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专业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7964085 上传时间:2020-12-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专业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技术专业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技术专业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专业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摘要当今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数据时代,对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进行优化改革,可以有效整合多媒体教学资源,从视听和实践的角度提升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适应新的市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只有紧跟技术进步,及时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调整各种主流技术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比重,与时俱进,才能使专业建设在产业主流技术变化中进退自如,保持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引言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从而带动了我国IT人才需求的大量增加。因此,培养大量从事组网、建网和网络管理维护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校必须思考的问题。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生设计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将企业中的具体项目拿到课堂上为学生讲述,从而有效提升当代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此同时,各职业院校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教育,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基本目标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招生时间不长,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主要存在的实践教学问题简单来说有:不同课程的实验内容有重复;实训专周的实训项目设置不尽合理。(2)传统教学偏重于理论研究,缺乏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在讲解理论,而相应的实践过程一笔带过,甚至不提及,学生学完一门课程却不知道有什么用、在哪里用、如何去用。有些实践项目内容涉及网络设备过多、网络环境复杂,想要完成相应的应用操作难以实现,使学生不知道在哪里去操作、如何去操作,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重知识传授,忽视应用能力;重教师“教”,忽视学生“学”;重视有结论的记忆,忽视理解提高的过程。理论与实践课程的配比不科学,课程实施理论讲解辅助开设“网络技术类”“操作系统类”等课程,很多高职院校在实际的课程分配中存在理论大于实践的情况,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项需实践的科目,学生只记下了计算机理论知识,却没有形成与之配套的实践能力,上机操作的机会较少,教学质量不达标。由于实训条件限制,很多学校课程设置不突出重点,像“程序设计类”等课程不仅学习难度较大,对学生就业帮助也有限。2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策略(1)资格认证教育,包括国家、行业和著名厂商的职业资格认证证书,建立资格证书教育,鼓励学生多拿证书,建立与专业技能紧密结合的职业资格认证教育。(2)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专业课程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理念,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来组织课程内容并开展教学,实现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3)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或IT行业,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宜宽,不宜窄,适当拓宽专业学生的就业面,尽量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定位,从事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工程规划施工、网络工程管理、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网站建设及维护等工作;也可从事相关的技术研究、产品的开发和工程设计的研发工作以及IT产品销售、市场的技术支持与维护维修服务。(4)课程体系优化。根据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依据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目标,紧扣专业的核心技能,对课程体系中陈旧和重复的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整合,压缩“网络编程与应用”的比例;删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关系不大的课程;合并内容相近而又互有交叉的课程,实训为主,辅以必要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需要转变传统的学习理念、方式和习惯,“以学习者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和技能需要,自由、主动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专业平台课程一方面培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与能力,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5)改革专业实习模式与内容,提高培养质量。学生有了真正的实习经验,再回到课堂的学习中就能有的放矢,有目标地、自主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项目设计与开发能力、岗位职业能力,同步更新企业项目内容。邀请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校企合作共建稳定的实训、就业基地,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专业教学委员会成员参与人才方案的制定。聘请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来学校授课、参与毕业设计指导等工作,指聘请企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校对学生进行培训与教学,以实际案例、项目为核心开展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模拟企业规则制度,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联系校外企业和实习基地接收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深入企业实习实践,使学生能先一步了解到就业的形势和工作的内容。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企业岗位需求,设置岗位基于岗位的学徒制课程。在课程体系上,保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从而可以根据专业群课堂教学、职业岗位培训服务等多方面的不同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定制。(6)项目整合阶段,采用“企业模式、真实项目”教学模式。邀请合作企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展开项目课程的环节。该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紧跟当前计算机网络发展形势,在原有计算机网络实训室基础上,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建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实训基地研机构提升科技合作水平,共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教师以“客户”的身份出现,以学生独立学习为主。课程的教学可在校内实验实训室进行仿真教学,也可进入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提高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以保障他们获得足够的项目经验,将来可以更有利于直接胜任企业的工作。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努力做到使企业、学校、学生三方面都可以受益,实现技术设备同步更新、学生与企业员工共同发展,从而推动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改造。(7)更新并创新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资源基础,在对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剔除其中传统守旧的内容,更新教学案例,对院校内部的专业素材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并更新,并与时代进行紧密结合,设计符合当代年轻人发展观念的教材内容。(8)加强对师资团队的建设。在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需要对专业教师的素质进行培养,为其提供优质的对外进修和入企学习的机会,使教师能够在一线掌握最新的计算机能力,并将先进的思想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以满足学生的就业发展。打造一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建设将以巩固提高现有教师队伍为主,引进高水平人才为辅的策略,同时聘请本专业优秀的企业兼课教师。对内鼓励专业教师积极考取网络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专业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要高度重视专业技能发展,适应教育发展步伐,为学生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根据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利用移动终端、学习空间、智慧课堂等学习载体,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全方位混合式个性化教学,基于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情绪或学习活动,进行教育数据分析建模,依托线上和线下云学习平台。面对生源的多元性,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提高认识,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观念,加强对班级学生的定位,对照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分层分类的教学,所授课程的课程大纲、教学内容也必须进行分层分类。3结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将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结合行业特点和人才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按技能培养的层次要求重组了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为主体,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为其日后的就业发展提供方向和保障。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的同时,增强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并同步提高了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创新型高素质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培养网络专业课程改革加强硬件投入建设,使教师都能接触到许多前沿的网络知识和技术,在实践中极大地提高网络实践教学效果,在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课程实施方案、可行的考核评价机制,同时加强课程资料建设和校本教材开发,基础计算机网络实训室的建设就是要针对就业要求,面向岗位设计,专注于实践型实验教学。加强计算机信息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有效提升了专业群普高生、中高职衔接等多种层次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尤其是教育型企业的加入,有效搭建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桥梁。真正地将课程建设落到实处,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林瑜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1):91932杨征,王利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4):84873李苏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老区建设,2013(12):58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