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任务驱动式教学审计学课程设计改革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7957421 上传时间:2020-12-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驱动式教学审计学课程设计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驱动式教学审计学课程设计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驱动式教学审计学课程设计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驱动式教学审计学课程设计改革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审计学课程常被认为是既难教又难学的课程。传统审计学课程设计以章节目为单位,以理论讲授为主,许多学生学完仍无法全面系统地掌握审计理论、审计方法,难以将审计理论应用于实践。引入任务驱动式教学后,通过岗位需求和工作任务分解,对应地创设一个个实际的项目任务情境,形成“任务主题”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将审计过程的关键任务节点作为业务单元。为了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提高审计学教学质量,文章提出将执行审计阶段的业务循环作为教学重点内容,兼顾总体层次审计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案。关键词:审计学课程;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学质量审计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监督作用,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审计人才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应用为导向,引入任务驱动式教学,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一、应用型审计学教学目标据统计,我国有620所普通高校开设了会计学专业,而开设审计学专业的高校只有94所,大部分仅仅是在会计学或财务管理学等相关专业中开设审计学课程,因此,审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挂钩,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也承担了为社会输出审计人才的功能。石爱中(2015)指出“审计学科是典型的应用学科”,在审计学教学过程中应侧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审计人员的组成体现了其所具有的执业经验、职业技能和职权大小,张弛(2015)指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分为五个级别,依次为初级审计师、高级审计师、审计经理、高级审计经理和合伙人,这也是审计人员的职业成长路径。从整个审计过程来说,从接受业务委托到计划审计工作,最后到具体执行,前面部分需要的职业判断比较多,需要经验的积累。财经类应届毕业生,刚刚进入审计行业,是一个助理审计的角色,所做的工作都是相对简单科目,比较常规程序,抽凭、盘点以及函证之类,正好是执行审计工作。因此,“审计学”课程一方面应将执行审计阶段的业务循环作为教学重点;另一方面,应长远考虑到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通过案例展示法将整个审计过程展示给学生,根据整体框架,学生在从事审计行业后,能自己有意识地去学习更高职位所需要的经验,便于以后职位的晋升1。二、教师角色设计为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实践能力,使毕业生更好地过渡到工作角色,本人2019年3月立项文华学院教改项目“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在“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任务驱动式教学需要从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出发,要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作用,通过调研与实践来了解审计岗位的需求,将工作任务进行细分,对关键环节进行确认,将其加以具体化,将实际的项目任务情境,形成“任务主题”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结合理论知识点与实际的审计项目,并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提供审计工作底稿的框架模板,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制,边做边学,最终能举一反三,即使没讲过的会计科目也能摸索着完成。引入任务驱动式教学之后的审计课堂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首先是课堂主体的再确认,课堂教学一定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以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存在,引导学生进入到审计项目角色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思维模式也需由之前的聚合思维向发散思维转变,让学生更多角度、更广阔的思考,并组织讨论,使其有自己的想法;最后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是将理论知识融于审计实际项目中,边学边做,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并很快进入审计角色,做到无缝对接2。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教师首先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重点和难点,并设置适当项目任务情境,学生以审计项目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具体的审计任务,完成审计工作底稿,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角,最后由教师点评、考核并反思,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适合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3。三、教学方法设计“审计学”分为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两部分。理论部分以审计过程为主线,主要包括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计划、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抽样。实务部分按照业务循环为主线,整体框架充分体现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主要包括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完成审计工作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既能够掌握审计的基本原理,构建完整的审计理论知识体系,又能在业务循环的基础上掌握实务基本操作,使学生能很快加入审计项目,针对各个科目实施恰当审计程序,获得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完整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报告。不同的部分根据难度的不一样以及学生对象的需求不一样,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首课教学方法设计对比分析法文华学院没有开设审计学专业,只在大三下学期在会计学专业开设审计学课程。审计学学科基础比会计财管广泛得多,一是要掌握基本的会计与财管知识,如果不懂会计是没法做审计工作的,自己都不会账务处理,那就基本发现不了问题,审计就无从谈起。二是需要掌握税务、抽样推断等数理统计知识。莫茨和夏拉夫在论及会计与审计的关系时指出:“审计与会计计量和认定的基础有关,审计是分析性的,而非构建性的;会计是批判性的、审查性的。”因此第一堂课(即首课)除了要把基本的课堂要求交代清楚,最重要的是把会计和审计的联系与区别讲清楚。(二)审计的总体过程案例展示教学法利用事务所实践中获得的完整案例,让学生了解从接受业务委托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开始,到计划审计工作,再到执行审计、收集审计证据完成审计,确定审计意见类型及编制审计报告整个过程,每一个环节展示形成的书面文件如审计业务约定书、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以及最终的审计报告等等,每一份文件讲清楚框架、关键的点、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等等,便于学生形成对报表审计的整体概念,满足其毕业后职业成长的需要。审计基本概念掌握了,审计思路学会了,但是进入到实务部分业务循环,做起审计工作底稿仍无法得心应手,需要在业务循环阶段引入任务驱动式教学,学生们自己分析、判断最后完成审计工作底稿。(三)业务循环任务驱动式姜大源(2006)认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应该是职业实践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课程的设计应该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认为应该先对工作实践进行典型任务分析,通过课程设计将其转化为学习领域。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的正是工作中所需的过程性知识。审计中四个业务循环,每个循环选取至少2个主要会计科目,以业务循环为单位,按照审计准则规定的审计程序进行操作,从了解内部控制、控制测试、实质性分析程序以及细节测试的完整工作过程开始。在课堂上直接演示与该业务循环相关的真实原始凭证扫描件或通过电子课件播放拍摄的账页、报表内容等,将学生分组,五个人一组,各司其职,选出组长然后分配任务,所有人都能参与进入审计项目,有自己动手的机会,在相互讨论过程中了解自己没实际动手做的其他程序。四个业务循环就是四个学习情境,重复的工作过程相同,了解内部控制,然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内部控制测试,之后进行实质性分析程序和细节测试。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不需要每个业务循环、每个科目都详细讲到,按照姜大源的工作流程法,在第1个学习情境销售与收款循环中,涉及到的子科目非常多,比较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是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教师需要非常详细地讲解整个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寻找与此相关的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关键点,并就此分析该选用哪些审计程序、收集哪些审计证据并对讨论的结果归纳,最后让学生完成审计工作底稿,这与实际审计工作完全相一致,便于学生完成从课堂到实际工作之间的自然过渡,本着“手把手”教的原则;在第2个学习情境采购与付款循环中,只需要讲和第1个学习情境不同的地方,由学生模仿着第1个学习情境的工作过程做,是教师“放开手”教;在第3个和第4个学习情境中,教师“甩开手”教,教师不用去讲,而是更多地增加自主学习以及组织小组内部讨论,然后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完成,由学生自己动手做。可以解决目前课时紧张而无法完成太多内容的困境。所有业务循环完成,每完成部分科目的审计工作底稿,最后小组汇总,然后准备小组汇报。为了防止小组成员出现“搭便车”的现象,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对小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评价学生的互动情况和学习情况。四、评价与考核审计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再按照传统的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方法不太合适,特别是引入任务驱动式教学后,学生需要在动手操作上花费较多时间,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需要构建多种评价方式组成的完整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统一,教师评价、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相结合等。课程成绩评定方法为:平时成绩占10%,主要来自考勤、讲授内容中的提问与参与情况;业务循环实训占40%;期末笔试成绩占50%,这样的综合考核方式更能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业务循环实训部分,为了防止有学生搭便车,利用教师提前设计好的小组贡献评价表,每位学生在完成小组汇报后,小组内部所有组员填写小组贡献评价表,每位学生的成绩根据小组得分和贡献百分比来确定,小组得分由教师与所有小组长根据完成的审计工作底稿和小组汇报情况给出,小组汇报人员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小组每位成员都需提前做好准备,并进行讨论、提问、评价。五位成员中贡献百分比排中间的分数就为小组得分,其余的按照相对贡献百分比来确定。参考文献:1刘爱松.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审计学”课程设计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3):67-70+86.2吴秋生,杨瑞平,王晓亮.慕课下“审计学”研究性教学改革:结构、模式与条件J.财会月刊,2017(12):70-74.3何利,杨利,马树平,等.对分课堂在审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研究J.商业会计,2019(02):116-1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