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论文】后信息社会环境艺术设计思维创新引导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7950836 上传时间:2020-12-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后信息社会环境艺术设计思维创新引导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后信息社会环境艺术设计思维创新引导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后信息社会环境艺术设计思维创新引导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后信息社会环境艺术设计思维创新引导摘要:后信息社会的变革,人工智能产业的兴起,当代艺术设计从业者的思维观念也正在发生转变。本文从后信息社会的环境艺术设计思维创新需求出发,对设计思维创新的引导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物化式设计思维要素需求创新、交互式设计思维要素需求创新、求异性设计思维要素需求创新、跃进性设计思维要素需求创新,提出环境艺术设计思维创新的引导策略,包括逐新趣异和旁征博采的设计思维创新引导策略,使环境艺术设计思维创新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浪潮。关键词:后信息社会;环境艺术;设计思维;创新引导1研究背景与目的伴随着数字化时代进程脚步的加快,世界开始进入后信息社会,大数据的产生,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机器和网络的数字化生存将逐步使人类在各方面获得极大程度上地解放,这些现象和观念引发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后信息社会是哲思时代,是创新思维取代常规思维,各种天马行空的创意成为现实,走进日常生活。社会关注重点发生偏移,基于网络交互性以及智能数据库的管理,我们的形象被勾勒得更加清晰,AI对人的了解程度甚至不亚于人对人的了解程度。这种大环境下的环境艺术设计需要改变和引导设计理念和思维的创新。数字化时代哲学创新思维产生的更加先进的思维和观念、学习和知识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等等。当人工智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给大量传统行业带来冲击的同时,如今艺术和设计的概念也在逐步发生着转变。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因为数字化的渗透和介入,新的价值空间会完全改变。当代艺术和设计作品的形态不再仅限于实体的美,概念设计、思维设计、虚拟艺术、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等的发展,艺术设计从业者也需要由最初的“艺术生产者”向如今的“创意思考者”转变。那么艺术设计思维创新就成了重中之重。当创新介入日常生活,后信息社会的环境艺术设计思维创新,需要考虑其与经济、科技、教育、行为、社会、道德、生态和自然等等多方面的共生关系,学生作为未来艺术设计的关键,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并发展新设计思维,探寻适合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道路。2后信息社会设计思维要素需求的创新后信息社会带来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对传统行业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和变革,常规式设计思维和观念遭到冲击,因此需要寻求思维的创新。2.1物化式设计思维要素需求的创新在设计思维过程中,需要寻求对事物的灵感,对自然认识的革新和丰富。物化是中国古典艺术美学关于审美创造的独特范畴。物化是心灵精神对事物的认识,物我互化,物我互为主体,天人合一的审美移情,是一种泯除事物差别、彼我同化的精神境界。物化式思维最早的出处是庄子齐物论,庄周梦蝶的典故:“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在设计思维里也能体现,人与事物的转换和同调,以事物的角度去思考和想象,从而获得物我互化的灵感。设计本身来源于生活,服务于人,物化式设计思维的创新,是人从物的立场进行思考,将其对象也视作是一种主体存在,以事物本身来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后信息社会的数据化形式给与物化思维极大的便利,各类信息的全面和获取便捷,带来民族、国家界限模糊的全球化,信息资源的多样性又能极大地丰富对事物认知的视野,不再受局限于地域和时间的条件,继而得到物化式思维创新的需求。2.2交互式设计思维要素需求的创新人工智能、多媒体等一系列的发展也使得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化,设计不再仅仅是静止的作品,更加注重交流互动。沉浸式作为现在火爆的娱乐大势,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就是人与艺术设计之间交互的最好的例子。沉浸式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人的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营造氛围让参与者享受某种状态的体验。这体现了一种新的艺术设计思维,打破了传统展览馆、美术馆静止和平面的艺术,观众不再仅仅是台下的看客,身临其境真正参与创作的一份子,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展现了更多的活力和趣味。交互式设计思维并不仅仅体现在人与物的交流互动,也需要个人与整体的互补,自然和社会的交流。在这个创新成为数字化生存策略的时代,不同行业的交互碰撞,会产生更多的创意、思想和需求等。合适的交互让二者或多者的功能放大,某些时候甚至是几倍的增长,便能使社会系统的功效不断得以提高。继而驱动艺术设计和社会整体系统的互动关系。2.3求异性设计思维要素需求的创新设计思维创新的第一要义是“新”,追求的是求异、新奇、变化、不同。后信息社会网络的普及让信息资源在全球范围里流通,知识不再是最宝贵的财富,创新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求异也是设计思维创新的其中一环。网络快速发展,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在这个时代,一个简单的、平面的展览,或是一出传统的戏剧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审美需求。当然传统不能被抛弃,面对越来越挑剔的“食客”,如何赋予他们新奇的感受,在一众艺术设计中凸显出来,抓住人们的眼球就成了最需要思考的问题。求异性设计思维并不是完全胡乱的涂鸦,毫无章法,也要符合人的审美。归根到底,艺术是人的艺术,设计是为人而设计,艺术设计的受众始终都是人。但也不能全盘否定某些出格的作品,受限于时代和个人的不同,也许今天在你看来的糟粕或许会成为明日的精华。2.4跳跃性设计思维要素需求的创新设计的灵感并不总是水到渠成,往往都来自于与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跳跃性的设计思维是设计从业者所需要的基础要素,表现为对某一事物的想象突然跳到与此毫不相干的另一事物上了,甚至不间断地跳跃想象,并再进一步联想到其他相关的因素。正是这种思维方式,艺术设计在不同的领域拥有了无限的可能。跳跃性思维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是无规律的,不可预见的。互联网的全面发展则使这种发散式的设计思维带来了更多想象的空间,提供了创作灵感。3面向后信息社会的环境艺术设计思维的创新引导策略环境艺术是对建筑室内外空间环境,以艺术设计手法进行一体化设计的实用艺术。现如今的后信息社会,环境艺术设计不再仅仅是以前的建筑物内外部的陈设、布置和装修等等单一而具体的方向,更多的理解为侧重于设计一种关系,一种模糊的概念。设计思维的创新,将环境艺术设计定位在更高级的宏观系统角度,设计一种生活空间的生态系统,包括但不仅限人与环境的交互及其过程中的体验。因此,在面向后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引导环境艺术设计思维创新需要分析新设计思维的价值观以及与社会系统的关系,在满足以人为本的设计生态链基础上,更加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思维的进化,当下设计活动与设计职能的转变,引导新设计思维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在保障每个人思维创新特殊性的同时,兼顾互助、协作参与的共同思维,还要考虑到新旧设计思维的冲突和对立、继承和改良,适当地引导,便可拓展环境艺术思维的价值。3.1逐新趣异的设计思维创新引导策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追求新奇的事物是人类的本能,更是艺术设计从业者不可缺少的灵感来源。新奇元素的新鲜感带来的感官刺激远远大于常态的事物,更能激发思维的活跃。艺术设计也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环境艺术设计追求的是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体验,时代在变,观点在变,建筑在变。引导设计思维保持对外界信息的敏感和好奇,有助于发现问题。而这个问题可能是对新事物的探索,也可能是对旧事物的新理解。不论哪种问题,都是设计思维的创新。青年学生一直都是创新的先锋,逐新趣异的思维创新引导,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是鼓励教师转变教学方法,以青年学生追求新奇事物为特点,引导其通过观察和自身的解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灵感主题,通过一连串的思维和想象表达出设计构思。3.2旁征博采的设计思维创新引导策略思维的创新并不是无缘无故地出现,离不开知识信息积累。只有在兼通新旧、旁征博采的基础上,在充分继承前人的知识后,结合实际经验形成的思维创新才是良性的,并不是毫无美感的拼凑堆叠。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既不是公共艺术,也不是景观,包括但不仅仅是室内,更不局限于建筑。在设计思维创新的最初阶段,会比较迷茫,一头雾水,不知如何运用,没有灵感,这时就需要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艺术设计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阅读国内外著名大师的作品,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结合相关的实践经验,获得共鸣和启发,得到自己的创新设计思维。4结语追求设计思维创新是大数据时代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创意是稀缺资源,先进的思维方式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环境艺术设计思维创新引导不是单纯地灌输,是反思和对话,以激发和增强学生的想像力,以培养学生超前性、敏捷性、原创性及周密的思维能力。把设计思维和时代特质相结合,在设计思维要素需求的创新方面,得到了关于物化式、交互式、求异性和跳跃性的创新方法;在思维创新引导策略方面,得到了逐新趣异、旁征博采的引导策略。让后信息社会和环境艺术设计思维相结合,尝试探究更加符合时代发展,使设计转变为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有序的发展动力。参考文献1许砚梅浅论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与创新思维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62钱安明艺术设计思维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3张峰,金福星艺术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培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01):141-1434谭莹璞电脑技术发展与设计思维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5连洁茜设计实践中艺术思维与工程思维融合的探索与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