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任务书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178408097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任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任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任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任务书学校名称周口师范学院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建设内容F负责人高恒忠联系方式学校归属部委高校口地方高校教育部财政部制二O一三年五月填写说明1.任务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2 .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3 .封面及简表中的“建设内容”填写A、B、C、D、E、Fo含义如下:“A”表示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紧缺人才专业;“B”表示与“卓越工程师、医生、法律人才、农林人才”等相关专业;“C”表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D”表示与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相关专业;“E”表示与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F”表示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如果专业点分属几个方面,则可多项填写。4 .任务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一简表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建设内容F所在院系周口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修业年限4学位授予门类文学本专业设置时间2002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1716首届毕业生时间2006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981学校近3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万元)275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姓名高恒忠性别男出生年月1959.11学位硕士学历研究生所学专业中文毕业院校河南大学职称教授职务系主任所在学校通讯地址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电话办公:手机:电子信箱邮政编码466001主要教学成果高恒忠主持完成2008年度周口师范学院2革研究重点项目:道家文化与当代大学生八究O刘成勇主持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石目: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关系研究)苑青松主持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石目:多元文化教育的典范:贵州石门坎“波*教育研究。苑青松主持2013年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目:“周派名师”工程。任动主持2011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原作家群获“茅奖”、“鲁奖”作品研究。刘成勇主持2011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才就育教学改、理和谐研开究基金项)o开究基金项立德”三语1才支持项项目:中斗项目:申艳诗理研究蛀青松城持2012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文化强省背景下河南全民阅读模式研究苑青松主持2012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三”制研究。王振顶主持2012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郝永主持2011年政府招标项目:豫东平原文化旅游区发展战略研究。丁恩全主持2010年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晚唐古文家孙樵研究。李治中主持2011年河南省政府招标项目:河南省孔子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米学军专著:文学与文学鉴赏,线装书局出版社2012年版。苑青松专著:语文:言语生命的赋形,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版。郝永专著:中国文化的基因,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王剑专著: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李琦论文:汉语中父亲称谓语探讨,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刘臻论文:周文的艺术世界,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苑青松3支:乡土文化的赋形端午的鸭蛋教学简案及思路解说,人大复印资料2012年第3期全文转载。米学军论文:又一曲母爱的颂歌,小说评论2012年第1期。王振顶论文: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研究,新华文摘2012年第4期要点转载。苑青松论文:文化体与地方课程开发,教育评论2012年第期。苑青松也支:贵州石门坎“波拉德”课程:多元文化融合的赋形,教育评论2011年版。苑青松论文:基点透视:“语文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语文建设2011年第4期。李继华论文:从三国演义成书过程看平话与演义结构之比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马新新文:试析坚固的城堡的演出特色,戏剧任动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对“遗产名录体系”的档案建设研究,获得2012年度河南省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崔晓艾成果:庙会文化探析,获得2012年度河南省社科联优秀调研成果奖一等奖。任动成果:“周口作家群”作品的网络传播与影响研究,荣获2011周口市社科调研项目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张华莉成果:高校现代汉语课堂教学质量研究,荣获2011周口市社科调研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二、主要参与人员姓名学位技术职称承担工作周全田学士教授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与改革宋玮学士教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建设米学军学士教授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与改革王剑硕士教授教学团队建设与改革张华莉硕士副教授教学管理改革与建设任动硕士副教授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与建设苑青松博士副教授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与建设丁恩全博士副教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建设刘成勇博士副教授教学管理改革与建设三、参与共建单位(指校外单位)单位承担工作北京大学宏观指导,对口援建,合作交流北京师范大学宏观指导,对口援建,合作交流郑州大学宏观指导,对口援建,合作交流河南大学学科建设,学术交流河南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学术交流周口市教育局共建实习基地周口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学改革试点,实习基地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教学改革试点,实习基地四、建设目标(一)教学团队建设1.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经过三年的努力,建设一个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尤其是要以“传帮带”的形式,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2 .培养一批业务精湛的教学骨干。通过各种途径选拔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教学骨干,作为团队建设的主要着力点。3 .凝练一组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以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地域文化与文学三个方向为基础,注重内涵建设,逐步形成团队特色。4 .建成一个实力雄厚的省级教学团队。争取用12年的时间将文艺学教学团队建成省级教学团队。(二)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1 .构建一套以“2.5+1.5”为主要理念的“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模式,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实践教学四大模块构成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2 .建设一个以省级、校级精品课程为主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3 .开发一批体现地域文化与文学的校本课程群。4 .综合利用新媒体,搭建一个包含多种优质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平台。(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1 .树立“个人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协调统一”的新教学观。2 .深化教学方法的研究,注重因材施教,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3 .积极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1.创设崭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以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紧密结合。4 .搭建扎实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以保障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性和可操作性。5 .完善实践教学的运行机制,以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良性运转。6 .建立一个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以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客观科学。(五)教学管理改革1.树立以服务意识为主的教学管理新理念。7 .构建更为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8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通过对教学管理人员的选拔、培训和考核,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教学管理队伍。五、建设方案(一)彰显特色,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2012年,在学校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完善了原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本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考核大纲更为科学适用、特色明显。人才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获取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创新知识能力,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为绝大多数学生将来成为中学教学骨干和教育行家、学科带头人及优秀的教学管理人才打下宽厚扎实的基础。其总体目标是要使培养对象成为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优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较好地体现了我校办学指导思想与本专业的目标定位。根据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专业培养方案,经过修订,得到不断优化,能较好地反映培养目标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本培养方案共开设专业必修课20门,专业限定选修课15门,专业任意选修课40余门,保证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课程开设注意到了专业理论性课程与专业实践性课程的有机配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科学衔接,专业基础课与素质拓展课的有序延伸,兼顾学生理论修养和素质能力的培养。(二)制订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按照办学要求,制订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如严格的教学质量评估、检查制度和期末考试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评估采取学生评教、同行专家评教和校系两级督导委员会评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教师教学的评测记分、学生座谈评教、领导干部听课、同行评教、学生信息员等多种措施,使教学评估工作、督导监控工作经常化、科学化、规范化。制订课堂教学管理条例,把课堂教学情况与老师的岗位津贴直接挂钩,实行“津贴浮动制”;另外还制订了中国语言文学系考勤制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学科研奖惩办法、中国语言文学系考试工作规程、中国语言文学系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案质量标准及实施细则、中国语言文学系教学环节工作规范、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论文管理条例、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外语听说能力标准及要求、中国语言文学系师范生技能训练标准与要求、中国语言文学系档案管理制度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和补充规定,具体落实学校的各项制度。这些制度有力地规范了教学秩序,加强了教学管理。(三)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的创新与改革新培养方案按照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基本技能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倡导多学科知识渗透,师范性与非师范性兼容,基础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优化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1.优化后的专业课程体系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三大平台。根据需要增设了部分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课堂教学技能”、“语文教学艺术”等,加强了实践教学,学生实践活动和具有很强实践性课程的所占学分比例有较大提高,达到总学分的20%以上。2 .积极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根据培养目标定位和学校实际发展情况,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变更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课程数目有所变化,课程学分有所变化,课程名称有所变化。其次,通过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淘汰一些陈旧的、不适应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内容,尽量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信息。例如,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加大新时期文学的教学;写作教学增加网络写作教学和训练内容。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及时获取学科前沿的信息,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大大增加教学信息量,改善信息传递方式,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另外,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强实践活动内容,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使教学从以往单一知识传授型的旧模式中解脱出来。3 .加强主要课程的建设,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目前有写作、现代汉语、文学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汉语词汇学、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等9门校级精品课程。各门课程均有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专业主干课程全部采用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多媒体授课的比例达99%。4 .重视教材建设工作。根据学校教材使用的相关规定,围绕专业方向,制定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教材建设计划,对教材的选用作严格规定,对教材的征订严格按照任课教师建议、教研室主任初审、主管领导审批、教务处审核的程序执行。积极鼓励教师参加高水平教材的编写。对于选修课,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支持教师选用自己编写的教材。(四)不断强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强化对实践教学的整体研究,建立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把实践教学贯穿到教学全过程,有意识地使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课程实习与毕业实习、集体实践与个人实践、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它们整合成为一个统一的、贯穿于四年学习全过程的、科学的实践体系,使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间断实践的过程。1.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性课程的开设比例,使课程体系设计更合理、更科学、更符合培养厚基础、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5 .加强实践性内容的教学。在校系的大力倡导和督促下,各课程均重视实践性内容的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性活动,增强了师生教学互动,将实践环节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改变过去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6 .积极开展学生课余的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余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比如“双技活动”、“汉字工程”、“微课工程职前真课堂活动”、“文集工程,、,中华才艺竞赛,等。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学生的专业特性为主体的“陈楚风文学社”、“雷雨剧社”、“演讲与口才协会”等社团的阵地作用。7 .不断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保证实践教学的需要。(五)探索改革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方式毕业论文是教学工作中重要的环节,也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从指导教师、论文选题、写作过程、答辩评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从而保证论文写作质量,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综合训练的目的。1.严把论文指导教师关。2 .严把论文选题关;明确规定论文选题要求。组织教师提供符合毕业生实际水平的论文选题,供学生参考,并要求一人一题,原则上不能重复。3 .严把论文写作过程关。4 .严把论文答辩评分关。保证期末考试质量,修订中国语言文学系考试工作规程,从命题、监考、阅卷、归档等环节制定出比较严格的制度,从而保证考试有序、规范、科学。成立由系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等组成的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考试的组织管理工作。在考试命题方面,要求覆盖面要广,要有良好的效度、信度、难易度和区分度,力求使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所有试卷都要做到格式标准、内容准确。考试卷原则上应有57个大题型,并不能少于35个小题。考查卷由课程主考教师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命题等。鼓励教考分离,各教研室在考试工作前制订教考分离的计划。在作业布置与批改方面,制定了中国语言文学系关于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意见。规定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布置作业,形式可以是阅读、背诵、抄写、查阅、复习题、思考题、分析题、读书报告、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作文、小论文等。在作业批改量、次数方面,严格执行作业批改有关规定。六、进度安排(一)2013年一2014年度1 .完成建设准备:逐步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体系,举行专家座谈会,研讨汉语言文学改革与专业建设规划,与中小学教学实际接轨。2 .修订、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细化具体建设任务,制定培养方案,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制度,科研规划,人才培养模式,硬件设备等分类任务年度建设进度表,落实相关建设责任人。3 .分解建设任务:以各教研室为依托,以学科为核心分解课程建设、科研课题、教材建设等相关任务。4 .推进已获批准的校级特色专业建设方案的实施;争取申报成功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新增校级精品课程5门;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5名。(二)2014年一2015年度1 .落实年度师资引进计划:加强专业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的培养,争取新增1名省级专家、1名省级教学名师;根据专业建设与科研需要引进5名博士或学科带头人等高级人才,夯实专业发展基础。2 .细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依据不同方向制定不同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方案。3 .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并推广以科研带动教学、研究性学习、讨论式学习等培养方式。4 .按规划积极稳妥地落实教学条件,完成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任务。5 .总结固化建设成果:完成建设成果的总结,出版“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论文集一部,固化建设成果。(三)2015年一2016年度1 .继续推进年度建设规划:包括师资建设等相关内容。2 .完成专业建设核查:根据建设规划,核对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团队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进度。3 .根据相关建设成果,修订并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巩固建设成果。4 .争取新增省级教学名师1名;新增省级精品课程1门;出版新编教材1部;新增校级精品课程5门;力求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突破等。5 .完成专业建设任务,对相关建设成果进行验收:重点突出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团队建设、学科建设、教材建设等相关成果的验收。6 .以特色专业建设点为重点,培育并申报教学研究成果奖,争取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奖励。7 .整理相关建设材料,聘请专家对本项目做出评价,为教育厅”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的检查验收作准备,以优异的成绩汇报,完成“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目标。七、预期成果(含主要成果和特色)(一)预期主要成果1 .通过改革和建设,构建并完善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师德良好、人文与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师资及其他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2 .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和优秀团队。把校级9门精品课程中的2-3门课程进一步打造成省级精品课程;把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和“文艺学教学团队”进一步打造成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 .在实践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方面,争取产生2-3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其中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研读)、文艺学、地域文化与文学课程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4 .本专业教师力求承担1-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并以这些项目为龙头,出版一批高质量的专业学术论文与著作。5 .编写出版1-2部本专业高水平教材。(二)专业特色1.“弘扬传统文化,语文渗透人生”的专业价值取向周口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学校的优势专业,从“弘扬传统文化、语文渗透人生”高、低两端为本专业定位,是厚基础,也是宽口径,照顾到学生向精专的高层次发展和一般的就业。特别是“语文渗透人生”专业价值理念,适应近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的情况,即使是就业的职业与专业不很符合,所受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对他们来说也是意义重大。2.“加强基础性、突出师范性、注重创造性、鼓励多样性”的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将形成“加强基础性、突出师范性、注重创造性、鼓励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趋势和地方基础教育与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将继续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提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五个一”的要求,即“一口流畅的普通话、一笔规范的汉字、一手漂亮的文章、一门熟练的外语、一定程度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便满足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师范教育人才的需求。八、学校支持与保障周口师范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把它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机遇。同时,学校把学科与专业的培育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推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高。1 .颁布实施了与专业建设有关的规章制度学校先后颁布实施了周口师范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周口师范学院重点专业建设实施办法、周口师范学院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周口师范学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意见等,提出了质量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组织实施、经费筹措和评估与验收等,形成了有利于专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2 .成立了质量工程建设的组织机构为了有效地推进质量工程项目的培育与建设,促进和带动全校教学改革,学校成立了由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教务处、实验与物资设备处、高等教育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财务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学校质量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各教学单位也成立了系部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教学副主任和分管学生副书记为副组长、由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参加的工作小组。校、系两级工作机构职责明确、密切配合、共同建设,确保我校质量工程各项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3 .设立了质量工程和专业建设专项经费质量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学校对专业建设项目的经费投入作了详细的规划,对投入经费的使用范围作了明确的规定,每年都在年度预算中确保项目建设经费。对入选“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我校将划拨专项建设经费予以重点扶持,大力改善与提高办学基础条件与水平。4 .大力支持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学校将大力支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引进、师资培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针对性地互聘人员担任兼职教授,拓宽校外社会实践渠道,加强联系,促进学生实习和人员岗位培训,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5 .建成了特色专业申报与建设成果共享平台学校拟专门为质量工程建设了综合性网页,提供了包括特色专业建设在内的申报与建设成果共享平台,为发挥特色专业与质量工程项目的示范与辐射效应提供了平台和技术支持。九、经费预算序号支出科目(含配套经费)金额(元)计算根据及理由1重点学科建设15万每年5万用于重点学科建设。2师资队伍建设15万每年5万用于攻读学位、访学、学术交流。3专业资料室建设15万每年5万购置相关杂志、工具书、参考书。4专业课程建设12万每年4万用于精品课程建设及维护。5设备器材建设6万每年2万用于计算机更新、维护等。6科学研究6万每年2万用于论文发表、项目鉴定等。7教育教学改革、调研12万每年4万用于专业考察、专家咨询、有关会议8实践实习基地建设9万每年3万用于现有基地维护及开辟新基地。9网络教学及资源共享9万每年3万用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合计99万99万元经费自筹项目的经费来源十、学校学术委员会审核意见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是2012年确定的省级本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一年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3年度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2013)438号)精神,经所在专业申报,校学术委员会民主评议,拟推荐该专业参加2013年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评审。(盖章)主任签字:年月日十一、学校审核意见同意推荐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为2013年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参评项目。(盖章)学校领导签字: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