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提升研究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7959558 上传时间:2020-12-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提升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教学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提升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教学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提升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提升研究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课程之一,由于大学生正处在由青少年向成年人的成熟心理过渡时期,大学生面临的压力骤然增加,来自学校的课业压力,即将走向社会,即将面对未知生活的压力等等多重压力导致大学生近年来出现休学和退学的情况不断增加,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师、家长之间关注的焦点,该文笔者将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现状和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重要性;策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的经济水平全面提升,受教育能力提高,国家重视教育,在这样大环境下国民综合素质、思想水平全面提高,因此,到目前为止社会工作岗位竞争激烈,有很多大学生面临学业、择业以及情感方面的巨大压力。因此各高校纷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取得了一定成效,颇受大学生欢迎,积极有效的缓解大学生面对压力的焦躁不安,以更积极的态度正视大学生活,规划自己的未来。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每一个学校家庭精心培育的人才。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决定着国家未来的进步,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也影响着国家的持续发展。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不仅体现在文化知识能力,也同样体现在思想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方面。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也对大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大学中已经加入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课程,有针对性的帮助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塑造以及心理健康的培养。然而经大量数据分析发现,大部分高校还是以传统模式进行授课,这样的模式确实是帮学校和教师节省很多时间和资源,但是并没有真正达到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目的,而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以跟着做笔记,期末一起复习,应付考试的心态进行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还有一点就是部分学生自我防卫心很重,不愿意和陌生人袒露自己的心事,也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心理疾病,怕被学生歧视,不愿意也不敢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和实际问题讲出来,接受正确的治疗和引导,从而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受到影响。如果学生的心理压力得不到有效疏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造成心理亚健康状态,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遭遇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1。总而言之,在我国高校中学生的理心健康问题是非常严峻的,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内容。2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重要性现今大学生往往是刚刚离开家庭的象牙塔,在思想和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对于社会中的很多事物和问题的认知非常片面,理解能力以及辨别是非能力还很有限,但是却给自己很高的定位,对自己的认知没有足够的客观的评价。对于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来说,在校园里还没有发现问题,也没有相应明显心理的表现。当学生处在大三和大四的时候,所有心理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大学生面对考研和就业的选择,压力增大,甚至面对情感压力无法排遣等等,如果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强,那么就会化压力为动力,浑身充满干劲,越挫越勇,敢于直面人生中的挑战,不惧现实中的艰难困苦。但是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学生,就会逐渐产生自我怀疑,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对,怎样都无法成功,不断产生自卑、失落的情绪,导致心理上出现问题,逐渐开始自闭,沉迷于游戏,躲避现实,找不到合适工作,面对经济压力,最后再选择回到象牙塔里2。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加强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锻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还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今后步入社会进行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3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具体策略针对上述内容中所提到大学生可能会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笔者综合整理了以下几个策略,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3.1改变传统单一模式授课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在高校实际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是给学生讲解心理学产生、发展、概念性的内容,通过提问,和学生探讨的方式进行交流,让学生了解心理学是什么,怎样做能让自己心理健康起来。但是没有办法针对心理学的特殊性每个人内心需求不同做出细致有效分析,进而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水平。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单一,教学方法不够新颖有趣,所以学生在上课时会觉得心理学很枯燥,没有学习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能使学生自主地去进行学习和探究,无法掌握排遣心理压力的方法,以后遇到心理问题也不知道怎样处理和解决。因此,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对心理健康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改变传统单一模式授课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3.2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教学模式中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授课,教师讲学生听,与学生互动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低,所以教师在授课中要转换教学思维,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比如,教师可以采取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授课,将班级中的学生按照合理的方式分好小组,每次下课前,将下一次上课的主题发给学生,让学生分工协作自行预习学习重点知识和内容,随机抽取一组上台展示,给学生们进行授课,最后利用作业进行复习巩固。让学生在自己预习准备上课资料的过程中,主观意识对心理健康知识潜移默化的进行吸收,对事物产生独特的情感感受,领悟其中意义,从而提升自我,既可以保证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效果,同时充分发挥班级班委的作用,建设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心理健康防御系统,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班集体,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班级人文关怀的氛围,增强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情感,提升学生集体归属感,不能落下任何一位学生,降低学生的孤独感,从而使学生积极地融入集体生活中3。多方面多角度的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塑造,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以及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3.3通过游戏或测评的方式,掌握学生内心情绪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教学,下载权威版的心理测频软件,或者准备一些小游戏,在课堂中让学生准备笔和纸,结合本心对每个问题进行选择给出解答,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测试,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内心深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可以帮助学生测出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心理综合素质水平,提升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和了解。建议教师可以不定期进行抑郁症测试,将检测出来的结果,进行大数据分类和数据的详细分析,可以分成红、黄、蓝、绿四大类,“红”表示学生已经有高度心理健康风险或严重抑郁症,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帮助;“黄”表示学生有中度心理问题,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蓝”表示学生有轻度心理焦虑,可以通过某些途径自行发泄和排解,如跑步、打球、找人倾诉等;“绿”则表示这类学生心理十分健康,同时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群中仿佛是小太阳般的存在。教师将学生测评结果保密保管,建立健康档案,注意学生隐私,特别关注学校中家庭有困难学生,违纪学生,失恋学生,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学生,同时针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的情况反馈,反馈至其家长、辅导员和班长,对该名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和关心,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内心想法,帮助学生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以免学生心理难以承受,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导致严重的后果4。3.4开设多种实践活动,丰富大学生学习生活虽然大学学习生活较为自由和轻松,但是大学生依旧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产生烦恼和心理压力,部分大学生在发生心理症结和压力的时候,情绪和心情都会变得低落,思想会变得偏激,对待正常的学习生活提不起兴趣,如果不加以干涉和引导,一定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多姿多彩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心理教育事例来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兴趣爱好小组和交流班,以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事物,来促进大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还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演讲、话剧、音乐剧的观看和演出,利用实践活动中积极向上的场景来提升学生的思想和观念,使学生积极地面对问题和困惑,教师再加以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3.5注重与学生间个别沟通,有针对性及时解决学生问题在校园中,总是有一些学生让教师深深牵挂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像班级中家庭情况较为困难的学生,家中遭遇重大变故的学生,本身就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以及忽然间言行举止发生明显变化的学生,这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学生之间不经意的一个玩笑,都有可能对他们有致命的打击和不良的影响,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爆发5。所以教师一定要在学生大一入学时做好家庭条件和环境背景的调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长期关注和观察这些学生的言行举止,不定期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并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障碍,建立对生活的信心,让他们热爱生活。3.6加强教师的心理学习和实践,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与其他学科在教学方法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心理学的教学内容、方式、话术都是可以通过培训训练出来的。很多高校院系中选择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教师普遍都是其他专业课教师半路出家通过自学,或其他培训学来的,对于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和方法并不专业,没有经过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的训练,也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所以,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校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问题情况,引入专业的心理学专家,给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开展心理健康教学,针对学生实际掌握情况进行重难点的解析,同时,学校要对心理学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和再教育,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另外要组织教师定期探讨学生的典型案例,进行联合学习和研究,通过不同教师的不同角度给出不同见解,进行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教师之间通过探讨增强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素养。3.7完善教学考评制度,注重学生反馈评价最后,在心理健康教学的考评制度上,教师和学校要进行改革和完善,传统的教学考评制度都是以考试为主,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实际上是不够公正和客观的,考试成绩虽然可以说明学生整个学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是却无法完全体现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要对考评方式进行调整,在原有的期末考试的方法基础上加设学习期间的整体表现考评,考评的主体也要由原来的教师考评增加学生自评以及学生互评,将学生每一次参与实践活动的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更加客观和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和反馈,对教学方向和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学生对教师进行客观的评价,改善自身不足,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6。4结语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可以通过以上几点,教师改变传统单一模式授课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游戏或测评的方式,掌握学生内心情绪,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教师要注重与学生间个别沟通,有针对性及时解决学生问题,以及加强教师的心理学习和实践,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素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针对不同年级遇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大一面对学习生活环境改变,学习方式和人际关系变化产生的不适应如何调节;大四年级面对考研和就业的压力,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自己,准确定位,积极面对竞争压力。不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参考文献1朱春鹰.“微时代”教学模式的变化对学习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28(6):109-115.2李珏,艾煜.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南方农机,2019,50(10):15.3占莉娟,李思晴.受众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效果提升策略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25(1):18-21.4孙世健,罗岚,陈田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效果比较J.科技视界,2018(36):60-61.5黄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1):34-46.6锁冠侠,薛小明.探析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选择与诊改要素J.高教学刊,2020(20):45-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