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落花生

上传人:可乐 文档编号:17992653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落花生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落花生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落花生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第二课落花生内容分析落花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课,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许地山是我 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落花生是许地山的著名散文,这篇文章抒情性不强, 主要部分是以“实录的对话形式出现,主要通过描写父亲对花生的谈论,赞扬 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说明了“人要做 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会认“亩、吩、榨等5个生字,会写“亩、播、浇等10个字,正确 读写“播种、浇水、吩咐等7个词语。2.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4. 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的特点,并联想到身边的人, 试着写一段话。重点通过听读、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认识生 字。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能边读边理解重点句子。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朗读中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的人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 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教学准备1. 预习提纲(1) 初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2) 找找父亲一共说了几次话,用序号标出来。(3) 理清文章的写作线索,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用“先 写接着写最后写的句式连起来说一句话。2. 多媒体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生字,读准轻声词、多音字,理解生词。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尝试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质疑、解疑。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说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 是哪种植物。(出示谜语)青藤藤,开黄花,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上结果不开花。(打一植 物)2. 导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花生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落花生) 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许地山:笔名落华生,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主要著作有危巢坠 简空山灵雨等。3. 老师解题。其实,落花生指的就是我们所认识的花生,那为什么把花生叫 作落花生呢?老师课前查找了一些资料,咱们一块儿来看一下。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开在地上,花落了之后,子房柄 就钻到土里长成了花生,所以叫落花生。【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陶行知说“创 造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引用猜谜语,是为了营 造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1. 回顾预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词。半亩播种浇水吩咐茅亭榨油爱慕矮小谈论重点正音:播种(b。)榨油(zh a )矮小(di)2. 理解词语的含义。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 节。(1)读句子。重点突出“好几样 “吩咐“茅亭这三个词语。(2)考查“茅亭 “吩咐“食品等词语的读音、含义。茅亭(mdo ting):用茅草搭建的凉亭。食品(Shi pin):可以供人食用的东西。吩咐(fen伍):口头指派或命令。【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这是阅 读教学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前提。对于学生容易读错的生字, 要传授记忆方法,多音字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区分。三、整体感知,理清 思路。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1. 这篇文章围绕着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朗 读课文。2.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预设: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3. 师小结:你看,在同学们的合作下,大家用小标题的形式把这篇文章的内 容概括了出来,真了不起!师:这篇文章围绕着落花生写了(师指板书,生齐读:种花生、收花生、吃 花生、议花生)这些事情,那你们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什么呢?为什么?生:重点写了谈论花生,因为在谈论花生的过程中“我们明白了父亲想告 诉“我们的道理。4. 是呀!种花生、收花生要几个月,可作者在这里只用了一段话,却用了 很大的篇幅来写父亲和“我们 一起谈论花生,那么课文哪一部分是详写,哪 一部分是略写?能说说吗?生:围绕落花生,作者详写了谈论花生,略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吃花生。 这样恰当地安排,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设计意图】朗读是学会语文的基础,在读中熟悉课文内容,培养语感的同 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明确了这篇 文章的写作重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四、学习“种花生“收花生的部分。1. 提出问题。师:好!我们来读一读种花生、收花生这一部分,看一看,你们都能读懂什 么,有什么问题。谁来读一读?(指名读)2. 学生谈收获。预设1: “我们不仅享受种花生过程的快乐,而且还大有收获。预设2:没有想到父亲也会来,出人意料。预设3: “我们都喜欢吃花生。3. 学生质疑预设:作者为何用“居然一词?(合作解疑:表示没想到, 出乎意料)4. 指导朗读。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看你们能体会出什么。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师:你看,就是这样一片荒地,又是在“我们姐弟几个孩子的侍弄之下, 没过几个月竟然收获了花生。哎呀,这多么让人兴奋呐!来,再读读这一句,读 出惊喜之情。【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读一读开头两个自然段,自由畅谈读后的感受,整体 把握课文内容。在学习种花生、收花生的基础上,从整体到具体,再理解重点句 子和重点词语的含义,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进 行朗读指导,读出惊喜之情。五、设置悬念。是啊,母亲也和“我们一样感到高兴,于是她提议“我们来过一个收获 节,而且还把父亲请来了。一家人吃花生、议花生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下节课 再学习。【设计意图】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走进了文本,对课文的主要内容 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小结本节课内容后,引导学生自学下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下 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作业设计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领悟父亲是想通过谈论花生, 希望“我们做一个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2. 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会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质疑、解疑,从 而体会其含义及表达效果。教学过程一、回顾“种花生、收花生,导入新课。1. 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2. 教师提问:花生的意外收获令“我们惊喜万分,母亲是个有心人,高 兴之余,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一起过一个收获节,一方面让“我们品尝到花 生的香甜,另一方面让我们体会到劳动的快乐。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一家 是如何边吃花生边谈花生,继而又如何谈论到了人生的吧!【设计意图】再读课文,由上节课“种花生、收花生的有关内容,直接 过渡到本节课准备学习的主要内容。紧扣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突出“议花生这 一重点,从中落实训练点。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直奔主题。二、品读研析“吃花生、议花生。师: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15自然段,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 层意思?(师适时指导)生: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第311自然段,第二层是第1215自然段。师:这两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生:第一层讨论了落花生的好处。第二层讲了做人的道理。师:对了,说得真好!课文第三部分就是围绕这两层意思来讲的。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三部分,读的时候要求画出父亲议论花生 好处的话,读完后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开始吧!(一)体会第一层意思。1.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课件出示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 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 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 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师:父亲说的这段话中提到了哪几种事物?生:花生、桃子、石榴、苹果四种事物。师:这段话中父亲认为是谁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生:桃子、石榴、苹果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师:父亲把花生和谁进行了比较?谁更可贵?生: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还是花生更可贵。2. 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师:谁来读读父亲说的话?(引导学生读这段话,读到“使人一见就生爱慕 之心时提出问题)师:停,刚刚“爱慕这个词你读得很好,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师:那么父亲有没有对这些鲜红嫩绿的果实产生爱慕之心?(没有)父亲对什 么产生了爱慕之心?(落花生)你是从哪个句子看出来的?(“花生的好处很多, 有一样最可贵)师:父亲认为花生的什么最可贵?(花生的品格最可贵)谁来读读原文? 师:父亲把与花生生长特点截然不同的事物拿来做比较是为了突出花生具有 藏而不露、默默无闻的品格。相比之下,桃子、石榴、苹果则是高挂枝头,炫耀 自己。师:请同学们再来读读父亲的话,注意读出花生的可贵。师:读完了父亲的话老师有几道题考考大家,请大家辨析下面说法的对错并 说说理由。(1)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都不好。()(2)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3)我们不需要外表美。()师:从上面3个辨析题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相 比,是为了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但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 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大家明白了吗?(二)体会第二层意思。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那么父 亲仅仅就是在说花生吗?1. 课件出示父亲的话。齐读。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2. 师:好,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父亲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讲做人的 道理,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 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 有用的人。)3. 师:孩子们明白父亲的话了吗?(明白了)从哪儿看出来的?(从“我 说的话中可以看出)课件出示“我说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 人。师:很好,请大家读一下“我说的话。师:其中“体面是什么意思?(“体面是外表好看的意思。)什么叫“只 讲体面?(只讲究外表,做表面文章)什么是“有用的人?(就是对别人有 帮助的人,默默奉献的人)4. 师:同学们想想: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谁来说一说?生1:清洁工人,他们虽然一身脏,但换来万人洁净。师:嗯,清洁工人不怕脏不怕累地奉献着,他们每天重复地做着同一件事, 为人们带来方便。生2:送奶人每天都新鲜的牛奶送到人们面前,不管刮风下雨都默默地工作 着。老师们每天都在很辛苦地上课,给学生批改作业。师:谢谢你,老师很感动。其实只要你们学有所成的话,老师再辛苦也是值 得的。师:其实刚刚你们说的这些人都是默默奉献、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个社会有 很多人的工作虽然看似平凡,但是都对社会很有用,他们都在像花生一样默默奉 献着。5. 师:那么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指名回答文中“我说的话)师:对,这也是父亲对孩子们的期望。(引读)“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 亲的话却深深地记在我的心上。(稍停)我读错了吗?生1:应该是“印在我的心上。师:“记在我的心上不好吗?哪儿不好?生2:记,有时候也会忘记;印,就是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生3:印,一般是永久的,用“记的话,给人感觉,作者有可能将父亲的 这些话忘掉。生4:记是短暂的,不长久的;印是不容易抹去的。师:瞧,大家说得多好,请同学们把最后一个自然段再读一读,注意读出“印 得很深的感觉。(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设计意图】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从中感悟父亲设喻的用 心,训练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体会借物喻人的方法。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谈一 谈什么是有用的人,体会人物的心理及文章所告诉我们的道理,突出文章表达的 思想。三、总结全文,学习写作方法。交流:作者重点写“议花生,是为了向我们介绍花生的好处吗?他在借花生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这种表面写物实际上赞美人的写法 叫作“借物喻人,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尝试着用一用。同学们,作者在 这个收获节上可以说是收获颇丰,不仅品尝到了花生的香甜,体会到了劳动的快 乐,还在父亲的引导下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这就是谈话的艺 术,这就是生活的教育。同学们,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记住:生活中的一 草一木、一点一滴都会给我们许多启示!【设计意图】总结全文,突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 手法,并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尝试使用,学以致用,内化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 写作能力。四、小练笔。1.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你想对落花生说些什么呢?是想再一次地 赞美它,还是要给它一些另外的建议?请以“落花生,我想对你说开头, 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想法。2. 学完了课文,或许你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如傲霜的梅花、勤劳的蜜 蜂等,或许联想到了一些人,他们也具有这些优秀的品质,试着写一段话。【设计意图】小练笔充分地挖掘了教材的内涵,巧妙地把课文的阅读与写作 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让阅读更好地为写作服务。板书设计2.落花生种花生收花生=买翻播浇收获吃花生做成好几样食品议花生r好处:味美榨油I特点:埋在地里-便宜不好看很有用做生一样有用的人作业设计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教学反思1.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五年级是训练质疑的最正确时机,课堂伊始, 我就让学生自己读书,发现问题,再将解决问题的权力大胆地交给学生一一引导 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合作、交流使问题得以解决,在这中间教师顺学而导,激 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想学、要学的欲望,真正做到了将“要我学变 为“我要学。2. 这篇文章非常富有教育意义,而这教育意义则蕴含在人物的语言中,因此, 我注重通过朗读来让学生体会这种教育意义,通过把握重点词句让学生受到启 发,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我还设计“分角色朗读这样的环节来加深学生 对这种教育意义的理解。3. 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往往是为了 “提问而“提问。学生提问,不是 抓住主题,而是支离破碎,不得要领,或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偏题、 离题,甚至与主题背道而驰。这时,我们要及时指出毛病并恰当引导,对提问提 得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同时,对勇于提问的学生,老师要用语言、眼神、手 势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4. 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只等待老师发问的被动学习心 态,能促进积极思考意识的形成,改变原有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只有让学 生自己去学习,才能形成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这正是我们新课标所提倡、追求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