖掘晏子身上的闪光点埋下伏笔。)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此处,我创设了自主读书的情境,指导学生通过阅读,领略文章大意,做到“扎扎实实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规矩、侮辱、盗贼、安居乐业等词语,同时对重难点字词实行读音和写法指导。)2、想一想:文中写了楚王和晏子之间的什么事?说说你的感受。随机板书:楚王 晏子(新课标指出中年级学生要有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水平,该环节采用“读、思”相结合的方法,既锻炼了学生概括文章的水平,又鼓励了学生在思考之后把想法归于语言表达。)第三环节:深入阅读,体会智慧。(读书有助于学生增强语感,更真切地感受作品,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思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章,把握文章内涵,我预设了指导问题和阅读提示: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的晏子和楚王有几次对抗?2、找一找文中晏子反击楚王的话,并在书旁批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小组内讨论,接着全班交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感悟,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赞扬他们的创造性思维。)3、分角色朗读课文,我相机指导学生用冷静从容的语气读晏子的话语,以读促悟。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课件出示晏子的话,协助学生理解体会。话语一:“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1)、朗读,思考:晏子这几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让学生按照晏子的话动手列出“访狗国钻狗洞访楚国钻狗洞楚国是狗国”的推理过程,从中领悟晏子这看似彬彬有礼的询问,却暗藏机锋,重若千斤。)2)、再读再想:晏子使楚,本身就带着“与楚修好”的使命,但是此刻他却暗指楚国是“狗国”,是他忘掉了外交使命而发的义气之词吗?引导学生体会晏子誓死捍卫国家尊严的决心和勇气,让学生领略到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的同时体会到他对自己国家深深的爱。再读话语二:“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在这里,我创设情境,让学生表演。再出示原文“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这样既让学生体会到了晏子出口成章、辩才滔滔的魅力,又让学生拓展到课外知识和古文积累的使用,是一种水平训练。品味话语三:“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请同学们说说这句话的推理。(学习中,先让学生仿照句子一中的推理,得出“下等人访问下等国”的逻辑思维结论)。再讨论:句子一中的晏子是“为了国家,誓不低头钻狗洞”的大义凛然,本句中是故意贬低自己“下等人”的卑微谦虚,从这不着痕迹的转变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晏子的能屈能伸、随机应变。(这个设计既让学生体会到了理性思维的魅力,又让学生锻炼了自己的理性思维,做到学以致用。)自悟话语四:“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不过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自悟“水土不同”的真正内涵。这个句我让学生自读自悟,使用晏子的逻辑思维体会“水土不同”的真正内涵其实是“楚国风气不好,楚王治国无方“ ,借以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欣赏水平,再让每个同学把他们读后的感悟分享给大家,随机指出晏子的博学多闻和超强的思辨水平。第四环节: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课件出示晏子使楚的图片,教师旁白:晏子使楚,责任重大,楚王三次刁难侮辱,晏子三次化解反击,(板书:侮辱 反击)最后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尊重(板书:尊重),既不辱使命,又维护了国家尊严。世人称赞他: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理解了晏子身上那闪光的人格魅力,还有那对自己国家深深的爱。这是一个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在那个诸侯纷争、战乱频发的时代,他以血肉之躯、不卑不亢、冷静从容地为了自己的国家辗转奔波,他,让我们看到了先辈们的热血、智慧和铮铮铁骨。出示图片:我的中国梦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使命,我们都有着自己的中国梦,想想文中的晏子,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想和晏子说些什么吗?我们又该怎样去热爱我们的国家呢?这个环节里,晏子使楚的图片让学生脑海中晏子的形象更加清晰。随后出示了“中国梦“的图片,这给了学生延伸拓展的空间。通过古今心灵的对话,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熏陶,侧面教育学生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促使学生打开思维,既学到了语文知识,提升了人文素养,还让学生学会自省,我们应该像晏子那样,要用一种理智、积极的方式去爱我们的国家。板书设计晏子使楚楚王侮辱 反击晏子尊重教学反思本节课我紧扣教材内容,立足学生实际,采用边扶边放的引导策略,让学生自主学习和体会,但毕竟此故事历史久远,单凭课堂学习并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课堂问题也不可能全部预见,授课时,还需要有超强的课堂驾驭水平,更要鼓励不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活动的舞台交给学生,把活动的时间交给学生,把活动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我相信: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教师有两种:一种是用自己的教法去筛选适合教法的学生,于是筛出了一些不合格的学生。差生就是这样被筛出来的。另一种教师是用自己的学生去筛选适合学生的教法,于是筛出了一些不合格的教法,从而改进教法,因材施教,让学生成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